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被打了不還手,只知道哭,家長應該怎麼做

2021-03-08 11:43:07 字數 6046 閱讀 6444

1樓:香蕉巴哪

講個故事:

聽一日本朋友說他孩子幼兒園班裡有個小孩,性格有點弱,不太愛說話,別的孩子拿他的玩具,他就哭,慢慢的其他孩子習慣惹他哭,老師也沒太多精力一直哄他。孩子爸爸人很高大和善,知道自己孩子被欺負的事後,一次到學校跟老師說,給其他家長帶個話,讓其他孩子離他孩子遠點,如果做不到,他會讓那些孩子離他們父母遠點。

之後他孩子乙個人玩再沒人欺負。後來聽說孩子爸爸說,他其實是***成員,他崇尚哪怕自己孩子在外面把別人打破頭,他掏醫藥費,給人家賠禮道歉,也比被別人欺負,接受別人道歉好。有點跑題,意思只有乙個,打和被打,二者之能擇一的時候,選擇打,後果大人承擔,讓孩子沒有心理負擔,以後孩子就有勇氣面對一切。

當然大人承擔後果的同時也要讓孩子明白是非和平衡,而不是任何情況下都出手。

作為家長都有這樣的心理,既害怕自己的心肝寶貝被別的熊孩子欺負,又擔心在自己的慫恿下,自己的孩子變成別人眼中欺負人的「熊孩子」。

首先,我們應該弄清楚孩子被打了,就是被欺負了嗎?

先來看乙個故事。莉莉和小靜,是兩個幼兒園的小女孩,平時非常要好。有一天,小靜的媽媽去幼兒園接她放學時,卻遠遠的看見莉莉和小靜吵嘴了,爭執中,莉莉一下把小靜推到了地上扭頭就走了。

平時女兒都是家裡的小公主,小靜媽媽親眼看見女兒居然被小朋友欺負,真是心都痛麻了。她一把衝過去抱起女兒,問她:「剛才莉莉推你,你怎麼不還手啊!

她這麼欺負你,你還跟她做什麼朋友啊!以後再也別跟她一塊玩了!」小靜從媽媽的懷裡掙開,一屁股又坐回了地上,大聲哭了起來……

我們喜歡用**世界的規則,去對待孩子們的矛盾。可是,孩子眼中的世界是什麼樣子,其實很大程度上卻取決於我們教他們怎麼來看待。他們的情緒來得快也去得快,經常前一秒還相互推搡打來打去,下一秒就已經擦乾眼淚重新手拉手去追來追去。

莉莉和小靜,也許只是一次好朋友之間再正常不過的鬧情緒,可是在小靜媽媽看來,卻是自己的孩子受到了欺負。媽媽要求小靜應該「還手打回去」、「別跟她玩了」,對孩子是一種「對方在欺負你,你不打回去就是懦弱。你們不能再做朋友了」的心理暗示,這種暗示,讓小靜比被好朋友推了一把更加難受。

這種暗示的結果,也許小靜以後真的受了欺負,卻也再不願意告訴媽媽。

永遠都不要小瞧「心理暗示」的作用。當我們的孩子還很弱小,不能保護自己時,家長的這些語言和行為,反而是一種對孩子的心理引導,讓他們變得越來越懦弱、自卑。

孩子到底有沒有「受到欺負」,不應該由我們來判斷,而應該交回給孩子自己。如果對方孩子並沒有用武力來達到目的並樂在其中的主觀故意,我們的孩子也並沒有在被打後產生委屈、恐懼、憤怒的情緒,那我們完全沒有必要主動去引導孩子,讓他們覺得自己「被欺負」了。不能因為總害怕自家孩子吃虧,就不惜扼殺孩子們單純的友誼和快樂。

結語:你是怎樣教育你家孩子的?

2樓:匿名使用者

他是不知道怎麼反擊的。父母被打了怎麼做,孩子也一樣。你們自己會怎麼做?

3樓:匿名使用者

跟孩子溝通一下,問清楚到底是什麼情況,再跟他們的老師溝通一下,讓老師注意一下,多幫忙看著點,再跟打人的學生家長溝通一下這個情況,

孩子被別人打了不還手,只知道哭,家長應該怎麼教育他?

