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期,孟達的,詳細一點。謝謝

2021-03-15 20:06:59 字數 5221 閱讀 5633

1樓:

孟達第一次出場是張松給劉備送完地圖後提到的,當時捎帶提的還有法正法孝直。說是「久慕皇叔之英名」啥的。我當時腦海中已經浮現出乙個小時候看的黑白片《小兵張嘎》裡吃西瓜的典型的漢奸嘴臉。

事實證明,這仨都是白眼狼。劉璋對他們也不算很壞,做的是不錯的職位,領的是很高的薪水。可是還是起心反叛。

他們的理由堂堂正正:天府之國,惟有德之士居之。聽起來象回事。

可是用諸葛亮評價魏延的話:「食其祿而殺其主,是不忠也;居其土而獻其地,是不義也。」痛快淋漓,立刻揭露了這幾個敗類的嘴臉。

蒼天有眼,張松早早被殺了。當時的情景使我想起我看過荷馬史詩裡特洛伊也有個叛賊在圖謀期間被殺。但看那傢伙被殺時有點悵惘,看張松被殺時心裡忍不住想幸災樂禍一下。

法正很瀟灑地活著,封了蜀郡太守,然後露出了真實嘴臉:仗著有孔明撐腰,睚眥必報。果然是一派小人嘴臉。

可那時孟達呢?我倒奇怪了,這小人怎麼不**劣根性呢?

終於,在關羽被圍時,廖化捨命出來要救兵。身在上庸的孟達卻按兵不動,還挑撥劉封休要出兵。那是十年前,我九歲,對關羽仰慕得很,恨不能把孟達挫骨揚灰。

然後孟達似乎也看穿了我對他的恨,溜到魏國做了乙個很不錯的官,依然掌管上庸——注意,上庸雖是山城,卻是荊州通往漢中的唯一道路,戰略地位非常重要——然後,在老羅虛構的安居平五路一事裡,孟達礙於和李嚴的交情,硬是拖延了十萬大軍的作戰計畫。這也是我唯一對他印象好的一次。

然後,就是公元227年的事,孟達起心反叛。我算了一下,那年他56歲了。任何乙個人到了老年都會有點徹悟。

說真的,我真的無法理解——**中——孟達為何要造反。三國鼎立,誰的實力強大盡人皆知。諸葛亮無敵的神話在高人眼中是不確定的,而孟達也斷非無謀之輩。

所以這一點而言,孟達是很有骨氣的。至少是迷途知反,還帶點悲壯色彩。

後來孟達被司馬老兒宰了,人都把孟達起事論為失敗。但**讀者或許沒發現一件事:孟達臨死前殺了乙個人,魏國當時的第一猛將,徐晃。

聯想到和徐晃仲伯之間的張頜後來在對蜀作戰中的無敵,可以明白殺了徐晃有多大的功勞。

在我九歲時,我恨孟達,但是我現在十九歲了。仔細想一下,可以發現很多問題。他在待遇不錯的條件下寧跟劉備,是否真是為了功名利祿?

他在關羽危急時不發救兵是否真的錯誤?以上庸人馬之少,吳兵重圍之嚴,何況一旦救關羽不成,呂蒙乘機襲取漢中,蜀漢亡矣!孟達當時做著乙個艱難的選擇。

因為說實話,關羽一死,荊州一失,就注定了三國最後的結局。孟達當時做的決定可能是影響整個歷史程序的,但以他如此微弱的能力,無法左右天下大局。可以這麼說:

即使關羽能救,荊州也必失,歷史終究無可改變。

而他在晚年,已經可以悠閒地做乙個郡守的情況下,卻忽然起兵。他應該知道,即使他成功,蜀漢也難以統一天下。他應該知道,以他的兵力,突入關中也是死路一條,但他還是這麼做了。

我很難猜度他的心路歷程。乙個人在轉戰多年後,自然而然地會回憶很多事。他如此做,或許真的只是為了讓自己了無遺憾。

所以,孟達,從某個意義上說,是個來去明白的男人。我認為。

2樓:

