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樓送辛漸》詩人王昌齡與辛漸分別時會說些什麼,做些什麼

2021-03-19 19:05:28 字數 6271 閱讀 6031

1樓:匿名使用者

辛漸:王昌齡,我就要回洛陽了,您千萬要保重身體啊,今日在此一別,不知何時才能再見,有什麼東西或者信件需要我捎給你的家人嗎?

王昌齡:辛漸呀,謝謝你的惦記,我會保重的,你在那邊也好好保重,如果在洛陽有親友詢問我的情況,麻煩你對他們說我很好,謝謝啦!再見!

《芙蓉樓送辛漸》王昌齡的品質?

唐代詩人王昌齡在芙蓉樓送辛漸的詩中所說的芙蓉樓在哪省?

2樓:葉狸先生

鎮江!江蘇鎮江!也不知道現在這些答案為毛寫那麼長!

3樓:匿名使用者

一說在湖南省一說在江蘇鎮江,哪個確切?

4樓:匿名使用者

當然是江蘇鎮江,因為王昌齡送辛漸的詩有兩首,第二首中寫到鎮江所轄的丹陽,所以只能是江蘇的芙蓉樓。至於湖南的芙蓉樓,則是王昌齡從江蘇南京再被貶官到湖南時,在湖南新建或新命名了一座樓,也叫芙蓉樓。所以是重名的兩座樓,但寫送辛漸詩的是在江蘇,不是湖南。

《芙蓉樓送辛漸》表明詩人的什麼高尚品質

5樓:熱情希望樹

《芙蓉樓送辛漸》是唐朝詩人王昌齡的一首送別詩,是作者被貶為江寧縣丞時所寫。詩的構思新穎,淡寫朋友的離情別緒,重寫自己的高風亮節。首兩句寫景,用蒼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烘托送別時的淒寒孤寂之情,也展現了詩人開朗的胸懷和堅強的性格;後兩句詩人以晶瑩透明的冰心玉壺自喻,與前面屹立在江天之中的孤山之間形成一種有意無意的照應,令人自然聯想到詩人孤介傲岸的形象和光明磊落、表裡澄澈的品格。

全詩即景生情,寓情於景,含蓄蘊藉,韻味無窮。

6樓:匿名使用者

你逗我哈?️?️?️?️?️

芙蓉樓送辛漸 王昌齡 古詩的意思是什麼?

7樓:匿名使用者

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古詩

8樓:易書科技

寒雨連江夜人吳,bai

平明送客du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zhi一片冰心在

dao玉壺。

【注釋】莢蓉回樓:在今江蘇鎮江答西北角。

玉壺:光明潔白意。

【解釋】寒冷的雨,潑落大地與江水茫茫一片,當我送別友人的時候,隱隱的孤獨徘徊在我心中,別忘了如果親友探問,請轉告,我依然像玉壺一樣高潔。

【解析】此詩是王昌齡貶為江寧(今南京)丞時所作。王昌齡對任江寧丞是快快不快的,這種情緒在本詩中也曲折含蓄地反映了出來。

詩的第一、二句就渲染了一種逼人的冷落氣氛:在乙個寒雨之夜,詩人陪著客人進入吳地,次日清晨客去之後,詩人眼前,只有一片楚山孤影而已「寒」字、「孤」字,透出詩人在坎坷仕途中抑鬱難平的悲苦心情。

三、四兩句從「送客」宕開,將陸機氆漢高祖功臣頌》中「心若懷冰」,用冰來比擬心的純潔,鮑照在《白頭吟》中「直如朱絲繩,清如玉壺冰」,用玉壺冰來比擬清白的意思概括成簡練生動的「一片冰心在玉壺」,以此昭示遠方朋友——詩人是有冰清玉潔的品格和操守的。表達了自己不同流俗的抗爭精神。

9樓:匿名使用者

《芙蓉樓送辛漸》的bai意思du

我來答有獎勵

完美假知己

zhilv.20 2020-04-26聊聊原文:寒雨連江夜入dao吳,平明送客楚專

山孤屬。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譯文:寒冷的冰水與江水連成一片,友人離去隱隱的孤獨在我心中。

