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唐,宋的雕塑特點

2021-03-05 20:26:51 字數 4359 閱讀 1662

1樓:龍深刻

其中規模最大、藝術特點最明顯者,首推敦煌。唐代時期所開鑿的窟

龕,佔全部敦煌石窟的半數。所塑造的菩薩造像,從形象上和裝扮上,基本上依據當時美人的典型形象,其座姿出現了一腿盤起、一推下垂的半倚坐式。世俗化的美麗已打破了宗教禁錮的氣氛,更為強調藝術效果,似與參拜者對話。

我們可以把同時代著名人物畫家張萱、周昉等人的作品與之相比,可以看出它們之間有著異曲同工之妙,而在體態比例上、儀表外形上更加具有活力。比之於前代宗教雕塑藝術的肅穆與出世,唐代的佛教造像很好的把理想與現實相結合,繼有博大凝重的一面、又有典雅鮮活的一面;繼又威武有力的一面、也有柔和細膩的一面唐代的人物雕塑很注意人物性格,尤其是在處理群雕的人物關係時,很好的把握了人物之間的內在情感交流。比如佛主與**迦葉、暗阿難三者的塑造,就有多種形象變化,兩個人物一老已少,乙個漢族人形象,乙個是印度人形象,儘管都表露出虔誠的神態,但仍可以看出他們的心情之不同。

再比如**力士像,其職司決定了他們強力威武的形象,面部表情激烈、四肢肌肉發達,更加襯托出菩薩的慈祥。不同性格的人物塑像是群雕人物關係動靜結合,突出中心,符合了雕塑美的形式法則。

龍門石窟唐代雕刻,佔其多數。它的優點在於基本上保持了唐代原作的原貌,而敦煌的作品有很多是經後代藝人整修過的。這一時期的雕像普遍巨集偉龐大,體型飽滿。

以盛唐時完成的奉先寺為代表,**大佛(盧舍那大佛)高17.14公尺,與之並列的另外8尊雕像也都在10公尺以上。大佛有明確年代題記(672年),據傳說大佛的面部是參照了武氏則天的形象雕鑿的,這種傳說並非完全不可能,在佛像台座上的題記中記錄著:

「……皇后武氏助脂粉錢二萬貫。」有許多石窟的中、晚唐作品明顯不如其前代,有許多減色,尺度、體量、氣魄都出現退化的跡象。

陝西境內的唐代石窟,有太原附近的天靈山石窟,可惜的是在舊社會是已被盜劫,幾近掠空,現都被收藏在歐美各大博物館。從現在僅存在14窟當中的一件跌坐菩薩殘體來看,中國古代雕塑家以精確的掌握了人體比例以及結構,衣褶、飾物的寫實雕鑿能力也十分高超。

山東一帶在當時為經濟不發達地區,所以其石窟開鑿規律有限。以濟南附近的一些小型窟龕群為主,如千佛山、佛回山等處。千佛崖有貞觀18年(644年)題記,但整體上損毀比較嚴重,從僅存一些雕像殘體上,依然可以看出當時的富麗、細緻、優美的風格。

四川的廣元、巴中、通江以及川南的邛崍、樂山、夾江等地散落著許多摩崖石刻。四川自秦漢以來被稱為「天府之國」,佛教在此地特別興盛,全省有大小摩崖石刻群二十餘處。據考證,廣元千佛崖的最早開鑿年代在唐開元年間,其尺寸雖然不大,但都雕刻與陡峭山崖之上,形式複雜,人物眾多,有大大小小造像近兩萬軀。

從雕塑風格上看,這些作品是研究唐代雕塑藝術脈絡變化的很好資料。最為世人矚目的要數樂山大佛摩崖雕像,它比阿富汗的巴公尺揚大佛(高53公尺,現已被毀)還高出18公尺。於公元713年始雕,到803年完工,用了九十年的時間。

樂山大佛是借用整個山體開鑿的,腳下就是奔騰的三江匯合激流,它是世界上最大的佛像。如此巨大的雕像,比例合度,逞坐勢,身著袈裟,面部表情安詳、沉穩。大足石刻不僅以南宋雕像群馳名於世,其唐代晚期至五代時期的石刻也比較有代表性。

大足石刻的部分雕像由晚唐、五代、宋代交錯於一處,比較難以分辨。其中有明確題記的唐末幹寧三年(896年)的龕像最為精美,除

三、四百個佛經故事人物、亭台樓閣、山樹花叢、伎樂飛天以外,還有幾十個世俗的供養人。

唐代末年,政權**。907年,黃巢農民起義的勝利成果被其叛軍將領朱溫所竊,在河南開封建立起五代的第乙個王朝—後梁。接著而來的是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史稱「五代」;這還不算完,近乎同時,天下大亂相繼出現了武(揚州)、吳越(杭州)、楚(長沙)、閩(福州)、前蜀、後蜀(成都)、南唐(南京)、南漢(廣州)、北漢(太原)、南平(湖北)等十個割據勢力,成為「十國」,這期間的混亂堪比南北朝以前五胡十六國,但只有五十餘年的時間。

