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的作者是誰,哪兒個時期的人《墨子》出自哪個朝代,作者是誰

2021-03-05 10:17:02 字數 1698 閱讀 4727

1樓:雲遮世說

1、《墨子》為戰國百家中墨家的經典。作者就是墨子。墨子(生卒年不詳) ,名翟(dí)。

2、墨子提倡兼愛、非攻、尚賢、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樂、節葬、節用,對哲學、邏輯學都有研究和貢獻。此外,他在軍事學、工程學、力學、幾何學、光學上都有相當的研究和貢獻,先秦的科學技術成就大都依賴《墨子》以傳。現存《墨子》一書,由墨子自著和**記述墨子言論兩部分組成,宋朝多散佚。

至清代編《四庫全書》時,僅存五十三篇。

3、墨子(生卒年不詳) ,名翟(dí),東周春秋末期戰國初期宋國人。墨子是宋國貴族目夷的後代 ,生前擔任宋國大夫。他是墨家學派的創始人,也是戰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學家、軍事家。

墨子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乙個農民出身的哲學家,墨子創立了墨家學說,墨家在先秦時期影響很大,與儒家並稱「顯學」。他提出了「兼愛」、「非攻」、「尚賢」、「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樂」、「節葬」、「節用」等觀點。以兼愛為核心,以節用、尚賢為支點。

墨子在戰國時期創立了以幾何學、物理學、光學為突出成就的一整套科學理論。在當時的百家爭鳴,有「非儒即墨」之稱。墨子死後,墨家分為相黎克特制之墨、相夫氏之墨、鄧陵氏之墨三個學派。

其**根據墨子生平事蹟的史料,收集其語錄,完成了《墨子》 一書傳世。

2樓:匿名使用者

《墨子》為戰國百家中墨家的經典。墨子提倡兼愛、非攻、尚賢、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樂、節葬、節用,對哲學、邏輯學都有研究和貢獻。此外,他在軍事學、工程學、力學、幾何學、光學上都有相當的研究和貢獻,先秦的科學技術成就大都依賴《墨子》以傳。

現存《墨子》一書,由墨子自著和**記述墨子言論兩部分組成,宋朝多散佚。至清代編《四庫全書》時,僅存五十三篇。

墨子(生卒年不詳) ,名翟(dí),東周春秋末期戰國初期宋國人 ,一說魯陽人 ,一說滕國人 。墨子是宋國貴族目夷的後代 ,生前擔任宋國大夫。 他是墨家學派的創始人,也是戰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學家、軍事家。

《墨子》出自哪個朝代,作者是誰??

3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戰國時期墨家學派的著作總集,由墨子的**及其後學在不同時期記述編纂而成,

《墨子》的作者是誰啊??

4樓:穆子澈想我

《墨子》的作者墨子、墨子的**及其再傳**。

《墨子》是戰國百家中墨家的經典。提倡兼愛、非攻、尚賢、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樂、節葬、節用,涉及哲學、邏輯學、軍事學、工程學、力學、幾何學、光學,先秦的科學技術成就大都依賴《墨子》以傳。

現存《墨子》一書,由墨子自著和**記述墨子言論兩部分組成,宋朝多散佚。至清代編《四庫全書》時,僅存五十三篇。

《墨子》的思想

1、《墨子》的倫理思想,主要反映在《兼愛》、《親士》、《修身》等篇中。墨子主張"兼相愛,交相利",人們不分貴賤,都要互愛互利,這樣社會上就不會出現以強凌弱、以貴欺賤、以智詐愚的現象。國君要愛護有功的賢臣,慈父要愛護孝順的兒子。

人們處在貧困的時候不要怨恨,處在富有的時候要講究仁義。對活著的人要仁愛,對死去的人要哀痛,這樣社會就會走向大同。

2、《墨子》的哲學思想,主要反映在《非命》、《貴義》、《尚同》、《天志》、《明鬼》、《墨經》諸篇中。墨家哲學思想的最大貢獻是認識論。

墨子主張把知識分為"聞知"、"說知"、"親知"三類,"聞知"是傳授的知識,"說知"是推理的知識,"親知"是實踐經驗的知識。這就否定了唯心主義的先驗論。

漢國時期最出名的人是誰,關於漢國時期的名人有哪些

沒有統一的標準,漢武帝,司馬遷,東方朔都是比較著名的。出名的標準是什麼呢,高祖武帝光武出名不出名?你問的漢國還是漢朝?漢國的話是哪乙個時代的漢國?漢朝的話是西漢還是東漢?你說的 出名 的標準是什麼?關於漢國時期的名人有哪些 漢國時期有哪些名人?漢國時期有哪些人物 歷史上五胡十六國時期最厲害的人是誰?...

《茶花女》的作者是誰 他是哪個國家的人

青妍知識屋 1 茶花女 的作者是法國著名作家亞歷山大 小仲馬。2 作者簡介 亞歷山大 仲馬是法國著名 家大仲馬任奧爾良公爵祕書處的文書抄寫員時與一女裁縫所生的私生子。因與其父重名而被稱為小仲馬。小仲馬的第一部揚名文壇的力作 茶花女 表達了人道主義思想,體現出人間的真情,人與人之間的關懷 寬容與尊重,...

全唐詩的編撰者是誰,《全唐詩》是哪個時期的人編輯的?

全唐詩 900卷,清曹寅 彭定求等奉敕編纂。康熙四十六年 1707年 揚州詩局刻本。半頁11行,行21字,白口,雙魚尾,左右雙欄。版框16.6cm 11.5cm。全唐詩 是清朝初年編修的匯集唐一代詩歌的總集,全書共九百卷。全唐詩 是哪個時期的人編輯的?全唐詩 是清康熙四十四年 1705年 彭定求 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