焉在古漢語常用字字典中的解釋, 焉 在古漢語詞典中有哪些解釋?????

2021-03-27 05:13:17 字數 7842 閱讀 8387

1樓:匿名使用者

人教版高中

五冊第五單元「單元知識和訓練」中《常用文言虛詞用法(四)》是學生在高中階段學習文言虛詞的最後一課,無疑它應有複習鞏固作用,內容宜疏而不漏,簡而不缺。可課文寫「焉」字時只說「語氣助詞。常用在句末」,這就欠妥了。

一、它還可以用作「疑問代詞」

《詞詮》注「焉」字第3義項為「疑問代名詞,人、事、方所皆用之」。《辭海·語詞分冊》注「焉」字第1義項為「安、何」。《古漢語常用字字典》注「焉」字第2、3義項均為「怎麼、**、什麼」。

在「則將焉用彼相矣」「君未識人倫,焉知天道」中的「焉」字,配套的《教學參考書》都把它當作「疑代」來譯的。

二、它還可以用作「代詞」

《詞詮》注「焉」字第1義項為「指示代名詞,用與『之』同。」《辭海·語詞分冊》注「焉」字第2義項為「猶言『之』。」《古漢語常用字字典》注「焉」字第1義項為「代詞,相當於『之』。

」「而人之所罕至焉」的「至焉」,《教參》譯為「到達那裡」;「且攜所著書及詩文稿本數冊,家書一篋託[注]①《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葉大慶《考古質疑》摘其(指劉向《新序》)昭奚恤對秦使者一條,所稱司馬子反在奚恤前為二百二十年,葉公子高、令尹子西在奚恤前一百三十年,均非同時之人。」②余嘉錫《四庫提要辯證》。

③《詩·小雅·伐木》「廄有肥羊寧,以速諸父」的「速」是「招致」義。《論語》「欲速則不達」的「速」是「迅速」義。④莊宗入食內殿,從謙自營中露刃注矢,馳攻興教門,與黃甲軍相射,莊宗聞亂,率諸王衛士擊亂兵出門……亂兵從樓上射帝,帝傷重,踣於絳霄殿下。

(《五代史·伶官傳》)⑤侯方域在明亡後曾應清朝河南鄉試,中副榜。人們認為其晚節不終。焉」的「託焉」,《教參》譯為「託付給我」;「公辭焉」,《教參》譯為「穆公不聽蹇叔的勸告」;「使皇子辭焉」的「辭焉」,《教參》譯為「辭謝杞子等人」;「君何辱討焉」的「討焉」,《教參》譯為「懲罰他們」。

三、它還可以用作「兼詞」

《詞詮》注「焉」字第2義項為「指示代名詞,用同『於是』,實兼介詞『於』與代名詞『是』兩詞之用」。《辭海·語詞分冊》注「焉」字第3義項為「猶言『於此』」。《古漢語常用字字典》注「焉」字第5義項為「於此。

在這裡,在那裡」。「兼詞」知識早在高一時就講過。高二冊第六單元「單元知識和訓練·學習文言虛詞應該注意的幾點」就明確指出兼詞「是兼有兩個詞的意義與作用的單音詞。

它所兼的兩個詞屬於兩個不同的詞類」,並舉「諸」「旃」「盍」「叵」為例。既然兼詞知識早已學過,而據不完全統計,作兼詞用的「焉」在高中文言課文中出現12次:①「微波入焉」,②「風雨興焉」,③「蛟龍生焉」,④「賢於己者,問焉以破其疑」,⑤「不如己者問焉以求一得」,⑥「等於己者問焉以資切磋」,⑦「賢於己者忌之而不願問焉」,⑧「不如己者輕之而不屑問焉」,⑨「等於己者狎之而不甘問焉」,①0「激於義而死焉者也」,①1「必死是間餘收爾骨焉」,①2「俟其欣悅則又請焉」。

《教參》都把這些「焉」字當作兼詞譯的。使用頻率如此之多,豈能不講?不講,學生也無法完成課後某些習題。

如高四冊第五單元「單元知識和訓練·閱讀訓練·點讀練習一」要求在「滄州南一寺臨河幹山門圯於河二石獸並沉()」句末括號裡填個虛詞,學生怎麼會填個「焉」字呢。順便說一句,高二冊第六單元「單元知識和訓練·學習文言虛詞應該注意的幾點」為「兼詞」舉例時,舉了在高中文言課文中未出現過的「旃」「叵」,而出現頻繁的「焉」字卻不提,叫人不可理解。

