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數學教學中滲透愛國主義教育

2021-03-05 18:10:48 字數 5272 閱讀 8530

1樓:匿名使用者

中華民族是乙個偉大的民族,愛國主義精神一直貫穿在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之中。二十一世紀,我們偉大的祖國日益繁榮昌盛,愛國主義更應該成為這個時代的最強音。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應該是最重要的教育。

學校是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專門場所,愛國主義歷來就是學校教育的主旋律,學校中的各門學科都包含愛國主義教育的內容,只要教師在備課時,有意加入愛國教育導向,就可以使愛國主義精神體現在每節課上。尤其是思想政治課,更應當在完成每節課教學任務的同時,自覺擔負起這個重任。現代教育的理念是以人為本,把培養人放在第一位。

其核心就在於教育學生學會做人,素質教育的實施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順應了現代教育的潮流和規律。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其目的是培養德、智、體、美、勞等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人。《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指出:

「中華民族是富有愛國主義光榮傳統的偉大民族,愛國主義是推動我國社會歷史前進的巨大力量,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1]愛國主義以強大的歷史推動力和民族凝聚力使中華民族在五千年崎嶇坎坷的歷史長河中戰天鬥地,頑強抗爭,生息繁衍,發展壯大。

當代青年是新世紀的主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重任必將落到這代人身上,時代呼喚青年早日成才,祖國和人民盼望他們早日成才,歷史重任要求他們早日成才。因此,學校必須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幫助學生樹立遠大理想、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愛國主義教育是學校教育的主旋律,其素材廣泛、方式多樣,那麼如何在課堂上對學生滲透愛國主義教育呢?

一、重視歷史學習,激發愛國熱情

愛國主義精神是在中華民族漫長的歷史程序中產生和發展起來的,通過中國歷史特別是近代史、現代史的教育,使青年學生了解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百折不撓的發展歷史。

翻開中國近代史,從2023年鴉片戰爭開始,在帝國主義列強的侵略面前,統治者的腐敗無能、厚顏無恥,使中國人民受盡百年的宰割**之苦。無數的愛國志士憂國憂民,為民族的振興、國家的富強進行了探索和抗爭。三元里人民抗英鬥爭,揭開了中國人民救亡鬥爭的序幕;太平天國運動,沉重地打擊了中外反動勢力;義和團運動,體現了中國人民反侵略、反壓迫的英勇氣概;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國兩千多年君主**統治;李大釗、陳獨秀、***等革命黨人尋求救國救民的革命道路,經過長期不屈不撓的鬥爭,建設了社會主義新中國。

無論是在和平統一時期,還是在戰爭離亂的年代,各民族間在政治、經濟、文化方面的聯絡與交往始終沒有中斷,而且逐漸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斷融合的趨勢。在我國歷史上,愛國主義從來就是動員和鼓舞人民團結奮鬥的一面旗幟,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在維護祖國統一和民族團結、抵禦外來侵略和推動社會進步中發揮了重大作用。在愛國主義精神的激勵下,我們的國家和民族生生不息,具有強大的凝聚力和生命力。

在現階段,我國的愛國主義主要表現為獻身於建設和保衛社會主義現代化的事業及獻身於促進祖國統一的事業。

二、抓住社會熱點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時政教育是思想品德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集體主義教育的重要途徑。通過時事教育,能大大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熱情,養成良好的關心國家大事的習慣。因此,我們要充分利用時事在政治,抓住一些重大事件,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知識進行分析,從第一時間感受社會問題,養成關注社會的習慣,教育學生把自己的成長與祖國的命運聯絡起來。

如:遼寧航母艦熱點材料可以作為學生分析的素材,使學生感受到祖國的成就、富強而帶來的自豪感;可以增強學生的民族自信心、社會意識和責任感,提高思想政治覺悟,激發學習熱情,將來更好地報效祖國。**「感動中國年度人物」的事例,讓學生深刻體會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不是教師空洞的說教,而是每乙個青年學生的需要。

