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述紫外可見光譜法在有機化學中的應用

2021-03-09 22:37:00 字數 1684 閱讀 9537

1樓:z天仇

分析化學中主要抄有光譜 色譜 電位法。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是以紫外或可見單色光照射吸光物質的溶液,用儀器測起吸光度,記錄吸光度隨波長的變化曲線,或波長一定時,用吸光度和吸光物質濃度之間的關係來進行定性或定量分析。主要特點:

靈敏度高(10-6mol*l-1) 精密度和準確度高 應用範圍廣 儀器操作簡便、快速、**較低、測定方法易於推廣。

具體原理操作,有需要再聯絡我吧。打字很累的》83330959

2樓:匿名使用者

3樓:匿名使用者

在波數為4000---400/cm(波長為2.5---25微公尺)的紅外光照射下,樣品分子

吸收紅外光會發生振動能級專躍遷,所測得的吸收光譜屬稱為紅外吸收光譜,簡稱紅外光譜(ir)。紅外光譜圖通常以波數或波長為橫座標,表示吸收峰的位置,以透過率t為縱座標,表示吸收強度。

摘自《有機化學》第二版

個人理解是在有機分子結構分析中,確定較為複雜分子結構的重要方法。

紫外可見吸收光譜在分析上有哪些應用

4樓:愛我家菜菜

紫外-可見光譜儀涉及的波長範圍是0.2--0.8微公尺(對應波數50000-12500厘公尺-1),它在有機化學研究中得到廣泛的應用。

通常用作物質鑑定、純度檢查,有機分子結構的研究。在定量方面,可測定結構比較複雜的化合物和混合物中各組分的含量,也可以測定物質的離解常數,絡合物的穩定常數,物質分子量鑑別和微量滴定中指示終點以及在高效液相色譜中作檢測器等 。

簡述紫外光譜分析的基本原理

5樓:朝顏_林西

在紫外光譜中,波長單位用nm(奈米)表示。紫外光的波長範圍是10~380 nm,它分為兩個區段。波長在10~200 nm稱為遠紫外區,這種波長能夠被空氣中的氮、氧、二氧化碳和水所吸收,因此只能在真空中進行研究工作,故這個區域的吸收光譜稱真空紫外,由於技術要求很高,目前在有機化學中用途不大。

波長在200~380 nm稱為近紫外區,一般的紫外光譜是指這一區域的吸收光譜。波長在400~750 nm範圍的稱為可見光譜。常用的分光光度計一般包括紫外及可見兩部分,波長在200~800 nm(或200~1000 nm)。

分子內部的運動有轉動、振動和電子運動,相應狀態的能量(狀態的本徵值)是量子化的,因此分子具有轉動能級、振動能級和電子能級。通常,分子處於低能量的基態,從外界吸收能量後,能引起分子能級的躍遷。電子能級的躍遷所需能量最大,大致在1~20 ev(電子伏特)之間。

根據量子理論,相鄰能級間的能量差δe、電磁輻射的頻率ν、波長λ符合下面的關係式

δe=hν=h×c/λ

式中h是蒲朗克常量,為6.624×10^-34j·s=4.136×10^-15 ev·s;c是光速,為2.

998×10^10 cm/s。應用該公式可以計算出電子躍遷時吸收光的波長。

許多有機分子中的價電子躍遷,須吸收波長在200~1000 nm範圍內的光,恰好落在紫外-可見光區域。因此,紫外吸收光譜是由於分子中價電子的躍遷而產生的,也可以稱它為電子光譜。

6樓:匿名使用者

什麼是可見光光觸媒

不知道,只知道光觸媒是一種催化劑,只是要在光照的條件下才會產生催化作用。本身他不參加化學反應,性質非常穩定,但是,在光照之下,它將光能轉換為化學能,激發周圍的水分子和氧分子發生電離,釋放出氧化電位最高的羥基自由基中間體,從而呈現寶貴的光電效應。可以將有害氣體氧化分解掉。光觸媒 photocataly...

可見光的頻率,波長以及光子能量範圍是多少

可見光的波 bai長範圍在770 390奈米之間du。波長不同的電磁波zhi,引起人眼dao的顏色感覺不同。內770 容622nm,感覺為紅色 622 597nm,橙色 597 577nm,黃色 577 492nm,綠色 492 455nm,藍靛色 455 390nm,紫色。頻率 光速 波長 hv,...

為什麼波長越短的可見光穿透力越強?藍光是因為波長短

之賣身不賣藝 知乎上看到一個答案,我是看懂了,不知道題主看懂沒。波長 無線電波 微波 紅外線 可見光 紫外線 x射線 r 射線首先要理解常說的 穿透 這個概念.對於波長較長的波,穿透 其實指的是繞射的能力。例如無限電波可以繞過高樓大廈傳播 紅燈的燈光比綠光和黃光更能穿透霧靄傳播到遠處以提醒司機。對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