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一詞的詞義在歷史的演變中呈現什麼樣的特點

2021-03-07 17:49:23 字數 983 閱讀 9878

1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一詞最早出現是在周代《詩經》中,如《大雅•民勞》「惠此中國」。但《詩經》中的此類「中國」實為「國中」,還不是真正指國家。稱國家的「中國」一詞,在戰國諸子書中已屢見不鮮了。

如《孟子•滕文公上》雲:「陳良產地,悅周公仲尼之道,北學於中國」,又「獸蹄鳥跡之道,交於中國」;《莊子•田子方》:「中國之君子,明乎禮義而陋幹知人心」……這些都說明:

上古所謂「中國」,即指後世「中原」。但地域不及後世中原廣,而相當於今山西、陝西、山東、河南、河北一帶。

「中國」一詞的頻繁使用,主要在周以後。《禮記•王制》有云:"中國夷戎,五方之民,皆有性也……中國、蠻、夷、戎、狄,皆有安。

」十分明顯,此時的"中國」一詞,是與蠻、夷、戎、狄對舉而使用的。如果說《禮記》的成書時間較靠後,則《左傳•莊公三十一年》有"凡諸侯有四夷之功,則獻於王,王以警於夷。中國則否」的說法,足見春秋前期,"中國」一詞就已經與蠻、夷、戎、狄對舉。

那麼"中國」指誰呢《公羊傳•禧公四年》稱:"南夷與北狄交,中國不絕若線。桓公救中國而攘夷狄,卒荊,以此為王者之事也。

」齊桓公救援邢國,衛國等國,被稱作"救中國」,足見此時的"中國」,已經擴大到被認為是"諸夏」的國家。

2樓:北京噴子

三皇五帝時期為「中國」是中原之地的意思,當時國家的範圍很小,可以理解為「中原之國」;

夏、商、周等先秦時期的「中國」為「**王國」,此時已法定建立私有制,因此「中國」為地處中原的王國;

秦、漢、隋、唐、元、明、清的「中國」指「**帝國」,此時已建立大一統,普天之下,皆為皇帝之家土。「中國」是區別於東夷、南蠻、西戎、北狄的**大國所在!

**的「中國」指中華**,孫中山建立,為民族、民權、民生的三民主義而革命!

目前的「中國」國際社會上公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為實現共產主義化新中國而奮鬥。

3樓:匿名使用者

古代人 總以 自我為中心,還想出了 天圓地方之說,所以認為自己是**,就這個意思!!

中國一詞的含義在歷史上經歷了哪些變化

中國之 中 甲骨文 金文像 有旒之旆 有飄飾的旗幟 士眾圍繞 中 旗幟 以聽命,故 中 又引義為空間上的 謂左右之間,或四方之核心 又申發為文化或政治上的樞機 軸心地帶,所謂 當軸處中 有 以己為中 的意味,與 以人為外 相對應。中國之 國 繁體作 國 殷墟甲骨文尚無此字,周初金文出現 或 及 國 ...

磨洋工一詞的辭源,藐視一詞在辭源中如何解釋的?

磨洋工 一詞源於 北京 的興建。1900年八國聯軍侵略中國,清 賠款求和,這就是中國近代史上的庚子賠款。美國為擴大在中國的影響,用賠款在北京建造 和協和醫學院。自1917年至1921年歷時5年,醫院和醫學院興建完畢。當時工程質量要求 磨磚對縫 從形式上看,這工程是洋人出資 洋人設計 洋人監工的洋房,...

在照例一詞中例的意思是什麼

清溪看世界 在照例一詞中 例 的意思是 是可以作為樣板參照依據的事物。如 例證 例題 舉例 例句 例如。例 l 用來作為比較的參照物是例之正規化 衍義 可以或必須照著去做的規定。如 例外 不按規定的,和一般情況不同的 體例 凡例 條例 破例 發凡起例 衍義 又用作姓。擴充套件資料 例 組詞介紹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