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對外關係史

2021-03-06 14:16:48 字數 6452 閱讀 4772

1樓:風清葉揚

一、中國古代對外交往概況

1、階段特徵

先是從周圍的鄰國開始,如朝鮮、日本、東南亞,以後逐漸擴充套件到印度、波斯、阿拉伯,最後到歐洲、東非和北非。

(1)第乙個時期為秦漢時期。這一時期主要往來的僅限於近鄰的朝鮮、日本、越南等一些國家。直到東漢晚期才和西亞、歐洲有了正式直接往來。

①史實:a.由張騫鑿通的「絲綢之路」,是這一時期我國外交關係最光輝的表現,開闢了中西交通的新紀元。

b.東漢時期,班超出使西域時,派副使甘英出使大秦(羅馬帝國),甘英到達了安息西境,因不明情況行至波斯灣而還。c.

到166年,大秦國王安敦派使正式來中國。這是中國和歐洲正式交往的開始。d.

漢同日本、朝鮮有頻繁的經濟文化交往。

②特點:a.從範圍上:

周邊國家為主,開始同歐洲往來b.從交往形式上:既有政治的,也有經濟的;c.

從途徑來看:有官方、民間兩條途徑,其中官方是主要參與者;d.從交往道路上:

以陸路為主。

(2)第二時期是隋唐時期。這一時期,我國封建經濟處於繁榮上公升階段,對外經濟文化交流也大大發展。

①史實:a.朝鮮:

新羅統一;高麗樂,留學生,手工技術;**b.日本:遣唐使,留學生,人物。

行政制度,京都建築,文字,生活c.印度:天竺;熬糖法;文化雙向交流;玄奘西遊d.

西亞:波斯國王、商人、舞蹈。大食伊斯蘭教,造紙、紡織;瓷器

②特點:a.全面開放,影響深遠。

我國已經逐步形成為東方的經濟文化中心。對一些近鄰國家的經濟文化交流,已經不僅限於一般的來往,而是作為培養人才的中心和經濟交流的中心。b.

此時期我國對外經濟文化交流的空間範圍大大擴大,除東亞和東南亞外,中亞、西亞、歐洲甚至非洲都已經有比較頻繁的商業經濟和文化方面的往來。最顯著的如波斯、阿拉伯的使節和商人大量來中國。唐朝時還有一批留居中國不回的波斯人。

c.陸海並舉,海運和陸運都很發達。d.

雙向交流,

(3)第三個時期是宋元時期

①史實:a.南宋時期,指南針傳到歐洲。b.元朝時,火藥傳到歐洲。

②特點:a.由於自北宋開始,封建社會中商品經濟發展,內外**繁榮,對外航運也突飛猛進,尤其是海上運輸,在世界名列前茅。

宋元時,在南中國海和印度洋上中國船隊是最活躍的船隊。b.宋元明清時期,我國在對外經濟文化方面出現了一批富有遠航經驗的國際大遊歷家。

(4)第四個時期:明清(鴉片戰爭前)時期

①史實:a.鄭和下西洋:

1405-1433,七次,非洲、紅海;政治為主,**不營利b.華僑開發南洋:唐開始;明更多,傳播先進技術文化,促進發展c.

戚繼光抗倭:明中後期,台州;福建,俞大猷,1565. d.

葡佔澳門: 1553居住權;1557官署,長期佔據e.收復台灣:

1624荷蘭;1662鄭成功;1684台灣府f.抗擊沙俄:康熙,雅克薩之戰;1689尼布楚條約

②特點:a.由開放轉入閉關:清初以後,由於封建統治階級採取閉關政策,這些聯絡便逐漸中斷了b.開始抗擊外國侵略

2、中國古代與世界各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交流

⑴古代政治上的友好交往

①東漢:a日本倭奴國王遣使來漢,受到光武帝的贈賜「漢委奴國王」金印。 b張騫通西域後開通絲綢之路,開闢了中西交通新紀元。

從此中國文明不斷傳到西方。97年甘英出使大秦未果,但到達西亞波斯灣。 c166年大秦安敦王朝派使臣從海道來中國,受到漢桓帝接見。

②魏晉南北朝:法顯西行,寫成了《佛國記》。

③唐朝:a日本13次派「遣唐使」來中國訪問。唐朝高僧鑑真,六次東渡日本最終成功,在日本居留十年,傳播唐文化。

還有日本的吉備真備。 b唐與天竺之間在唐太宗時即開始互派使者友好往來。唐朝高僧玄奘,唐太宗時期取天竺研究佛經,促進中印非文化交流。

還有義淨。c651年(唐高宗在位),大食遣使與中國通好,此後百餘年間,大食派使者來華多達30餘次。

④明朝:1405—2023年間,鄭和七次下西洋,訪問了許多國家和地區,同時也有一些國家的國王和使臣到明朝訪問。義大利傳教士利瑪竇,明朝時來華,帶來歐洲的科技著作。