如果洛陽的親友問起我的近況,就說我依然像玉壺一樣清潔。

《芙蓉樓送辛漸》是唐代詩人王昌齡創作的一首送別詩,是作者被貶為江寧縣丞時所寫。此詩構思新穎,淡寫朋友的離情別緒,重寫自己的高風亮節。首兩句寫景,用蒼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烘托送別時的淒寒孤寂之情,也展現了詩人開朗的胸懷和堅強的性格;後兩句詩人以晶瑩透明的冰心玉壺自喻,與前面屹立在江天之中的孤山之間形成一種有意無意的照應,令人自然聯想到詩人孤介傲岸的形象和光明磊落、表裡澄澈的品格。

全詩即景生情,寓情於景,含蓄蘊藉,韻味無窮。

10樓:匿名使用者

[解說]

一夜復寒雨過後,詩人在制芙蓉樓與友人話別,這時只有晨光映照著遠處的山巒。

他囑咐朋友,如果遠方的親友問起我,請把我清廉下直的心意傳達給他們。

[賞析]

這首詩不像一般的送別詩那樣,努力抒發對友人的深深眷戀之情,而是著重講述自己的純潔感情和高尚志向。當時,詩人的朋友辛漸即將取道揚州,北上洛陽。正在江寧(今江蘇南京)任職的詩人,親自送到了潤州,在西北城樓(即「芙蓉樓」)為他餞行,並寫下這首詩。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寒冷的夜雨,滔滔的江流,連朦朧的遠山也顯得孤單,這種景象襯托出詩人對朋友的依依惜別之情。但詩的重點卻在後兩句。朋友此番西行的目的地是洛陽,那裡也有詩人眾多的親人和朋友。

詩人深深思念洛陽的親友,並想象他們也同樣深深思念著自己。他囑託辛漸,當親友們問起來,就說我的內心依然純潔無瑕,就像冰那樣晶瑩,像玉那樣透亮。詩中用乙個巧妙的互相映襯的比喻,來形容一種純潔完美的品格,顯示出很高的語言技巧,給人留下難忘的印象。

芙蓉樓送辛漸的詩意了解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11樓:神奇者興

這是一首選自課外的送別詩,本詩構思新穎,淡寫朋友間的離情別緒,重寫自己的高風亮節。前兩句蒼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烘托出了送別時的孤寂心情,後兩句自比冰壺,表達自己開闊的胸懷和堅強的性格。全詩即景生情,寓情於景。

古詩字字凝練,句句雋永,必須要指導學生在咀嚼、體會、感悟的基礎上,放手讓學生自主誦讀,從整體上去感知詩的**美,讓他們自然而然地步入詩的意境,最終獲得思想的啟迪,達到積累祖國語言,提高審美情趣的目的。針對本次教學實際,粗談幾點自己的體會:

一、把握古詩的韻律美,讓學生自主誦讀,發揮其主動性。在教學中我們應注重學生的個性特徵採取不同的誦讀方式,或聽讀、或範讀、或領讀、或齊讀。初步朗讀,讀準詩的節奏,要求在語言層面上讀通全詩,做到停頓正確。

如:在初讀古詩時,讓學生自讀三遍,要求讀準字音,句子讀通。在此基礎上讀出詩的節奏和停頓,同時穿插七言絕句的相關知識及朗讀技巧,然後範讀,指名讀,師生互讀等等。

正確停頓、富有節奏的朗讀可使學生較快地進入賞析古詩的角色。當然,無論採用什麼樣的誦讀方式,我們應在這一過程中進行科學的誦讀指導。引導學生把握聲調節奏,真正體現詩句朗讀中的韻律美,讀準詩句的節奏,有利於理解古詩的含義,讀出語氣和語勢,則有利於體會古詩的感情,表現出詩的抑揚頓挫。

通過多層次、多形式的誦讀,學生必然會被古詩的韻律美、節奏美深深感染,從而加深對詩文的感知。這樣不僅激發了學生**古詩的慾望,而且為學生理解、體味古詩的意境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二、抓詩眼,把握古詩的意境,讓學生開拓想象,感悟詩人的內心。古詩是詩人的情與景、心與物相互交融而形成的,它是一種感性形象。詩的意境正是詩人的思想感情的生活圖景和諧統一形成的,它需要感性熟悉和情緒體驗,在引導學生體會詩人王昌齡孤寂的內心時,抓住詩眼「孤「來層層深入理解。

首先通過詞想象畫面。如:讓學生找出詩中描寫了哪幾種景物,引導說具體,再發揮想象,你眼前彷彿看到了一幅怎樣的畫面?

