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與義登岳陽樓其一的賞析,登岳陽樓(其一)陳與義 賞析

2021-03-26 05:28:15 字數 5955 閱讀 1094

1樓:匿名使用者

登岳陽樓

陳與義洞庭之東江水西,簾旌不動夕陽遲。

登臨吳蜀橫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時。

萬里來遊還望遠,三年多難更憑危。

白頭弔古風霜裡,老木蒼波無限悲。

【註釋】

①羈心,羈旅之心,即客心。②永晝,整天。③擾擾,紛亂動盪的樣子。④悠悠,形容憂思不盡。⑤夕霽,傍晚的晴暉。

【簡析】

大自然的各種景緻,表現在詩人的作品中時,往往隨著詩人的心情變化而變化。同是春雨,杜甫和許多詩人感到“喜”,而陳與義卻感到“驚”。前兩聯用杜甫“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的詩意,而不用“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的意境,所以,一場春雨過後,看不到杜甫“花重錦官城”的美景,而看到辛棄疾 “更能消幾番風雨,匆匆春又歸去”,“落花無數”,和自己眼前的“雨溼高城”。

聽不到杜牧“千里鶯啼綠映紅”,而聽到杜甫“恨別鳥驚心”。一個“孤”字,把為避兵亂的詩人孤獨淒涼的心境傳出,似乎有秦觀“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裡斜陽暮”,“砌成此恨無重數”的意境。而“蛛絲”又和辛棄疾“算只有殷勤,畫簷蛛網,盡日惹非絮”有驚人的相似之處,只是陳與義寫得更含蓄些。

譯文可以去這裡看:

首聯“洞庭之東江水西,簾旌不動夕陽遲.”寫景,一”東”一”西”形象生動的說明了岳陽樓的地理位置., “簾旌不動夕陽遲”由遠及近,從” 簾旌”到”夕陽”,描繪出了一幅靜謐而慘淡的的夕陽入山圖.

面對這樣的景色,想到自己的漂泊生活,詩人不由悲從心來.

頷聯中,” 登臨吳書蜀橫分地”從歷史角度介紹了岳陽樓,此句仿杜詩中”吳楚東南” 意境雄偉, 讓人想起戰火紛飛的三國時代,懷古傷今,怎能不讓人” 徙倚”在山水之間.在這樣美麗的岳陽樓畔,詩人卻提不起半點觀賞山水的雅興,僅”徙倚”二字,便把詩人那滿腔愁緒表現的淋漓盡致.

頸聯從杜甫”萬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脫胎而來,而又未生搬硬套,”萬里””三年”說明了詩人逃難時遙遠的路途以及具體的時間,恰當的表現了自己背井離鄉,漂泊不定的生涯

尾聯情景相生,”風霜”既指秋色濃重,又與自己的”白頭”相映襯,且暗示了當時政治局勢的嚴峻,”老木滄波”既指眼前實景,又是作者憔悴悲愁,飽經風霜的自我寫照.這樣的蒼涼氣韻,與杜詩中”無邊落木瀟瀟下”,”艱難苦恨繁霜鬢”相同.同樣的國破家亡,天涯淪落,此時此刻,杜甫成了詩人患難中的知己,因此,詩中自然有了杜詩中雄闊慷慨的風格

2樓:品牌掛會

首聯“洞庭之東江水西,簾旌不動夕陽遲.”寫景,一“東”一“西”形象生動的說明了岳陽樓的地理位置., “簾旌不動夕陽遲”由遠及近,從“簾旌”到“夕陽”,描繪出了一幅靜謐而慘淡的的夕陽入山圖.

面對這樣的景色,想到自己的漂泊生活,詩人不由悲從心來. 頷聯中,“ 登臨吳書蜀橫分地”從歷史角度介紹了岳陽樓,此句仿杜詩中“吳楚東南” 意境雄偉, 讓人想起戰火紛飛的三國時代,懷古傷今,怎能不讓人“ 徙倚”在山水之間.在這樣美麗的岳陽樓畔,詩人卻提不起半點觀賞山水的雅興,僅“徙倚”二字,便把詩人那滿腔愁緒表現的淋漓盡致.

