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隱對詩歌的開拓體現在哪些方面

2021-03-07 20:13:23 字數 4703 閱讀 7584

1樓:妤凝燁

李商隱 朦朧多義與心靈世界的開拓

中唐後期以來的詩歌走向 詩歌情調的幽美朦朧與親切可感

李商隱詩歌在藝術上具有多方面成就。名篇如《有感二首》(五排)典重沉鬱;《韓碑》(七古)雄健高古;《籌筆驛》(七律)筆勢頓挫;《驕兒詩》(五古)類似人物寫生;《鄠杜馬上念漢書》(五律)具有古詩排奡之筆勢;《偶成轉韻七十二句贈四同舍》(七古)豪放健舉中見感慨深沉,等等,都各具面貌,極見功力。但從詩史的演進角度看,他以近體律絕(主要是七律、七絕)寫成的抒情詩,特別是無題詩,以及風格接近無題的《錦瑟》、《重過聖女祠》、《春雨》等篇,其藝術成就和創新意義,尤其值得重視。

李商隱在文學史上的地位,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這類作品所產生的巨大而持久的影響。

李商隱之前,韓孟、元白兩大詩派興盛於中唐。到了晚唐,韓愈、白居易那一類詩歌的情感內容與士人的心態已逐漸隔膜,韓詩的怪奇而壯大、白詩的平易少含蓄的筆法,已不適用於表達纖細情感的需要。中唐後期,李賀的瑰麗詭譎,開啟了晚唐重心靈、重自我的趨向。

之後,詩歌創作中出現三種值得注意的走向:

一、情愛和綺豔題材增長,齊梁聲色又漸漸潛回唐代詩苑;

二、追求細美幽約;

三、重主觀、重心靈世界的表現。三者從不同的側面表現出來,又有其內在聯絡。情愛和豐富細緻的心靈活動常常是相伴隨的,而表現愛情和心靈世界又需要寫得細美幽約。

李商隱自是受這一走向推動,在表現包括愛情體驗在內的心靈世界方面作了重大開拓,同時創造了「綺密瑰妍」(敖器之《詩評》)的詩美。

李商隱的抒情詩,情調幽美。他致力於情思意緒的體驗、把握與再現,用以狀其情緒的多是一些精美之物。表達上又採取幽微隱約、迂迴曲折的方式,不僅無題詩的情感是多層次的,就連其它一些詩,也常常一重情思套著一重情思,表現得幽深窈渺,如《春雨》:

悵臥新春白袷衣,白門寥落意多違。紅樓隔雨相望冷,珠箔飄燈獨自歸。遠路應悲春晼晚,殘宵猶得夢依稀。玉璫緘札何由達?萬里雲羅一雁飛。

為所愛者遠去而「悵臥」、「寥落」、「意多違」的心境,是一層情思;進入尋訪不遇,雨中獨歸情景之中,又是一層情思;設想對方遠路上的悲悽,是一層情思;回到夢醒後的環境中來,感慨夢境依稀,又一層情思;然後是書信難達的惆悵。思緒往而復歸,盤繞迴旋。雨絲、燈影、珠箔等意象,美麗而又細薄迷濛,加上情緒的暗淡迷惘,詩境遂顯得淒美幽約。

李商隱不像一般詩人,把情感內容的強調、深度、廣度、狀態等等,以可喻、可測、可比的方式,盡可能清晰地揭示出來。為了表現複雜矛盾甚至悵惘莫名的情緒,他善於把心靈中的朦朧圖象,化為恍惚迷離的詩的意象。這些意象分明有某種象徵意義,而究竟要象徵什麼,又難以猜測,由它們結構成詩,略去其中的邏輯關係的明確表述,遂形成如霧裡看花的朦朧詩境,辭意飄渺難尋。

如《錦瑟》: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這首詩所呈現的,是一些似有而實無,雖實無而又分明可見的乙個個意象:莊生夢蝶、杜鵑啼血、良玉生煙、滄海珠淚。這些意象所構成的不是乙個有完整畫面的境界,而是錯綜糾結於其間的悵惘、感傷、寂寞、嚮往、失望的情思,是瀰漫著這些情思的心象。

詩的境界超越時空限制,真與幻、古與今、心靈與外物之間也不再有界限存在。究竟寫什麼?只首尾兩聯隱約暗示是追憶華年所感,而傳達所感的內容則是五個在邏輯上並無必然聯絡的象喻和用以貫串這五個象喻的迷惘感傷情緒。

喻體本身不同程度地帶有朦朧的性質,而本體又未出現,詩就自然構成多層次的朦朧境界,難以確解。

李商隱詩的朦朧,與親切可感的情思意象常常統一在一起。讀者儘管難以明了《錦瑟》詩的思想內容,但那可供神遊的詩境,卻很容易在腦子裡浮現。所以《錦瑟》雖號稱難懂,卻又家喻戶曉,廣為傳誦。

