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鐸王朝的歷史意義

2021-03-04 00:23:38 字數 5552 閱讀 9542

1樓:匿名使用者

都鐸王朝(2023年-2023年),是在亨利七世2023年入主英格蘭、威爾斯和愛爾蘭後,所開創的乙個王朝,統治英格蘭王國及其屬土周圍地區。

伯爵亨利·都鐸於2023年8月,在法國援助下殺死理查三世,奪取王位,建立都鐸王朝,史稱亨利七世。都鐸王朝統治英格蘭王國直到2023年伊莉莎白一世去世為止,歷經120餘年,共經歷了六代君主。

都鐸王朝處於英國從封建主義向資本主義過渡時期,被認為是英國君主**歷史上的**時期。

都鐸王朝統治時期,是由封建社會向資本主義社會轉型、由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轉型的重要時期,也是人口的乙個快速增長時期。同時也是土地經濟繁榮發展的時期。

2樓:王煥臻

都鐸王朝

(tudor dynasty),是2023年-2023年間統治英格蘭王國及其屬土的王朝。歷時118年,共經歷了五代君主。始於亨利七世2023年入主英格蘭、威爾斯和愛爾蘭,結束於2023年伊莉莎白一世的去世。

雖然歷時不長,但都鐸王朝處於英國從封建社會向資本主義社會轉型這樣乙個關鍵時代,因而其實施的各項政策也極具時代特色.

編輯本段政治經濟

都鐸王朝實行的重商主義政策,對英國社會的各個方面都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振興英國民族工業

英國是乙個偏離歐洲大陸的島國。在都鐸王朝以前,英國仍然是乙個經濟落後,工業不發達的「農業附庸國」。在整個國民經濟中,羊毛和糧食的輸出占有重要的地位。

毛紡織業作為英國的支柱工業,雖然有所發展,但也遠遠落後於拂蘭德爾,尼德蘭,佛羅倫斯。為了改變這種狀況,重商主義者認為必須大力發展工

桌面牆紙(15張)商業。比如英國早期重商主義的代表人物威廉·司塔福特認為:從外國輸入商品是有害的,從外國輸入的本國能夠製造的商品則害處更大,他反對輸出英國羊毛和輸入外國羊毛質成品。

重商主義者還認為,「貨幣是衡量國家富裕程度的標準。」因此,積累更多的貨幣成了當時社會的一種強烈的追求。都鐸王朝的統治者也意識到要「使國家富強,使自己顯赫的必要條件」就是迅速發展工商業,為此,都鐸王朝的歷代君主都實行重商主義政策。

首先,都鐸王朝扶植,鼓勵發展呢絨製造業,以出口呢絨換取貨幣。都鐸王朝的建立者亨利七世三番五次通過國家法令,禁止羊毛特別是優質羊毛的出口,甚至還禁止半製成品的呢絨出口。亨利七世與尼德蘭締結了「大通商」條約,恢復了英國與尼德蘭正常的**關係,將英國廉價的呢絨等工業品傾銷至尼德蘭,從而加速了尼德蘭呢絨業的衰落,推動了英國呢絨業的大發展,促進了以倫敦——安特衛普為中心的對外**的加強與擴大。

正是基於這一點,亨利七世贏得了「商人的國王」的稱號。此後,其繼任者繼續推行這一政策。到16世紀末呢絨業已成為英國普及城鄉的盛行的「全國性行業」。

據統計,全國從事呢絨工業的人口達200萬,佔當時全國人口的一半。到17世紀上半葉,英國每年平均出口呢絨大25萬匹,呢絨出口已佔全國商品出口總額的90%。英國呢絨不僅銷往義大利,西班牙,德意志,法蘭西,尼德蘭,而且遠銷到波羅的海沿岸國家,俄羅斯和亞洲,非洲等地區。

其次,大力發展海外商業,鼓勵發展造船業。15世紀以前,英國建造的船隻很少有百噸以上的。亨利七世為了擴大遠洋**,獎勵船主建造大船,規定凡是建造出百噸以上的新船者,每噸獎給五先令的津貼。