四、它還可以「用於句中」

雖然課文也說「焉」字可以「用在句中」,但卻說「表示語氣的停頓」。其實,用於句中的「焉」字不一定都有「表示語氣停頓」的作用。在高中文言課文中就有「孜孜焉唯進修是急」,「求一屈己焉而不可得」,「又或有紀載而語焉不詳」等句。

句中這些「焉」字均無「表示語氣停頓」的作用,只是附於詞尾而已。

2樓:匿名使用者

焉yān

《代》表示指示,相當於「之」 [it]

草木無知,叩焉何益?——明·馬中錫《中山狼傳》

又如:心不在焉

**或那裡 [where]

且焉置土石。——《列子·湯問》

富者不能至,而貧者至焉。(焉,代詞,那裡,指南海。)——清·彭端淑《為學一首示子侄》

什麼 [what]

今王公大人骨肉之親、無故富貴、面目美好者,焉故必知哉?——《墨子》

怎麼 [which]

食其祿,焉避其難?——《三國志》

兼有介詞「於」加代詞「此」的語法功能,相當於「於是」、「於此」 [so]

二陵焉。——《左傳·僖公三十三年》

不擇事而問焉。——清·劉開《問說》

伏焉。——清·徐珂《清稗類鈔·戰事類》

焉yān

《副》如何 [how]表示承接上文,得出結論。如:焉能;焉得;焉敢;焉知;焉用

於是,就,乃,則 [then]。表示兩件事或數個事接連發生

始皇巡隴西、北地,出雞頭山,過回中,焉作信宮渭南。——《史記》

又如:焉始乘舟

焉yān

《連》於是 [then]。表示前後承接,古代漢語中多與「乃」連用

西王母為王謠,王和之,其辭哀。焉乃觀日之出入,一日行萬里。——《列子》

焉yān

《助》表示結構,用於前置的賓語之後,相當於「之」,「是」 [be]

今王播棄黎老,而孩童焉比謀。——《國語》

字尾,表示狀態,用於形容詞、副詞之後,相當於「然」、「樣子」

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書·秦誓》

焉yān

《語》用於句中表示停頓,相當於「啊」 [ho]

且以五帝之聖焉而死,三王之仁焉而死…——《史記》

用於句尾,表示陳述或肯定,相當於「矣」、「呢」

及至秦之季世,焚《詩》《書》,坑術士,六藝從此缺焉。——《史記》

用於句尾,表示疑問,相當於「乎」、「嗎」

嗟行之人,胡不比焉?——《詩·唐風》

用於句尾,表示感嘆,相當於「呢」、「啊」

使其中無可欲者,雖無石槨,又何戚焉?——《史記》

3樓:匿名使用者

(1):於何,在** 例:且焉置土石(置:

放)(2):疑問代詞,怎麼,**。eg:

焉足道邪? 疑問代詞,什麼。eg:

焉故必知哉?(3)於此,在這裡,在那裡。eg:

彼有人焉,未可圖也。(4)代詞,相當於「之」,(5)連詞,相當於乃。則。

就。(6)語氣詞。(7)形容詞、副詞詞尾,相當於「……的樣子」 我簡單的把解釋打了下。。。

例句太長了,不高興打了。。你就將就的看看把、、

"焉"在古漢語詞典中有哪些解釋?????

4樓:匿名使用者

十.【焉】

(一)兼詞。

1.相當於「於之」、「於此」、「於彼」。62616964757a686964616fe59b9ee7ad9431333238636637

①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在其中)。(《論語》)②積土成山,風雨興焉(從這裡)。(《勸學》)③五人者,蓋當蓼洲周公子被逮,激於義而死焉(在這件事情上)者也。(《五人墓碑記》)

2.相當於「於何」。譯為「在**」「從**」等。

①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②非再至,焉知其若此?

③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為也?(《齊桓晉文之事》)(二)代詞。

1.相當於「之」。

①惟俟夫觀人風者得焉。(《捕蛇者說》)

②猶且從師而問焉。(《師說》)

③去今之墓而葬焉,其為時止十有一月耳。(《五人墓碑記》)2.**,怎麼。

①未知生,焉知死(《論語》)

②割雞焉用牛刀(《論語》)

(三)語氣詞。

1。句末語氣詞,了,啊,呢。

①至丹以荊卿為計,始速禍焉。(《六國論》)②一羽之不舉,為不用力焉。(《齊桓晉文之事》)③則牛羊何擇焉?(《齊桓晉文之事》)

2.作句中語氣詞,表示停頓,相當於「也」。

①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否焉,小學而大遺(《師說》)②少焉,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鬥牛之間(《赤壁賦》)3.作詞尾,相當於「然」,譯為「……的樣子」「……地」。

