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夜不寐有賦陸游1 這首詩前兩聯的景物描寫有什麼作用?請

2021-03-26 06:46:48 字數 5938 閱讀 1208

1樓:赤血靈果

1.本詩前四句烘托渲染一種冷森和陰暗的氣氛。詩一上來寫特殊的天氣。

「急雨初過天宇溼」七字統攝前兩句,籠罩全篇。夏夜得雨,按說應該使人感到舒適涼爽,今乃不然。因是「急雨」,來勢迅猛而時間短暫;又係「初過」,溽暑未消。

這陣急雨將地地面積熱化為氣浪蒸騰,初停時這種熱浪特別逼人,因此這一番急雨過後,留下「天宇溼」的氣象——天宇見瀰漫著一股濕熱的空氣,使人氣悶。且由於「急雨初過」,雨腳雖斷,雨意仍濃,仰觀天幕,依然黑雲帶雨,僅見少數大星閃著幽光。觀此自不勝蒼茫寥落之感:

這就是「大星磊落才數十」提供的意象。在這種低氣壓中,萬物自然煩躁不安,因而「飢鶻掠簷飛磔磔」。同時也為全詩奠定了悲慨的基調。

一種憤懣之氣充盈全詩。「飢鶻掠簷飛磔磔,冷螢墮水光熠熠。」中,。

「鶻」前加一「飢」字顯現出其惶惶不安;螢蟲也無力遠飛而墮入水中,發出閃爍的光,「螢」前加一「冷」,既點出了意象的迷離和晦澀,同時也傳達出作者的對於時局的痛切感受,顯出天地間的淒迷幽暗的景象。

2.抒發了作者空懷壯志卻又請纓無路而老大自傷的憤激之情感。

閱讀下面這首古詩,完成兩小題。(5分)幽居初夏陸游湖山勝處放翁家,槐柳陰中野徑斜。水滿有時觀下鷺,

2樓:終結

小題1:湖光山色、槐柳濃蔭、山路蜿蜒、白鷺棲息、處處鳴蛙的幽美環境。

小題1:運用反襯(欲抑先揚)手法,通過前文幽美景色和詩人怡然自得之樂,反襯出晚日舊交竟零落殆盡,無人共品茗談心,享湖山之樂的寂寞孤獨之感。

小題1:本題考查描繪詩歌畫面的能力。描繪詩歌展示的畫面時,(1)理解詩歌的內容。(2)抓住詩句中的「景物」。(3)發揮想象,用優美的語言描述即可。

小題1:本題考查賞析詩句的能力。賞析詩句時的一般方法為:揭示手法+分析表達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在分析效果時結合詩歌的內容即可。

小學古詩 5

3樓:手機使用者

全是小學六年級的:

墨梅王冕(元朝)

我家洗硯池頭樹,朵朵花開淡墨專

痕。不要人誇顏色好,只留屬清氣滿乾坤。

竹石鄭燮(清朝)

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石灰吟於謙(明朝)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閒。

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泊船瓜洲

王安石(宋朝)

京口瓜洲一水間,鍾山只隔數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遊子吟孟郊(唐朝)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百分百正確)

高中語文閱讀步步高 高中古詩詞閱讀鑑賞答案 10

4樓:楓林唱晚歸漁舟

高考詩歌鑑賞解題方略

2009版考試說明:

1、 鑑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表達技巧

2、 評價文章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

詩歌鑑賞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

1、形式上鑑賞其形象、語言、表達技巧。

2、內容上分析其思想情感。

高考詩歌鑑賞答題模式類析

1.第一種模式:分析意境型

2.第二種模式:分析技巧型

3.第三種模式:分析語言特色

4.第四種模式:煉字型

5.第五種模式:一詞領全詩型

第一種模式:分析意境型

1.提問方式:這首詩營造了一種怎樣的意境?

2.提問變體:這首詩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3.解答分析:這是一種最常見的題型。所謂意境,是指寄託詩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綜合起來構建的讓人產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個方面。答題時三方面缺一不可。

詩歌中形象

1.人物形象:

a、 詩中的詩人形象「我」,一般指抒情主人公,即作者自己。

b、 作品中其他人物。

2.意象:

意象是詩歌中浸染了作者主觀感情的客觀物象,是詩人感情的載體。

4.答題步驟:

①描繪詩中展現的圖景畫面。考生應抓住詩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語言再現畫面。描述時一要忠實於原詩,二要用自己的聯想和想像加以再創造,語言力求優美。

②概括景物所營造的氛圍特點。一般用兩個雙音節詞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靜優美、雄渾壯闊、蕭瑟淒涼等,注意要能準確地體現景物的特點和情調。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體。比如光答「表達了作者感傷的情懷」是不行的,應答出為什麼而「感傷」。

【練習1】

絕句二首(其一)

杜甫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

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注:此詩寫於詩人經過「一歲四行役」的奔波流離之後,暫時定居成都草堂時。)

此詩描繪了怎樣的景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請簡要分析。

第二種模式:分析技巧型

1.提問方式:這首詩用了怎樣的表現手法?