這一規定刺激了英國造船業的發展,到第五代君主伊莉莎白女王統治時期(1558—1603),英國海軍終於戰勝了西班牙的「無敵艦隊」,確立了英國的海上霸權,為英國從事海外**和殖民掠奪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在紡織業,造船業等行業的帶動下,各種金屬製造,製革,製皂,染料等行業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發展,國內市場急劇擴大。海外**,殖民掠殺,走私等活動累積的財富一部分也轉入工業,加強了工業資本。

圈地運動又把大量的廉價勞動力拋向工業市場,所有這些都使英國的民族工業獲得了驚人的發展,並為18世紀的工業革命創造了資本的,技術的,勞動力的前提。可以說,都鐸王朝卓有成效的重商主義政策是英國資本主義工業化的前奏。

揭開農業資本主義序幕

從15世紀的最後30年開始,英國發生了圈地運動,這是英國農村土地所有權的重大變革,隨之而來的還有經營方式和耕作方法的變革,這就是英國農業資本主義革命的重要內容。而這一切自始至終都與都鐸王朝的重商主義政策密切相關,如果說圈地運動是英國農業資本主義革命的序幕,那麼揭開這一序幕的便是都鐸王朝的重商主義政策。 第一,都鐸王朝的重商主義政策是引發圈地運動的主要原動力。

如前所述,重商主義政策刺激了毛紡織業的突飛猛進,因此,對羊毛的需求量激增, 就造成了羊毛**的節節上揚,養羊業則成為一本萬利的事業。貴族和鄉紳為了追求高額利潤,在封建掩護下的古老的公有地「敞地」被圍了起來,變成了雇工放牧的草場。這是英國農村土地所有制變革的發端,也是英國封建農奴制瓦解的濫觴。

第二,重商主義政策加速了寺院土地所有制的崩潰。寺院土地所有制是英國中世紀封建土地所有制的重要組成部分。都鐸王朝實行重商主義政策的宗旨就是要千方百計地積累財富,而掠奪教產就是其積累財富的一條重要途徑。

都鐸王朝的第二代君主亨利八世(1509—1547)曾於1536和2023年先後頒布了兩道查封寺院的法令,封閉一切修道院,其全部財產包括土地在內均收歸國有。這些被沒收來的土地除一部分賞賜給寵臣以外,絕大部分被賣給了新貴族和資產階級。寺院土地所有制的廢除,是英國農業資本主義革命具有決定意義的重要一環。

第三,重商主義政策也瓦解了封建貴族的領地所有制,導致了土地所有權的再分配。在重商主義政策的影響下,一方面是高度繁榮的商品貨幣的引誘,使得封建貴族不惜重金購買供享樂用的昂貴商品,另一方面是「**革命」所造成的貨幣貶值,通貨膨脹,使得那些靠固定地租生活的封建貴族實際收入下降。他們入不敷出,債台高築,陷於破產的境地。

到16世紀末,靠亨利八世宗教改革分地而顯赫一時的38家貴族中,起直接繼承人有22家負債累累。一些貴族不得不採取先質押而後變賣土地的辦法來還債。這樣一來,貴族莊園的數量不斷減少。

據統計,在2023年底,英國共有莊園3390座。而到1

宣傳照(11張)620年底,就下降到2220座。占園40座以上的大貴族也從39家 減少到19家,這些都反映了封建貴族領地所有制的急劇沒落。重商主義政策還使土地日趨商品化,土地自由買賣與轉讓具有廣泛性,不僅王室不斷的公開**土地,而且土地還進了商品交易所,成為投機商倒買倒賣的商品。

在土地制度的轉變過程中,土地的大都落到了新貴族,資產階級和自耕農手中。那些獲得土地的新貴族,資產階級和自耕農,採用新的經營方式,產生新的原料作物,滿足新的市場需求。他們與工商業資產階級一道,推動著封建制度下的英國向資本主義制度過渡。

都鐸王朝的重商主義政策使英國農村發生了如此巨大的變化,這是一場為「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奠定基礎的變革的序幕」。

