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有哪些習俗呢?是不是不同的地方還不太一樣啊

2021-03-08 08:03:10 字數 5117 閱讀 7849

1樓:上海膚康診療所

端午節的習俗,各地區不太一樣的端午節:

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據說,屈原投汨羅江後,當地百姓聞訊馬上划船撈救,此後逐漸發展成為龍舟競賽。百姓們又憂江河裡的魚吃掉他的身體,就紛紛回家拿來公尺糰投入江中,以免魚蝦糟蹋屈原的屍體,後來就成了吃粽子的習俗。

時至今日,端午節仍是中國乙個十分盛行的隆重節日。端午節從2023年起為國家法定節假日,假期為一天。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23年5月20日,該民俗經***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中國幅員遼闊,不同民族、不同地區,端午節的習俗也大有不同,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中國各省奇異端午節風俗。

河北省市井小販於端午節兜售櫻桃桑椹,據說端午節吃了櫻桃桑椹,可全年不誤食蒼蠅。各爐食鋪**「五毒餅」,即以五種毒蟲花紋為飾的餅。灤縣已許聘的男女親家鹹於端午節互相饋贈禮品。

趙縣端午,地方官府會至城南舉行聚會,邀請城中士大夫宴飲賦詩,稱為「踏柳」。

山東省鄒平縣端午,人早起均需飲酒一杯,傳說可以避邪。日照端午給兒童纏七色線,一直要戴到節後第一次下雨才解下來扔在雨水裡。臨清縣端午,七歲以下的男孩帶符(麥稓做的項鍊),女孩帶石榴花,還要穿上母親親手做的黃在鞋,鞋面上用毛筆畫上五種毒蟲。

意思是藉著屈原的墨跡來殺死五種毒蟲。

山西省解州端午,男女戴艾葉,稱為「去疾」,幼童則系百索於脖子上,據說這是「為屈原縛蛟龍」。隰州端午,各村祭龍王,並在田間掛紙。懷仁縣端午又名「朱門」。

定襄縣端午,學生需致贈節禮給教師。潞安府以麥麵蒸團,稱為「白團」,與粽子一起拿來互相饋贈。

陝西省興安州端午,地方官率領僚屬觀賞競渡,稱之「踏石」。興平縣端午以綾帛縫小角黍,下面再縫上乙個小人偶,稱為「耍娃娃」。同官縣端午以蒲艾、紙牛貼門,稱為「鎮病」。

甘肅省靜寧州端午摘玫瑰以蜜醃漬為飴。鎮原縣端午贈新婚夫婦香扇、羅綺、巾帕、艾虎。漳縣端午,牧童祀山神。積薪丘,在雞鳴前焚燒,俗稱「燒高山」。

江蘇省嘉定縣端午,不論貧富,必買石首魚(俗稱鰉魚)煮食。儀徵縣也有「當褲子、買黃魚」的俗諺。南京端午,各家皆以清水一盆,加入少許雄黃,鵝眼錢兩枚,閤家大小均用此水洗眼,稱為「破火眼」,據說可保一年沒有眼疾。