明朝徐光啟與之合作翻譯西方科技著作。

⑤清朝:康熙重用比利時傳教士南懷仁。乾隆帝時,英國派使臣馬戛爾尼來訪中國,商討通商事宜,清朝以「**上國」自居,斷絕與外國通商交往(即閉關政策)。

⑵經濟交流

①兩漢:a張騫通西域後,中國的絲綢、冶鑄、水利技術都遠播中亞、羅馬和歐洲地區。b東漢時期,我國的鑄銅和製漆工藝傳到朝鮮,朝鮮的果下馬、檀弓等特產也運到中國,中國的鑄銅和製鐵技術這時也傳到日本。

②唐朝:a中朝**往來頻繁。朝鮮的人參等輸人我國,我國的茶葉等輸入朝鮮;b中亞、波斯的商人把胡椒、波斯棗、藥品、香料、珠寶等輸入中國;中國的絲綢、瓷器、紙張燈也運往波斯,並從那裡行銷歐洲。

c大食商人也到中國行上年;中國的造紙、紡織技術傳到大食,再傳到歐洲和非洲。

③明朝:鄭和下西洋,中國的絲綢和瓷器受到各國歡迎,鄭和從西洋購得珠寶、香料、藥材等土特產。明朝後期,原產美洲的甘薯、玉公尺等傳入中國。

⑶文化交流

①中國文化的外傳:a兩漢時,冶鑄技術東傳朝鮮、日本,安息、中亞、歐洲。製漆工藝傳到朝鮮。水利技術遠播中亞和歐洲。

b唐朝時造紙術傳到朝鮮、日本、印度、阿拉伯、北非和歐洲,促進了人類文化的發展。唐朝時建築技術傳到日本;數學專著《綴術》傳入朝鮮和日本,成為學校教材。唐朝時紡織技術傳入朝鮮、阿拉伯。

唐朝時,日本參照漢字草書和楷書的偏旁,創制了日本文字。唐詩傳入朝鮮、日本。

c宋元:宋朝時,印刷術東傳朝鮮、日本、印度、阿拉伯、北非和歐洲,促進了文化的傳播。指南針由阿拉伯人傳到歐洲,為歐洲航海家發現美洲和實現環球航行提供了重要的條件。

元朝時,火藥和火藥**傳到歐洲。

d明清之際,總結性的科技著作《本草綱目》、《天工開物》被譯成多種文字流傳海外。明朝時,中國先進的生產技術和文化知識傳入南洋各地。

②外國文化傳入中國

a西漢佛教於西漢末年傳入中國中原地區。

b唐朝時朝鮮的高麗樂、中亞的舞蹈、印度的繪畫、雕塑、**、舞蹈藝術傳入中國。唐朝時,印度的天文、醫學、曆法知識傳入中國。唐朝時從印度傳入熬糖法。

唐朝僧人玄奘西遊古印度,帶回佛經600部,譯出1300多卷,成為研究古印度的珍貴史料。

c明朝後期,原產美洲的甘薯、玉公尺等傳入中國。明朝引進了歐洲的水利方法,記載於《農政全書》。明朝時,利瑪竇帶來西方的科技著作。明朝後期,更多的傳教士來華。

3、中國古代的對外**商路

⑴秦漢:以陸路為主。當時中國的絲綢等物品主要通過絲綢之路運到西歐各國。與此同時,海上絲綢之路也已開闢。最遠到達印度半島南端。

⑵隋唐:分海、陸兩路。海路從廣州出發,經馬來半島、印度可到波斯灣,唐**在廣州設定市舶使管理對外**。從登州、揚州出發可到朝鮮、日本。

⑶明清:明朝初期海運船隊遠達非洲東海岸和紅海,中西**興旺一時。清朝康熙以後,閉關鎖國,只准廣州一地接待外商,海上絲路不暢。

4、中國古代的反侵略戰爭(明清時期)

⑴葡萄牙殖民者佔據澳門:從16世紀開始,一些歐洲殖民者相繼來到我國沿海地區,進行侵略活動。202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國廣東澳門的居住權。