推動英國走向世界

重商主義者認為:貨幣是財富的唯一形態,是衡量國家富裕程度的標準,而對外**是國民財富的源泉。在這種思想指導下,都鐸王朝的統治者放眼世界,把目光從狹小的海島移往遙遠的海外,把本國經濟納入世界經濟範疇,以海外市場作導向,建立起外向型經濟模式,積極推動本國經濟走向世界,努力開拓世界市場。

英國對外開拓市場是全方位的。向西,它開拓了美洲市場。2023年,英國亨利七世向探險家約翰·卡波特頒發了遠洋航行特許壯,希望他能沿著西北方向尋找到一條去往東方的新航路。

當卡波特意外地發現了紐芬蘭等地後,亨利七世立即賜予厚賞,並授權予他「海上將軍」的稱號。從此,英國努力開拓美洲市場,在紐芬蘭島建立了具有很高經濟價值的漁業區。2023年,華爾脫·拉萊又在維吉尼亞建立墾殖區。

2023年英國戰勝西班牙的「無敵艦隊」之後,通往美洲的新航路暢通無阻。2023年,英國在北美建立了第乙個永久性的殖民地—維吉尼亞。然後,英國不斷擴大殖民地的範圍,逐步侵占北美遼闊的土地,把這裡發展為英國的工業原料基地和商品銷售市場。

向北,英國與俄羅斯建立商業**聯絡,並以此為基地開闢中亞市場。2023年,英國遠征隊向東北方向航行,與莫斯科公國正式建立了**聯絡,並為英國商人謀取了極為有利的**優惠權。第二年,經瑪利亞女王(1553—1558)批准,英國商人正式建立了「莫斯科公司」,專門經營俄羅斯,中亞,波斯一帶的**。

2023年,英國商人又創辦了「東方公司」,專門經營波羅的海沿岸地區的**,迫使長期壟斷該地區**的漢薩同盟分權讓利。向南,英國與北非,西非國家發展商業往來。亨利八世的寵臣威廉·霍金絲在1530—2023年間曾三次在畿內亞與巴西進行**。

在2023年2023年,溫德姆率領英國船隊先後到達摩洛哥的扎非亞和加那利群島的聖克魯司,在那裡進行大規模的**活動。2023年,他又開始了從畿內亞到貝南之間的航行,打通了與北非的商業交往。伊莉莎白女王上台後,英國在北非和西非的**活動更加頻繁和擴大了。

2023年,英國成立了「摩洛哥公司」。2023年,有成立了「畿內亞公司」。這些地區壟斷性的商業集團紛紛前往非洲,從事不平等的**掠奪,乃至販運黑奴。

向東,英國恢復了與地中海地區的**往來,打通了與印度等東方國家的**。都鐸王朝早期,英國曾與地中海地區有過**往來,後來因奧斯曼土耳其的擴張而中斷。2023年,西班牙和威尼斯的聯合艦隊戰勝了奧斯曼土耳其海軍,為英國向地中海地區擴張商業提供了有利條件。

2023年,奧斯曼土耳其蘇丹穆拉德三世表示願意與英國通商。於是,伊莉莎白女王於2023年正式向「利凡特公司「頒發**專利證書。允許該公司壟斷對奧斯曼土耳其的**,期限為7年。

而且,女王本人也向該公司秘密投資4萬英鎊,占該公司全部資產的一半。英國通過「利凡特公司」每年向奧斯曼土耳其出口價值約15萬英鎊的呢絨。早在16世紀80年代,英國殖民**觸角開始伸向東方的印度。

2023年,倫敦商人在伊莉莎白女王的支援下成立了著名的「東印度公司」,該公司享有對好望角以東的國家特別是印度進行**的壟斷權。 到17世紀時期,英國商人的足跡幾乎遍及世界各地,空前地突破了封建農本經濟的閉塞狀態,將英國經濟納入了世界經濟執行的軌道。儘管他們是以強盜的身份,以暴力掠奪的方式進行**,但是他們所開闢的廣闊市場以及所獲得的大量廉價的原料和金銀財富,為英國經濟注入了活力。

