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古代有樂譜嗎?可以舉例說明嗎

2021-03-06 23:03:02 字數 1522 閱讀 1162

1樓:陌上_卿名酒酒

中國傳統的記譜法基本有十三種,分別是:工尺譜、琴譜、燕樂半字譜、弦索譜、管色譜、俗字譜、律呂字譜、方格譜、雅樂譜、曲線譜、央移譜、查巴譜、鑼鼓經

在當今,中國漢字記譜主要是用宮、商、角、清角(和)、徵、羽、變宮(變)分別來表示do、re、mi、fa、sol、la、si,而在工尺譜中,則表示為上、尺、工、合、

六、五、一。而在漢字下方畫斜線和在漢字旁家部首(例如加「亻」等)來表現音高。

琴譜是用文字將古琴曲的定弦法、彈奏手法和分句法等記錄下來。

燕樂半字譜所用的符號大多形似半個漢字,多用於記錄燕樂!故得名!

弦索譜是一種指位譜,原理與今結他指位譜相似。至今已失傳!

管色譜是一種音位譜,最初可能是管樂器指法符號的演變。

俗字譜即工尺譜的前身。

律呂字譜使用十二律呂名記錄曲調中各聲音高的一種記譜法。我國曾用此記錄雅樂。目前仍廣泛用與日本和南韓。

方格譜是太簇律由低到高列出十二律,在音圖最右邊一行注律呂字樣,每格代表乙個半音,自左而右每格代表乙個相對等長時值單位。

雅樂譜是明代記載祭祀孔子所用的**的曲譜形式。

曲線譜是用曲折的線條來記寫曲調進行的樂譜。

央移譜是藏傳佛教使用的曲譜,是在七條平行線上劃出各種曲線組成的一種曲譜。

查巴譜是一種在方格中劃曲線的曲譜。

鑼鼓經是一種打擊樂的曲譜。又叫「鑼經」、「鑼鼓譜」和「法器譜」等。

工尺譜最晚於晚唐五代已產生。其音高符號,屬於首調唱名法(當然也有用固定唱名法的),如「上(『1』)、尺(『2』)、工(『3』)、凡(『4』)、六(『5』)、五(『6』)、乙(『7』)等等。它的調號以上字調(降b)、尺字調(c)、小工調(d)、凡字調(降e)、六字調(f)、五字調(正宮調g)、乙字調(a)等為標記,其中以小工調、正宮調、尺字調、乙字調最常用。

工尺譜的節奏符號,稱為板眼。一般板代表強拍,眼代表弱拍,共有散板、流水板、一板一眼、一板三眼、加贈板的一板三眼等形式。散板就是自由節奏;流水板是每拍都用板來記寫,一般是1/4的節奏,一板一眼就是乙個板與乙個眼合成2/4的節拍;一板三眼就是乙個板和三個眼合成的4/4節拍;加贈板的一板三眼,只有在崑曲的南曲中才有,大致相當於4/2節拍。

這種記譜法到清乾、嘉年間發展到極至,出現用工尺譜記寫的管弦樂合奏總譜——《弦索備考》,即著名的《弦索十三套》。

2樓:匿名使用者

琴譜有啊,比如《梅花三弄》《陽關三疊》等名曲

古代樂譜叫什麼,五線譜是什麼(國)人發明的?

3樓:匿名使用者

樂譜的價值之於**,猶如古籍的價值之於歷史。它把轉瞬即逝的古調以某種專特殊的方

屬式刻寫下來,使後人得以部分地恢復原曲,「舊調重彈。**史與其他學科史的區別,正在於它有聲響,而大量的古譜就是它的依據。如同文字的發明一樣,把高、低、長、短不同的樂音記錄下來的樂譜

的發明與完善,經過了漫長的過程

五線譜的發明者是 11世紀義大利**理論家圭多

4樓:阿輝

古代樂譜主要是減字譜、工尺譜,五線譜是希臘的

古代漢語中狀語有哪些用法舉例說明

主要是狀語後置。例如 鴻門宴 將軍戰河北,臣戰河南。戰河南 即 戰 於 河南 應理解為 於河南戰 促織 覆之以掌 即 以掌覆之 應理解為 用手掌覆蓋 蟋蟀 古代漢語中狀語有哪些用法 舉例說明 10 主要有兩點 一是名詞作狀語,二是狀語後置。名詞作狀語的情形主要有6點 在古代漢語裡,普通名詞作狀語是非...

同步和非同步 各是什麼啊。能舉例說明嗎

如果系統中存在臨界資源 資源數量少於競爭資源的執行緒數量的資源 例如正在寫的資料以後可能被另乙個執行緒讀到,或者正在讀的資料可能已經被另乙個執行緒寫過了,那麼這些資料就必須進行同步訪問 資料庫操作中的排他鎖就是最好的例子 當應用程式在物件上呼叫了乙個需要花費很長時間來執行的方法,並且不希望讓程式等待...

“形而上”與“形而上學”意思一樣嗎?能舉例說明嗎

形而上 與 形而上學 意思是不一樣的。形而上的意思 是中國古代哲學的重要範疇 儒家哲學中指無形的或未成形體的東西,與表示有形的或已成形的東西的 形而下 對稱。用來說明 道 形而上 與 器 形而下 的關係,即本源 本體和器物 現象的關係。形而上學的意思 在不同的語境下的意義,分兩個方面,一個是指 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