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入平羌江水流中的影指的是什麼這一句明寫又暗寫明

2021-03-09 06:26:28 字數 2791 閱讀 8729

1樓:

「影」指的是月影,此句明寫月映清江的美景,暗點秋夜行船之事。

「入」和「流」兩個動詞構成連動句式,是說月影映入江水,又隨江水流去。任憑江水怎樣流,月影卻是不動的。只有觀者順流而下,才會看到「影入江水流」的妙境。

這句詩出自唐代詩人李白的《峨眉山月歌》。

原文: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譯文:高峻的峨眉山前,懸掛著半輪秋月。流動的平羌江上,倒映著精亮月影。夜間乘船出發,離開清溪直奔三峽。想你卻難相見,戀戀不捨去向渝州。

擴充套件資料

創作背景

這首詩出自《李太白全集》卷八,是李白年輕時的作品。峨眉山是蜀中大山,也是蜀地的代稱。李白是蜀人,因此峨眉山月也就是故園之月。

此詩是李白初離蜀地時的作品,大約作於開元十二年(724年)秋天。

後世影響

這首詩對當時及後世的詩歌創作頗有影響。杜甫《江月》《月三首》、鄭遙《初月賦》、蘇軾《送張嘉州》、陸游《月岩》等作品都有明顯的受到李白《峨眉山月歌》影響的痕跡。

詩中連用了五個地名,詩境就這樣漸次為讀者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圖,構思精巧,不著痕跡。五個地名,共計十二個字,這在萬首唐人絕句中是僅見的,人們不但不感到重複,而且認為是絕唱。

其原因就在於詩境中無處不滲透著江行的經驗和思友之情,無處不貫穿著山月這一具有象徵意義的藝術形象它把廣闊的空間和較長的時間統一起來。

其次地名的處理也富有變化。「峨眉山月」、「平羌江水」是地名附加於景物,是虛用;「發清溪」、「向三峽」、「下渝州」則是實用,在句中的位置也有不同,所以讀起來就覺得不著痕跡,自然入妙。

2樓:匿名使用者

峨眉山月歌

【唐】李白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問:「影入平羌江水流」中的「影」指的是什麼?這一句詩既有明寫又有暗寫,明寫的是什麼,暗寫的又是什麼?

答:「影」指的是月影;這一句詩明寫月映清江的美景(晴朗優美的江中月景),暗寫秋夜行船之事。

3樓:匿名使用者

此句不僅寫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時暗點秋夜行船之事。影是月影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和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這兩句詩寫的都是什麼的美景。

4樓:匿名使用者

《峨眉山月歌》的中心思想描寫了月映清江的美景,抒發了詩人思念故鄉和友人的感情。

5樓:喬木查

此句出自唐代詩人劉禹錫的《望洞庭》寫的是洞庭湖的景色

全詩如下: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遙望洞庭山水色,**盤裡一青螺。

詩中描寫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優美景色。微波不興,平靜秀美,分外怡人。詩人飛馳想像,以清新的筆調,生動地描繪出洞庭湖水寧靜、祥和的朦朧美,勾畫出一幅美麗的洞庭山水圖。

表現了詩人對大自然的熱愛,也表現了詩人壯闊不凡的氣度和高卓清奇的情致。

詩從乙個「望」字著眼,「水月交融」、「湖平如鏡」,是近望所見;「洞庭山水」、「猶如青螺」,是遙望所得。雖都是寫望中景象,差異卻顯而易見。近景美妙、別緻;遠景迷瀠、奇麗。

潭面如鏡,湖水如盤,君山如螺。銀盤與青螺相映,明月與湖光互襯,更覺情景相容、相得益彰。詩人筆下的君山猶如鑲嵌在明鏡洞庭湖上一顆精美絕倫的翡翠,令人美不勝收。

其用詞也極精到。

首句描寫澄徹空明的湖水與素月青光交相輝映,儼如瓊田玉鑑,是一派空靈、縹緲、寧靜、和諧的境界。表現出天水一色,玉字無塵的融和畫面。「和」字下得工煉,表現出了水天一色、玉宇無塵的融和的畫境。

而且,似乎還把一種水國之夜的節奏——演漾的月光與湖水吞吐的韻律,傳達給讀者了。

第二句描繪湖上無風,迷迷濛濛的湖面宛如未經磨拭的銅鏡。「鏡未磨」三字十分形象貼切地表現了千里洞庭風平浪靜、安寧溫柔的景象,在月光下別具一種朦朧美。因為只有「潭面無風」,波瀾不驚,湖光和秋月才能兩相協調。

否則,湖面狂風怒號,濁浪排空,湖光和秋月便無法輝映成趣,也就無有「兩相和」可言了。

第三、四句詩人的視線從廣闊的湖光月色的整體畫面集中到君山一點。在皓月銀輝之下,洞庭山愈顯青翠,洞庭水愈顯清澈,山水渾然一體,望去如同乙隻雕鏤透剔的銀盤裡,放了一顆小巧玲瓏的青螺,十分惹人喜愛。詩人筆下秋月之中的洞庭山水變成了一件精美絕倫的工藝美術珍品,給人以莫大的藝術享受。

「**盤裡一青螺」,真是匪夷所思的妙句。此句的擅勝之處,不止表現在設譬的精警上,還表現了詩人壯闊不凡的氣度和寄託了詩人高卓清奇的情致。在詩人眼裡,千里洞庭不過是妝樓奩鏡、案上杯盤而已。

舉重若輕,自然湊泊,毫無矜氣作色之態,這是十分難得的。把人與自然的關係表現得這樣親切,把湖山的景物描寫得這樣高曠清超,這正是詩人性格、情操和美學趣味的反映。沒有蕩思八極、納須彌於芥子的氣魄,沒有振衣千仞、涅而不緇的襟抱,極富有浪漫色彩的奇思壯採。

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是年輕的李白初離蜀地時的作品,意境明朗,語言淺近,音韻流暢.

詩從「峨眉山月」寫起,點出了遠遊的時令是在秋天.「秋」字因入韻關係倒置句末.秋高氣爽,月色特明(「秋月揚明輝」).

以「秋」字又形容月色之美,信手拈來,自然入妙.月只「半輪」,使人聯想到青山吐月的優美意境.在峨眉山的東北有平羌江,即今青衣江,源出於四川蘆山縣,流至樂山縣入岷江.

次句「影」指月影,「入」和「流」兩個動詞構成連動式謂語,意言月影映入江水,又隨江水流去.生活經驗告訴我們,定位觀水中月影,任憑江水怎樣流,月影卻是不動的.「月亮走,我也走」,只有觀者順流而下,才會看到「影入江水流」的妙景.

所以此句不僅寫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時暗點秋夜行船之事.意境可謂空靈入妙.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是什麼意思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的意思是 峨眉山前,懸掛著半輪秋月。流動的平羌江上,倒映著明亮的月影。這句話出自唐代李白的 峨眉山月歌 全詩如下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這首詩是在秋天遠遊時寫的。秋 字倒置句末。秋高氣爽,月色明亮。秋 字又形容月色之美。月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