武進有夜龍舟之戲,晚上在龍舟四面懸上小燈競渡,且有簫鼓歌聲相和。

浙江省桐盧縣鄉塾之學童,端午節具禮於師長,稱之「衣絲」。醫家則於午時採藥,相傳此日天醫星臨空。

江西省建昌府午節用百草水洗浴,以防止疥瘡,新昌縣以雄黃、丹砂酒中飲之,稱之「開眼」。

湖北省黃崗縣端午節巴河鎮迎儺人,花冠文身,鳴金逐疫。宜昌縣端午競渡,但以五月十

三、十四、十五三日特盛。五月十五又稱「大端陽」,食粽、飲蒲酒,例同端午。

湖南省攸縣端午,孕婦家富者用花幣酒食,貧者備雞酒,以竹夾楮錢,供於龍舟之龍首前祈求安產。嶽州府競渡以為禳災、去疾。又作草船泛水,稱為「送瘟」。

福建省福州端午舊俗,媳婦於是日以壽衣、鞋襪、團粽、扇子進獻公婆。建陽縣以五日為藥王曬藥囊日,人家皆於此日作醬。上杭縣端午用小艇縛蘆葦作龍形戲於水濱,稱為競渡。

仙遊縣端午競渡後,獻紙於虎嘯潭,以弔念嘉靖癸年戚繼光於此溺兵。邵武府端午節前,婦女以絳紗為囊盛符。又以五色絨作方勝,聯以彩線,繫於釵上。

幼女則懸之於背,稱為「竇娘」。

廣東省從化縣端午節正午以燒符水洗手眼後,潑灑於道,稱為「送災難」。新興縣端午,人家各從其鄰近廟宇鼓吹迎導神像出巡。巫師並以法水、貼符驅逐邪凡魅。

雷州地兒童或**以放紙鳶(風箏)為戲,謂之「放殃線」。

少數民族納西族

納西族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日清晨,家家要吃糖棗糯公尺飯,喝雄黃酒。門前插白篙、三根葛蒲及兩根大麥穗。長輩要給十五歲以下的孩子繞扎五色棉線,稱「續命線」。

男孩繞左腕,女孩繞右骯。續命線需戴一月的時間,等到六月二十七日火把節最後一天才解下燒掉。節日裡,集市上還擺設藥攤,**各類名貴藥材。

婦女們則繡織小香包、小錢包、布娃娃、扇套、筆套等手工藝品。

傣族粽包節傣族民間節日。流行於今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部分地區。夏曆五月初五日舉行。

節日裡,未婚青年男女身著盛裝,在村邊樹下圍成一圈唱情歌。然後,小夥子把粽包擲給自己所看中的姑娘,若姑娘也有意,就拾起粽包,雙雙到附近僻靜處談情說愛,至日落西天時才離去。

彝族因為端午節又叫端陽節,彝語把

「端」念成了「都」,所以將端陽節叫做「都陽節」。節日這天,家家戶戶門前都掛上菖蒲和艾葉,孩子們要用雄黃酒擦臉、青年男女還要包好粽子,帶上酒和培培肉,到風光秀麗的山間草坪,進行摔跤、跑馬、鬥牛、鬥羊、跳舞等娛樂活動。

台灣省台灣人很看重端午節正午的水和正午的茶。每到端午節當天中午12時,人們會提著桶,挑著擔,湧向村中的井邊,等候提取午時的井水。然後,回家擺開古樸雅緻的功夫茶具,泡沏獨具鄉土風味的午時茶,佐以節日主食「薄餅」吃喝起來。

「在台灣鄉間,家家戶戶都要清掃一新,節前人人都要理髮,據說若是頭髮太長,就要被妖精拔去扎粽子。」台灣人說,許多住家門口都掛菖蒲、艾草和貼鍾馗畫像,飲雄黃酒,婦女們頭上佩帶艾葉,小孩子佩香包,避邪保平安。

2樓:手機使用者

端午節各地節俗有不少不一樣的地方。 河北省

北平忌端午節打井水,往往於節前預汲,據說是為了避井毒。市井小販也於端午節兜售櫻桃桑葚,據說端午節吃了櫻桃桑葚,可全年不誤食蒼蠅。各爐食鋪**「五毒餅」,即以五種毒蟲花紋為飾的餅。

灤縣已許聘的男女親家鹹於端午節互相饋贈禮品。趙縣端午,地方官府會至城南舉行聚會,邀請城中士大夫宴飲賦詩,稱為「踏柳」。 山東省 鄒平縣端午,每人早起均需飲酒一杯,傳說可以避邪。

日照端午給兒童纏七色線,一直要戴到節後第一次下雨才解下來扔在雨水裡。臨清縣端午,七歲以下的男孩帶符(麥稓做的項鍊),女孩帶石榴花,還要穿上母親親手做的黃布鞋,鞋面上用毛筆畫上五種毒蟲。意思是藉著屈原的墨跡來殺死五種毒蟲。

