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誰能不要字面翻譯的告訴我,這到底是什麼意思

2021-03-20 05:49:08 字數 5610 閱讀 2154

1樓:香光莊嚴

慧能大師這個偈是說佛性的空性。

神秀所說是達到這個空寂本性先要修學的方法。

總得來說,你照神秀所說的偈修行,慢慢就能達到慧能大師所說的境界,當然,也許還要修其它的法,但神秀的法是基本方法,依法而修收穫自然不可思議。

這兩個偈沒有好壞,神秀所說的是有,而慧能所說的是無,而本性並非是完全的空無一物,所謂色不亦空,空不變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有為無為是在你達到真正覺悟前的分別影事,若是徹底覺悟還談空有,那為了利益眾生。

2樓:巴黎圍牆巍峨

神秀的意思,人本是俗物,難免會有不符合佛教精神的各種**經常冒出來,侵蝕思想,破壞修行,所以要經常反省自己,檢討自己,這樣才能不斷地提高境界。

慧能則說,人既然交給了佛,就不再是自己的,心靜自然也就空靈了,**會有什麼慾望呢?所以沒有檢討、反省自己一說。

相對來說,慧能的境界要高些,就是將自己放在了心無旁騖,所以不被干擾的地步。

3樓:匿名使用者

1)慧能的境界更高。因為最終五祖忍和尚將衣缽傳給慧能。

2)想品味這兩個偈子,最好是沒事就讀讀,很快就背下來,讀讀,讀多了,就有感覺了。

3)慧能的偈子,說的是自性,自性本自清淨。

4)神秀的偈子,說的是修行。

二者不矛盾。

阿彌陀佛

4樓:累劫修行

先說神秀大師的偈子:身是菩提樹,就是說人是萬物之靈;心如明鏡臺:就是說人智慧型的物質基礎是大腦的思維能力;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

就是說,只要我們自覺地保持正知正見,就能達到淨而不染、覺而不迷、正而不邪的無上正等正覺。他的意思是說,人是決定智慧型的根本。神秀大師強調了人在修行悟道中的主觀能動性。

認為只要主觀努力,就能實現目標。但人和規律還是對立的境界;佛法是不二法門,對立就是二法,因此不是究竟的證悟。

而六祖成功的解決了這一認識問題。

六祖的偈子:菩提本無樹,是說:菩提智慧型所反映的客觀規律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存在,這些規律的存在不需要以人的存在為前提;明鏡亦非台,是說所有的智慧型不是人的創造,只不過是對自然社會人生的客觀反映,我們的大腦的思維能力不能獨自決定智慧型的產生和存在,是客觀決定主觀,而不是主觀決定客觀;本來無一物,不是什麼也沒有,而是自我、和自我以外的一切萬有是一體,沒有分別,是說人本來就是自然規律社會規律發展的產物,人類的存在與萬有的存在是乙個不可分割的整體而不是相互對立,我們都是大海之一滴,大海(自性)才是真實的客觀存在,我們和我們的認識都是虛幻不實的假象,都是區域性的和暫時的,還是有生有滅,因此不能作為絕對化的東西;何處惹塵埃:

是說沒有了對立,煩惱自然不生,真相自然了了分明,自然就能證得無上正等正覺的菩提大道。所以六祖在悟道後說了幾個何期:何期自性,本自清淨!

何期自性,本無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

何期自性,能生萬法!六祖參透了規律的客觀性。從根本上直指人心,自然見性成佛。

5樓:宗陽子

萬法皆空~真空妙有,妙有真空。 就這個意思。12個字,夠參一輩子的。阿彌陀佛。

6樓:匿名使用者

佛經上把覺悟比如菩提,覺悟是無形無狀的,所以菩提本無樹,明鏡比如智慧型心的運用,智慧型之心光就像鏡子的光一樣照攝境物,智慧型之光亦無需台子擱放,所以明鏡亦無台,覺悟的智慧型之光雖然可以遍攝大千世界,卻看不見摸不著,所以本來無一物,既然沒有東西,又怎樣被灰塵汙染呢,所以何處惹塵埃。

7樓:匿名使用者

菩提是自性,往深了說可能你不能理解,做乙個比喻吧,我們能看到

各種圓形的東西,比如太陽,月亮,車輪,等等。而佛性之於佛,正如圓形之於車輪,我們可以說清洗車輪,但圓形本身卻無法玷汙,也無法清洗,這也是為何佛家說的「自性空」。本身是空的,又何來塵埃呢?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句禪語是什麼意思?

8樓:逗比逗無悔

意思是:

菩提是個覺道,又有什麼樹呢?心如明鏡臺,其實根本沒有個臺。本來就什麼都沒有,也沒有乙個樣子,也沒有乙個圖,或乙個形相。既然什麼都沒有,塵埃又從那裡生出呢?根本就無所住了。

賞析:心即自性,和常人的思想不是一回事,人的思想是後天培養的,自性是先天的,常人是思想做主,障礙自性。

佛家語,萬事萬物都是妄念牽動自性而起的幻相,而非自性起用,身也是因心有塵,塵即妄念,牽動自性而起的幻相,當然身的相和前世有關了,塵是妄念,自性是圓滿的清淨的,妄念非心非自性所發。

人若悟得自性,自性做主,再起念,不稱作妄念了,生活中的一切都是自性在起作用,自性圓滿清淨,其性空,緣起緣滅,非常自在,根本沒有妄念,有何談有染!

