中國文學與歷史學,急求

2021-03-04 00:35:54 字數 5853 閱讀 5817

1樓:蒹葭薄露

關於傳統文化

二十四節氣來歷

因時而食 24節氣養生食譜 二十四節氣是我國勞動人民獨創的文化遺產,它能反映季節的變化,指導農事活動,影響著千家萬戶的衣食住行。由於2023年來,我國的主要政治活動中心多集中在黃河流域,二十四節氣也就是以這一帶的氣候、物候為依據建立起來的。由於我國幅員遼闊,地形多變,故二十四節氣對於很多地區來講只是一種參考。

價值當然有,現在農業生產還在借鑑。

敦煌壁畫最有名的是飛天

其他資料請參考

至於最後乙個....是開放題吧....長城起到了戰略作用,成為一種權利和軍事標誌,但是都江堰千年以來一直服務民眾,從這點上,余秋雨是對的...

2樓:匿名使用者

暈,你問的這些太大了。

1.文化的概念不太好界定,有大文化,小文化,物質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心態文化等層次。中國的歷史、地理、姓氏、文字、諸子百家、宗教、教育、建築、科技、文學藝術、風俗習慣等等都是在傳統文化之內。

2.古代勞動人民在生產勞動中總結出來的,就像幾何、代數是古埃及人等總結的一樣,在今天一樣有價值,只要農業存在,只要你要吃飯。

3.飛天。

4.余秋雨這個人我覺得不是什麼正經八百有什麼學術底蘊的人,比較會作秀。我覺得是長城,不論中國人和老外都想登長城證明自己是好漢,呵呵

3樓:百讀之書

中華傳統文化應包括:古文、詩、詞、曲、賦、民族**、民族戲劇、曲藝、國畫、書法、對聯、燈謎、射覆、酒令、歇後語、成語等;傳統節日(均按農曆)有:正月初一春節(農曆新年)、正月十五元宵節、四月五日清明節、五月五日端午節、七月七七夕節、八月十五中秋節、臘月三十除夕以及各種民俗等;包括傳統曆法在內的中國古代自然科學以及生活在中華民族大家庭中的各地區、各少數民族的傳統文化也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

中國文化主要可以歸納為三種:1.宗法文化 2.農業文化 3.血緣文化.

這三種文化構成了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並且隨著歷史的演變它們之間相互滲透作用越來越緊密.例如:

在封建社會的大家庭裡面,血緣關係十分重要,特別強調輩分和地位的等級差距,因此十分重視家族家規,它們在一定程度上甚至比國家的一些制度更具有凝聚力和威信,在魯迅先生的**裡我們常常可以看見宗法文化對封建統治和人們思想產生的影響;我國自古以來直至今日還是乙個農業大國,正所謂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以農業為主的經濟形態必然會產生與之相適應的文化制度。

簡要的說就是:

中國傳統文化是指居住在中國地域內的中華民族及其祖先所創造的、為中華民族世世代代所繼承發展的、具有鮮明民族特色的、歷史悠久、內涵博大精深、傳統優良的文化。

它有四種形式的文化內容: 物質、行為、制度、精神(四種文化形式的具體表現)

【更詳細資料

早在春秋戰國時代,我國人民中就有了日南至、日北至的概念。隨後人們根據月初、月中的日月執行位置和天氣及動植物生長等自然現利用之間的關係,把一年平分為二十四等份。並且給每等份取了個專有名稱,這就是二十四節氣。

到戰國後期成書的《呂氏春秋》「十二月紀」中,就有了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等八個節氣名稱。這八個節氣,是二十四個節氣中最重要的節氣。這八個節氣標示出季節的轉換,清楚地劃分出一年的四季。

後來到了《淮南子》一書的時候,就有了和現代完全一樣的二十四節氣的名稱。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亦合稱「四立」,分別表示四季的開始。「立」即開始的意思。公曆上一般在每年的2月4日、5月5日、8月7日和11月7日前後。

