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葉的來歷

2021-03-08 06:24:00 字數 4618 閱讀 6143

1樓:萊克攸

傳說很久很久以前,在中國的北方出現了乙個奇特又能幹的人──神農氏。他小時候經常生病,爸爸媽媽就給他吃了很多草藥,這些草藥不僅治好了他的病,而且竟然讓他變得百毒不侵。不管是吃了有毒的野草,還是被毒蛇咬傷,他只是嘴唇發紫,過一會兒,紫色消退,身體依然安然無恙。

神農氏自己不怕毒,但當時有許多百姓卻因為吃錯了草藥或野菜而生了病,甚至送了命。他決心利用自己的特異功能為百姓造福。他一方面經常上山採草藥,每一種草藥他都先嚐一嚐,確定沒有毒之後,他再把它們採回家;另一方面開始給百姓治病,而且常常不收他們的診費。

時間長了,神農氏成了遠近聞名的醫生,神農嘗百草的故事也一直流傳了下來。

有一次,神農氏上山採藥。在下山的時候,他看見山坡上長著幾棵他從來沒有看見過的樹。他不知道這是什麼樹,就摘下了幾片樹葉,放進嘴裡嚼了一嚼。

頓時,他覺得口腔清新,精神百倍。於是,他就把這種樹葉採下來,拿回家後介紹給鄉親們。後來,他給這種樹葉取了個好聽的名字叫茶葉,他還教會了人們怎樣泡茶喝。

這就是茶葉的由來。

2樓:李志活

中國是茶的故鄉,也是茶文化的發源地。中國茶的發現和利用已有四五千年歷史,且長盛不衰,傳遍全球。茶是中華民族的舉國之飲,發於神農,聞於魯周公,興於唐朝,盛於宋代,普及於明清之時。

中國茶文化糅合佛、儒、道諸派思想,獨成一體,是中國文化中的一朵奇葩!中國茶區遼闊,茶區劃分採取3個級別,即一級茶區(以西南、江南地區為表),二級茶區(以西北、江北),**茶區(以華南地區為代表)。同時,茶也已成為全世界最大眾化、最受歡迎、最有益於身心健康的綠色飲料。

茶融天地人於一體,提倡「天下茶人是一家」。

茶文化起源

漢族人飲茶,注重乙個「品」字。凡來了客人,沏茶、敬茶的禮儀是必不可少的。當有客來訪,可徵求意見,選用最合來客口味和最佳茶具待客。

以茶敬客時,對茶葉適當拼配也是必要的。主人在陪伴客人飲茶時,要注意客人杯、壺中的茶水殘留量,一般用茶杯泡茶,如已喝去一半,就要新增開水,隨喝隨添,使茶水濃度基本保持前後一致,水溫適宜。在飲茶時也可適當佐以茶食、糖果、菜餚等,達到調節口味和點心之功效。

茶文化在漢族人的生活中,非常重要。 武王伐紂,茶葉已作為貢品。原始公社後期,茶葉成為貨物交換的物品。

戰國,茶葉已有一定規模。先秦《詩經》總集有茶的記載。 又如在漢朝 ,茶葉已成為佛教「坐禪」的專用滋補品。

魏晉南北朝,已有飲茶之風 。隋朝,全民普遍飲茶。 唐朝,茶業昌盛,茶葉成為「人家不可一日 無」,出現茶館、茶宴、茶會,提倡客來敬茶。

宋朝、流行鬥茶,貢茶和賜茶等等。

3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飲茶起源眾說紛紜:追溯中國人飲茶的起源,有的認為起於上古,有的認為起於周,起於秦漢、三國、南北朝、唐代的說法也都有,造成眾說紛紜的主要原因是因唐代以前無「茶」字,而只有「荼」字的記載。

直到茶經的作者陸羽,方將荼字減一畫而寫成「茶」,因此有茶起源於唐代的說法。其它則尚有起源於神農、起源於秦漢等說法。

1、神農說

茶是神農在野外以釜鍋煮水時,剛好有幾片葉子飄進鍋中,煮好的水,其色微黃,喝入口中生津止渴、提神醒腦,以神農過去嘗百草的經驗,判斷它是一種藥而發現的,這是有關中國飲茶起源最普遍的說法。

3、秦漢說

現存最早較可靠的茶學資料是在漢代,以王褒撰的僮約為主要依據。此文撰於漢宣帝三年(西元前五十九年)正月十五日,是在茶經之前,茶學史上最重要的文獻,其文內筆墨間說明了當時茶文化的發展狀況。

