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一分為二看問題我們還能怎麼看問題

2021-03-07 10:54:12 字數 1354 閱讀 6856

1樓:卡卡卡修

辯證法如果不是被錯誤理解,那就是極其狹隘的說法。

你要看問題說白了,也不是一分為二。

好比說乙個事情,有好處也有壞處。這個是很基本的辯證法。

問題是,我們怎麼判斷出有哪些參與者?

乙個人走後門,找到了滿意的工作。對那些人好處,對那些人是壞處? 對他本人有哪些好處,對他本人又有哪些壞處?對其他人又如何呢?

而事實上,世界變化如此之快,我們真的可以判斷什麼是好處什麼是壞處嗎?

塞翁失馬我們都知道,你在不同階段看到的好處和壞處又是什麼呢?

以上是單純按照一分為二看待都會產生的複雜性,而不一分為二我們又怎麼看問題呢?

這就涉及到你的觀點和世界觀念了。

而且這裡面最重要的就是你對世界的了解和知識。

一張紙我們習慣說,正反兩面。

但是你仔細想想就會明白,乙個紙如果只有兩面,書又怎麼可能會有厚度?肯定有側面吧!

而有側面的話,乙個紙也有4個側面,才能成為乙個立體圖形。

我們就只從這個來看,乙個明明大家都通俗理解為兩面的事物,就變成了六面。

乙個事物的基本觀點,那是,對於自己而言,從自己不同的身份考慮,都會有,「好」與「壞」的兩面,而這裡的好壞,事實上也是相對的(塞翁失馬,你明白了嗎)。而不同的身份有不同的考慮。 比如說我是個**,人家給我送禮。

我從個人朋友角度看,這個事情是好事居多(朋友收禮天經地義),從**角度來看,未必就有這麼好了,畢竟收了東西要幫人辦事的對吧。

這是從個人不同身份考慮,而乙個事物又不可能只有乙個參與者,不同的參與者又有不同的考慮

而不同參與者自己,又有多重身份的考慮。

這麼一來,問題簡單來說是有「好」和「壞」,事實上卻是極其複雜的。

因為我們還只是停留在考慮這一步。

事件a就導致了參與者甲乙丙的多重考慮,而考慮後的結果呢?就是行動,甲乙丙的行動又會產生事件b,b再回頭讓甲乙丙繼續考慮並行動導致新的事件。

如此一來,看問題的眼光必然需要是發展的,變化的。

單純的以好壞,這種基於理論和考慮,不結合實際的變化和事件是不可能得出合理恰當的結論的。

2樓:朱諸葛孔明

萬生萬物本生就沒有問題,上帝創造了人,因為有了人、有了思想、便有了問題。

如何看問題?也許有諸多種方法,可能你還沒有發現、我還沒有發現、人還沒有發現,也許是個謎、上帝可能知道;也可能只有一種即你說的那一種。

老子說過萬生萬物都存在正反兩個方面,正反之間可以互相轉化········

我想:這就是人們一分為二看問題的原因!

在沒有辯證法前人們是怎麼看問題的?也許將來有人會知道,也許是個永遠也解不開的謎!

3樓:小糖阿寶

實踐的方法,積累經驗形成大多數人認同的觀點

一分為二的看問題,通俗的意思是什麼

任何事物都有正反兩面性,看問題要看正面也要看反面,如同乙個角幣的正反兩面。即 全面看待人或事物,看到積極方面,也看到消極方面。既要看到矛盾雙方的對立和排斥,也要看到雙方的聯絡和統一,以及在一定條件下的相互轉化。一分為二是哲學用語,指事物作為矛盾的統一體,都包含著相互矛盾對立的兩個方面。指導我們要用辯...

一分為二和兩點論一分為二的觀點與兩點論重點論的觀點怎樣區別

一分為二看問題指既要看到事物的一方面,又要看到事物的另一方面 即矛盾的著的兩方面 和看事物的兩方面既要看到兩方面的對立,又要看到兩方面的統一。兩點論就是指一分為二看問題。但兩點論和一分為二看問題不同於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一。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一中的兩點論指在研究複雜事物矛盾發展過程中,既要研究主要矛盾...

怎麼一分為二地看待李鴻章這個人物

洋務運動 鴉片戰爭功與過 李鴻章是晚清歷史中不可不提的乙個人,樓主說一分為二,我覺得不外乎是既要肯定他的歷史功績又要指出他的階級反動性。先明確一點,李鴻章從來沒有也不會被 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 他和秦檜完全是兩種人,不可相提並論。功績 李鴻章在維護晚清風雨飄搖的政權方面立下大功,跟著老師曾國藩剿滅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