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嶗山道士》出自哪個朝代,是誰寫的,哪本書,這本書裡面有哪些小故事

2021-03-24 22:34:44 字數 5094 閱讀 5056

1樓:匿名使用者

《嶗山道士》(也作《勞山道士》),寓言故事,出自《聊齋志異》,作者是清代的蒲松齡,共計491個故事。

2樓:匿名使用者

《勞山道士》是清朝山東淄川縣蒲松齡先生撰寫的《聊齋志異》裡的乙個小故事,本書還寫了許許多多的小故事,比如已拍成電影的《畫皮》、《倩女幽魂》(書中名《聶小倩》),郭德綱單口相聲說的《嬰寧一笑緣》(書中名《嬰寧》)等。

求《勞山道士》故事梗概?

3樓:free高

《勞山道士》寫的是乙個

年輕慕道的人,在嶗山碰到了乙個仙人,他凡人眼拙,看不出來仙人試探他,他吃不了苦。即使是仙人以法術暗示他,他依然不是成材的料,最終仙人教授的一招穿牆術,他回家去稍微一賣弄,就不靈驗了,以失敗告終。

文章亮點頗多,尤其是仙人在會客時表演的法術,尤其美輪美奐。故事寓意深刻,告訴人們無論做什麼事,都要能沉得下心,謙虛好學,才能夠有所成就。

4樓:儒家子沅

又稱《嶗山道士》

取材於《聊齋志異》中的一則小故事,說的乙個整天夢想當神仙的書生好逸惡勞,愛讀求仙修道之書。一日,他看書入迷,幻覺中自己到了山上三清觀,拜一位老道長為師,老道長給他一把斧頭,叫他明日起上山砍柴,日復一日,王七吃不得苦,便想偷溜回家,忽視兩個老道士向三清觀走來,他忙躲在一邊,見二人穿牆而入。王七吃驚,求**教他穿牆之術,也算不枉此行,最後他學了穿牆術,老道長勸他不能以此為非作歹,否則仙術就要失靈,他回到家不顧妻子勸誡,就打算以此行竊,結果仙術失靈,他的頭上被牆撞了乙個大包。

希望能幫到你,望採納~~

5樓:匿名使用者

說的乙個整天夢想當神仙的書生好逸惡勞,愛讀求仙修道之書。一日,他看書入迷,幻覺中自己到了山上三清觀,拜一位老道長為師,老道長給他一把斧頭,叫他明日起上山砍柴,日復一日,王七吃不得苦,便想偷溜回家,忽視兩個老道士向三清觀走來,他忙躲在一邊,見二人穿牆而入。王七吃驚,求**教他穿牆之術,也算不枉此行,最後他學了穿牆術,老道長勸他不能以此為非作歹,否則仙術就要失靈,他回到家不顧妻子勸誡,就打算以此行竊,結果仙術失靈,他的頭上被牆撞了乙個大包。

師略施小技,此來為不負也 翻譯 出自《勞山道士》

6樓:匿名使用者

請**傳授點小道術給我,也不枉(辜負)我來這一趟了

一、原文

邑有王生,行七,故家子。少慕道,聞勞山多仙人,負笈往遊。登一頂,有觀宇,甚幽。

一道士坐**上,素髮垂領而神觀爽邁。叩而與語,理甚玄妙。請師之,道士曰:

「恐嬌惰不能作苦。」答言「能之。」其門人甚眾,薄暮畢集,王俱與稽首,遂留觀中。

凌晨,道士呼王去,授以斧,使隨眾採樵。王謹受教。過月餘,手足重繭,不堪其苦,陰有歸志。

一夕歸,見二人與師共酌。日已暮,尚無燈燭。師乃剪紙如鏡黏壁間,俄頃,月明輝室,光鑑毫芒。

諸門人環聽奔走。一客曰:「良宵勝樂,不可不同。

」乃於案上取壺酒,分賚諸徒,且囑盡醉。王自思:七八人,壺酒何能遍給?

遂各覓盎盂,競飲先釂,惟恐樽盡,而往復挹注,竟不少減。心奇之。

俄一客曰:「蒙賜月明之照,乃爾寂飲!何不呼嫦娥來?

」乃以箸擲月中。見一美人自光中出,初不盈尺,至地,遂與人等。纖腰秀項,翩翩作霓裳舞。

已而歌曰:「仙仙乎,而還乎?而幽我於廣寒乎!