①盤盤焉,囷囷焉,蜂房水渦,矗不知乎幾千萬落(《阿房宮賦》)②於亂石間擇其一二扣之,硿硿焉(《石鐘山記》)

「之」字在古文中的解釋

5樓:哈比

1、表示領有、連屬關係:赤子之心。

例如:孟子曰:「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孟子·離婁下》

2、助詞,表示修飾關係:緩兵之計。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例如:「孔明用緩兵之計,漸退漢中,都督何故懷疑,不早追之?」——明·羅貫中《三國演義》

3、用在主謂結構之間,使成為句子成分。

例如: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禮記》

4、代詞,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閒視之。

例如:帝積苦兵間,以囂子內侍,公孫述遠據邊陲,乃謂諸將曰:「且當置此兩子於度外耳。」——《後漢書·隗囂傳》

5、代詞,這,那。

例如:「之二蟲,又何知」。——莊子《逍遙遊》

6、虛用,無所指:久而久~。

7、往,到。

例如:吾欲之南海。——清·彭端淑《為學》

之後 [zhī hòu]

緊接著某人或某事以後。

例如:作出安排之後,我們就照著辦。

之乎者也 [zhī hū zhě yě]

之、乎、者、也都是文言虛詞,現在常用來形容咬文嚼字與迂腐的書呆子氣 。

例如:他說話總是滿口之乎者也。

之流[zhī liú]

同一類的某人或某物。

例如:往往不是一位貴族,而是乙個流浪漢之流的人 。

之前 [zhī qián]

表示在某個時間或處所的前面。

例如:吃飯之前要洗手。

之字路[zhī zì lù]

山區中之字形或人字形道路或小徑。

參考資料

6樓:素雪迷璇

1、第三人稱代詞,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稱

2、指示代詞,只是人或事物

3、結構助詞,用於定語和中心語之間

4、結構助詞,用於主謂結構之間

5、結果助詞,賓語前置的標誌

6、用在表示時間的副詞後,表示時間的持續等狀態7、往,至,到……

樓主你學過語法嗎?

7樓:匿名使用者

很簡單也很好記,三種分別是「去」、「他」、「的」

"為"在古漢語詞典中有哪些解釋?????

8樓:跟著你來

詳細字義

◎ 為為、為 wéi

〈動〉(1) (為的本義是母猴。象形。按字,從爪,古文下象兩母猴相對形)

(2) 假借為「偽」。做,作,幹,搞 [do;act;make]

我生之初,尚無為。——《詩·王風·兔爰》

子為不知,我將不墜。——《左傳·定公十二年》

為善者,非善也,故善無以為也。——《管子·樞言》

變化則為生,為生則亂矣。——《管子·心術上》

為,施也。又,成也。——《廣雅》

有客自云能,帝使為之。——《世說新語·巧藝》

為之難。——《論語》。皇疏:「猶行也。」

可以為師。——《論語》

人之為學。——清· 彭端淑《為學一首示子侄》

推為長。——清· 徐珂《清稗類鈔·戰事類》

為之者較少。——蔡元培《圖畫》

(3) 又如:為事(辦事;成事);為詐(作假);為薪(取薪);為善(做善事);為道(學道,實踐聖道);為頭(居首;從頭開始);為人(做人);為後(立后);為底(治足繭)

(4) 製作;創作 [make;***pose]

造作,為也。——《爾雅》

以為樂器。——《周禮·春官·典同》。注:「為,作也。」

其為衣裘何?以為冬以圉寒,夏以圉暑。——《墨子·節用上》

夫仰而視其細枝,則拳曲而不可以為棟樑,俯而見其大根,則軸解而不可為棺槨。——《莊子·人間世》

應聲便為詩。——《世說新語·文學》

(5) 治理 [administer]

為,治也。——《小爾雅》

諸葛瑾為 豫州。——《世說新語·排調》

(6) 又如:為國(治國);為政(治理國家;執掌國政)

(7) 變成,成為 [be***e]

何遽不為福。——《淮南子·人間訓》

不能為禍。

終為忠臣。——《世說新語·自新》

而改為入。——宋· 洪邁《容齋續筆》

(8) 又如:由徒為師

(9) 是 [be]

不為遠者小。——《列子·湯問》

不為近者熱。

治不病以為功。——《韓非子·喻老》

謂為三橫。——蔡元培《圖畫》

(10) 又如:十尺為一丈

(11) 學習,研究 [study]

群臣為學,門子好辯,商賈外積,小民右仗者,可亡也。——《韓非子》

(12) 種植;營作 [plant]