2.提問變體:請分析這首詩的表現技巧(或藝術手法,或手法)。詩人是怎樣抒發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3.解答分析:表現手法是詩人用以抒發感情的手段方法,要準確答題,必須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現手法。表現手法分抒情手法、描寫手法、修辭手法三大類。

抒情方式分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和間接抒情,間接抒情又分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融情入景)、托物言志、懷古傷今、即事抒懷。描寫方式有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有白描、烘托、渲染。寫景詩常用表達技巧有虛實結合,動靜結合,以樂襯哀,上下(或遠近、俯仰、時空、聲色、視聽)結合。

其他表達技巧有抑揚、對寫等。

4.答題步驟:

(1)準確指出用了何種手法。(2)結合詩句闡釋為什麼是用了這種手法。(3)此手法有效傳達出詩人怎樣的感情。

【練習2】

(1)早 行

陳與義露侵駝褐曉寒輕,星斗闌干分外明。

寂寞小橋和夢過,稻田深處草蟲鳴。

■此詩主要用了什麼表現手法?有何效果?

(2)閱讀下面兩首古詩,然後回答問題。(6分)

齊安郡中偶題 杜牧

兩竿落日溪橋上,半縷輕煙柳影中。多少綠荷相倚恨,一時回首背西風。

暮熱遊荷池上 楊萬里

細草搖頭忽報儂,披襟攔得一西風。荷花入暮猶愁熱,低面深藏碧傘中。

(1)這兩首詩描寫的都是___________時刻的景色,均以荷與______________為詩歌的主要意象。(2分)

(2)這兩首詩都運用了什麼表現手法來刻畫「荷」的形象?請指出兩首詩中「荷」所表現出來的不同情感特點,並作簡要分析。(4分)

第三種模式:分析語言特色

1.提問方式:這首詩在語言上有何特色?

2.提問變體:請分析這首詩的語言風格。談談此詩的語言藝術。

3.解答分析:這種題型不是要求揣摩個別字詞運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詩表現來的語言風格。能用來答題的詞一般有:

清新自然、樸實無華、華美絢麗、明白曉暢、多 用口語、委婉含蓄、雄渾豪放、筆調婉約、簡練生動……

4.答題步驟:

(1)用一兩個詞準確點明語言特色。

(2)用詩中有關語句具體分析這種特色。

(3)指出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練習3】

春 怨打起黃鶯兒,莫教枝上啼。

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

請分析此詩的語言特色。

第四種模式:煉字型

1.提問方式:這一聯中最生動傳神的是什麼字?為什麼?

2.提問變體:某字歷來為人稱道,你認為它好在**?

3.解答分析:古人作詩講究煉字,這種題型是要求品味這些經錘煉的字的妙處。答題時不能把該字孤立起來談,得放在句中,並結合全詩的意境情感來分析。

4.答題步驟:

(1)解釋該字在句中的含義。

(2)聯想把該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點出該字烘托了怎樣的意境,或表達了怎樣的感情。

【練習4】

南 浦 別

白居易南浦淒淒別,西風裊裊秋。

一看腸一斷,好去莫回頭。

前人認為,「看」字看似平常,實際上非常傳神。你同意這種說法嗎?為什麼?

第五種模式:一詞領全詩型

1.提問方式:某詞是全詩的關鍵,為什麼?

2.解答分析:古詩非常講究構思,往往乙個字或乙個詞就構成全詩的線索,全詩的感情基調、全詩的思想,抓住這個詞命題往往可以以小見大,考出考生對全詩的把握程度。

3.答題步驟:(1)該詞對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2)從該詞在詩中結構上所起的作用考慮。

【練習5】

春夜洛城聞笛

李白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有人認為「折柳」二字是全詩的關鍵。「折柳」寓意是什麼?你是否同意「關鍵」之說,為什麼?(2023年高考題)

課後訓練

1:閱讀下面一首唐詩,然後回答問題。(8分)

竹窗聞風寄苗發司空曙

李 益微風驚暮坐,臨牖思悠哉。

開門復動竹,疑是故人來。

時滴枝上露,稍沾階下苔。

何當一入幌,為拂綠琴埃。

(注釋:苗發、司空曙是李益詩友。)

(1)詩以"微風"開頭,並貫穿全篇。請對此作具體說明。

(2)時滴枝上露,稍沾階下苔"兩句渲染了什麼樣的氛圍?表達了作者什麼樣的心情?

(3)詩中哪一句可以使人聯想到"知音"的故事?

