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亭集序有什麼意義,蘭亭集序的歷史傳承意義

2021-03-04 00:23:38 字數 5005 閱讀 9856

1樓:匿名使用者

《蘭亭序》中記敘蘭亭周圍山水之美和聚會的歡樂之情,抒發作者好景不長,生死無常的感慨。

2樓:匿名使用者

找來一篇文章:

作者:折里溪

再談《蘭亭集序》的美學意義

在《美學》課堂上,我們使用的教材中有《蘭亭集序》的插圖,原本是作為書法欣賞出現的,但一再閱讀之下,感覺《美學》課所涉及的美的本質、審美活動、審美形態、審美經驗,乃至藝術和美育等問題,該文無不有微妙、獨特,乃至有頗具系統的闡發,這一「發現」令人心動不已。後來,便以《美學**:《蘭亭集序》解讀》為題,作為《美學》諸內容的引論,與同學們**過,終因立意懸險,恐有失古人之心,復將「美學**」改為「美學隨筆」。

再後來,查閱相關**,得讀曹礎基先生《試論王羲之的「興懷」說——《蘭亭序》的美學意義》,曰《蘭亭集序》「是一篇古代重要的美學**」,並具體闡釋了「其「興懷」說,實際上是對美感準確而全面的表述」,因之,「此文足以在美學的發展史上占有一席位,乃至具有里程碑的意義」,先生巨集論可謂深獲我心。先生十年前的文章,至今讀來猶振聾發聵、發人深省,愚者千慮,偶獲一得,題為「再談」,以表存先生蒿矢之功、接續先生之義也。

《蘭亭集序》亦對美感作了分類,並提供了相關的心理學說明,猶為引人矚目。

本來,中國美學本於陰陽二氣之說,並因之作「情調演繹」,對美不乏有陽剛之美與陰柔之美的分類,但皆缺乏心理學說明,大致只停留在表象描述階段;西方美學亦自柏拉圖即隱含此等思想,但直至包爾克(burke) ,初步從心理學的角度,對之進行了分類,經康德、席勒至叔本華出,才給出較為合理的心理學根據。王國維中西化合之,於《人間詞話》中說:「無我之境,人惟於靜中得之;有我之境,於由動之靜時得之:

故一優美,一巨集壯也」,即在王氏看來,「優美」者,「人惟於靜中得之」,而「巨集壯」,也即「崇高」或「悲壯」,人則「於由動之靜時得之」。此說與《蘭亭集序》若合一契。《蘭亭集序》中王羲之以「或取諸懷抱,晤言一室之內」與「或因寄所託,放浪形骸之外」分美感為二,即所謂「優美」與「崇高」,並隨後提供其差別的心理學根據就在於「靜躁不同」。

其中的「躁」也即王國維所云的「動」,所不同者,王國維從「靜」之同一處著眼,故說「由動之靜時」,王羲之的語境重在強調二者的差異,故說一「靜」一「躁」,二者著眼的時段不同,其實質則一。

《蘭亭集序》時代當然沒有自覺的心理學以資利用,但其明快的審美直覺之心理學根據,我們亦可從上述《人間詞話》所依據者可大致探測而知。

我們以《人間詞話》為中介,揭示《蘭亭集序》所蘊涵的美感分類思想及其心理學根據如上,可知二者頗為相契相合;但神契之處不止於此,二者亦同有一種審美取捨觀,也即「美生於適」,「必其足以動人美感,而適合於「美的直觀」之要件者,始成其為美」,也即事物之所以能成其為審美物件,得與主體的審美「理想」或「觀念」相契合,從而,主體對「自然中之物」的「取捨」就在所必然。《蘭亭集序》以「取捨萬殊」來表明,而《人間詞話》以「自然中之物,相互關係,相互限制(原稿此處有「故不能有完全之美」)。然其寫之於文學及美術中也,必遺其關係限制之處(原稿此處刪去「或遺其一部」)」透露的訊息也即王羲之所云的「取捨」。

就具體語境而言,王羲之「取捨」說自足於「觀」也即欣賞的角度,重在說明「優美」與「崇高」的不同,同時與人格相聯絡,為審美個性的差異也作了說明;而王國維偏重於辨析「自然美」與「藝術美」或者「純美」的區別,從「表出」也即創作的角度,辯證地論證了藝術與自然的關係。但不難順次概括出他們都認為「美是一種實念的知識」,也即美是人與其物件在精神上相契合為一,這屬於美的本質論。關於這一點,曹礎基先生也談到了,他稱之為這是王羲之「對美感的定義」,其具體內容,先生認定的句子是「當其欣於所遇,暫得於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將至」,我認為,與其說這個句子是「對美感的定義」,勿寧說此前的一句「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遊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也是。