頸聯從杜甫“萬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脫胎而來,而又未生搬硬套,“萬里”“三年”說明了詩人逃難時遙遠的路途以及具體的時間,恰當的表現了自己背井離鄉,漂泊不定的生涯 尾聯情景相生,“風霜”既指秋色濃重,又與自己的“白頭”相映襯,且暗示了當時政治局勢的嚴峻,“老木滄波”既指眼前實景,又是作者憔悴悲愁,飽經風霜的自我寫照.這樣的蒼涼氣韻,

3樓:匿名使用者

陳與義 (其一)

洞庭之東江水西,簾旌不動夕陽遲。

登臨吳蜀橫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時。

萬里來遊還望遠,三年多難更憑危。

白頭弔古風霜裡,老木蒼波無限悲。

【註釋】

①羈心,羈旅之心,即客心。②永晝,整天。③擾擾,紛亂動盪的樣子。④悠悠,形容憂思不盡。⑤夕霽,傍晚的晴暉。

【簡析】

大自然的各種景緻,表現在詩人的作品中時,往往隨著詩人的心情變化而變化。同是春雨,杜甫和許多詩人感到“喜”,而陳與義卻感到“驚”。前兩聯用杜甫“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的詩意,而不用“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的意境,所以,一場春雨過後,看不到杜甫“花重錦官城”的美景,而看到辛棄疾 “更能消幾番風雨,匆匆春又歸去”,“落花無數”,和自己眼前的“雨溼高城”。

聽不到杜牧“千里鶯啼綠映紅”,而聽到杜甫“恨別鳥驚心”。一個“孤”字,把為避兵亂的詩人孤獨淒涼的心境傳出,似乎有秦觀“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裡斜陽暮”,“砌成此恨無重數”的意境。而“蛛絲”又和辛棄疾“算只有殷勤,畫簷蛛網,盡日惹非絮”有驚人的相似之處,只是陳與義寫得更含蓄些。

4樓:匿名使用者

大自然的各種景緻,表現在詩人的作品中時,往往隨著詩

人的心情變化而變化。同是春雨,杜甫和許多詩人感到“喜”,而陳與義卻感到“驚”。前兩聯用杜甫“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的詩意,而不用“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的意境,所以,一場春雨過後,看不到杜甫“花重錦官城”的美景,而看到辛棄疾 “更能消幾番風雨,匆匆春又歸去”,“落花無數”,和自己眼前的“雨溼高城”。

聽不到杜牧“千里鶯啼綠映紅”,而聽到杜甫“恨別鳥驚心”。一個“孤”字,把為避兵亂的詩人孤獨淒涼的心境傳出,似乎有秦觀“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裡斜陽暮”,“砌成此恨無重數”的意境。而“蛛絲”又和辛棄疾“算只有殷勤,畫簷蛛網,盡日惹非絮”有驚人的相似之處,只是陳與義寫得更含蓄些。

登岳陽樓(其一)陳與義 賞析、、、、

5樓:super木頭人

首聯寫岳陽樓的地理位置,先從大處著墨,以洞庭湖和長江為背景,在一個巨集觀視野中隆重推出岳陽樓。

頷聯從靜態舒緩的景物描寫中振起,轉而為強烈的抒情。

頸聯終於以近於直呼的方式,發出了最高亢最強烈的吶喊,道出了一個亡國之臣心中的憤懣。

尾聯顧影自憐,以無限悲涼的身世之慨收束全篇。

全詩抒發了詩人輾轉江湘,顛沛流離之苦,國家甌缺,中原動盪之憂,以及老大徒傷悲的落寞情懷。

6樓:蓋相如

洞庭之東江水西,簾旌不動夕陽遲。

登臨吳蜀橫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時。

萬里來遊還望遠,三年多難更憑危。

白頭弔古風霜裡,老木滄波無限悲。

天入平湖晴不風,夕帆和雁正浮空。

樓頭客子杪秋後,日落君山元氣中。

北望可堪回白首,南遊聊得看丹楓。

翰林物色分留少,詩到巴陵還未工。

首聯寫岳陽樓的地理位置,先從大處著墨,以洞庭湖和長江為背景,在一個巨集觀視野中隆重推出岳陽樓。

頷聯從靜態舒緩的景物描寫中振起,轉而為強烈的抒情。

頸聯終於以近於直呼的方式,發出了最高亢最強烈的吶喊,道出了一個亡國之臣心中的憤懣。

尾聯顧影自憐,以無限悲涼的身世之慨收束全篇。

7樓:嶺下人民

首聯“洞庭之東江水西,簾旌

不動夕陽遲.”寫景,一”東”一”西”形象生動的說明了岳陽樓的地理位置., “簾旌不動夕陽遲”由遠及近,從” 簾旌”到”夕陽”,描繪出了一幅靜謐而慘淡的的夕陽入山圖.

