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時同醉破春愁,醉折花枝作酒籌怎麼讀

2021-03-09 00:13:09 字數 1967 閱讀 5059

1樓:e拍

花時同醉破春愁,huā shí tóng zuì pò chūn chóu。

醉折花枝作酒籌,zuì zhé huā zhī zuò jiǔ chóu。

出自唐代白居易的《同李十一醉憶元九》。

原文:花時同醉破春愁,醉折花枝作酒籌。

忽憶故人天際去,計程今日到梁州。

譯文:花開時我們一同醉酒以消除濃濃春愁,醉酒後攀折了花枝當做行令籌子。突然間,想到老友遠去他鄉不可見,計算一下路程,你今天該到梁州了。

擴充套件資料

創作背景

唐人喜歡以行第相稱。這首詩中的「元九」就是在中唐詩壇上與白居易齊名的元稹。公元809年(元和四年),元稹奉使去東川。

白居易在長安,與他的弟弟白行簡和李杓直(即詩題中的李十一)一同到曲江、慈恩寺春遊,又到杓直家飲酒,席上憶念元稹,就寫了這首詩。

詩詞賞析

這首詩是白居易絕句中的名篇。醉折花枝,爛漫之態,已自忘卻春愁,「忽」字一轉,忽然想起故人已去,迢迢萬里,正在途中;屈指算來,今日已到梁州了。說到這裡便倏然止住,不必再說下去,自有不盡之意。

第四句不過順三句的「天際去」三字而來,而茫然若失,停杯投著之意,俱在言外。以「愁」起,醉以忘憂,半响歡樂,卻因偶生一念,猛然酒醒,復歸惆悵,仍以「愁」結,而「愁」意更添一倍。

第三句,醉樂之中,忽然想到故人已去,雖是偶然一念,卻寫得合乎常情,真實感人。偶然間想起故人離別,一念驚心,而突然酒醒。兩首詩寫的都是人們生活中常有的情感體驗,一正一反,一沉痛,一含蓄,都寫得真實感人。

末句計算元行程,元穗剛好此日到了梁州,寫了一首《梁州夢》。寫夢見與白居易(還有李構直)同遊曲江,正當盡興之時,忽然人呼馬嘶,一驚而醒,才知身在梁州。寫夢境,寫得極其真實。

令人驚奇的是,白居易與構直折花飲酒寫作此詩之地,也恰恰是在曲江慈恩寺,跟元稍夢見的情形一模一樣。元藕之夢憶,白居易之醉憶,簡直已到心靈感應的程度,友誼之厚,感人至深。

2樓:匿名使用者

忽憶故人天際去,計程今日到梁州。

譯文花開時我們一同醉酒以銷春之愁緒,醉酒後盼著了花枝當做喝酒之籌碼。

突然間,想到老友遠去他鄉不可見,屈指算來,你今天行程該到梁州了。

閱讀下面一首詩,然後回答問題。 同李十一醉憶元九 自居易花時同醉破春愁,醉折花枝作酒籌。忽憶

3樓:手機使用者

(1)第一問:白居易(或「作者與李十一」)。第二問:元九(或元稹、故人)。

(2)改句好。理由有三點:「醉」為下文「醉折」作鋪墊,使起句與次句聯絡緊密;起、承兩句重複使用「花」和「醉」二字,相映成趣;首句為三四句寫「忽憶」伏筆。(意對即可)

花時同醉破春愁,醉折花枝當酒籌。忽憶故人天際去,計程今日到涼州。謎語是什麼

4樓:匿名使用者

猜什麼?動物,植物,人,事,歷史……

5樓:歲月靜好

是猜乙個詩人嗎?應該是李白。

試著擇取乙個角度,賞析《同李十一醉憶元九》這首詩

6樓:匿名使用者

同李十bai

一醉憶元九

花時同醉破春愁du,醉折zhi花枝作酒籌。

忽憶dao

故人天際去,

回計程今日到梁州。

花開時我們一同答醉酒以銷春之愁緒,

醉酒後攀折了花枝當作喝酒之籌碼。

突然間,想到老友遠去他鄉不可見,

屈指算來,你今天行程該到梁州了。

這首詩的特點是,即席拈來,不事雕琢,以極其樸素、極其淺顯的語言,表達了極其深厚、極其真摯的情意。而情意的表達,主要在篇末「計程今日到梁州」一句。「計程」由上句「忽憶」來,是「憶」的深化。

故人相別,居者憶念行者時,隨著憶念的深入,常會計算對方此時已否到達目的地或正在中途某地。這裡,詩人意念所到,深情所註,信手寫出這一生活中的實意常情,給人以特別真實、特別親切之感。

有關《醉花陰》的,有關《醉花陰》的資料

醉花陰 抄 是一種詞牌襲名,又名 九日 雙調小令,仄bai韻du格,五十二字。上zhi下闋各五句。醉花陰dao李清照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銷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銷魂,簾捲西風,人比黃花瘦。本詞中千古流傳的佳句就是 莫道不銷魂,簾捲西風,人比黃花瘦 ...

李清照作《醉花陰》的背景是什麼李清照的醉花陰寫作背景是怎樣的?

1 背景 這首詞是作者婚後所作,抒發的是重陽佳節思念丈夫的心情。傳說清照將此詞寄給趙明誠後,惹得明誠比試之心大起,遂三夜未眼,作詞數闋,然終未勝過清照的這首 醉花陰 2 原文 醉花陰 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消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櫥,半夜涼初透。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簾捲西風,人比...

讀醉花陰的讀後感作文,讀醉花陰的讀後感800字作文

讀後感是議論性較強的讀書筆記,要用切身體會,實踐經驗和生動的事例來闡明從 讀 專中悟出的道屬 理.因此,讀後感中既要寫 讀 又要寫 感 既要敘述,又必須說理.敘述是議論的基礎,議論又是敘述的深化,二者必須結合.讀後感以 感 為主.要適當地引用原文,當然引用不能太多,應以自己的語言為主.在表現方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