在想象中理解詩的大意,避免了以往以詞解詞的教法,既淡化了詩意,又培養的學生的想象力。然後通過一對表示時間的詞語「夜」和「平明「引出《芙蓉樓送辛漸(一)》,這是前一天晚上王昌齡和辛漸在芙蓉樓飲酒話別的情景,結合一夜的寒雨體會此時詩人那種憂愁、孤寂的心情,指導朗讀,同學們的情漸漸濃了。最後穿插王昌齡的生平資料,在他坎坷的仕途中,再次體會與好友分別時的心境,再讀前兩行,真正走進詩人的內心。

在理解後兩句時,採用的換位想象,如果你是家中的某一位親友,見到辛漸會如何詢問?而詩人在與辛漸分別時只有一句囑託,那就是「一片冰心在玉壺」。再抓住詩眼「冰」和「玉」了解其特點,通過三次引讀深入感悟詩人那種高風亮節、矢志不渝的品格。

通過多元解讀,渲染意境,讓學生入情入境的深入體會,詩中有畫,畫中有情,才能與詩人產生情感上的共鳴。

有缺陷的課才有**的價值和改進的動力,通過實際教學,也呈現出了許多的不足之處:1、教師的語言和說話的口吻要貼近學生的生活,讓課堂成為師生對話交流的平台,而並不是單純的我說你聽,要拉近師生間的關係,更好地走進文字,走進詩人。2、要關注學生的感受,問題的提出要符合學生思考的規律,應環環相扣,不露痕跡。

如:讓學生默讀前兩行,看看都寫到了哪幾種景物?這樣提問顯得有些生澀,破壞了學習這首詩的整體感。

何不這樣問:讀著這首詩,你感覺詩人的心情是怎樣的?從哪些地方感受到這種心境?

引導學生抓住字詞來體會,再出示《芙蓉樓送辛漸(一)》再次抓詞感受詩人的心情,這樣就從整體到部分,把學生的思考引向深入。3、教學的主線要明確。理解後兩句時,應站在詩人的角度去想,辛漸即將返鄉,詩人可能會讓他捎回什麼去呀?

,再插入李白的詩《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在對詩人遭遇的了解中,就會明白詩人那種高風亮節,冰清玉潔的品格。最後作為了解王昌齡的邊塞詩出示了《出塞》,我們的目的不要為了拓展而補充,而是要從多層次,多角度的了解詩人,即使兩次被貶謫,但是仍然關心邊關,心向祖國,這不僅是對詩人的多元解讀,更是在學習一種文化,受到一種薰陶。

課雖然結束了,但是我的思考仍在繼續,無論是自身的素質還是業務能力都需要不斷地提高。以人為本,完善自己,改進課堂,我會朝著自己的目標努力探索。

附:教學案例

《芙蓉樓送辛漸》教學設計

一、 教學目標:

1、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

2、 了解古詩大意,體會詩人孤獨、苦悶的心情。

3、 感悟詩人冰清玉潔的高尚情操。

二、 教學過程:

1、 複習匯入

(1)離別這種情感自古有之,與友人分別時或是表達朋友間的深情厚誼,或是表白自己的心志,這種種的離情別緒都凝聚在這字字凝練的古詩中。同學們,你們都知道哪些送別詩?

(2)今天我們在學習一首唐代詩人王昌齡寫的一首送別詩《芙蓉樓送辛漸》。板書課題,齊讀。

(3)學習古詩,應從題目入手,你從題目中知道了什麼?

總結:辛漸既是王昌齡的同鄉又是他的好友,辛漸即將回到家鄉,王昌齡在芙蓉樓為他送行,讓我們一起走進這首詩。

2、 初讀古詩

(1)自由讀三遍,讀準字音,句子讀通順。

(2)指名讀,齊讀。

(3)讀詩不僅讀準確,讀通順,還要讀出節奏,把詩讀好是有一定的技巧的,每行有幾個字?這叫七言絕句,王昌齡最擅長寫七絕詩,他被稱為「七絕聖手」這首詩是他的七絕名作之一。一般情況下,我們可以這樣讀:

(出示劃好節奏的古詩)泛讀,自讀,指名讀,齊讀。

3、 理解感悟

學習前兩句

(1)理解後我們會讀得更好。請大家默讀前兩行,看看都寫到了哪幾種景物?(雨:

什麼時候下起了什麼樣的雨?江:江面上是一番怎樣的景象?