4樓:匿名使用者

正確引導,前提明確打架是不對的!是不允許的!自我防衛的情況另說,這些要明確!

同時家長更應該和孩子有良好的溝通,了解前因後果,知道了癥結,才能對症下藥!如樓主的提問,孩子打架,和孩子被打,這是不一樣的!敢打架的小孩,正常情況下,是很少會對家長哭的,甚至害怕家長知道!

(誰沒年輕過?!)打架不怕,及時扭正過來,改正錯誤。 但你說的「被打了」,我是不是可以理解為「被霸凌了」?!

「只知道哭」,說明孩子不知道該怎麼辦!缺少相應或者相關的自我保護知識和意識!

另一方面,作為家長的你,應該正確的把「教育」分開理解為「教(jiao第一聲)」和「育」!你了解孩子的性格了嗎?性格是如何?

孩子被霸凌了,是否第一時間和你說?其實我非常願意相信一些學校和一些「有關部門」,但是很多「霸凌」,「虐待」事件,都是在網路上**後,才有人出來處理的!所以在某些情況下,我很贊同下面「熊貓哥哥新新」說的:

告訴你的孩子,你要有尊嚴,不要讓別人拿走你的尊嚴。你要戰鬥,爸媽是你的後盾!!!領導都說過:

咱不惹事,但也不怕事!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最後還是那句——對症下藥!相關的事情,你還是去諮詢相關的權威吧。

5樓:仙の旋律

不還手未必是錯的,但你得幫孩子確認自己的對錯判斷,是非分辨。不還手的理由是出於強者還是弱者。說實話,90%的情況不還手都是更明智的選擇,也有利於孩子的成長,但作為家長要有效的利用這種機會幫孩子學會如何保護自己。

為什麼不能還手,如果還手了,可能出現什麼後果?與之相對,選擇不還手,各種可能的結果?幫孩子情景分析,縱觀利弊,學會認清形勢,更要學會認識自己。

孩子要做乙個什麼樣的人?選擇做什麼樣的人,就要做什麼樣的事。將來想入黑幫(這個未必就是不好的事),那就要重重的還手,趁機練個打架的分寸,並趁機殺雞儆猴,震懾全校。

還手與不還手的選擇是否有充足的理由,這就是強者和弱者的根本區別。弱者是沒得選擇的。

注意鍛鍊身體,做一些磨鍊意志的事情,身體強壯和心智強壯,才是強者之路。

6樓:瘋搜了鄉親們

沒有理被打了,就告訴你孩子以後老實點。有理被打了,就告訴你孩子:被打時如果老師不在場,就狠狠的還擊。

至於把別人打壞了,那你作為家長,你把孩子送進某個集體中的時候就該做好給別的孩子出醫療費的準備。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人的本性就是紛爭,別管多大孩子。個性都是小時候形成的,小時候太老實,會被欺負一輩子的。

另外挨欺負這個事,有一次就有兩次,在社會上挨欺負還能躲一躲,但是在學校挨欺負的話,那躲無可躲藏無可藏,因為必須天天上學,天天要面對欺負自己的人,你怎麼辦?在學校被欺負的時間不是用「次」來計算的,而是用「年」來計算的。假如有人連續欺負你孩子三年,你作為家長,你怎麼辦?

再說你孩子天天被欺負,被嘲笑,學習成績可能好嗎?上課被欺負下課被欺負放學的路上被欺負......你想想吧。

假如欺負你孩子的同學的爸爸和班主任關係在「好一點」,......你孩子報告老師說自己被欺負了,假如老師只是輕描淡寫的說了欺負你孩子的同學幾句就不了了之,然後欺負你孩子的同學以後會變本加厲的欺負你孩子。想想吧。

7樓:匿名使用者

告訴他,自己不能先動手打別人,如果是別人先動手打的,無論是否能打贏,都要打回去,一直打到對方認輸為止。

8樓:匿名使用者

家長要給孩

子討回乙個說法,不要給孩子留下任何陰影的地方。要給孩子講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道路,有些孩子的性格是天生的,但是也有很多是需要後天培養的,就是需要家長不斷的引導。