《重過聖女祠》中的名句:「一春夢雨常飄瓦,盡日靈風不滿旗」,寫聖女「淪謫得歸遲」的淒涼孤寂處境,境界幽緲朦朧,被認為「有不盡之意」(呂本中《紫薇詩話》)。荒山廢祠,細雨如夢似幻,靈風似有而無的境界親切可感,而那種似靈非靈,既帶有朦朧希望,又顯得虛無縹緲的情思意蘊,又引人遐想,似乎還暗示著什麼,朦朧難以確認。

李商隱無題一類詩歌,境界和情思的朦朧,在內涵上也就往往具有多義性。一篇《錦瑟》,聚訟紛紜。多種箋解,似皆有可通。

所謂「味無窮而炙愈出,鑽彌堅而酌不竭。」這種可供多方面體味和演繹的現象,表現出李商隱詩歌多義性的特點。

多義在中國古典詩歌中本來很常見,比興、象徵、用典、暗示,情在言外,旨冥句中,都可以造成多義。但一種多義是易解可解的,一種多義則難解、不可確解。李商隱屬於後者。

前者往往表現為在一些意象中帶象徵意義或在表層意義下掩藏著深層意義,雖然多義,多屬外延的擴充套件,層次的加深。而李商隱的多義,往往是給讀者提供多種解讀的可能,構成解讀上的復義。多重意旨之間可以是比較接近的,也可能是差距很遠的歧解。

李商隱詩的多義性與其意象的獨特有一定聯絡。一般詩人所用意象,客觀性較強,能以通常的方式去感知。李詩意象,多富非現實的色彩,諸如珠淚、玉煙、蓬山、青鳥、彩鳳、靈犀、碧城、瑤台、靈風、夢雨,等等,均難以指實。

這類意象,被李商隱心靈化了,是多種體驗的復合。它們的產生,主要不是取自外部世界,而是源於內心,內涵遠較一般意象複雜多變。

李詩大量用典。典故由於內涵的濃縮性等原因,如果用得好,能在有限的字句中,包含豐富的、多層次的內容。李商隱又擅長對典故的內涵加以增殖改造,用典的方式也別開生面。

他往往不用原典的事理,而著眼於原典所傳達或所喻示的情思韻味。「莊生曉夢迷蝴蝶」,原典不過藉以闡發萬物原無差別的齊物我的思想而已,李商隱卻拋開原典的哲理思索,由原典生髮的人生如夢引入一層濃重的迷惘感傷情思。「望帝春心託杜鵑」,也由原典之悲哀意蘊而引入傷春的感愴,這些典故不是用以表達某種具體明確的意義,而是藉以傳遞情緒感受。

情緒感受所引發的聯想和共鳴,可以是多種多樣的。李商隱一生坎坷,對事物的矛盾和複雜性有充分的感受,結合他的體驗和認識,常常把典事生髮演化成與原故事相悖的勢態,由正到反,正反對照,把人思想活動的角度和空間大大擴充套件了。如《嫦娥》:

雲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嫦娥吃了不死之藥,得成月中仙子,本是常人羨慕之事。李商隱一生有許多高遠的追求,但結果是流落不偶,處於孤獨寂寞的境地。他學過道,也熟悉女道士修仙的寂寞生活,大約正是基於這些感受和見聞,他設想嫦娥會因為天上孤寂而後悔偷吃了靈藥。

注家對詩旨猜測紛紛,說明這一典故經過反用之後,那種高遠清寂之境和永恆的寂寞感,溝通了不同型別人物某種近似的心理,從而使詩可以從不同角度加以解讀。還有些典故,雖不是反用,但詩人作了別有會心的生髮,如:「夢澤悲風動白茅,楚王葬盡滿城嬌。

未知歌舞能多少,虛減宮廚為細腰。」(《夢澤》)從「歌舞能多少」方面尋問減膳的效益,於是引發出「深慨宮中希寵美人的愚昧與麻木」等多種解說,以及「普天下揣摹逢世才人讀此同聲一哭」等聯想,可見楚王愛細腰的典故通過生髮,產生了多義性的效果。

李詩的多義性與詩中獨特的意象組合也很有關係。詩人心理負荷沉重,精神內轉,內心體驗則極其纖細敏感,當其心靈受到外界某些觸動時,會有形形色色的心象若隱若顯的浮現。發而為詩,其意象往往錯綜跳躍,不受現實生活中時空與因果順序限制。

這種意象轉換跳躍所造成的省略和間隔,便有待讀者通過藝術聯想加以連貫和補充。如《無題》:

紫府仙人號寶燈,雲漿未飲結成冰。如何雪月交光夜,更在瑤台十二層?

