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光電效應的小問題關於光電效應的乙個小問題

2021-03-07 01:21:13 字數 4212 閱讀 3841

1樓:匿名使用者

不可積累性的意思是,乙個電子最多只能吸收乙個光子的能量。

也就是說,吸收了光子的電子射出後,即使再遇到光子也不會吸收它的能量了。而光子是沒有質量的,即使和電子相遇也不會影響電子的軌跡。

其實,光電效應的理論是突破了經典力學的,你之所以不理解,是因為你還是在試圖用經典力學的理論去理解光電效應。比如,你所謂的順便在吸收積分光子的能量,等,這些是經典力學力的理解。

經典力學在我們腦中根深蒂固,所以遇到和經典力學相違背的理論,我們就可能陷入迷茫。其實這個時候你要做的就是「大度」,也就是大度的去接受這個理論,並且大膽的去使用這個理論。

理論是什麼,理論的出現最初是為了解釋某些現象,如果這個理論正確,就可以解釋更多現象,或者正確預言更多現象。經典力學的理論和光電效應理論,包括相對論的理論都是這樣來的。

光電效應理論就是能完美的解釋光電效應的現象,並且正確預言一些其他有光點效應的現象。這個理論中確實有和經典力學相悖的地方(包括你不理解的這一點),但有什麼辦法,人家就是正確。只能這麼理解,經典力學的理論不適用於量子力學。

不能用經典力學的東西去想量子力學。

只要理論正確,我們現階段就去接受。也許隨著科學的發展,我們會發現原來的理論存在問題,但並不是那個理論不正確,而是存在適用範圍而已。

呵呵,說多了,見諒。

————————————我是分割線—————————————

答補充:還是那句話,你放不開經典力學的東西。你說電子為什麼非要遵循「一夫一妻制」,這是用經典力學的思想在思考。

經典力學裡,如果乙個物體有能力吸收更多的能量,那麼他就會吸收更多的能量,而光電效應裡確不是。

至於為什麼不是,沒有為什麼,自然規律。自然過規律就決定了,微觀和巨集觀規律不一樣,高速和低速規律不一樣。

如果要問為什麼,需要問為什麼的地方有很多。比如,牛頓第二定律是為什麼呢,為什麼f=ma。你也許會說,沒有為什麼,自然規律,實驗所得。

是的,光電效應這個規律也是實驗所的,同樣也是自然規律。學習量子力學和相對論等與經典力學相違背的東西,一定不要用經典力學的理論去質疑、去刨根問底,這樣是沒有任何意義的。

物理課本裡,有一段關於光的波粒二象形的解釋,就是說的我們如何去理解和接受這種與經典力學相悖的理論的(經典力學裡,波就是波,粒就是粒子,不可能存在一種物質同時具有波和粒子的性質,而光這種東西卻顛覆了這個經典理論),你可以去看一下。

總之,對於於經典力學相悖的真理,應該大度的接受,而不是質疑,要克服這種強迫症。

2樓:匿名使用者

其實rtimis說得很清楚了,解釋的很正統,也很真誠。每個理論都是模型的建立,有其適用的

範圍。為何不會多光子同步吸收,這本身就是光電效應的假定,它本身是無法回答為何這樣的。假定被接受,也是由於實驗結果檢測反向截止電壓這個巨集觀資料而賦予其合法性的。

倘若有電子可以接受到多個光子的能量而脫離靶板,那麼這個截止電壓可能就不會很明顯的出現。因為總有這種吸收了更多能量的逸出電子去克服普通逸出電子所克服不了的電壓。

至於電子離開靶板之後是否可以與光子再相撞,我則認為是可能的。

3樓:

當光子打到金屬板之後,光子就把能量傳遞給了金屬電子,注意此時光子已經消失了!!!!光子是不具有質量,僅有動量的東西。電子飛出的時候攜帶了光子原有的能量中的一部分(一部分消耗在溢位功上了),原來的光子由於消耗光了能量也就已經消失了。

所以之後沒有什麼可能順便帶什麼其他能量了。之後的光子會去碰撞其他電子,然後形成光點效應的巨集觀現象。

4樓:沒什麼可說的啦

應該是有的,雙光子吸收在光電效應中應該有的,只是這屬於小概率事件,概率比吸收乙個光子要小很多,也許做長時間和高能量的光電效應精細測量,可能看到這樣的現象.這個與量子力學應該不矛盾吧

5樓:

你說的逸出電子和其他光子的散射的過程應該是有可能存在的,但是因為截面還不夠大,在逸出之前和其他光子發生相互作用的概率很小。

6樓:匿名使用者

我不太清楚,但好象可以從量子物理的基礎——能量是乙份乙份傳播的來理解,不是所有能量都能吸收,必須與其逸出能量剛好相等時才能發生,這個與分子軌道排布的原理解釋應該形似吧。我只能這麼解釋,我沒好好學量子物理基礎。

【物理】關於光電效應的乙個小問題,望解答....