擴充套件資料

原文:菩提偈

菩提本無樹,

明鏡亦非台,

本來無一物,

何處惹塵埃。

原文解釋:

這個是六祖惠能大師的乙個四句偈

這是從神秀和惠能那兩個偈子引申出來。

神秀說:「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惠能說:「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的確,要能夠參透這兩個偈子的確很難,就是正確的理解也不易。

9樓:血刺無情

菩提本無樹 明鏡亦非台 菩提本無樹, 明鏡亦非台, 本來無一物, 何處染塵埃. 六祖慧能偈語. 菩提樹下是佛祖悟道的地方.

菩提樹本來不是樹,明鏡臺也不是臺. 本來什麼都沒有,怎麼能染上塵埃呢? 慧能寫這個偈語之前北宗六祖神秀有偈語.

身是菩提樹, 心是明鏡臺. 時時常拭免, 不使染塵埃. 慧能的主要是針對神秀的偈語說的,證明慧能更加的心中無物.

有更高的悟性. 說一下這首詩的出處 在南北朝的時候,佛教禪宗傳到了第五祖弘忍大師,弘忍大師當時在湖北的黃梅開壇講學,手下有**五百餘人,其中翹楚者當屬大**神秀大師。神秀也是大家公認的禪宗衣缽的繼承人。

弘忍漸漸的老去,於是他要在**中尋找乙個繼承人,所以他就對徒弟們說,大家都做一首畿子(有禪意的詩),看誰做得好就傳衣缽給誰。這時神秀很想繼承衣缽,但又怕因為出於繼承衣缽的目的而去做這個畿子,違法了佛家的無為而作意境。所以他就在半夜起來,在院牆上寫了一首偈子身是菩提樹,心為明鏡臺。

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這首偈子的意思是,要時時刻刻的去照顧自己的心靈和心境,通過不斷的修行來抗拒外面的**,和種種邪魔。是一種入世的心態,強調修行的作用。

而這種理解與禪宗大乘教派的頓悟是不太吻合的,所以當第二天早上大家看到這個畿子的時候,都說好,而且都猜到是神秀作的而很佩服的時候,弘忍看到了以後沒有做任何的評價。因為他知道神秀還沒有頓悟。 而這時,當廟裡的和尚們都在談論這首偈子的時候,被廚房裡的乙個火頭僧—慧能禪師聽到了。

慧能當時就叫別人帶他去看這個偈子,這裡需要說明的一點是,慧能是個文盲,他不識字。他聽別人說了這個畿子,當時就說這個人還沒有領悟到真諦啊。於是他自己又做了乙個畿子,央求別人寫在了神秀的偈子的旁邊,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有這首偈子可以看出慧能是個有大智慧型的人(後世有人說他是十世比丘轉世),他這個偈子很契合禪宗的頓悟的理念。是一種出世的態度,主要意思是,世上本來就是空的,看世間萬物無不是乙個空字,心本來就是空的話,就無所謂抗拒外面的**,任何事物從心而過,不留痕跡。這是禪宗的一種很高的境界,領略到這層境界的人,就是所謂的開悟了。

這首佛偈就是為了證明空性 弘忍看到這個偈子以後,問身邊的人是誰寫的,邊上的人說是慧能寫的,於是他叫來了慧能,當著他和其他僧人的面說:寫得亂七八糟,胡言亂語,並親自擦掉了這個偈子。然後在慧能的頭上打了三下就走了。

這時只有慧能理解了五祖的意思,於是他在晚上三更的時候去了弘忍的禪房,在那裡弘忍向他講解了《金剛經》這部佛教最重要的經典之一,並傳了衣缽給他。然後為了防止神秀的人傷害慧能,讓慧能連夜逃走。於是慧能連夜遠走南方,隱居10年之後在莆田少林寺創立了禪宗的南宗。

而神秀在第二天知道了這件事以後,曾派人去追慧能,但沒有追到。後來神秀成為梁朝的護國法師,創立了禪宗的北宗。 關於慧能的偈頌,還有另一種說法,說他的偈頌寫的是: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佛性常清淨,何處有塵埃」。慧能的偈頌到底是怎樣寫的,學術界目前還有爭論,但這不是我們現在所說的主要內容。「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的含義是什麼呢?