意象和句子之間的情緒性跳躍都很大。作敘事看,真乃匪夷所思,但處在迷茫失落之中,人的內心有可能出現類似的意亂情迷的心象與幻覺。作為心象,把前後變化聯絡起來看,雲漿未飲,旋即成冰,是追求未遂的幻化之象。

「如何」二句是與所追求的物件渺遠難即之感,中間的跳躍變化,透露對方變幻莫測,難以追攀。這一切,不僅能夠意會,而且可以是多種誘因(如愛情、交友、仕宦)導致的心事迷茫的感受。由於詩的產生,本身有多重誘因,加以讀者面對意象的跳躍變化,又有各自的感受和藝術聯想,因而在解讀時會出現多義。

李商隱詩歌多義性更為根本的原因,在於把心靈世界作為表現物件,許多詩歌所寫的不只一時一事,乃是整個心境,並且他的心境又非常複雜。對於政治的執著關注,使他的精神境界通之於人世、宇宙、歷史和治亂興衰等方面的**,而在實際生活中,各方面的困擾又纏結於心。具體而言,沒落的時世,衰敗的家世,仕途上、愛情上的失意,令狐綯的不能諒解,妻子王氏的早逝,等等,都加重了他的心理負荷。

種種情緒,互相牽連滲透,難辨難分。這種心理狀態,被以繁複的意象表現出來的時候,便無法明確地用某時、某地、某事詮釋清楚。《錦瑟》詩開頭即點出「無端五十弦」,可見意緒紛紜。

就其所表現的多層次的朦朧境界與濃重的悵惘、迷茫、感傷的情思看,決不是一時一事就能使作者陷入那樣一種心境之中。以某種具體事件解之,不免掛一漏萬,顧此失彼。《錦瑟》如此,無題詩也有類似現象。

詩人表現的是縈繞於心間的一種莫名的愁緒,其來龍去脈自己都未必完全明白,詩也就加不上合適的題目而以「無題」名之。其中多數篇章只能看作是以愛情體驗為中心的整個心境的體現。如《無題四首》其一:

來是空言去絕蹤,月斜樓上五更鐘,夢為遠別啼難喚,書被催成墨未濃。蠟照半籠金翡翠,麝薰微度繡芙蓉。劉郎已恨蓬山遠,更隔蓬山一萬重!

全篇寫男主人公「夢為遠別」醒來後思念對方的心境。但那種殷切期待中只迎來「空言」和「絕蹤」的失望,那種已隔蓬山,更復遠離的間阻之感,李商隱在事業追求過程中和與朋友交往過程中,不都曾一次又一次地反覆體驗過嗎?因此詩中所表現的那種交織著希望與失望的淒迷心境,也就並非單純由愛情失意所引起。

李商隱有些詩,雖有一時一事的觸動,但著力處仍然在於寫心境,要表現的不是意思而是感覺或情感,其內涵遠遠超出了具體情事。《樂遊原》:「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詩由登古原遙望夕陽觸發,引起的是整個心靈的投注,百感茫茫,一時交集。詩中的情感,只有這「意不適」三字可以概括,而不適之因由及其內涵,則幾乎匯聚其畢生經歷的感受和體驗。

既然所表現的往往不限於具體情事,而是複雜的感情世界與多種人生體驗;因而關於李商隱詩的種種岐解,便可能在更高的層次上融合。溝通眾說中某些合理成分,從詩境的多面性、多層次性著眼,或許更能接近原作。對於無題詩,一般讀者可以不必根究其「本事」,而應通過把握其總體情感內涵,去領略其詩意與詩美。

人的修養體現在哪些方面,中國的自信體現在哪些方面

細節體現乙個人的修養 1.跟小孩子說話時,盡量蹲下。2.公共場合拉椅子時,把椅子抬起,而不是直接拖動弄出很大的響聲。3.離開圖書館時,輕輕把椅子放回原位。4.男士和女生走在一起的時候,主動走在靠近車道的一側。5.等人或等車時,隨身帶一本書。6.認真接過路上兼職人員發的傳單。如果有特殊原因不能接受,也...

小歡喜是說明什麼,《小歡喜》的「小」是體現在哪些方面小?

小歡喜 描摹出一幅中國式家庭 浮世繪 該劇設定了三個高三考生家庭,都很具代表性,該劇聚焦的是高考,而更深層的落點是教育和親子關係,這也是從 小別離 到 小歡喜 一脈相承的地方。小歡喜 為 小別離 的姐妹篇,該劇圍繞著方圓與童文潔家庭的故事,該劇通過生動寫實的鏡頭語言,展現了都市高考家庭的教育現狀。小...

文化對人是否有影響,會體現在哪些方面

文化最重要的是會影響人的精神世界,當你深入了解一種文化之後,就會被文化深深感染。就比如你生活在中國,被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深深地感染。你會感受到中華民族這麼多年來的深刻歷史,感受到千百年來的變化。從而我們的心靈中也會產生一種深刻地對國家的欽佩和愛戴。正因為祖國一直不放棄,所以我們才有今天的美好生活。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