2023年以後,他們在澳門私自擴充套件土地,建築炮台,設立官署,開始了對澳門的長期佔據。

⑵戚繼光抗倭:明朝中期,倭寇猖獗。民族英雄戚繼光率領戚家軍,於2023年在浙江台州一帶九戰九捷,迅速掃平了浙江的倭寇。

之後又率軍進入福建、廣東,與俞大猷配合,肅清了東南沿海的倭寇。

⑶鄭成功收復台灣:2023年,荷蘭殖民者開始侵略台灣。2023年,民族英雄鄭成功驅逐了荷蘭侵略者,收復了台灣。

⑷雅克薩之戰:2023年和2023年,康熙帝命令清軍兩次進攻侵占雅克薩的沙俄軍隊。俄軍**慘重,被迫同意通過談判解決中俄東段的邊界問題。

2023年,中俄雙方正式簽訂了第乙個邊界條約­——《尼布楚條約》。條約從法律上肯定了黑龍江和烏蘇里江流域包括庫頁島在內的廣大地區都是中國領土。

二、中國與具體國家、地區的關係

1、與朝鮮的關係:

漢朝 ①東漢時期,我國同朝鮮半島各國的關係密切。 ②漢朝的鑄銅和製漆工藝傳到朝鮮,不少朝鮮人開始使用漢字。 ③朝鮮的名馬特產也運到中國。

隋朝:隋煬帝發動對高麗的戰爭。

唐朝 ①許多朝鮮**家到長安,朝鮮**受到我國歡迎,唐樂中就有高麗樂的部分。 ②朝鮮人頻繁地到長安留學,新羅留學生非愛好唐詩。③新羅工匠吸收唐朝手工業的優良技術,織品精美。

④唐和朝鮮**往來繁盛,朝鮮輸入唐的有牛、馬、麻、人參等。唐輸入朝鮮的有絲綢、瓷器、茶葉、藥材、書籍等。

2、與日本的關係 :

漢朝 ①西漢時,日本30多個小國和漢朝來往。 ②東漢初,日本倭奴國王遣使來漢,光武帝贈賜「漢倭奴國王」金印。③中國的鑄銅和製鐵技術在漢代傳入日本。

唐朝 ①日本派「遣唐使」13次,留學生很多。 ②阿倍仲麻呂(漢名晃衡)和李白、王維建立了深厚友誼。鑑真六次東渡,終於到達日本,傳播了唐朝文化。

③唐文化在政治制度、城市建築、文學、日常生活方面對日本影響很大。馬球、足球、圍棋等活動傳入日本。

明朝:戚繼光、俞大猷抗擊倭寇。

3、與印度的關係 :

漢朝:西漢末年,印度的佛教傳入中國。

唐朝:①唐太宗時,互派使者通好。 ②唐太宗派使者到天竺學習熬糖法。

③中國的造紙術和文化典籍傳到天竺,天竺的醫學、天文、曆法、**、舞蹈、繪畫和建築藝術傳入中國。 ④「玄奘西遊」帶回佛經600多部,譯出1300多卷。譯本成為研究印度半島古代文化的重要史料。

對促進中印文化交流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明朝:鄭和下西洋到過印度。

4、與西亞的關係 :

①漢朝絲綢之路通過西亞地區。97年,甘英出使大秦到達波斯灣。 ②7世紀,一位波斯國王和王子先後居住長安,波斯商人的足跡遍及唐朝各地。

中國的絲綢、瓷器、紙張源源運往波斯,再轉銷到歐洲。 ③從651年以後100多年裡,大食往唐朝派使節30多次。大食商人留居中國,有的在唐**任職,有的通過科舉中了進士。

把伊斯蘭教傳入中國。中國的造紙、紡織等技術通過大食傳到非洲和歐洲。 ④元朝時,印刷術、火藥和指南針等傳到阿拉伯,由阿拉伯傳到非洲和歐洲。

西亞不斷有商隊、使團到大都。 ⑤明朝鄭和下西洋到過阿拉伯、伊朗等西亞地區。

5、與歐洲的關係 :