來自海外的金銀財富源源不斷地流入英國,變成資本,極大地推動了英國經濟飛速發展,使英國經濟迅速壯大,成為世界首富。

編輯本段社會和人口

在2023年在威爾斯大約有二十七萬八千餘位常住人口。這個數字在2023年攀公升到大約三十六萬,到2023年更是增長到了五十萬。造**口數量急劇增長的主要原因是鄉村殖民的激烈化,由更穩定的發展態勢和日益變化的經濟活動所帶來的**增長。

牛羊的日益增多以及相關產品的生產發展依然是經濟活動的重點,同時鉛、煤、鐵的開採和大規模的手工業發展為人們提供了廣闊的就業機會。但在16世紀,由於人口發展的速度超過了經濟發展速度的,大多數人的生活質量有所降低。 在2023年至2023年的通貨膨脹使許多物品的**翻了四倍,讓社會生活情形日益惡化,貴族們不停的積極建設自己的房屋導致了越來越多人失去了他們的賴以生存的土地。

窮人佔到了人口數量的百分之三十,他們只能居住在乙個沒有窗戶和煙囪的單間裡。因為2023年頒布的《勞動者法規》中規定那些沒有財產沒有房屋的人就沒有自由的權利。 因擔心此類社會問題會給社會穩定性帶來很大的威脅,2023年通過了《濟貧法》。

此法授權每個教區提高費用來救濟貧者、孤兒並懲罰強健的乞討者。 大約有一半的人口由百姓和小佃農組成,在那些例如格拉摩根郡一樣享有特權的地區,小佃農也有可能發展地不錯。但在1585-2023年和1593-2023年的饑荒歲月裡,許多小佃農都生活在貧困的邊緣。

各種從業人員、商人和更具有實力的工藝匠人以及自耕農幾乎佔到了人口總數的百分之十五,這一階級在都鐸時期之後權利

編輯本段歷任統治者

伊莉莎白一世

亨利七世,亨利·都鐸,亨利六世的侄子(父親是亨利六世同母異父的弟弟) 亨利八世,亨利七世次子 愛德華六世,亨利八世的小兒子 簡·格雷,亨利七世外孫女的女兒,在位只有九天,一般不算作英國女王 瑪麗一世,亨利八世的女兒,愛德華六世同父異母的姐姐 伊莉莎白一世,亨利八世的女兒,瑪麗一世同父異母的妹妹編

重慶的歷史意義有哪些朝天門的歷史意義

使用者 重慶位於我國西南部與中部相連處,四川盆地東部,境內多丘陵和山地。冬季相對溫暖,夏季常常連晴高溫。年降雨量約1000毫米。這裡是長江上游,長江從西向東流過,境內主要支流有嘉陵江 烏江等。與重慶毗鄰的省份有四川 貴州 湖南 湖北 陝西。重慶東北部與湖北交界的長江兩岸是舉世聞名的三峽。現在由於已修...

平津戰役的歷史意義,平津戰役有什麼歷史意義

平津戰役是解放戰爭中具有決定意義的三大戰役中的最後乙個戰役。東北解放以後,據守張家口 北平 天津 唐山一線的國民黨華北 剿總 傅作義集團50多萬人,面臨東北 華北解放軍的聯合打擊,已成驚弓之鳥。是撤是守,蔣介石 傅作義各有打算。雖然他們的主張不同,但都對自己的力量估計過高,而對我軍的力量估計不足。因...

虎門銷煙有什麼歷史意義,虎門銷煙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

虎門銷煙一方面喚醒了當時的很多愛國的有識之士,他們開始反省,從新定位中國在世界上的地位,不再成日以 上國 自居。另一方面,也大大抑制了英國在中國的鴉片交易,沉重打擊了英國資產階級在中國的 掠奪,展示了中國人民禁菸的堅定決心和覺醒意識。此外,這次事件還成為世界的禁菸運動的乙個範例,歷史上很多國家 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