因為,從行文邏輯講,前句說美當如此,隨後其形態有兩種,再有後句從審美效果表明其實兩種劃分的實質是一樣的。也即曹先生認定的一句和我認定的一句都是王羲之有關美的「定義」,只不過,前一句偏重於定義「美」或「審美」,後一句偏重於「美感」或者「審美效果」而已。換乙個角度而言,《蘭亭集序》也可以看作是王羲之與莊子的精神對話,而他有關美的定義,也即莊子所謂「神與物遊」。

正基於此,一般對其中「人之相與」解釋為人與人相交往,我則認為應該是人與物相交流,不然「或取諸懷抱,晤言一室之內」,似可想而得,而「或因寄所託,放浪形骸之外」之所「寄」所「託」的物件,很難也說是人,只能是「浴乎沂,風乎舞雩」寄情於山水河川之類,只不過這種心與物的交流是發生在審美世界中的,是理性克顯於感性,是精神性的,超絕的,過境的,也即「神遊」是也。

至此,我們可以從結構上分析《蘭亭集序》了。開頭「永和九年」至「暢敘幽情」為一段,是實寫,概述了雅集歌詠的情況;第二段斷自「是日也」,是「追感」,也即從審美之前追憶,重點寫審美過程,最後寫了審美結束之後與現世世界相比較而「感慨系之」、「猶不能不以之興懷」,交待了雅集之文寫作的緣起,至「豈不痛哉」為終,通行本斷自「夫人之相與」,難免有撕裂行文整體意蘊之感;餘者為第三段,承接前文「死生亦大矣」的問題,重點**了「死生」的問題,提公升了全文的思想境界。在文中,王羲之情思之路頗為曲折,由現實世界上公升到審美世界,這是一層,再落到現實世界是一層,兩相比較,而胸中遂生「感慨」而以之「興懷」,寫成詩文,又是一層,再追憶自己之「臨文」並設想「後之覽者,又是一層,而所謂「興懷」說,只關涉由感慨到成文以及成文之後再覽讀之兩環節,屬於藝術美即創作範疇,不能統攝由審美到成文的包括自然美和藝術美形成的整個過程,所以我認為,與其用「興懷」來概括,毋寧用文中另乙個詞「興感」來概括更不致有越界之嫌而顯得恰當。

這種結構分析帶給我們的啟示更在於:只有把王羲之的審美情思置於整個文章中,才能更恰當地挖掘出其審美學說和思想境界,從整體行文看,將審美置於「死生亦大矣」的思考之中,才是他的真正命意。文章開頭,雅集的環境為高山流水,「茂林修竹,莫非入畫」,且「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難免使人產生類似「逝者如斯夫」的生命流轉之嘆,而「暢敘幽情」之悠遠玄邈的情思,即直指後文如「死生」之存在主義的問題,從而使引自《莊子》之孔子言「死生亦大矣」頓染一種莎士比亞所謂「生存還是死亡」的意味。

而救濟之道,求之於審美,亦是暫時的,「暫得於己」、「情隨事遷」、「曾不知老之將至」,既表明審美的超越性,「吾喪我」,與「真我」合一,擺脫了充足理由的羈絆,又表明審美「假象」具有暫時性,乃至認識到莊子「一死生」、「齊彭殤」之「虛誕」和「妄作」,從而提高人的境界,如王羲之存其不朽於詩文、書法已傳後人,「後之覽者,亦將有感於斯文」者,「感」此也。

由行文的整體結構分析,亦可得《蘭亭集序》另外有關審美的幾個關鍵問題。借助《人間詞話》來疏通,《人間詞話》雲「詩人對宇宙人生,須入乎其內,又須出乎其外」,所謂「入乎其內」就是「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遊目騁懷」,「極視聽」,而「情隨事遷,感慨系之」、「不能不以之興懷」,就是所謂「出乎其外」,只有如此,才能「所見者真,所知者深」,寫出來,才能「沁人心脾」、「豁人耳目」。《蘭亭集序》與王國維所揭示的審美能力即「能觀」與創作之關係,可謂絲絲相扣。

而其中的「信可樂也」「快然自足」「向之所欣」之「樂」與「豈不痛哉」「臨文嗟悼」「悲夫」之「悲」,一則揭示「美」之第一要素為「快」,一則表明了審美、特別是悲劇的「醇化」作用。

綜上,再聯絡曹礎基先生《試論王羲之的「興懷」說——《蘭亭序》的美學意義》,《蘭亭集序》的美學意義在於:以中國特有的方式,儘管沒有出現美及審美、美感等字樣,但形象而恰當地定義了「美」、「審美」、「美感」與「藝術創作」及其過程,揭示了美的要素為「樂」,並對「審美形態」進行了分類,以「靜躁」給出了心理學根據,以「取捨」觀區分了「優美」與「崇高」,認為審美能暫時解脫人生意欲的煩惱,但依然不能解決「死生」問題,只能提公升人的境界,淨化人的靈魂,而「美麗之心」也即「美魂」,則是永恆的。