即墨在端午節早晨用露水洗臉。 山西省 解州端午,男女戴艾葉,稱為「去疾」,幼童則系百索於脖子上,據說這是「為屈原縛蛟龍」。隰州端午,各村祭龍王,並在田間掛紙。

懷仁縣端午又名「朱門」。定襄縣端午,學生需致贈節禮給教師。潞安府以麥麵蒸團,稱為「白團」,與粽子一起拿來互相饋贈。

陝西省 興安州端午,地方官率領僚屬觀賞競渡,稱之「踏石」。興平縣端午以綾帛縫小角黍,下面再縫上乙個小人偶,稱為「耍娃娃」。同官縣端午以蒲艾、紙牛貼門,稱為「鎮病」。

甘肅省 靜寧州端午摘玫瑰以蜜醃漬為飴。鎮原縣端午贈新婚夫婦香扇、羅綺、巾帕、艾虎。子弟並邀集父兄宴請師長,稱為「享節」。

漳縣端午,牧童祀山神。積薪丘,在雞鳴前焚燒,俗稱「燒高山」。 江蘇省 嘉定縣端午,不論貧富,必買石首魚(俗稱鰉魚)煮食。

儀徵縣也有「當褲子、買黃魚」的俗諺。南京端午,各家皆以清水一盒,加入少許雄黃,鵝眼錢兩枚,閤家大小均用此水洗眼,稱為「破火眼」,據說可保一年沒有眼疾。武進有夜龍舟之戲,晚上在龍舟四面懸上小燈競渡,且有簫鼓歌聲相和。

高郵的端午較為特殊,有繫百索子、貼五毒、貼符、放黃煙子、吃「十二紅」等習俗,孩子興掛「鴨蛋絡子」,就是挑好看的鴨蛋裝在彩線結成的絡子中,掛在胸前。 四川省 石柱(石柱縣位於重慶市東部。)有「出端午佬」的習俗。

由四人以兩根竹竿抬起一張鋪有紅毯的大方桌。毯上用竹篾編乙個騎虎的道士。敲鑼打鼓,上街遊行。

舊時,川西還有端午「打字子」的習俗。是日,成都人皆買李子,于城東南角城樓下,上下對擲,聚觀者數萬。光緒二一年(一**五年)因擲李與外國傳教士發生衡突,此俗因而停止。

樂山、新津等地端午賽龍舟時,還舉行盛大商品交易會。在綿陽市和遂寧市的部分地區,有端午吃包麵[和餃子類似,用麵皮包餡煮食]的傳統,具體由來有待考證。 浙江省 桐廬縣鄉塾之學童,端午節具禮於師長,稱之「衣絲」。

醫家則於午時採藥,相傳此日天醫星臨空。 江西省 建昌府午節用百草水洗浴,以防止疥瘡,新昌縣以雄黃、丹砂酒中飲之,稱之「開眼」。 湖北省 黃岡市端午節巴河鎮迎儺人,花冠文身,鳴金逐疫。

宜昌市秭歸縣端午競渡,但以五月十

三、十四、十五三日特盛,另有祭祀、招魂等紀念屈大夫的活動,這一天還有曬水給小孩洗澡的習俗,就是放一盆水中太陽下曬,等水熱了給小孩洗澡,據說可以洗去汙濁和病魔。五月十五又稱「大端陽」,五月二十五又稱「末端陽」,食粽、飲蒲酒,例同端午。 湖南省 攸縣端午,孕婦家富者用花幣酒食,貧者備雞酒,以竹夾楮錢,供於龍舟之龍首前祈求安產。

嶽州府競渡以為禳災、去疾。又作草船泛水,稱為「送瘟」。 福建省 福州端午舊俗,媳婦於是日以壽衣、鞋襪、團粽、扇子進獻公婆。

建陽縣以五日為藥王曬藥囊日,人家皆於此日作醬。上杭縣端午用小艇縛蘆葦作龍形戲於水濱,稱為競渡。仙遊縣端午競渡後,獻紙於虎嘯潭,以弔念嘉靖癸年戚繼光於此溺兵。

邵武府端午節前,婦女以絳紗為囊盛符。又以五色絨作方勝,聯以彩線,繫於釵上。幼女則懸之於背,稱為「竇娘」。

廣東省 從化縣端午節正午以燒符水洗手眼後,潑灑於道,稱為「送災難」。新興縣端午,人家各從其鄰近廟宇鼓吹迎導神像出巡。巫師並以法水、貼符驅逐邪凡魅。

石城縣端午,兒童放風箏,稱為「放殃」。 海南省 每逢端午,海南各處都會如中原一般舉辦龍舟競渡等活動。在如今儲存最為完好的古縣治城垣定安,五百年歷史的明成化古城門洞內,仍有兩個石階疊架著兩條鮮豔、修長、昂揚的龍舟。