這有利於增強學生自我教育能力,深化情感,培養高度責任感,促進學生身心和品德全面發展。利用「釣魚島事件」的發生,使學生體會到:乙個國家乙個民族只有強大,才能不受外敵入侵,才能有國格,有人格,否則落後就要挨打的道理,激勵學生從現在做起,努力學習,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達到的效果比單純說教更深刻。

三、課內外結合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是增強教育效果的有效途徑

愛國主義教育是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內容和任務,也是每單元活動應始終貫穿的教育思想。把愛國主義的教育內容變為學生的愛國思想、變為學生的愛國情感、變為學生的愛國行動,變為學生矢志不移終生難忘的愛國信念,單單靠課堂教學是不夠的,還要把課堂教學與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結合起來,寓愛國主義教育於生動活潑多姿多彩的形形色色的活動中,才能加深對學生的教育,才能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2]。通過具體生動的活動,讓愛國主義教育收到成效,並在活動中加深愛國主義知識和愛國主義情感。

如鼓勵學生為祖國明天而勤奮學習;開展社會調查,幫助學生完成時事小**;在學生中開展「我為班級爭光彩」、「我為學校作貢獻」活動。帶領學生參觀新農村的建設,領略家鄉的巨大變化。領略家鄉山清水秀的美麗景色,增加對家鄉的熱愛之情。

由此由愛家鄉上公升到愛人民,愛祖國,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因勢利導地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為此,除了以課堂為主外,課內外結合能擴大學生視野,使學生有親身體驗,激發學生愛國主義的情感,使愛國主義教育內容生動,實踐的可能性大,因此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四、運用多**手段,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懷

多**本身包涵豐富的內容,趣味性強,以生動形象的畫面,簡言意駭的解說,再配以恰當的**使學習內容**並茂,十分容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也可以充分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思考能力、主動解決問題的能力,利用多**能更生動地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

在教學中,我常運用多**手段,吸引人,教育人,從而讓學生接受愛國主義教育。愛國主義教育是乙個永恆的主題,但隨著社會的發展,它又被賦予新的時代特色。思想品德課教學作為愛國主義教育的主渠道,教師要充分利用教學滲透愛國主義教育,這是十分必要的,它既增強了學生的愛國情感,又增強了學生振興祖國的責任感。

新課改下,我們更要重視對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真正把學生的愛國之志變為報國之行,積極做忠實的愛國主義踐行者。

愛國主義教育是學校教育不可缺少的內容,在課堂教學中滲透愛國主義教育是學校教育的一項長期任務。利用中學政治課的特有形式和教材的特點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人類的愛國主義思想和覺悟、情感和意念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在一定的環境條件中經過一定時間的培養和體驗、訓練和薰陶逐漸形成的。

中學是青少年所受的基礎教育,基礎素質直接關係到國家的未來、民族的未來,因此,我們決不能掉以輕心,要確保在教學中滲透愛國主義教育。當代中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是一項艱苦細緻的系統工程,不僅需要教育工作者積極努力,而且離不開全社會的廣泛參與。我們不僅要讓學生在課堂中感受到教師給予他們愛國主義教育的引導,而且要讓學生在平時的生活實踐中真切感受愛國主義,激發愛國主義情感,成為真正擁有愛國主義情懷的當代中學生。

學習新知識、新技術,完善自身知識結構,更新學習知識的方法與理念。

2樓:

我不建議把自然科學與政治掛溝

如何在教學中 滲透愛國主義教育

3樓:匿名使用者

一、充分利用課文內容來培養學生愛國情感

小學語文課本中編排了很多愛國主義的題材,從不同的角度反映了祖國的偉大。例如:在教學《富饒的西沙群島》時,就通過多**技術使學生充分認識到祖國的山河壯麗、物產豐富;在學習《趙州橋》時,就從歷史的角度講,使學生了解到趙州橋是世界上最早的石拱橋,感知祖國歷史的悠久、文化的燦爛,增強其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激發其愛國主義熱情。