3樓:比爾特斯

對於老莊思想的批判,警醒士大夫們~~~~~~

4樓:琴瑟靜好花月佳

沒什麼意義,就是乙個序言。

蘭亭集序的歷史傳承意義

5樓:奧德蕾

《蘭亭集序》不過廖廖數百字,卻堪稱魏晉玄學散文的集大成者,它的文風澹泊自然,它的文筆清新幽雅,行文如「風行水上,略無沾滯」,又如深潭淺瀾,顯隱有致,王羲之舉重若輕,以蕭簡之筆髮深婉感慨之聲,令人讀之唏噓不已,同時也給讀者極大的審美享受。 除了文學,我更欣賞文中所展示的風雅文化之美,蘭亭之集,既是名士宴遊之集,也更是魏晉風度,名士風流的集中展示,透過聚會的盛況,我們可以深深感受到風雅文化的陶冶,文章雖無一字提雅,而又無一句**:雅景、雅人、雅事、雅懷,真可謂「不著一字,而盡得風流」。

但,這一切並不是文章的主旨。 《蘭亭集序》最重要的一點,是通過宴遊之樂的渲染、鋪墊來引發自己對生命本體的思考,通篇迷漫著人生難再,如電如霧,似幻似真,不可預知,不可挽留的無奈和無助的情緒。縱觀歷史,古往今來,也不知有多少聖人賢者對人生的終極意義有過這樣或那樣的求索,但似乎都沒有一種完美的答案,唯一的相同,那就是:

人生永遠面對變化,永遠帶著遺憾,這是問題,也是答案,卻永遠無法解決。

《蘭亭集序》又名《蘭亭宴集序》、《蘭亭序》、《臨河序》、《禊序》和《禊貼》。東晉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與謝安、孫綽等四十一位軍政**,在山陰(今浙江紹興)蘭亭「修禊」,會上各人做詩,王羲之為他們的詩寫的序文手稿。《蘭亭序》中記敘蘭亭周圍山水之美和聚會的歡樂之情,抒發作者對於生死無常的感慨。

晉穆帝永和九年(353年)農曆三月初三,「初渡浙江有終焉之志」的王羲之,曾在會稽山陰的蘭亭(今紹興城外的蘭渚山下),與名流高士謝安、孫綽等四十一人舉行風雅集會。與會者臨流賦詩,各抒懷抱,抄錄成集,大家公推此次聚會的召集人,德高望重的王羲之寫一序文,記錄這次雅集,即《蘭亭集序》。

原文: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群賢畢至,少長咸集。

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遊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

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或取諸懷抱,悟言一室之內;或因寄所託,放浪形骸之外。雖趣舍萬殊,靜躁不同,當其欣於所遇,暫得於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將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系之矣。

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猶不能不以之興懷。況修短隨化,終期於盡。古人云:

「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

每覽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嘗不臨文嗟悼,不能喻之於懷。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

悲夫!故列敘時人,錄其所述,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後之覽者,亦將有感於斯文。

蘭亭集序的中心思想是什麼,蘭亭集序的主旨是什麼

阿沾 中心思想 事物有生就有滅,有樂就有悲 事物由生到滅,由樂到悲,其時間很短暫,倏忽之間,正如白駒之過隙 生命之長短之存滅,不是主觀所能左右的,它取決於自然的造化 批評當時崇尚老莊 大談玄理 不務實際 思想虛無 寄情山水 笑傲山野的思想。這篇序言疏朗簡淨而韻味深長,突出地代表了王羲之的散文風格。且...

王羲之的《蘭亭集》和《蘭亭集序》有什麼不同嗎?

蘭亭集序 是給 蘭亭集 做的前言,蘭亭集 為當時去的人創造的所有作品的綜合!王羲之的 蘭亭集序 為什麼如此出名?你喜歡嗎?因為王羲之的書法出名,作為高中的必備作文,我還是比較喜歡的,因為它有點押韻,很好背。因為王羲之的蘭亭序是書法藝術的最高峰,無人可以逾越,加上書法的最高境界就是自然書寫,融合個人情...

蘭亭序是什麼的書法作品,王曦之《蘭亭序》書法作品的特點

蘭亭序 是行書書法帖。蘭亭集序是中國晉代 公元353年 書聖王羲之在紹興蘭渚山下以文會友,寫出 天下第一行書 蘭亭序 是行書書法帖。蘭亭序 又名 蘭亭集序 蘭亭宴集序 臨河序 禊序 禊帖 晉代書法家王羲之撰寫。其文書法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與顏真卿 祭侄季明文稿 蘇軾 寒食帖 並稱三大行書書法帖。東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