「四立」表示的是天文季節的開始,從氣候上說,一般還在上一季節,如立春黃河流域仍在隆冬。

夏至、冬至——合稱「二至」,表示天文上夏天、冬天的極致。「至」意為極、最。夏至日、冬至日一般在每年公曆的6月21日和12月22日。夏至雨連連

春分、秋分——合稱「二分」,表示晝夜長短相等。「分」即平分的意思。這兩個節氣一般在每年公曆的3月20日和9月23日左右。

雨水——表示降水開始,雨量逐步增多。公曆每年的2月18日前後為雨水。

驚蟄——春雷乍動,驚醒了蟄伏在土壤中冬眠的動物。這時氣溫回公升較快,漸有春雷萌動。每年公曆的3月5日左右為驚蟄。

清明——含有天氣晴朗、空氣清新明潔、逐漸轉暖、草木繁茂之意。公曆每年大約4月5日為清明。

穀雨——雨水增多,大大有利穀類作物的生長。公曆每年4月20日前後為穀雨。

小滿——其含義是夏熟作物的籽粒開始灌漿飽滿,但還未成熟,只是小滿,還未大滿。大約每年公曆5月21日這天為小滿。

芒種——麥類等有芒作物成熟,夏種開始。每年的6月5日左右為芒種。芒種火燒天

小暑、大暑、處暑——暑是炎熱的意思。小暑還未達最熱,大暑才是最熱時節,處暑是暑天即將結束的日子。它們分別處在每年公曆的7月7日、7月23日和8月23日左右。

白露——氣溫開始下降,天氣轉涼,早晨草木上有了露水。每年公曆的9月7日前後是白露。

寒露——氣溫更低,空氣已結露水,漸有寒意。這一天一般在每年的10月8日。

霜降——天氣漸冷,開始有霜。霜降一般是在每年公曆的10月23日。

小雪、大雪——開始降雪,小和大表示降雪的程度。小雪在每年公曆11月22日,大雪則在12月7日左右。

小寒、大寒——天氣進一步變冷,小寒還未達最冷,大寒為一年中最冷的時候。公曆1月5日和該月的20日左右為小、大寒。

二十四節氣反映了太陽的周年視運動,所以節氣在現行的公曆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後不差1~2天

【更詳細

關於敦煌壁畫,自己看看:

關於第四個問題,余秋雨說得非常對。

都江堰水利工程建於西元前256年,是全世界迄今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無壩引水為特徵的巨集大水利工程。

由建立時的魚嘴分水堤、飛沙堰溢洪道、寶瓶口引水口三大主體工程和百丈堤、人字堤等附屬工程構成。科學地解決了江水自動分流、自動排沙、控制進水流量等問題,消除了水患,使川西平原成為「水旱從人」的「天府之國」。

兩千多年來,一直發揮著防洪灌溉作用。截至2023年,都江堰灌溉範圍已達40餘縣,灌溉面積達到66.87萬公頃。

其最偉大之處是建堰兩千多年來經久不衰,而且發揮著愈來愈大的效益。都江堰的建立,以不破壞自然資源,充分利用自然資源為人類服務為前提,變害為利,使人、地、水三者高度協調統一。

根據聯合國《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第一條第二款有關文化遺產定義的規定:「建築物:從歷史、藝術或科學角度看在建築式樣、分布均勻或與環境景色結合方面具有突出的普遍意義價值的單體或連線的建築群」。

都江堰水利工程以歷史悠久、規模巨集大、布局合理、執行科學,與環境和諧結合,在歷史和科學方面具有突出的普遍價值,2023年聯合國世界遺產委員會第24屆大會上都江堰被確定為世界文化遺產。

與之興建時間大致相同的古埃及和古巴比侖的灌溉系統,以及中國陝西的鄭國渠和廣西的靈渠,都因滄海變遷和時間的推移,或湮沒、或失效,唯有都江堰獨樹一幟,有興建源遠流長,至今還滋潤著天府之國的萬頃良田。

兩千多年前,都江堰取得這樣偉大的科學成就,世界絕無僅有,至今仍是世界水利工程的最佳作品。

【更多你看

關於長城,看看這裡

在某種意義上說,應該是這樣的。

4樓:匿名使用者

急求!**:**中國文學!!1500字左右,急!

5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文學》

中國文學的歷史是乙個光輝的歷史,它一直遙遙領先於世界各國。雖然也曾經歷了一些劫難,但仍然影響不了它那古老的韻味。如果你能醉心於中國文學的研究的話,一定能感覺到它的淵博。

綜觀世界文學的發展史,唯一能與之相匹配的並只有古希臘的文學。然而我認為古希臘的文學就相當於黃酒,入口很甜但回味起來卻不是那麼的深長。而中國的文學則不然,活脫脫的就象白酒;入口雖然有點難度但回味起來卻是那麼的深遠悠長。

古希臘的文學與中國的文學的差異,就緣於地理位置上的差異;而造成文學上的差異。本應沒有什麼值得比較的意義,但文學的發展就是乙個相互發現;相互借鑑的過程;以此來看的話就有點價值了。古希臘是乙個航海國家,他們研究大多與他們的實際生活有關。

他們的商貿往來頻繁,所以對數字的研究比較熱衷。再加之航海上的一些需要,一些自然現象;以及一些物理上的知識並成了他們的研究物件。古希臘早期的哲學家認為世間萬物是由水構成的,後來逐漸的發展為;火;土;原子等等;這乙個個物質代表了他們乙個個循序漸進的時代和奮鬥的歷程。

而中國的早期哲學家認為基於陰陽兩方面的平衡而生出萬物的,接下來並發展為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萬物。在此基礎上中國的成就似乎比古希臘要先進一步!同時中國是乙個陸地國家,生活的比較穩定。

所以對生命存在的意義,以及一些思想上的東西比較熱衷。

中國文學的主流莫過於文學,而文學的鼎盛期莫過於唐宋兩代。我的一位國文老師曾對我說:「如果想寫好文章,必須潛心於唐詩宋詞的研究。

將其讀熟,以致於會背。把它讀精,以至於會運用」。然而我則認為這句話說的不全面,中國的文學博大精深;豈是《唐詩宋詞》可以概括乎?