反正如果有人打我家孩子,先去討說法,幫孩子打回來。嘻嘻 當然這是不建議的。

9樓:熊貓哥哥新新

告訴你的孩子,你要有尊嚴,不要讓別人拿走你的尊嚴。你要戰鬥,爸媽是你的後盾。

10樓:alwayslove日漫

小學的話,家長叫幾個人跟著去,初中高中中學的話,叫幾個警察跟著去學校幾回對方就老實了

11樓:智慧型媽媽育兒說

孩子被別人打了以後,家長的行為和態度對孩子的影響很大。

曾經看到乙個鄰居的小孩,她的孩子被大一些的孩子打了,孩子哇哇大哭。鄰居一邊罵自己的孩子不懂得還手,一邊也打回那個打人的小孩。這下,兩個孩子哭成一團了。

我在旁邊看著,覺得這位鄰居的做法不是很妥當,至少,在給孩子示範方面的教育不是很妥當。但是當時沒有想過「如果我是這個媽媽,我應該怎麼做?」這個問題。

直到我有了大寶。

隨著大寶慢慢長大,不再是僅僅黏著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的小娃娃了,接觸的小朋友越來越多,小孩子間難免會有些小打小鬧,搶玩具,推人,打人等等的行為。我家大寶年紀小一些,經常被別的小朋友欺負。

有一次,有個小朋友想搶她的玩具,她不想給。那個小朋友就打了大寶一巴掌。大寶立馬哇哇大哭起來。

我知道這是個很好的教育大寶的機會,於是走過去,和大寶把她的玩具拿穩在手裡,抱著大寶說:「xx姐姐喜歡寶寶的玩具,所以她想拿來玩。可是,寶寶也喜歡這個玩具,所以你沒有給姐姐玩。

姐姐就打了你。寶寶哭了。寶寶不怕哈,媽媽在的,如果你的玩具不想分享出去,就拿著哈。

」這件事,我先和寶寶一起拿著她的玩具,接著用語言描述事情,同時告訴她媽媽的態度。我想這樣應該做到共情了。寶寶的心情慢慢平復了下來。

類似的經歷有過好幾次,之後她突然懂得把自己的玩具拿走,而不是任由別的小朋友搶,或者打她。有時候,也會自己分享玩具跟別的小朋友玩。

這些事我願意看到的。

喜歡記得點讚哦。

12樓:mama下午茶

家長可能覺得:有點生氣(我的孩子怎麼這麼慫,被人打了就知道哭),優點擔心(他這樣會不會一直受欺負啊),很多家長都有這樣的經歷,包括我,我們可以試試:

1.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孩子是怎麼想的?不還手只知道哭,是害怕嗎?

害怕什麼呢?怕打不過別人?怕大人會挨批評?

都有可能,那在這種狀態下,我們應該去責備孩子嗎?他當時肯定覺得特無助。

2.了解孩子的想法,和孩子談談,不要評判孩子(你怎麼這麼膽小,只會哭),描述你看到的就可以(比如:媽媽剛剛看到哪個小朋友推你了,你哭了),問問孩子對這個事情的想法(剛剛發生了什麼?

你有什麼感覺呢?)

3.說出你的感受,同樣不評判,只說自己的感受(媽媽覺得有點擔心,怕你會受傷,)。

4.共同解決問題,和孩子一起**問題的解決方式,不是你來告訴孩子,是一起來討論(可以說:下次遇到這種事情,我們怎樣做,可以避免受到傷害呢?)。

孩子的想法可能有些是不可行的,那就很孩子一起分析,如果我們這樣做,有會發生什麼?(比如孩子建議打回去,那就分析一下打回去接下來會怎樣,有可能是對方又打回來,然後越演越烈,知道雙方都嚴重受傷。當然,也有對方就會嚇跑,那其他小朋友又會怎樣看待這個事情了?