我們知道,中國佛教的內部體系是非常複雜的,有大乘,也有小乘,有空宗,也有有宗,而大多數的中國佛教宗派都是融合空有兩家的。大乘佛教空宗,在印度名為中觀學派,是佛教思想史上的一次重大的變革,它以講空為主,破斥迷信,掃蕩一切形相。它認為,一切萬法,本性皆空,無論在世間還是出世間,其一切事物現象,包括精神現象和物質現象,也包括我們在世俗的認識活動中所得到的各種假名而已。

佛教重在解脫。所謂解脫,就是要斷除各種繫縛。故中觀學派之講空,對於繫縛的破除,尤其是對「見」(認識)縛的破除,確實發揮了極大的作用。

然而,一切事物總是有它的反面。中觀學派講空,最後講到了否定一切(尤其是涅盤解脫)的程度,無疑動搖了整個佛教的理論基礎。因此,佛教從中觀的「真空」向「妙有」過渡,就成了一種必然的趨勢。

所以在印度大乘佛教中期以後,便開始出現了宣講「妙有」理論的一系列經典,如《法華經》、《涅盤經》等等,宣傳一種永恆、普遍、絕對的佛性,以作為一切眾生及萬物存在的基礎。在中國,這兩種思想幾乎同時傳入。於兩晉南北朝之際,經過道生等人的闡揚發揮,綜合空有,結合《般若》之「緣起性空」,與《涅盤》之「佛性妙有」,從而提出了一種普遍意義上的「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的思想主張。

其理論的中心認為,所謂的「佛性」,也就是眾生成佛的內在依據、內在原因,是一種絕對的、普遍的、永恆的存在,它具有感應一切的功能,可與一切眾生及萬物相應,因而能夠攝持於一切眾生及萬物之中。所以,從這種意義上說,「佛性」是一切眾生所共同具有的,一切眾生皆有「佛性」,都能成佛。然而,這裡所說的「佛性」,在他們看來不是什麼特殊的東西,就是般若學所說的「緣起性空」之理,又可稱為「實相」、「法性」、「空」「真如」等等。

這樣就在最高意義上將般若的「空」與涅盤的「有」完全同一起來,也就是說那種永恆的「佛性」,其實就是「空」。從這種思想出發,我們可以看得出:在世間的意義上,一切眾生都是五蘊和合的產物;而在最高的理論意義也就是「實相」的意義上,則一切眾生可以說是一無所有,所有的只是宇宙間唯一無二的「空」理。

這種空理是宇宙間唯一的真實,它處在眾生之中就表現為眾生的「佛性」,表現於萬物之內則就是事物的「法性」。而對於「空」之「佛性」來說,由於它僅僅是一種空理,就不能用語言和思維加以分別,而是超出了一切語言思維可表的具體特徵之處。而所謂的「染淨」就正是這樣的分別之一。

理解了這些,我們就可以理解慧能「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的含義了。 慧能接受了《般若》的性空思想和《涅盤》的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的思想,並把二者融合為一。

正是在這種認識的指導之下,慧能說出了「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的著名偈頌。所謂「本來無一物」意思就是說世間萬物皆為假象,沒有一法為實有;所謂「何處惹塵埃」,則特別強調「塵埃」也不是真實的,沒有染與不染的分別。總之,他是主張佛性本淨,為唯一的真實,故沒有塵埃,也沒有塵埃可染。

因為一切都是「空」理所表現出來的,唯此為真,其他皆假。所以,眾生只要認識了自身的佛性,也就是認識了「空」理,就能覺悟成佛。慧能的這種看法,反對神秀所說。

神秀把身體看作是「菩提樹」,把心當成是「明鏡臺」,從正面肯定了事物是存在的,這就是主張「有」了,從而違背了般若「緣起性空」的原則。另一方面,神秀強調「塵埃」的存在,也就是把世間可染之物執為實有,這也與般若的原則背道而馳。另從慧能的偈文,可以看出他的主張是要簡化修行程式,既然心性不存在淨垢問題,也是不必通過修心以斷除情慾煩惱,故修習可在日常生活之中進行,可在日常生活中頓悟成佛。

神秀的修行方法則是漸修,是「時時勤拂拭」。這也反映了二者修行方法上的不同。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什麼意思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這句話節選自禪宗六祖惠能大師著名的四句偈言的後兩句,基本意思是 某處地方原本空無一物,又到哪惹來塵埃呢?這句話的意思是原本就沒有菩提樹,也並不是明亮的鏡台。本來就是四大皆空,到 染上塵埃!菩提偈全文 作者 惠能 朝代 唐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佛性常清淨,何處有塵埃!心是菩...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解釋一下)

菩提原本比喻智慧型,明亮的鏡子比喻清靜心。本來清靜,會染上什麼塵埃?菩提本無樹 是我國佛教禪宗六祖惠能大師著名的四句偈中的一句。意在說明一切有為法皆如夢幻泡影,教人不要妄想執著,才能明心見性,自證菩提。惠能少孤而艱難困苦,於市賣柴為生。及聞一客誦 金剛經 而心有所悟,遂赴五祖處學法。一日,五祖喚諸門...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是什麼意思啊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這句話節選自禪宗六祖惠能大師著名的四句偈言的後兩句,基本意思是 某處地方原本空無一物,又到哪惹來塵埃呢?出自 六祖壇經 佛對我說 你的心上有塵。我用力地擦拭。佛說 你錯了,塵是擦不掉的。我於是將心剝了下來。佛又說 你又錯了,塵本非塵,何來有塵?我領悟不透,是什麼意思?我想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