2:閱讀下面這首詞,然後回答問題。(6分) 菩薩蠻 李白

平林漠漠煙如織,寒山一帶傷心碧。暝色入高樓,有人樓上愁。

玉階空佇立,宿鳥歸飛急。何處是歸程?長亭更短亭。

⑴古典詩詞特別講究煉字。請簡要分析「空」字在表情達意上的作用。(2分)

⑵關於這首詞表達的內容,有人認為是「遊子思歸鄉」,有人認為是「思婦盼歸人」,也有人認為二者兼有。你的看法如何?請簡要說明理由。(4分)

3:閱讀下面這首宋詞,然後回答問題。

鷓鴣天   晏幾道

十里樓台倚翠微,百花深處杜鵑啼。殷勤自與行人語,不似流鶯取次飛。

驚夢覺,弄晴時。 聲聲只道不如歸。天涯豈是無歸意,爭奈歸期未可期。

在這首詞中,作者為什麼要描寫杜鵑的啼叫聲?最後兩句是什麼意思?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各題的答案從網上就找得到。

蘇軾《獨覺》全詩的賞析,特別是詩中的字要有注釋,謝謝。 20

5樓:子輿心

賞析詩題《獨覺》,暗含著「舉世混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之深意。「誰盡了」的一聲長嘆,喚起了讀者對千古英雄的榮辱進退的沉思,感悟出「是非成敗,萬事皆空」的真諦。

多少顯赫一時的英雄人物在人類歷史的長廊上,只不過是急匆匆的過客。因此,柳宗元能樂天安命,與世無爭,先後在永州、柳州辛勤耕耘十五載,最後終老南荒,至今還深受人們景仰。

注釋窗牖(yǒu 友)窗戶。牖:《說文·穴部》「在牆曰牖,在屋曰窗。」

寥落:稀疏。

良遊:盡興之遊。遲暮:比喻晚年、衰老。

末事:瑣碎小事。末:凡物之細碎如粉者曰「末」。

經世:處理國家大事。經,治理。

盡了:全部實現。盡,悉也,備也。

擴充套件資料

蘇軾《獨覺》的文學成就

蘇軾在文、詩、詞三方面都達到了極高的造詣,堪稱宋代文學最高成就的代表。

而且蘇軾的創造性活動不侷限於文學,他在書法、繪畫等領域內的成就都很突出,對醫藥、烹飪、水利等技藝也有所貢獻。蘇軾典型地體現著宋代的文化精神。

從文學史的範圍來說,蘇軾的意義主要有兩點:首先,蘇軾的人生態度成為後代文人景仰的正規化:進退自如,寵辱不驚。

由於蘇軾把封建社會中士人的兩種處世態度用同一種價值尺度予以整合,所以他能處變不驚,無往而不可。

當然,這種正規化更適用於士人遭受坎坷之時,它可以通向既堅持操守又全生養性的人生境界,這正是宋以後的歷代士人所希望做到的。

其次,蘇軾的審美態度為後人提供了富有啟迪意義的審美正規化,他以寬廣的審美眼光去擁抱大千世界,所以凡物皆有可觀,到處都能發現美的的存在。

這種正規化在題材內容和表現手法兩方面為後人開闢了新的世界。所以,蘇軾受到後代文人的普遍熱愛,實為歷史的必然。

陸游,書憤的主旨是什麼,書憤 陸游這首詩的主旨

書憤 是南宋詩來人陸游創源作的一首七言律詩。全bai詩緊扣住du一 憤 字,可分zhi為兩部分。前四句概括了dao自己青壯年時期的豪情壯志和戰鬥生活情景,其中頷聯擷取了兩個最能體現 氣如山 的畫面來表現,不用乙個動詞,卻境界全出,飽含著濃厚的邊地氣氛和高昂的戰鬥情緒。後四句抒發壯心未遂 時光虛擲 功...

陸游的妻子叫什麼,陸游的妻子有哪些

唐婉,字蕙仙,生卒年月不詳。陸游的表妹,陸游母舅唐誠女兒,自幼文靜靈秀,才華橫溢。她也是陸游的第一任妻子,後因陸母偏見而被拆散。也因此寫下著名的 釵頭鳳 世情薄 陸家曾以乙隻精美無比的家傳鳳釵作信物,與唐家訂親。陸游二十歲 紹興十四 與唐婉結合。不料唐婉的才華橫溢與陸游的親密感情,引起了陸母的不滿 ...

陸游的詩有哪些,陸游最著名的古詩有哪些

您好。陸游 1125年11月13日 1210年1月26日 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 今浙江紹興 人,尚書右丞陸佃之孫,南宋文學家 史學家 愛國詩人。陸游生逢北宋滅亡之際,少年時即深受家庭愛國思想的薰陶。宋高宗時,參加禮部考試,因受宰臣秦檜排斥而仕途不暢。宋孝宗即位後,賜進士出身,歷任福州寧德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