)直到討論出你和孩子都覺得可行的解決方案,告訴孩子:下次遇到這種情況就嘗試這樣處理,媽媽相信你可以的。

13樓:撒小叔

作為乙個人就會有喜、怒、哀、樂的各種

心情,正如食物有酸、甜、苦、辣之分。我們的心情會受到周圍人、事、物的影響,當我們遇見好的事物或事情時,我們會隨之高興、開心;當我們遇到不好的事物或事情時,我們會隨之哀傷、憤怒。我們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每天是高興的、是快樂的、是開心的,但是,這不是絕對的。

我們不可能每天都開心快樂,在我們漫長的人生路上肯定會有暴雨、狂風、雷電和荊棘。我們在面對這些時勢必會受傷,受挫,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的心情肯定會是憤怒的、悲哀的。

當我們的孩子被人打了以後,作為家長,應該幫助他分析清楚挨打的原因,分析他被打結果發生的各種潛在因素,同時又要培養他不怕強權和**勢力的這份決心,當我們自己的權利受到侵犯的時候,我們明知道自己奮鬥的結果不是很理想,但是,我們依然要維護自己的權利。我們每個人的人生都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肯定會有艱難險阻等著我們,面對這些艱難險阻時,我們應該積極應對,而不是消極躲避。我們要相信跨過這些艱難險阻後,我們的前途是一片光明。

就像有句歌詞中唱的:「陽光總在風雨後」。

我們人生會有過開心、有過快樂、有過悲哀、有過憤怒。因此,不論我們遇到的事物是好是壞,我們都要培養孩子擁有乙個正能量的心,只有這樣,才能在這個紛雜的社會中,繼續生存,繼續努力和奮鬥,哪怕我們遭遇了怎麼樣的社會現狀和社會現實困境,要教給孩子只有要保持一顆堅持努力、永不妥協和放棄的決心。

我們可以用自己親身的經歷去鼓勵孩子,記得我在大學時憑藉我堅韌的忍耐力,我度過了那痛苦的一年。有一次我晚上回宿舍,等我熄燈睡覺的時候,我夢見了我的奶奶,我在夢中夢見她去世了,把我哭醒了。世間最令人悲痛的事莫過於親人的離世。

我的奶奶很疼愛我,我也很依賴她,而且她都八十多歲了,所以我很怕失去她。那一晚我醒來之後,加深了我對奶奶的思念,我非常想念她,我怕她出事,想到這些,我就乙個人躺在床上偷偷地哭泣。那種感覺很心痛,很扎心,就有種心不在自己身上的感覺。

我因為一年沒回家,一年沒見到她,所以我很想念她。

我這個人有點怪的是,我在傷心難過的時候更愛看那些催淚的影片,所以,我就找了一部影片看。我一邊看一邊流淚,這樣做我會舒服點兒。後來我也不知道自己是怎麼睡著的,反正早上起來之後,我發現枕頭是溼的,估計是我哭著哭著睡著了吧。

這只是我個人在遇到困境的時候,乙個人最軟弱的體現,但是,我並沒有因此而一蹶不振,依然在堅持努力,繼續挑起生活的擔子往前走。所以在孩子被打的時候,我不光會給他分析前因後果,同時也會為她加油打氣,鼓勵他維權,同時也要讓他看到人性之弱和感性,但是,最終我們能做的只有努力、只有加油!

為什麼那些挨打的學生,被打時都不還手

那你就問問他為什麼不還手呢?如果他說怕的話,你就對他說,你是乙個男人,將來要頂天立地的,只要是別人欺負了你,就一定要還手,不然,你以後怎樣在社會上立足,怎麼保護好自己的親人呢?他都可以打你,你為什麼不能打他嘛。但是他如果說怕打不贏的話,就對他說,打得贏就打,打不贏還是要打,但是出一下氣就跑。沒事的話...

為什麼很多女人打了男人,男人都不還手,男人到底能不能打女人

女人打男人,男人不還手那是因為男人在讓著女人。而男人還手了那是忍無可忍的結果。所以說,女人最好不要一味的挑戰男人的道德底線,否則挨打就是活該。女的相對男的來講處於弱勢地位,保護弱者是人的本能。這裡並不是不敢打女的,也不是不能打,是因為女的這種生物不跟你講道理的,你如果真的打了她,那她可就沒完沒了的鬧...

孩子被打後不知道還手,家長該怎麼教育

首先家長需要注意,打孩子本身就是有問題的。時代在進步,教育孩子的方式同樣需要變通,孩子不是家長的出氣筒,而是乙個獨立的人。當家長在打孩子的時候,孩子已經學會了用暴力解決問題,反而會影響到孩子身心健康。所以打孩子孩子還手,家長先要反思自己是否出現了問題。其次,如果孩子的行為非常惡劣,也就是大家俗稱的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