這一時期雕塑藝術風格,基本上承襲了晚唐的形式。從理論上講,曾建都於四川的前蜀、後蜀,應該留有石窟造像,但由於這一段歷史較短,不易明確辨識他們的單獨存在形態。最容易得到的直接資料還要有求於敦煌莫高窟,明確標明為五代時開鑿的洞窟多達28個。

由於地處偏遠,當內地亂成一團的時候,此處卻沒有受什麼影響。但這一時期的彩塑明顯帶出僵化、繁瑣、程式的痕跡,遠不如盛唐時期那麼華麗巨集偉了。

習慣上,人們把與皇帝有關的墳墓成為「陵」,唐代皇帝的陵墓大都分布在西安附近,有十八處之多。唐代帝陵有較為固定的格局,在雙城牆體之間設立石雕像群。唐帝都以山為陵墓主體,陵前雕像有動物或人物。

如昭陵前置14個人物雕像,是太宗所治伏的外番俘虜,象徵別處小國的歸順;獻陵前有石虎、石犀,體積巨大,造型簡潔有力。這期間最為著名的雕塑藝術當推「昭陵六駿」,這是為紀念李世民在開國戰爭中立下功勞的六匹戰馬所製作的六塊浮雕。當年太宗命大畫家閻立本繪畫圖形,由雕刻師鑿於石上,據說還有大書法家歐陽詢題寫了太宗為之****的詞句,可見其價值之高。

這六匹神奇的戰馬都有自己的名字:特勒驃、青騅、什伐赤、颯露紫、拳毛騧、白蹄烏。令人痛惜的是其中颯露紫和拳毛騧兩塊浮雕,在2023年被軍閥盜賣境外,現藏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博物館。

這六匹西域名駒的浮雕作品,顯示出唐代動物雕塑的成熟,使浮雕藝術進入了乙個輝煌的境地。唐代先後出現了許多動物畫高手,如曹霸、韓幹都是畫馬高手,而「昭陵六駿」的創作年代還要早於他們。

乾陵為高宗李治與武則天的和葬地。陵墓石雕眾多,有獅、人物、仗馬、朱雀、華表等等,上百個之多,都是堅硬的石雕,反映出當時那些沒有留下姓名的雕塑家的無盡才能。在石像群中,文武伺衛的雕刻也十分突出,體態穩健、端正莊重,但面部表情各不相同在乾陵的門上,有多達六十與個番使雕像群,令人心痛的是,那寫形象生動寫實、表情面貌各異的腦袋全部被外國盜墓者砍去,實實令人痛心疾首!

此外,武則天母后順陵、唐睿宗橋陵以及恭陵、定陵等皇室陵墓都有數量龐大、品種繁多的石雕藝術作品。從總體上看,唐初的風格比較簡略,昭陵六駿偏於寫實,大體走向精熟。

唐代的雕塑藝術從隨葬的明器上也能看出一斑,當時的**機構中專門設定了陵墓石刻以及明器製作的管理部門,名曰「甄官署」。這一時期的明器雕塑所反映的社會生活題材極為廣泛,以人物、動物為最多。女人俑的造型特點與當時的大眾審美趣味相吻合,正如當時仕女畫上所表現的形象,以肥胖、豐滿為美,儀態端莊、衣飾華麗。

女子騎馬出遊也是唐代的時尚,這在當時的繪畫、雕塑以及工藝裝飾中頻頻出現。由於唐代的對外文化交流比較發達,許多外國客商來中國經營或生活,這在明器雕塑中多有表現,如「胡人舞蹈」、「西域奴僕」、「騎馬商人」等形象隨處可見,甚至還有非洲黑人的形象。鎮木力士像是唐墓中所常用的,多為三彩陶器製成,其形象威猛,類似佛寺裡的金剛力士,具有鮮明的形象特點,省唐時期,天下一片歌舞昇平,俳優歌舞廣泛流行於皇室和民間,所以在唐代墓穴中也大量出現手舞足蹈的俳優俑,動作誇張、表情豐富,在人物塑造方面達到了相當高超的藝術水平。

這些明器雕塑對我國古代的戲劇、**等藝術領域的研究,也提供了可貴的實物資料,對當時的服裝、服飾之研究,更是提供了直接的證據。唐代以河南洛陽為東京,周邊地區盛產陶瓷。明器雕塑以陶質三彩為主。

