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絲綢之路的開闢做出重要貢獻的是誰

2021-03-07 09:32:24 字數 1714 閱讀 8645

1樓:雲遮世說

1、為絲綢之路的開闢做

出最重要貢獻的人是張騫。

2、張騫(前164年-前114年),字子文,漢中郡城固(今陝西省城固縣)人,中國漢代傑出的外交家、旅行家、探險家。故里在漢中城固縣城南2公里處漢江之濱的博望村。

張騫富有開拓和冒險精神,建元二年(前139年),奉漢武帝之命,由匈奴人甘父做嚮導,率領一百多人出使西域,打通了漢朝通往西域的南北道路,即赫赫有名的絲綢之路,漢武帝以軍功封博望侯。

張騫是絲綢之路的開拓者,被譽為「第乙個睜開眼睛看世界的中國人」。他將中原文明傳播至西域,又從西域諸國引進了汗血馬、葡萄、苜蓿、石榴、胡麻等物種到中原,促進了東西方文明的交流。

漢武帝元鼎三年(前114年),張騫病逝於長安,歸葬漢中故里。

2樓:狼行成雙

張騫(前164年―前114年),字子文,漢中郡城固(今陝西省城固縣)人,中國漢代傑出的外交家、旅行家、探險家。故里在漢中城固縣城南2公里處漢江之濱的博望村。

張騫富有開拓和冒險精神,建元二年(前139年),奉漢武帝之命,由匈奴人甘父做嚮導,率領一百多人出使西域,打通了漢朝通往西域的南北道路,即赫赫有名的絲綢之路,漢武帝以軍功封博望侯。

張騫是絲綢之路的開拓者,被譽為「第乙個睜開眼睛看世界的中國人」。他將中原文明傳播至西域,又從西域諸國引進了汗血馬、葡萄、苜蓿、石榴、胡麻等物種到中原,促進了東西方文明的交流。

漢武帝元鼎三年(前114年),張騫病逝於長安,歸葬漢中故里。

3樓:匿名使用者

張騫出使西域,溝通了中原和西域的聯絡。在這之前,匈奴人控制了通道,漢朝對匈奴的持續打擊,保障了通道的安全,有利於行人的往來,商業的**。

當然,行走於絲綢之路的人主要是商人,使臣,但這是乙個泛指的概念。如果要指名道姓的說乙個人,只好是張騫了。

為絲綢之路做出重大貢獻的人物是誰

4樓:忍者龜

很多人認bai為,西漢du的張騫在前138—前zhi126年和前119年曾兩次出使西域dao,開闢了

專中外交流的新紀元,並屬成功將東西方之間最後的珠簾掀開。司馬遷在史記中說:「於是西北國始通於漢矣。

然張騫鑿空,其後使往者皆稱博望侯,以為質與國外,外國由此信之」,稱讚其開通西域的作用。從此,這條路線被作為「國道」踩了出來,各國使者、商人、傳教士等沿著張騫開通的道路,來往絡繹不絕。上至王公貴族,下至乞丐獄犯,都在這條路上留下了自己的足跡。

這條東西通路,將中原、西域與大伊朗、累范特、阿拉伯緊密聯絡在一起。經過幾個世紀的不斷努力,絲綢之路向西伸展到了地中海。

其實在商代帝王武丁配偶(婦好)墳塋的考古中人們發現了產自新疆的軟玉。這說明至少在西元前13世紀,中國就已經開始和西域乃至更遠的地區進行商貿往來。依照晉人郭璞在《穆天子傳》中的記載,前963年周穆王曾攜帶絲綢、金銀的貴重品西行至裡海沿岸,並將和田玉帶回中國。

5樓:林顧姝

為開通copy絲綢之路做出最大貢獻的是:張騫 ,西漢漢中成固(今陝西城固縣)人,漢武帝時期著名的探險家,外交家.

張騫(約西元前164年―前114年),字子文,漢中郡城固縣(今陝西省城固縣)人,漢代傑出的探險家、外交家,對絲綢之路的開拓有重大貢獻。開拓漢朝通往西域的南北道路,並從西域諸國引進了汗血馬、葡萄、苜蓿、石榴、胡麻等。

張騫富有開拓和冒險精神,漢武帝以軍功封博望侯。西元前139年,由匈奴人甘父做嚮導,率領一百多人,從隴西出發,中途被匈奴扣十年,並娶妻生子。西元前114年張騫病逝於長安,歸葬故里。

絲綢之路的開闢有何歷史意義,絲綢之路的開闢有什麼歷史意義

絲綢之路 是沿線各國共同促進經貿發展的產物,是古代亞歐互通有無的商貿大道,也是促進亞歐各國和中國的友好往來 溝通東西方文化的友誼之路。它有效地促進了社會經濟的發展,為人類文明史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對古今歷史文化價值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絲綢之路,簡稱絲路。是指西漢 西元前202年 公元8年 時,由張騫...

絲綢之路的開闢,有什麼歷史意義

絲路意義絲綢之路的開闢是人類文明史上的乙個偉大創舉,也是古代東西方最長的國際交通路線,它是絲路沿線多民族的共同創造,所以又稱之為友誼之路。在絲路上起居間和轉運作用的大宛國 康居國 印度人 安息國 阿拉伯國 西突厥國 身毒國等對中國絲綢的西運作出了重大貢獻,但也為爭奪絲路 權發生多次爭鬥,尤以波斯與東...

絲綢之路詩詞,有關「絲綢之路」的詩詞?

七絕 重走絲綢之路 壯志西行追古蹤,孤煙大漠夕陽中。駝鈴古道絲綢路,胡馬猶聞唐漢風。七律 慢步絲綢路 小雨泥淋釉傘輕,天宮著意雨霏晴。尋遺塞外昭君怨,頓起凝愁憫淚傾。但使邊關磐若石,絲綢古道漾簫笙。如今落雁塵埃遠,不盡天山萬古情。七絕 絲綢之路 荒灘大漠鬼難行,鵬鳥欲飛終未能。但見巨龍呼嘯過,絲霞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