孟達字子敬(呵呵,和魯肅同字),因避劉備叔父劉子敬諱,改為子度,扶風人,父親叫孟他,字伯郎。這個孟他很有意思,我先來介紹一下。

孟他本來應該是個扶風的小貴族,繼承家業後,正值十常侍秉政,他傾其所有結交張讓的家奴,獲得他們的「尊敬」(真是有錢能使鬼推磨)。結果,旁人誤以為他和張讓是鐵哥們,就送了大量的禮物給孟他,孟他又把這些轉送給了張讓,「讓大喜」(見三輔決錄注),把涼州刺史交給他當,一下子,小貴族孟他就變成了一方督撫,真是……

很可能是因為靈帝末年涼州羌族大暴動或韓遂之亂,孟達一家南遷入蜀,當時孟達還小,等**後,孟達就在劉焉父子手下幹活。孟家遷蜀時很可能就把曾經在老家和涼州招募的私人部隊一起帶入了四川,因為有很多跡象表明孟達手中有一支屬於他自己的私人武裝。

建安十六年,劉璋派法正和孟達各統兵2000到荊州迎接劉備(很可能這4000名士兵都是孟達的部下),劉備當即讓孟達和4000士兵留在江陵,幫助諸葛亮、關羽、張飛、趙雲等共守荊州,從此孟達歸附劉備。

建安十九年,劉備平蜀後,讓孟達擔任宜都太守,這是個不小的地方官了。

建安二十四年,劉備越級命令孟達從秭歸出兵攻擊房陵(呵呵,孟達的直屬上司是關羽),孟達在臨陣殺死房陵太守蒯祺後占領了房陵,在與劉備派來的「增援」的劉封軍(呵呵,我以前說過了,劉封很可能是來監視孟達的)會合後,立即轉攻上庸。上庸太守申耽以一家老小為質(遷到成都),率眾投降。

當時,陝東南、鄂西北的情況是這樣:申耽仍是上庸太守,其弟申儀為西城太守,總管上庸、西城、房陵等的應該是劉封和孟達。劉、孟二人應該差不多大,不過我以為,當時,還是劉封佔優。

不過,孟達和劉封的關係不太好——奇怪,兩人共事不久(決計不超過一年,個人以為是大半年),怎麼會這樣鬧僵?看來又是劉備從中的手腳。孟達在上庸攻略勝利後,劉備好像沒給他加官進爵——相比之下,劉封從中郎將公升為將軍——可能是讓他率所部回宜都,繼續當他的太守。

孟達可能非常不樂意(或許也是和關羽不和,不過主要是因為立下了大功卻沒有相應的報酬而憤憤不平),於是劉封去做思想工作,結果鬧翻,劉封在劉備示意下奪了孟達的兵權。

孟達於是給劉備寫下辭呈,自比范蠡、伍員、蒙恬等(我呸!),大誇自己是忠臣卻為小人所害。最後,帶著4000余家部曲北投曹魏。

孟達在魏國,受到了曹丕的禮遇,我個人感覺,孟達雖然有沽名釣譽之嫌,不過就他的現存的兩篇文章看,他的確有被當時著名才子曹丕賞識的資本,另外,他對曹丕的知遇之恩也很是感激,所以,孟達的另投也算是一件好事,至少從乙個後人的眼光看,曹丕在位的6年多里是孟達一生最快樂的時光,他不但和君主曹丕建立了深厚的私人友誼,還同當時的魏國顯貴夏侯尚(文帝時代替了曹仁在南方的地位,假節鉞)、桓階(當時為尚書令,曾為文帝的登基立下汗馬功勞)有著很不一般的個人關係。

好了,回到前面。孟達在投靠魏國後,曹丕立即命其為建武將軍、新城太守(這可是擁有原來房陵、上庸、西城三郡的大郡)並晉爵平陽亭侯,和夏侯尚、徐晃一起進攻劉封。臨戰前,孟達還寫了封勸降信給劉封,可惜劉封不聽,結果申儀叛變,劉封南逃,申耽也接著投降了曹魏。