山:在作者眼裡楚山什麼樣的?詩中還暗含著兩個人物)

(2)請大家結合注釋,發揮你的想象,你眼前彷彿出現了一幅怎樣的畫面?(引導把詩意說完整)

(3)把你的想象帶入詩中讀前兩句。

(4)前兩行有一對表示時間的詞語:「夜和平明」,王昌齡一共寫了兩首,這首是天亮時在芙蓉樓送別辛漸時所作,另外一首描繪的是是前一天夜裡兩人在芙蓉樓裡飲酒話別時的情景。(出示第一首詩)指名讀

師:窗外秋雨綿綿,芙蓉樓內二人相對而坐,飲酒道別,這此情此景,給你一種什麼感覺?(淒涼,憂愁)。

師:這種情感凝聚在詩中的哪個字中?(孤)帶著這種感覺,再讀前兩行。

師:王昌齡才華橫溢,官至縣蔚,後來因事被貶滴嶺南,在北返長安時在江寧縣任職,在江寧數年,又遭人詆毀,再次被貶為龍標縣蔚,尨標鎮在非常偏僻,曾有許多的**被貶於此地。他一生生壯志未酬,與好友分別,心中怎能不孤單,苦悶呢?

再讀前兩行。

學習後兩句

(1)好友辛漸要走了,即將見到家鄉的親友,猜想一下,王昌齡的家鄉可能會有哪些親友?(年邁的雙親,結髮妻子,兄弟姐妹,友人)這些親友見到辛漸後可能會問些什麼?(他為什麼不會來?

是否吃飽穿暖?他究竟犯了什麼錯?為什麼屢遭被貶?

)(2)這些王昌齡都想到了,但是他在送別辛漸時只有一句囑託的話語,那就是「一片冰心在玉壺」

(3)引讀:

當友人問起時,王昌齡會豪邁地說:「一片冰心在玉壺」

當結髮的妻子問起時,王昌齡還會深情地說:「一片冰心在玉壺」

當年邁的雙親問起時,王昌齡依舊堅定地說:「一片冰心在玉壺」

(4)冰、玉有什麼特點?(純潔,透明,潔白無暇)

(5)王昌齡一遍又一遍的在心底裡吶喊,是想表白自己什麼?(不因兩次被貶而改變自己冰清玉潔的品質)

(6)王昌齡在被貶期間,他的許多好友都紛紛作詩來表達對他的同情和安慰,如詩人李白的《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出示這首詩)指名讀。但王昌齡依然是:「一片冰心在玉壺」

(7)讓我們再次走進這首詩,走進王昌齡,齊讀整首詩。

三、拓展延伸。王昌齡還擅長寫邊塞詩,其中最著名的是《出塞》課下蒐集他的詩讀讀背背。

板書: 芙蓉樓送辛漸 (唐) 王昌齡

孤冰 玉

古詩《芙蓉樓送辛漸》作者王昌齡

芙蓉樓送辛漸 唐 王昌齡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譯文來到鎮江正是乙個滿江寒雨的夜晚,黎明送別好友更顯得楚山影孤形單。遠在洛陽的親友如果問起我的情況,就說我心地純潔像玉壺中的冰一樣。古詩賞析 這是一首送別詩。詩的構思新穎,描寫朋友的離情別緒,重寫自己的高風亮節...

芙蓉樓送辛漸整首詩的意思芙蓉樓送辛漸這首詩的意思

芙蓉樓送辛漸 原詩是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意思是 透著寒意的雨連同白浪翻滾的江水昨夜進入吳地,清晨送別友人的時候看到上游楚地的群山在雨霧中顯得那麼孤獨寂寞。洛陽的親朋好友如果向你問起我,就請轉告他們 我的心依然像玉壺中的冰一般晶瑩純潔。迷濛的煙雨籠罩著吳地...

《芙蓉樓送辛漸》的閱讀答案,關於芙蓉樓送辛漸閱讀題。

芙蓉樓送辛漸 唐 王昌齡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1 這是一首送別友人的詩,作者與友人分別的時間是 具體地點是 有人所去的地方是 2 詩中哪些詞語含蓄的寫出了作者送別友人時依依不捨的感情?3 最後一句使用了什麼修辭手法?表達了作者什麼樣的品格?參 1.這是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