東周欲為稻, 西周不下水, 東周患之。——《戰國策》

(13) 設定;建立 [establish]。如:為法(制定法律;成為法律);為命(撰寫政令、盟會的文辭);為山(建立功業)

(14) 使 [let]

井渫不食,為我心惻。——《易·井》

(15) 以為;認為 [think;bilieve;consider]

為汝多智。——《列子·湯問》

驚為生人。——清· 薛福成《觀巴黎油畫記》

我將為無人會使此法。——《大唐三藏取經詩話》

(16) 演奏 [play]。如:為樂(奏樂;作樂)

〈名〉姓

詞性變化

◎ 為為 wéi

〈介〉(1) 被 [by]——引出動作行為的主動者

不為酒困。——《論語·子罕》

為鄉里所患。——《世說新語·自新》

為予群從所得。——宋· 沈括《夢溪筆談·活板》

為操所先。——《資治通鑑》

悉為逆據。——《廣東軍務記》

(2) 又如:不為表面現象所迷惑;為賊所盜;為敵所敗

(3) 於,在 [in]——表示時間或處所

今之時人,辭官而隱處為鄉邑之下。——《淮南子》

◎ 為為 wéi

《連》(1) 和 [and]——表示並列關係

得之為有財,古之人皆用之。——《孟子·公孫丑下》

犀首以梁為 齊戰於 承匡而不勝。——《戰國策》

(2) 則,就 [then]——表示承接關係

君子有勇而無義為亂,小人有勇而無義為盜。——《論語·陽貨》

(3) 如,若 [if]——表示假設關係

今誠得治國,國治身死不恨。為死,終不得治,不如去。——《史記》

(4) 或,抑 [or]——表示選擇關係

助教顧良戲之曰:「汝姓何,是荷葉之荷,為河水之河?」 妥應聲曰:「先生姓顧,是眷顧之顧,為新故之故?」——《北史·何妥傳》

《太誓》之註不解「五至」,…不知為一日五來,為當異日也。」——《詩·周頌·思文》疏

不審先生梁朝出仕,為復隱居?——《太平廣記》

(5) 又如:為復(還是,抑或);為是(抑或;還是);為當(抑或;還是)

◎ 為為 wéi

〈助〉(1) 的,之 [of]——用於名詞性偏正結構中

豈弟君子,四方為則。——《後漢書》

(2) 賓語前置的標誌

使弈秋誨二人弈,其一人專心致志,惟 弈秋之為聽。——《孟子》

(3) 附於單音形容詞後,表示程度、範圍的加深或擴大。如:大為高興;廣為宣傳

(4) 附於表示程度的單音副詞後,加強語意。如:廣為流傳;更為重要

◎ 為為 wéi

《語氣》

(1) 用於句尾,表示反詰、疑問,多與「何」相配合使用。如:何樂而不為

(2) 用於句尾,表示感嘆

予無所用天下為。——《莊子》

何命焉為。——《墨子·公輸》

◎ 為(1) 為 wéi

相為倚伏。——明· 劉基《誠意伯劉文成公文集》

相為應答。——明· 歸有光《項脊軒志》

《古漢語常用字字典》和《古代漢語詞典

我認為選用 古代漢語詞典 適合學古文,原因如下 1.古文中可能有些字版並不是很常用權 在常用字字典上查不到,這時,選用 古代漢語詞典 比較方便 2.商務版的 古代漢語詞典 不但收了1萬左右單音詞,還收了24000餘條複音詞,學古文恐怕更有實用價值 3.本詞典收詞的範圍,是古代以 正統書面語言寫作的有...

買了本古漢語常用字字典還要買古代漢語詞典嗎?本人高中想看懂論語孫子兵法道德經孟子幾本就行了

高中生想看懂論語 孫子兵法 道德經 孟子幾本古籍,僅有 古漢語常用字字典 還不夠,最好再買上一本 古代漢語詞典 買錯了,有許許多多版本的各種字典,詞典,辭典,首先是不引原文,或引得不夠早。其次是解釋有偏差,隨意。要買就買目前最好的,所以,應該買 徐中舒主持 漢語大字典 另外,詞典要買 羅竹風主持 漢...

何在古漢語詞典中有哪些解釋

什bai麼。例 子何du而往?何 憑什麼。zhi大鐵椎,不知何許 dao人。一旦山回陵崩,長答安君何以自託於趙?怎麼樣。例 如太行 王屋何?其如土石何?例 又何往而不金玉其外 敗絮其中也哉?何往 到 卻看妻子愁何在。豫州今欲何至?何由知吾可也。多麼。例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吾幸而得汝,又何不幸而生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