申耽這回沒有再次被任命為太守,而是遷到了南陽(畢竟反覆多了)。不過,申家畢竟是當地的土豪,加之申儀有功,於是命申儀為魏興太守(大致為以前的新城),領申耽的員鄉侯爵位。

這時的孟達正處於人生的鼎盛期,不過,好景不長,隨著桓階、夏侯尚的先後病死(夏侯尚居然是為了乙個寵妾之死而精神恍惚後病死的,在下倒也很想見識一下這個美人!),最重要的是曹丕的病故,孟達在魏國的日子越來越不好過。後來,司馬懿派人勸他最好來洛陽朝覲一下,孟達立即感到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機,於是,就開始和吳、蜀進行秘密來往。

諸葛亮派郭模去聯絡,可惜被申儀得個正著,本來申儀就和孟達有怨,這時正好抖了出去,於是孟達起兵造反。司馬懿聞訊立即調兵進攻,才八天,就從南陽宛城趕到了上庸城下,表現了司馬懿非凡的軍事才幹——順

順便說一句,徐晃並沒有參加這次戰役,公明公是病死的。

本來,由於上庸城牆高池深,加之三面環水,易守難攻,按孟達的能力應該是可以挺到諸葛亮援軍抵達的,可是,守將鄧賢(還是孟達的外甥)、李輔等在關鍵時刻「開門出降」(見晉書宣帝紀),孟達只守了半個月,就兵敗身亡。孟達的部曲當時已達7000余家,都被北遷至幽州。

最後說一下申儀的結局。申儀在孟達兵敗後被招入朝,沒有獲得應有的嘉獎卻被免官,曾經在陝東南、鄂西北稱霸一方的申氏家族終於覆滅……回想起不久前揭發孟達造反時的喜悅,在洛陽,處於軟禁之中的申儀,這時恐怕會有說不出的辛酸吧……

3樓:茶山上的拷地瓜

能上網,這樣的資料很容易就找到了~!不過還是感謝樓上的朋友啊~!

三國時期的孟達是誰

4樓:匿名使用者

三國孟達

孟達(?-228)字子度,《三國演義》中字子慶,本字子敬,扶風(今陝西興平東南)人,三國時期人物。本為劉璋屬下,後降劉備。

襄樊之戰時因不發兵救關羽而觸怒劉備,於是投奔曹魏。此後又欲反曹魏而歸蜀漢,事敗而死。

三國裡面的孟達是個怎樣的人?

5樓:性格態度命運

個人認為他就是個很識時務的人。三國

不知道你說的是《三國志》還是《三國演義》,但不管哪個,裡面的孟達的確都是先降蜀漢,後降曹魏,再之後又有降吳蜀之意,從表面上看的確是個反覆無常的小人,而且放在曾今的歷史背景這樣的人的確不怎麼受人待見,但如果熟讀三國的人可以不難發現,其實孟達是個頭腦精密,思維敏捷的人,每次投降都有原因可尋,而且每次降的都有價值,每次都改變著三國歷史的發展,他真的是三國中舉足輕重的人物,「識時務者為俊傑」的代表

6樓:匿名使用者

所以,為什麼你不去三國吧而是來南鋼吧

三國時的孟達怎麼死的?