」其聲清越,烈如簫管。歌畢,盤旋而起,躍登几上,驚顧之間,已復為箸。

三人大笑。又一客曰:「今宵最樂,然不勝酒力矣。其餞我於月宮可乎?」三人移席,漸入月中。眾視三人坐月中飲,鬚眉畢見,如影之在鏡中。

移時,月漸暗,門人然燭來,則道士獨坐而客杳矣。几上餚核尚存,壁上月,紙圓如鏡而已。道士問眾:

「飲足乎?」曰:「足矣。

」「足,宜早寢,勿誤樵蘇。」眾諾而退。王竊忻慕,歸唸遂息。

又一月,苦不可忍,而道士並不傳教一術。心不能待,辭曰:「**數百里受業仙師,縱不能得長生術,或小有傳習,亦可慰求教之心。

今閱兩三月,不過早樵而暮歸。**在家,未諳此苦。」道士笑曰:

「吾固謂不能作苦,今果然。明早當遣汝行。」

王曰:「**操作多日,師略授小技,此來為不負也。」道士問:

「何術之求?」王曰:「每見師行處,牆壁所不能隔,但得此法足矣。

」道士笑而允之。乃傳以訣,令自咒,畢,呼曰:「入之!

」王面牆不敢入。

又曰:「試入之。」王果從容入,及牆而阻。

道士曰:「俯首驟入,勿逡巡!」王果去牆數步,奔而入。

虛若無物,回視果在牆外矣。大喜,入謝。道士曰:

「歸宜潔持,否則不驗。」遂助資斧,遣之歸。

抵家,自詡遇仙,堅壁所不能阻。妻不信。王效其作為,去牆數尺,奔而入,頭觸硬壁,驀然而踣。妻扶視之,額上墳起,如巨卵焉。妻揶揄之。王漸忿,罵老道士之無良而已。

二、譯文

海邊有一座嶗山,住著一位仙人,人們都叫他嶗山道士。據說嶗山道士會許多凡人不會的法術。 距嶗山幾百里路外的縣城裡,有個人叫王七的人。

王七從小就非常羨慕法術,聽說嶗山道士會許多法術,於是辭別家人,到嶗山去尋仙。

王七來到嶗山,見到道士,交談中,王七覺得那道士非常有本領,就懇求收他做徒弟。道士打量他一番說:「看你嬌生慣養,恐怕吃不了苦。」王七再三請求,於是道士就答應收他為徒弟。

夜裡,王七望著窗外的月光,想到自己馬上就要學到道術了,心時有說不出的高興。第二天清晨,王七跑到**那裡去,滿以為**會開始傳授道術,哪知給了他一把斧頭,叫他跟著師兄們一起上山砍柴。王七心裡很不高興,但也只得聽從吩咐。

山上到處是荊棘亂石,沒到太陽下山,王七的手上、腳上都磨起了血泡。

轉眼乙個月過去了,王七的手腳上漸漸磨出了老繭,他再也受不了整天砍柴割草的勞累,不由起了回家的念頭。晚上,王七和師兄們一起回到道觀,看見**和兩個客人正談笑風生地飲酒。天已經黑了,屋子裡還沒有點燈。

只見**拿起一張白紙,剪成乙個圓鏡模樣,往牆上一貼。一瞬間,那張紙竟像月亮一樣放出光芒,照得滿屋通明。 這時,一位客人說:「這麼美妙的夜晚,如此歡樂的酒席,應該大家同樂一場。」

道士拿起一壺酒遞給徒弟們,叫他們盡情地喝。王七在一邊暗暗思忖:我們這麼多人,這一小壺酒,怎麼夠喝?

大家將信將疑地拿起酒壺往碗裡倒酒。真奇怪,倒來倒去,酒壺始終是滿滿的。王七心裡很詫異。

過了一會兒,另乙個客人對道士說:「雖有明月高照,可光喝酒也沒意思,要是有人伴舞就好了。」道士笑著拿起一根筷子,對準白紙點了一下,忽見月光中走出乙個一尺長短的女子。

她一落地,就和普通人一樣高大,苗條的腰身,潔白的肌膚,衣帶飄揚,唱起歌來。

一曲歌罷,女子凌空而起,竟跳上了桌子,正當大家驚慌失措時,她已還原成一根筷子。看到這一切,王七目瞪口呆。

這時乙個客人說:「我真高興,可是得回去了。」於是道士和兩個客人移動酒席,挪進了月亮。月亮漸漸暗了下去,徒弟們點上蠟燭,只見**獨自坐著,客人已不知去向,只有桌子上留著剩酒剩菜。

又過了乙個月,**還是不傳授一點法術,王七實在熬不住了,就去找**。見到**,王七說:「**遠道而來,即使學不到長生不老的法術,您傳給我一點別的小法術,也算是乙個安慰。」

王七見**笑而不答,心中很著急,比劃著說:「現在每天早出晚歸,打柴割草,徒弟在家哪吃過這樣的苦呀。」**笑說:

「我早就斷定你不能吃苦,現在果然如此。明天一早你就回家去吧。」王七央求道:

「還求**傳我一點小本領,也算我沒白來一趟。」

**問:「你想學什麼法術?」王七說:

「徒弟常見**走路,牆壁都擋不住,就學這個好了。」 **笑著答應了,就叫王七隨他來。他們來到一堵牆前,**把過牆的咒語告訴王七,叫他自己念著。

王七剛念完,**用手一指,喊了一聲「進牆去」。

王七面對牆壁,兩腿哆嗦,不敢上前。**又喊:「試試看,走進去。

」王七走了幾步又停下來,**不高興地說:「低下頭,往前闖」。王七硬著頭皮往前奔,不知不覺就到牆的另一面了。

王七高興極了,趕緊拜謝**。**對他說:「回家後要勤懇做人。

否則,法術是不會靈驗的。」

王七回到家,對妻子誇口說:「我遇到了神仙,學會了法術,連牆壁都擋不住我。」妻子不信,說世上哪有這樣的事。

王七於是念起咒語,朝牆奔去。只聽一聲響,王七腦袋撞到牆上,跌倒在地。妻子趕緊把他扶起來,只見他額頭上隆起了乙個大疙瘩。

王七耷拉著腦袋,像洩了氣的皮球。妻子又好氣又好笑:「世上就是有法術,像你這樣兩三個月也不能學會。

」王七想起那天在晚上,自己明明穿過了牆壁,於是懷疑道士捉弄自己,不由大罵了嶗山道士一陣。 自那以後,王七仍然是乙個不學無術的人。

三、出處

《聊齋志異》·《勞山道士》

擴充套件資料

一、創作背景

蒲松齡出生於書香世家,他早年也曾想借助科舉入仕,可惜屢試不第,只能以教書為生。他自幼便對民間的鬼神故事興致濃厚。據說,蒲松齡曾為了蒐集素材,在家門口開了一家茶館,來喝茶的人可以用乙個故事代替茶錢。

借助這個方法,蒲松齡蒐集了大量離奇的故事,經過整理、加工過後,他都將其收錄到了《聊齋志異》中。

二、作品賞析

《聊齋志異》一書揭露了當時社會的黑暗。政治腐敗、官貪吏虐、豪強橫行、生靈塗炭,都在《聊齋志異》中有所反映,揭示了人民痛苦生活的原因主要來自**汙吏。

三、作者簡介

蒲松齡(1640—1715),清文學家。字留仙,一字劍臣,號柳泉,世稱聊齋先生,淄川(今山東淄博)人。早年即有文名,但始終未中舉,直至七十一歲才援例為貢生。

長期為塾師、幕友,鬱鬱不得志,所著文言短篇**集《聊齋志異》在中國文學史上有重要地位。亦工詩文,著作有《聊齋文集》《聊齋詩集》。

7樓:匿名使用者

請**稍微傳授點小技藝給我,也算是不辜負我千里迢迢來這裡學藝啊

8樓:匿名使用者

嶗山道士中原文為「略授」不是「略施」 原文意為:請**傳授點小道術給我,也不枉(辜負

)我來這一趟了

9樓:山野之人

請**稍微傳授點小道術給我,也算是不枉我千里迢迢來這裡學藝啊!

小時候日本動畫片講的是女主人公養了個...老鼠?..記不太清

10樓:匿名使用者

歌曲原名

:夢見baiるdu

トッポ ジージョop

出自動畫

zhi:來自外

dao星的老鼠(譯名專)

參考資屬料

古代的樂器是誰發明的?出自那個朝代

僅從己出土的文物bai可證實 遠在 du先秦zhi時期,就有了多種多樣的dao樂器。如新石器時代內文容化遺址浙江河姆渡出土的骨哨,河南舞陽縣的賈湖骨笛 最早的笛子距今8000年左右 仰韶文化遺址西安半坡村出土的壎,河南安陽殷墟中出土的石磬 木腔蟒皮鼓 湖北隨縣曾侯乙墓 西元前433年入葬 出土的編鐘...

蟬這首詩是誰寫的是哪個朝代全詩是寫的什

蟬 是唐代詩人李商隱創作的一首五言律詩。全詩內容如下 本以高難飽,徒勞恨費聲。五更疏欲斷,一樹碧無情。薄宦梗猶泛,故園蕪已平。煩君最相警,我亦舉家清。翻譯 你本來就棲身在高枝之上難以飽腹,悲鳴傳恨無人理會更是白白浪費自己的叫聲。五更以後稀疏的聲音幾近斷絕,滿樹碧綠依然如故毫不動情。我官職卑下,就像那...

《畫》是哪個朝代誰作的詩,《畫》是誰寫的?他是什麼朝代的?

王維。字摩抄詰。河東人。工襲書畫。與弟縉俱有俊才。開元九年。進士擢第。調太樂丞。坐累為濟州司倉參軍。歷右拾遺 監察御史 左補闕 庫部郎中。拜吏部郎中。天寶末。為給事中。安祿山陷兩都。維為賊所得。服藥陽 疒音 拘於菩提寺。祿山宴凝碧池。維潛賦詩悲悼,聞於行在。賊平。陷賊官三等定罪。特原之。責授太子中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