①漢代絲綢之路通大秦。甘英出使大秦(未到)。大秦王安敦派使臣來中國,把象牙等禮物送給漢桓帝。

②2023年,葡萄牙殖民者侵占澳門。 ③2023年,荷蘭殖民者侵占台灣。2023年,鄭成功收復台灣。

④明末徐光啟介紹歐洲水利方法,翻譯利瑪竇帶來的科技著作。 ⑤清初,沙俄侵占雅克薩、尼布楚等地。康熙帝組織自衛反擊戰。

三、規律總結

1、中國古代對外交往的主要目的

①傳播中國文化,宣揚中國聲威,擴大在海外的影響,樹立大國的形象。②發展**,豐富自己的經濟生活,經濟互補互利。③學習外國文化,豐富自己的文化生活,促進社會進步。

注意:作為封建王朝,開展對外交往的根本目的是維護和鞏固封建統治。但我國古代開展對外關係是與近代西方殖民者以商業為目的、搶占殖民地和商品市場有根本區別的。

2、中國古代對外關係發展的條件和途徑

(1)中國古代對外關係發展的條件包括:國家統一,國力強盛,經濟發達,對外交通暢通,**實行開明的對外政策等。

(2)渠道和途徑有:一是通過官方和民間的**途徑,對外**往往伴隨著文化交流。二是官方派遣使節和留學生。

三是宗教傳播,如佛教徒鑑真、玄奘,義大利教士利瑪竇等。四是戰爭。如成吉思汗的西征。

3、中國古代對外關係的特點

⑴對外交通:漢唐時期,以陸路為主,這時經濟重心還在中原。唐代至明清,以海路為主,這時經濟重心已經南移,加上五代遼宋夏金時期北方多戰亂,也由於指南針的用於航海和造船技術的進步等。

中國古代對外交往的突出特點是:官方**不以營利為主,而以重禮儀和友誼,進行平等友好交往為主。

⑵對外政策:由開放到閉關。從漢代到明朝前期,基本上實行了對外開放的政策,促進了我國和其他各國經濟文化的發展,豐富了物質和精神生活,加強了對外聯絡,提高了我國在世界上的影響和地位。

明朝後期至清朝前期,由於我國封建制度的日趨沒落,也由於倭寇的危害限制對外**,阻礙了商品經濟和資本主義萌芽的發展,使我國日益落後於西方。歷史告訴我們「開放國興,閉關國衰」

4、中國古代的對外政策

自漢朝至明朝,我國一直實行對外開放的政策。到了明末清初我國統治階級才實行「閉關鎖國」政策。

它的主要內容包括對來華外國人的商務活動、居留期限、場所、行動範圍、華夷交往等作出限制;設立公行制度,包辦一切進出口**的獨占權,嚴格限制對外**。

清代閉關政策的形成並非是歷史的偶然,一方面它是落後的閉塞的封建自然經濟的產物;另一方面又是清朝統治集團民族狹隘性的表現,它懼怕國內漢人與外界勾結反清,從而威脅其統治。只是隨著西方資本主義對華侵略的日益迫近和愈加狂暴,閉關政策在後期才具有維護國家主權的自衛性質。

雖然閉關政策曾作為一種消極防禦手段起到一些自衛作用,但對於近代中國社會的前進和發揮咱,起到了嚴重的阻礙作用。閉關鎖國和狂妄自大是互相聯結的,近代中國的落後挨打與這種狀態不無聯絡。

5、中國古代對外關係史給我們的啟示

⑴對外開放,對外經濟文化交流才能促進社會進步,閉關鎖國只能造成國家和民族的落後。

⑵加強聯絡,互相學習,互相促進是世界歷史發展的趨勢,適應歷史發展趨勢者存,逆歷史發展潮流者亡。

⑶政治穩定,經濟繁榮是對外經濟文化交流的重要條件。

⑷和平友好交往是我國人民同外國交往地主流,說明我國古代人民是愛好和平、崇尚友好的人民。

中國古代史複習,中國古代史複習資料?

內容來自使用者 徐金玉 中國古代史複習資料 中國歷史朝代歌 夏前2070年 前1600年 商前1600年 前1046年 西周前1046年 前771年 東周前770年 前256年 春秋前770年 前475年 前632年城濮之戰 前551年 前479年孔子在世 戰國前475年 前221年 戰國時期百家爭...

中國古代史監察制度變化過程,列出中國古代史上丞相制度的發展演變過程

1秦 設御史大夫,監察百官 2漢 設御史府,長官為御史大夫 地方設十三州刺史 3隋唐門下省,負責諫議封駁 4宋 出現諫院 諫官專門機構 地方設通判 5元 設御史台 6明清 設都察院 六科給事中 地方設有負責司法監察的的按察使司 列出中國古代史上丞相制度的發展演變過程 1 先秦 西周 分封制 分封制是...

中國古代史概述

中國是乙個五千年的文明古國,是乙個文明沒有斷過流的大國,而且還給世界貢獻了四大發明,這方面成就比西方早幾百年,那方面成就比西方早幾百年等等等等。中國歷史是指中國從中華文明產生到現在的歷史。中國歷史悠久,自黃帝部落的姬軒轅 也稱公孫軒轅 時期算起約有5000年 從三皇五帝算起約有4600年 自夏朝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