7樓:新影視青年

被司馬懿破城斬殺,曹丕死後,當時桓階、夏侯尚都已去世,孟達因心不自安,在諸葛亮引誘下,企圖歸蜀漢,孟達又與魏興太守申儀有隙,申儀將孟達計畫洩漏,司馬懿寫信安撫孟達,暗中遣軍進討。

孟達認為司馬氏率軍來討,至少需要三十日方能抵達,所以當司馬懿八日內,行軍一千二百裡趕來時,完全打亂了孟達的部署。後來司馬懿包圍上庸十六天,孟達外甥鄧賢、部將李輔開城投降,司馬懿因而破城斬殺孟達,傳首京師。孟達有子孟興,為議督軍,公元264年(咸熙元年)被遷徙回右扶風。

拓展資料:

孟達(?-228),字子度(**《三國演義》中字子慶),本字子敬,因劉備的叔父名叫劉子敬,為避諱而改字。扶風郡(治今陝西興平東南)人,三國時期人物。本為劉璋屬下,後降劉備。

模之所言,非小事也,亮豈輕之而令宣露,此殆易知耳。」奇襲荊州之戰時因不發兵救關羽而觸怒劉備,於是投奔曹魏,在魏官至散騎常侍、建武將軍,封平陽亭侯。此後又欲反曹魏而歸蜀漢,事敗而死。

8樓:戻斪棧

後來孟達被司馬老兒宰了,人都把孟達起事論為失敗。但**讀者或許沒發現一件事:孟達臨死前殺了乙個人,魏國當時的第一猛將,徐晃。

聯想到和徐晃仲伯之間的張頜後來在對蜀作戰中的無敵,可以明白殺了徐晃有多大的功勞。

在我九歲時,我恨孟達,但是我現在十九歲了。仔細想一下,可以發現很多問題。他在待遇不錯的條件下寧跟劉備,是否真是為了功名利祿?

他在關羽危急時不發救兵是否真的錯誤?以上庸人馬之少,吳兵重圍之嚴,何況一旦救關羽不成,呂蒙乘機襲取漢中,蜀漢亡矣!孟達當時做著乙個艱難的選擇。

因為說實話,關羽一死,荊州一失,就注定了三國最後的結局。孟達當時做的決定可能是影響整個歷史程序的,但以他如此微弱的能力,無法左右天下大局。可以這麼說:

即使關羽能救,荊州也必失,歷史終究無可改變。

而他在晚年,已經可以悠閒地做乙個郡守的情況下,卻忽然起兵。他應該知道,即使他成功,蜀漢也難以統一天下。他應該知道,以他的兵力,突入關中也是死路一條,但他還是這麼做了。

我很難猜度他的心路歷程。乙個人在轉戰多年後,自然而然地會回憶很多事。他如此做,或許真的只是為了讓自己了無遺憾。

所以,孟達,從某個意義上說,是個來去明白的男人。我認為。

求手機三國殺國戰規則要詳細一點的

一 三國殺國戰目標 玩家的遊戲目標與勢力有關 消滅所有與自己不同勢力的角色。特殊的 野心家需要消滅所有其他角色。二 三國殺國戰選將 發給每位玩家7張武將牌 9 12人遊戲時,發給每人五張 選出兩張勢力相同的武將牌並背面朝上放置,稱為 暗置 參考段落 明置和暗置 靠近體力牌的武將視為主將,另乙個視為副...

漢末三國時期,著名的謀士有那些?詳細點!謝謝

漢末,三國時期最著名的有5位謀士 1諸葛亮,字孔明.諸葛亮是三國演義著力塑造的人物,在老百姓的心目中,他就是智慧型的化身,雖然諸如 草船借箭 空城計 等計謀與諸葛亮無關,但仍然不可否認,他是三國中最有謀略的人.2賈詡,字文若.賈詡是曹操最重要的謀士之一.三國演義中對賈詡的描述不多,但每一次他出場,都...

三國的孟達先叛蜀後叛魏是什麼原因

司馬光直接指出是由於劉封的 侵陵 才導致孟達的叛國。關於劉封對孟達的侮辱,在陳壽 三國志 中還有兩處提到。一是 三國志 蜀書 劉封傳 劉 封既至,先主責封之侵陵達,又不救羽。二是 三國志 蜀書 費詩傳 諸葛亮給孟達的信中提到的 嗚呼孟子,斯實劉封侵陵足下,以傷先主待士之義。通過以上兩段史料的記載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