單就中國文學的起源《詩經》與《楚辭》來說,雖沒有《唐詩宋詞》那樣的華章詞句;但也體現了最早的文學思想。如《楚辭》的大膽設想,不正對應著李白的恣意妄為嘛!還有《元曲》的樂律,《孔孟》的深邃教義;多是中國文學史上不可抹卻的輝煌;是每乙個研究中國文學的人不可或卻的東西!

綜觀中國的文學史是廣袤的,不是某乙個人或某乙個時代的成就可以替代的。

同時中國文學的發展史又是乙個大起大落的歷史。從《詩經》《楚辭》的起源,至《唐詩宋詞》以及《元曲》的興盛。再從明清兩代的衰落,到五四新文**動後的變革。

接下來就是文革時期的停滯,然後才是新世紀文學的產生。再從文體的形式來看又是逐漸向「民俗化」「大眾化」發展的,發展成為每乙個國人都可以研究的東西。最早時期文學的**只限於「奴隸主」和「貴族階級」,所謂「禮不上小人」「刑不上大夫」。

這裡的「小人」指的並是百姓,是最底下階層。後來隨著社會體制的變革而導致了宮廷政變,致使一些文**落民間。這些流落民間的文人為了生存並開始「授徒講課」,後來並形成了「十家」最後演變成「六家」。

即:「儒,道;墨;法;名;以及陰陽家」。同時也為了適應新的「社會體制」,在隋唐年間並產生了科舉制度。

隨著一些文人的「流落民間」和「科舉制」的產生,中國的文學逐漸的向大眾化民俗化發展了;不再屬於貴族階級的專利。從《唐詩宋詞》的字斟句酌,到《元曲》的民俗化。再從明清時代的「老八股」,到五四新文學後的「白話文」;無不體現了這一種轉變。

在此以前緣於秦朝的殘暴,而秦朝的建立得於「法家」的幫忙。所以在漢代建立後並貶低了法家,同時緣於「儒家的仁治」;儒家思想並唐而皇之的登上了歷史的舞台成為中國的主流文學。淹淹大國五千年孔老夫子的門生幾乎佔據了各個時代的政治角落,成為統領各家的主流文學。

然而一種文學的思想是不可以長盛不衰的,儒家的文學在於不斷的汲取各家的精髓來充實自己。唐詩的鼎盛期過後,宋代的詩已經沒有太多的發展餘地了。當時「禪宗」的思想十分盛行(禪宗實質上是佛學與道學的聯合體),於是一些士大夫並吸取了「禪宗」的思想。

將其灌入自己的文學作品中,《宋詞》無疑是中國文學史上又一次創舉。明清兩代呈現一種閉關自守的狀態,許多士大夫視西方的新文學為「夷狄「。直至魯迅等人發起了新文學後,才又正視西方的文學。

創造新的文學體裁,創造了又乙個高峰。今天我們吸收了來自各個國家的文學精髓,同時又將中國文學推向世界各國;創造了世界文學的鼎盛局面。

魯迅先生曾在他的作品《狂人日記》中寫道:「翻開中國的歷史,血淋淋的兩個字;吃人「!然而我認為這是社會發展的必然產物,包括魯迅先生以及許多的文壇先輩。

歷史的發展需要有不同的文學思想,來適應當時的政治格局。思想難免會迂腐,有了迂腐就需要變革。於是並在這一代代的文人的推動下,文學才得以進步!

高三生急求歷史學習方法

還是一句話,死記硬背!關鍵是把你們老師上課講的那些重點背住!你們老師肯定給你們全面的分析過的。有些題她並不是直接從書上給你複製下來,這些事要讓你自己分析的。總之 一句話 死記硬背 不管唄書,還要被你們老師講的內容!背吧 應試教育下 你就得死記硬背 沒什麼捷徑 當年我就是這麼過來的 不過前提是你愛好歷...

怎樣看中國文學繼承與創新關係文化繼承與創新的關係怎樣

文化傳承創新是文化建設的基本內容,是文化發展繁榮的基本規律 中華民族具有悠久的歷史和優良的傳統。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對於凝聚和團結全國各族人民,起著重要的紐帶和基礎作用。其中諸如以人為本,講究誠信,強調和諧,重視教育,倡導德治等等,在當今中國的改革開放和文化建設中,仍然是重要資源。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在中國文學歷史上,現存詩歌數量最多的詩人是誰

陸游 自言 六十年間萬首詩 今尚存九千三百餘首。陸游一生以詩詞為 抒寫抗敵禦侮 恢復中原的激越情懷和有志難伸的憂憤,氣勢雄渾,感情奔放,筆意流走,辭旨明快,在中國文學史上具有深遠的影響。他一生創作甚豐,現存詩歌九千三百多首,內容覆蓋了南宋前期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是中國古代現存詩歌最多的詩人。陸游。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