4樓:匿名使用者

我國是茶樹的原產地,茶樹最早出現於我國西南部的雲貴高原、西雙版納地區。

中國在西元前200年左右的《爾雅》中就提到有野生大茶樹,而且還有「茶樹王」。

《神農本草經》是我國的第一部藥學專著,自戰國時**起,成書於西漢年間。這部書以傳說的形式,蒐集自遠古以來,勞動人民長期積累的藥物知識,其中有這樣的記載:「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

據考證:這裡的荼是指古代的茶。

據考察,「茶」字最早出現在《百聲大師碑》和《懷暉碑》中,時間大約在唐朝中期,公元806年到公元820年前後,在此之前,「茶」是用多義字「荼」表示的。

茶葉作為一種飲料,從唐朝開始,流傳到我國西北各個少數民族地區,成為當地人民生活的必需品,「一日無茶則滯,三日無茶則病」。中國是茶樹的原產地。然而,中國在茶業上對人類的貢獻,主要在於最早發現了茶這種植物,最先利用了茶這種植物,並把它發展形成為我國和東方乃至整個世界的一種燦爛獨特的茶文化。

如我國史籍所載,在未知飲茶前,「古人夏則飲水,冬則飲湯」,恒以溫湯生水解渴。以茶為飲則改變了人們喝生水的陋習,較大地提高了人民的健康水平。至於茶在歐美一帶,被認為「無疑是東方賜予西方的最好禮物」,「歐洲若無茶與咖啡之傳入,飲酒必定更加無度」,「茶給人類的好處無法估計」,「我確信茶是人類的救主之一」,「是偉大的慰藉品」等等。

世界各國飲茶及茶的生產和**,除朝鮮、日本以及中亞、西亞一帶是唐朝前後就從中國傳入者外,其他多是16世紀以後,特別是近200年以來才傳入發展起來的。

5樓:匿名使用者

2023年8月30日

飲茶習俗,在中國各民族中傳承既久,取茶葉作為飲料,古人傳說始於黃帝時代。《神農本草經》中說:「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茶)而解之。

」這是一則關於茶的傳說,可信性有多大,尚不可知。但有一點是明確的,即茶最早是一種藥用植物,它的藥用功能是解毒。因此,當時茶並未進入人們日常生活飲料系統。

根據文獻記載。茶的種植和使用,始於秦漢時期.《漢書·地理志》有「茶陵」。茶陵,在今湖南省,漢代屬長沙郡,以位於茶山之陰而得名。

西漢王褒《童約賦》有「烹茶盡具」和「武都買茶」的記載,武都,在四川綿竹縣北,是當時的茶葉產區。當時的飲茶方式十分粗放,一般是將茶葉採摘回來,稍事加工後煮汁自飲,或用來招待客人。到了唐代,出現了一位名叫陸羽(鴻漸)的茶聖。

他總結了歷代製茶和飲茶的經驗,寫了《茶經》(三卷)一書,並創造了全新的製茶方法。陸羽的《茶經》對茶的起源、種類、特徵、制法、烹蒸、茶具、水的品第、飲茶風俗、名茶產地等作了全面論述。特別對餅茶的製作技術和加工,總結提出採、蒸、搗、拍、焙、穿、封七道工序。

關於茶的煎用,陸羽認為要得茶中「三味」,達到「極精」地步,先得克服「九難」,即採造、鑑別、器具、用火、用水、烤製、碾末、煎煮、飲用九項選擇。且規定了具體要求。當時陸羽還曾被招進宮,為皇帝煎茶,得到讚賞,於是茶道大興。

到了宋代,中國的飲茶習俗達到了窮極精巧的地步。上至皇帝,下至士大夫,都有關於茶飲的專著。如宋徽宗(趙佶順《大觀茶經》、蔡襄的《茶錄》、黃儒的《品茶要錄》、趙汝麗的《北苑別錄》、宋子安的《試茶錄》等。

這時民間還出現了茶戶、茶市、茶坊等交易、製作場所.當時茶的品種之多,不勝列舉。宋代飲茶習俗中,最有特色的是鬥茶。鬥茶,不僅是飲茶方式,也是一種精神文化享受。

蔡襄的《茶錄》一書,就是專門講鬥茶藝術的著作。其中提到鬥茶時茶的加工、鬥茶工具、鬥茶方法等.北宋中期,鬥茶習俗風靡全國,上至達官貴人,下至平民百姓,無不以斗茶為樂事。這樣,就把飲茶的美學價值提到乙個新的高度。

明清時期,茶葉的加工製作和飲用習俗有了很大改進。此時,炒青製茶法得到普遍推廣,於是「衝飲法」代替了以往的「煎飲法」,這就是我們今天所使用的飲茶方法。 茶飲進人飲食文化體系,雖有著十分久遠的歷史,但各民族、各地區的飲茶習俗,並沒有統一的模式.從美學角度講。