海島先人,端午時節,扛起龍舟,奔向大河,揮汗於南渡江中競渡……歷史就從乙個個古色端午,時光交錯著流淌到了今朝。素有「椰鄉」之稱的文昌,是宋慶齡的祖居地,臨海傍河。自古以來,當地沿海沿河居民每逢端午,都會舉辦賽龍舟的活動,祈福求安。

海南除了與內地相同的賽龍舟、吃粽子、掛菖蒲和艾草,還有乙個海島百姓都熟知的內容,就是洗龍水和洗草藥澡。 飲雄黃酒:在長江流域地區盛行。

吃餾公尺:在部分晉語地區盛行,餾公尺即黃公尺(黍)蒸製的公尺飯。 遊百病:

在貴州地區盛行。 台灣省 台灣過端午節時,許多住家門口都掛菖蒲、艾草和貼鍾馗畫像,**飲雄黃酒,小孩子佩香包,這些據說都有避邪保平安的作用。對商家來說,端午節是營銷民俗文化的好商機,每年都在挖空心思為賣粽子吸引眼球,台灣什麼稀奇古怪的粽子都有哦,很多民眾也很樂意展示自己的創意。

台南地區端午節不吃粽子,而是吃一種叫「煎堆」(又叫「煎錘」)的食物。此俗也與鄭成功有關。台灣和大陸一樣,端午節最有氣氛、最為熱鬧的是劃龍舟。

台灣各地的主要河川在端午節這天都舉行盛大的龍舟競賽。 江南地區 端午節賽龍舟,在我國南方十分流行,它最早當是古越族人祭水神或龍神的一種祭祀活動,其起源有可能始於原始社會末期。賽龍舟是中國民間傳統水上體育娛樂專案,已流傳兩千多年,多是在喜慶節日舉行,是多人集體划槳競賽。

史書記載,賽龍舟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興起的。由此可見,賽龍舟不僅是一種體育娛樂活動,更體現出人們心中的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精神。龍舟船的大小因地而異。

比賽是在規定距離內,同時起航,以到達終點先後決定名次。我國各族的龍舟賽略有不同。漢族多在每年「端午節」舉行,船長一般為20—30。

端午節有哪些習俗端午節的習俗,端午節有哪些風俗習慣?

有乙個水上運動賽艇,跟我國的端午節賽龍舟很像,很多人都認為它們是同乙個運動,只是造型不一樣,是這樣嗎?端午節有哪些風俗習慣?端午節是我國人民為紀念偉大詩人屈原而專門設立的乙個較為隆重的節日。各地的風俗習慣差不多主要有吃粽子,劃龍舟,還有大門掛艾草。端午習俗甚多,主要有扒龍舟 祭龍 採草藥 掛艾菖 打...

我國的端午節有哪些習俗,端午節的習俗有哪些,分別是什麼

端午節的食俗 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的端午節,端者,初也,五為陽數,故又稱 端陽節 端午節除了人們所共知的吃粽子外,各地還有豐富的食俗。吃黃鱔 我國江漢平原每逢端午節時,還必食黃鱔。黃鱔又名鱔魚 長魚等。端午時節的黃鱔,圓肥豐滿,肉嫩鮮美,營養豐富,不僅食味好,而且具有滋補功能。因此,民間有 端午黃...

端午節還有什麼習俗,端午節的習俗有哪些端午節的習俗有哪些

端午節吃粽子 賽龍舟 掛艾草 1 粽子,又叫做 角黍 筒粽 其由來已久,花樣繁多。現在的孩子對端午最深的印象應該就是吃粽子了,用河塘邊盛產的嫩草蘆葦葉 某些地區也有用竹葉 紮成乙個個三角形,根據內瓤給粽子命名,有沾著白糖吃的甜粽也有餡料豐富的鹹肉粽。2 相傳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