三彩是陶器的乙個特殊品種,燒成溫度較低,土質可塑性尚好,釉料中的主要成分是鉛,以鐵、銅、錳等氧化金屬為著色劑。這種色彩變化比較豐富的低溫釉非常適合製作藝術品,易於流動的釉面會產生意想不到的變化效果。自唐以後,陶瓷明器基本上佔據了主要的使用材料,很少再見到石雕、木雕或鑄銅了。

唐代的隨葬品中,動物雕塑也是乙個比較重要的種類。其中,馬和駱駝是最為常見的,這是當主要的交通、運輸、征戰以及出遊等的工具。由於當時的農、牧、畜業也比較發達,牧豬人上纏飼養過的動物也都被製成微型雕塑,如雞、狗、豬、牛、羊等等,如同墓主人生前的環境。

裝飾性的建築構件雕塑,也是隋、唐、五代十國時期的重要藝術分支。儘管唐代的皇宮也是傾力而造,如著名的大明宮等,但這一時期的磚、瓦等建築構件上的紋飾浮雕,卻比秦、漢時期要遜色得多。這種現象的出現,其中乙個比較重要的原因可能是由於建築上開始大量使用彩繪裝飾而造成的。

唐代的華麗宮殿,早已蕩然無存了,而其他型別的建築,如橋、塔等,也是極為旱見,上面的裝飾性浮雕看來沒什麼可取之處,多是一些夔龍、纏枝花一類的圖案紋飾。

唐代著名雕塑家楊惠之能得以傳名,實在是一件萬興的事,同樣,這是由於他的繪畫才能也比較高超。他曾與吳道子為畫友,後自認為畫不過吳道子,改攻雕塑,至爐火純青只地步。

相傳,千手千眼佛像是由他首創的,一直流傳至宋代的《塑訣》是我國獨一無二的雕塑理論著作,也是出之於楊惠之,可惜的是我們現在已無法見到他的作品原件。在他之前,見之於《歷代名畫記》的雕塑家還有一位韓伯通,他是唐初時的「相匠」,為宮廷塑像工作服務。有的雕塑史論家把隋朝的李春也列為雕塑家,似有牽強之處。

李春是著名的「趙州橋」的設計家和修造的主持者,橋上的建築裝飾未必出於李春之手,所以把他列橋梁設計家更妥些。

唐代走向衰亡以後,從十世紀至十三世紀,中國經歷了宋、遼、金的歷史階段。雕塑藝術出現了不同於前代的風格現象,也產生了一些較有影響的作品,進一步生活化、世俗化,創作手法上趨於寫實,材料使用也更加廣泛,製作工藝也有所提高。但從總體上看,不如漢唐時期,在整個中國雕塑藝術史上不佔重要地位。

2樓:手摸歷史

這三個朝代的雕塑主要體現在佛像的雕造上。北魏的造像特點是莊重、巍峨。 唐朝的造像特點是圓潤、慈祥。

到了宋代,在繼承唐代的基礎上,神像人性化感更加突出,塑造出了沿用至今的一批神話人物造像形象。

漢代雕塑藝術的特點

漢代雕塑 產品推介 中國西漢和東漢的雕塑作品,主要包括石刻 玉雕 陶塑 木雕和鑄銅等品種。當時,雕塑藝術應用範圍非常廣泛,表現技巧迅速提高,舉凡大型紀念性石刻 園林裝飾雕塑 各種明器雕塑及實用裝飾雕塑等方面,均有顯著發展,留存至今的漢代雕塑遺物極為豐富。石刻 漢代雕塑藝術的新成就,突出地表現在大型石...

貝尼尼雕塑藝術的特點是什麼雕塑藝術的三個特點是什麼?

貝尼尼的藝術手法及其特點 貝尼尼的對藝術的格言是 乙個藝術家想要成功必須具備三個條件 一是極早的看到美,並抓住它,二是工作勤奮,三是經常得到精確的指教。貝尼尼塑造的人物總是處於激烈的運動中。大理石在他手中好像已失去了重量,人物的衣服總是隨風輕輕飄起,給人以一種輕快 活潑和不安的感覺。貝尼尼刻劃的人體...

思想者雕塑的最大特點是什麼雕塑思想者的作者是誰?它表達的是什麼?

思想者雕塑有肌肉感,生動傳神,真實的表現出了以人為本的人文主義特點。思想者 在20世紀初,人們把它作為一種改造世界力量的象徵。作品形象包含著靜和動兩個對立的因素。靜 沉思 是暫時的,動 在強壯體魄中孕育著的無窮精力 是絕對的。思想者 靜坐著,但他的神情和姿勢卻給人不穩定的動感,似乎即將行動。因此,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