色、香、味是茶飲習俗中共同追求的目標.而要達到這一目標,除茶葉本身的因素外,最重要的是飲茶所用的水質要好。其中,水質以山泉水為上品,用它衝出的茶,湯色明亮,香味具佳;茶具,以江蘇宜興紫砂陶為上品。茶具要清淡高雅,古香古色,最好與居住條件。

主人的身分地位文化修養相協調;沏茲方法(包括水溫和不可徹得太滿),俗諺」酒滿敬人,茶滿欺人」,是說敬酒和敬茶的方式有所區別。敬酒時要斟滿酒杯,表示相互間的盛情;敬茶時,則不可太滿,要讓客人慢慢品嚐,急緩之間,包含了酒俗與茶俗中的剛、柔之美. 茶俗始自民間,形式多種多樣.漢族茶俗中較有代表性的是,廣東潮州的「工夫茶」和蘇州的「七家茶」.中國南方少數民族地區盛產茶葉,相應地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飲茶習俗。就是在不產茶葉的民族中,也隨著茶葉**和生活的需要。

嗜茶成俗,而且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獨特的飲茶之道——茶道。

三道茶的來歷

在白族村子,外人如趕上節期,肯定會被當做貴客受到款待。白族是乙個知禮好客的民族,以「三道茶」敬客,是一種高尚的禮儀。三道茶的形成出於乙個寓有哲理的傳說:

一位老木匠教徒弟多年,臨出師前帶徒弟去蒼山伐樹鋸板,幹了一天活,徒弟口渴難熬,隨手抓了把鮮樹葉放入口中咀嚼,苦澀得皺眉咂舌。師傅說:「要學好手藝,不先吃苦頭是不行的!

」等把木板鋸好,師傅給徒弟一塊紅糖,鄭重地說:「這叫先苦後甜!」待徒弟出師臨別時,師傅遞上一碗茶,放上蜂蜜和花椒葉,讓徒弟喝下。

徒弟咂舌口味道:「有苦、有甜、還有麻辣,真叫人回味。」老木匠高興地說:

「對了!一苦二甜三回味,學手藝和做人的道理都在這裡。」從此,白族興開了「三道茶」,成為喜慶迎客的茶道禮俗。

6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自古有神農發現茶葉的傳說,成書於前公元2世紀《神農本草經》記載:「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相傳神農嘗百草後感到不適,躺於樹下。

見到一種開白花的植物,便摘下嫩葉咀嚼而治好。到殷周時,茶不僅用作藥物,而且開始成為飲料,因此後人便開始喝茶的習慣。成書於西元前8世紀的《詩經》中亦有「誰謂茶苦,其甘如薺」。

據陸羽《茶經》有「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聞於魯周公。」的記載。此外在浙江餘姚田螺山遺址還出土了西元前2023年的古茶樹。

黑色茶壺

中國俗語中的開門七件事「柴公尺油鹽醬醋茶」亦都表明茶在中國文化中的重要性。在古中國和平盛世的時候,茶也開始成為了文人雅士們的其中乙個消遣,和「琴棋書畫詩酒」並列。

春節的來歷,春節的來歷與來歷

簡單的介紹一下春節的來歷 從前有一種動物叫年,常常到農村禍害,村民們為了防止年的到來,所以就敲著鑼打著鼓來驅趕年。人們在除夕的那一天穿紅衣,將竹子燃爆,發出 噼里啪啦 的聲響。因為年最怕紅和熱鬧,所以年大驚失色 落荒而逃。從此,就有了過年。春節已久,無從考證它的來歷。關於春節的歷史,缺少上古時期的文...

春節的來歷,春節的來歷和來歷

春節和年的概念,最初的含意來自農業,古時人們把谷的生長週期稱為 年 說文 禾部 年,谷熟也 在夏商時代產生了夏曆,以月亮圓缺的週期為月,一年劃分為十二個月,每月以不見月亮的那天為朔,正月朔日的子時稱為歲首,即一年的開始,也叫年,年的名稱是從周朝開始的,至了西漢才正式固定下來,一直延續到今天。春節,中...

茶葉的儲存方法,茶葉怎樣儲存

用食品袋貯存法 用兩個新而無味 無孔隙的塑料食品袋,將乾燥的茶葉用防潮紙包好後,裝入其中乙隻口袋內,輕輕擠壓,盡量將袋內的空氣排出,紮緊袋口然後將封口朝下,再裝進另乙隻塑料口袋內,排除空氣,紮緊袋口即可。這種包裝單獨貯存,也能起到一定的保鮮效果,如將其裝入乾燥 無味 密閉的鐵筒或者安扣密封盒內貯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