7樓:匿名使用者

有關光電效應的題目有三個基本知識點:

1.極限頻率:只有光的頻率大於極限頻率才能產生光電子,與光強無關;【也就是說即使再弱的光,只要頻率夠大,就能產生光電子;若果你頻率不夠大,即使光強再強也不能產生光電子】

2.頻率決定光電子的初動能;【即,頻率決定產生的光電子的初始速度,光強不可以】

3.頻率不變的情況下,光強決定光電流強度(單位時間產生的光電子數目);【頻率大於極限頻率 且 不變的情況下,單位時間產生光電子的數目由光強決定】

現在根據這三點看你的題目:

發生光電效應時,頻率越高的光照射,單位時間內逸出的光電子越多。

【錯】根據第三點,單位時間逸出的光電子數目是由光強和頻率共同決定的,沒有考慮光強的影響;

當光照強度一定,不同頻率的光單位時間內發射的光子數是不同的,因而逸出的光電子數也有所不同。

【可見,單位時間光電子是由頻率、光強共同決定的,頻率越大/光強越大,單位時間逸出的光子數越多】

練習測上的這段話只是對於上面這段話的乙個小總結,上面這段話才是根本;

在本質上是一樣的,首先要知道產生光電效應的根本原因,是光子的能量轉化為電子的動能,從而使電子可以自由移動,脫離金屬表面~

頻率和光強對光電子產生的影響本質上都是使照射到金屬表面的光子數目增加,從而使光電子數目增加~

可以這樣模擬~

頻率的作用就好像,你對乙個物體做功,每次做的功3j,但是每個小時可以做5次~

而光強就好像,每次做功15j,但乙個小時只能做一次~

他們最後的總的作用效果是一樣的~

8樓:恬顏冪語

我覺得你練習冊上的話是錯誤的。

光強指的就是單位時間內光源發射出的光子數的多少,而光的頻率根據e=hν決定了光子的能量。

頻率越高的光照射,電子逸出後的能量(光子的能量減去逸出功)就越高,而光強越強由於單位時間內光源發射出的光子數越多,單位時間逸出的電子也越多。

關於光電效應的一道題目

9樓:匿名使用者

a情況金屬板逸出的電子數較多。

解釋:1、微觀上,光強表示單位時間通過單位面積的光子數;在入射光頻率大於金屬的極限頻率前提下,乙個光子對應於乙個光電子,

2、兩束光強度相同,但是,因為照射角度不同,垂直照射的a板,單位時間內照射到單位面積上的光子數多於b的(a的光通量較大)

所以,有上述結論。

關於光電效應的問題

10樓:匿名使用者

太陽能電池bai是光生伏特效應而不是光du電效zhi應,是靠在矽片dao中摻雜後經光照射產生的pn結內建回電池來收集電子答的,電池片是乙個高電流低電壓的產品,不管你陽光多好,他的電壓都是0.5v左右,但是電流能達到8a,乙個**有大概4w上下的功率,另外太陽能電池片對藍光的響應是最佳的

11樓:匿名使用者

樓主光子bai能力公式的解釋是正du確的,但光電zhi效應強弱的

解釋錯了;dao

光電效應的原理是:專金屬表面屬的電子吸收外界的光子, 克服金屬的束縛而逸出金屬表面。

注意上面的一句話:「表面電子吸收光子」,這句話就說明乙個光子射到金屬表面,它最多能激發出乙個電子,產生1ev電壓;

所不同的是:各個頻率的光子,它們的能量大小不一,而只有一些頻率很低、能量很小的光子照射到金屬表面才不能激發出電子產生光電效應,超過了某個固有頻率的光子照射到金屬表面都能夠激發出電子產生光電效應;

這樣就很好解釋你說的那個問題了:打個比方:晴天的時候,太陽光中的大部分頻率的光線都可以激發光電效應的,1秒鐘有黃、綠、青、藍、紫等5個光子照射都能產生光電效應,太陽能電池有5v電壓,而到了陰天只有紫外線1個光子照射,這就只能產生1v電壓。

關於光電效應的2個問題

12樓:匿名使用者

1、是的,電子吸收光子是選擇吸收的,乙個電子只能吸收乙份光子。

2、對於這個題目,你的說法是正確的。但要注意:回到基態的電子由於能量降低,所以會產生出乙個光子。

3、這個說法是不對的。原因是電子在每乙個能級軌道上執行,它所具有的能量是乙個固定值,所以在不發生能級躍遷時不會有能量的變化。

參考資料:《原子物理學》高等教育出版社

有關光電效應的兩個問題,關於光電效應的2個問題

一 復有加速作用。要知道 1 最制大初動能只bai是光電子從金屬表面逸出時所具du有的動能。2 電zhi壓的作用是在dao光電子射向另一極板的過程中給光電子加速,由e e0 uq可知。3電壓與光電子的最大初動能無關,只與光的頻率有關。4 遏止電壓能阻止光電流產生,是因為當 uq e0 時,光電子不能...

關於光電效應中光電子的發射方向的問題

這個問題,光電效應一般是符合能量.動量守恆又稱慣性定律,這是一個實驗定律,是描述巨集觀上的物體實物的.而光電效應涉及了微觀上的光子,分子和原子,一般不是適用的.光具有波粒二向性,很多微觀實物還不能很好的解釋. 其實逸出的電子的那點動量與產生它的金屬的質量比起來,基本沒作用,所以看不出來,自己看看書,...

光電效應的含義是什麼光電效應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是什麼?

光電效應 photoelectric effect 物質受到輻照後釋放出電子的效應。1887年德國物理學家h.r.赫茲發現電火花間隙受到紫外線照射時會產生更強的電火花。1889年l.霍耳瓦奇發現金屬表面受紫外線照射後會釋放出帶負電的粒子。1900年p.e.a.von勒納測量了這種粒子的荷質比,證實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