面對這樣的景色,想到自己的漂泊生活,詩人不由悲從心來.

頷聯中,” 登臨吳書蜀橫分地”從歷史角度介紹了岳陽樓,此句仿杜詩中”吳楚東南” 意境雄偉, 讓人想起戰火紛飛的三國時代,懷古傷今,怎能不讓人” 徙倚”在山水之間.在這樣美麗的岳陽樓畔,詩人卻提不起半點觀賞山水的雅興,僅”徙倚”二字,便把詩人那滿腔愁緒表現的淋漓盡致.

頸聯從杜甫”萬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脫胎而來,而又未生搬硬套,”萬里””三年”說明了詩人逃難時遙遠的路途以及具體的時間,恰當的表現了自己背井離鄉,漂泊不定的生涯

尾聯情景相生,”風霜”既指秋色濃重,又與自己的”白頭”相映襯,且暗示了當時政治局勢的嚴峻,”老木滄波”既指眼前實景,又是作者憔悴悲愁,飽經風霜的自我寫照.這樣的蒼涼氣韻,與杜詩中”無邊落木瀟瀟下”,”艱難苦恨繁霜鬢”相同.同樣的國破家亡,天涯淪落,此時此刻,杜甫成了詩人患難中的知己,因此,詩中自然有了杜詩中雄闊慷慨的風格

8樓:匿名使用者

陳與義 (其一)

洞庭之東江水西,簾旌不動夕陽遲。

登臨吳蜀橫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時。

萬里來遊還望遠,三年多難更憑危。

白頭弔古風霜裡,老木蒼波無限悲。

【註釋】

①羈心,羈旅之心,即客心。②永晝,整天。③擾擾,紛亂動盪的樣子。④悠悠,形容憂思不盡。⑤夕霽,傍晚的晴暉。

【簡析】

大自然的各種景緻,表現在詩人的作品中時,往往隨著詩人的心情變化而變化。同是春雨,杜甫和許多詩人感到“喜”,而陳與義卻感到“驚”。前兩聯用杜甫“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的詩意,而不用“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的意境,所以,一場春雨過後,看不到杜甫“花重錦官城”的美景,而看到辛棄疾 “更能消幾番風雨,匆匆春又歸去”,“落花無數”,和自己眼前的“雨溼高城”。

聽不到杜牧“千里鶯啼綠映紅”,而聽到杜甫“恨別鳥驚心”。一個“孤”字,把為避兵亂的詩人孤獨淒涼的心境傳出,似乎有秦觀“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裡斜陽暮”,“砌成此恨無重數”的意境。而“蛛絲”又和辛棄疾“算只有殷勤,畫簷蛛網,盡日惹非絮”有驚人的相似之處,只是陳與義寫得更含蓄些。

9樓:匿名使用者

大自然的各種景緻,表現在詩人的作品中時,往往隨著詩人的心情變化而變化。同是春雨,杜甫和許多詩人感到“喜”,而陳與義卻感到“驚”。前兩聯用杜甫“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的詩意,而不用“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的意境,所以,一場春雨過後,看不到杜甫“花重錦官城”的美景,而看到辛棄疾 “更能消幾番風雨,匆匆春又歸去”,“落花無數”,和自己眼前的“雨溼高城”。

聽不到杜牧“千里鶯啼綠映紅”,而聽到杜甫“恨別鳥驚心”。一個“孤”字,把為避兵亂的詩人孤獨淒涼的心境傳出,似乎有秦觀“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裡斜陽暮”,“砌成此恨無重數”的意境。而“蛛絲”又和辛棄疾“算只有殷勤,畫簷蛛網,盡日惹非絮”有驚人的相似之處,只是陳與義寫得更含蓄些。

10樓:將建安磨貞

登岳陽樓

陳與義洞庭之東江水西,簾旌不動夕陽遲。

登臨吳蜀橫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時。

萬里來遊還望遠,三年多難更憑危。

白頭弔古風霜裡,老木蒼波無限悲。

【註釋】

①羈心,羈旅之心,即客心。②永晝,整天。③擾擾,紛亂動盪的樣子。④悠悠,形容憂思不盡。⑤夕霽,傍晚的晴暉。

【簡析】

大自然的各種景緻,表現在詩人的作品中時,往往隨著詩人的心情變化而變化。同是春雨,杜甫和許多詩人感到“喜”,而陳與義卻感到“驚”。前兩聯用杜甫“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的詩意,而不用“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的意境,所以,一場春雨過後,看不到杜甫“花重錦官城”的美景,而看到辛棄疾

“更能消幾番風雨,匆匆春又歸去”,“落花無數”,和自己眼前的“雨溼高城”。聽不到杜牧“千里鶯啼綠映紅”,而聽到杜甫“恨別鳥驚心”。一個“孤”字,把為避兵亂的詩人孤獨淒涼的心境傳出,似乎有秦觀“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裡斜陽暮”,“砌成此恨無重數”的意境。

而“蛛絲”又和辛棄疾“算只有殷勤,畫簷蛛網,盡日惹非絮”有驚人的相似之處,只是陳與義寫得更含蓄些。

譯文可以去這裡看:

首聯“洞庭之東江水西,簾旌不動夕陽遲.”寫景,一”東”一”西”形象生動的說明了岳陽樓的地理位置.,

“簾旌不動夕陽遲”由遠及近,從”

簾旌”到”夕陽”,描繪出了一幅靜謐而慘淡的的夕陽入山圖.面對這樣的景色,想到自己的漂泊生活,詩人不由悲從心來.

頷聯中,”

登臨吳書蜀橫分地”從歷史角度介紹了岳陽樓,此句仿杜詩中”吳楚東南”

意境雄偉,

讓人想起戰火紛飛的三國時代,懷古傷今,怎能不讓人”

徙倚”在山水之間.在這樣美麗的岳陽樓畔,詩人卻提不起半點觀賞山水的雅興,僅”徙倚”二字,便把詩人那滿腔愁緒表現的淋漓盡致.

頸聯從杜甫”萬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脫胎而來,而又未生搬硬套,”萬里””三年”說明了詩人逃難時遙遠的路途以及具體的時間,恰當的表現了自己背井離鄉,漂泊不定的生涯

尾聯情景相生,”風霜”既指秋色濃重,又與自己的”白頭”相映襯,且暗示了當時政治局勢的嚴峻,”老木滄波”既指眼前實景,又是作者憔悴悲愁,飽經風霜的自我寫照.這樣的蒼涼氣韻,與杜詩中”無邊落木瀟瀟下”,”艱難苦恨繁霜鬢”相同.同樣的國破家亡,天涯淪落,此時此刻,杜甫成了詩人患難中的知己,因此,詩中自然有了杜詩中雄闊慷慨的風格

陳與義的《登岳陽樓》的寫作背景,《登岳陽樓》陳與義 寫作背景(詳細內容)

宋欽宗靖康元年 1126 的春天,金兵攻破開封,北宋滅亡。和北宋南宋之交的大部分詩人 如李清照 一樣,陳與義的人生經歷和文學創作也以靖康之難為界線,分為兩個時期。在這之前,他走的是仕途功名的常路,24歲那年,即宋徽宗政和三年 1113 登進士第,授文林郎。他精於繪畫,擅長書法,更以詩名於當世,深受皇...

陳與義的登岳陽樓和杜甫的的登岳陽樓有什麼異同

心情肯定不同 還有背景不同 作者當時的心情肯定不同 將杜甫的 登岳陽樓 與陳與義的 登岳陽樓 進行比較,有什麼異同 將杜甫的 登岳陽樓 與課文中陳與義的 登岳陽樓 進行比較,有什麼一異同 紅褲子 1.岳陽樓 在今湖南省岳陽市,臨洞庭湖。2.昔聞 過去僅是聽說過。3.吳楚 春秋時二國名,其地略在今湖南...

杜甫的登岳陽樓是什麼主旨,《與夏十二登岳陽樓》的主旨是什麼 10

亦夢之城 1 杜甫創作的五言律詩 登岳陽樓 詩篇表現了杜甫得償多年夙願,即登樓賞美景,同時仍牽掛著國家的百感交集之情,表達了報國無門的哀傷。2 登岳陽樓 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3 註釋 以前的日子就聽說洞庭湖波瀾壯闊,今日如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