小學語文的很多課文真實地反映了中華民族的不可侮,英勇抗擊外來侵略的不屈氣節,向我們呈現出無數優秀的中華兒女,如《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和《軍神》等。語文課文中湧現出了許許多多愛國的仁人志士,他們的愛國精神不僅僅是學生學習的榜樣,更重要的是激勵青少年學生不斷努力學習。所以,我們要充分利用好這些課文,加強對青少年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

很多篇語文教材反映了祖國今天的光明美好,資本主義社會的黑暗冷酷,如《劉家峽水電站》、《人民大會堂》、《大橋》、《中國人民站起來了》、《賣火柴的小女孩》等。教材中反映偉大祖國大好河山的壯美,構成了愛國主義教育的素材。教師必須從整體出發,處理每一篇具體課文,體現教材之間相互融合,體現愛國主義情感。

二、用教師的情感激發學生的情感

小學語文課文中有很多高大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的呈現在讀者面前。例如:在《珍貴的教科書》中,有敵機襲來時,張指導員奮不顧身地用自己的身體保護了那一捆教科書的情景,讓我們深深地感受到這篇課文的題目為什麼由過去的《一捆教科書》改為《珍貴的教科書》,這樣改很有道理。

這用鮮血換來的教科書,難道不是最珍貴的嗎?教師有了這樣的感受,教學中就好像在和學生進**感交流。對小學生來說,教師對事物所持的態度,往往是他們愛憎的標尺。

如果老師自己無動於衷,學生絕不會如此心潮澎湃。在陶冶學生的情感方面,要特別注意結合描寫祖國的壯麗山河、悠久歷史以及建國後新成就的教材,把自己的愛國心融進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熱愛我們的社會主義祖國,應該成為每個學生的重要精神支柱。

乙個人有了愛國之心,他就會為祖國的貧窮落後而發憤圖強,為祖國的繁榮興盛而驕傲,就有可能由此而樹立起對黨對共產主義的崇高信仰。教師的情感對兒童起著極其重要的示範作用。在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過程中,教師更應以自己對祖國強烈的愛的火種去點燃孩子心靈中熱愛祖國之情。

三、不斷弘揚古代燦爛的精神文化

教材中的經典名句,詩詞佳作,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中華兒女。這些經典名句、詩詞佳作是我們中華民族五千年燦爛文化的精髓,是華夏沃土燦若晨星的瑰寶。學校的愛國主義教育的基本內容必定包含宣揚偉大民族聖賢之輩留下的不朽傳世之作。

《古詩兩首》之《春曉》、《村居》以及古詩兩首之《所見》、《小池》。其中《春曉》中的「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這首詩是我國唐朝時代著名的大詩人孟浩然所作,表達詩人喜愛春天和憐惜春光的情感。《村居》中「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詩文描寫出了一幅春天孩子們在村旁的芳草地上放風箏的圖畫,是一幅自然景物和活動著的人物融合在一起的、充滿生機、春意盎然的農村生活圖畫。另如課文《稱象》,講述三國時期曹操的兒子曹沖年僅7歲便能運用「阿基公尺德定律」解決了稱笨重的大象體重的問題,教育學生認識我國古代人民的智慧型。

四、以課外閱讀推動愛國主義教育

課外閱讀是語文德育實施的途徑之一。積極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語文課外閱讀,不僅有利於發展學生的意志性格特徵,而且有助於培養學生高尚情操。當然,書有良莠之分,不能不加選擇地讓學生去讀。

教師應該針對學生的年齡特徵、興趣愛好、思想實際,向學生推薦有關讀物,引導學生去讀,加強閱讀指導,激發學生課外閱讀興趣,教給他們讀書方法,特別是評價與欣賞的方法,使學生從閱讀中有所收穫。一本好書相當於一位良師益友,不僅可以擴大學生的知識面,提高學生成績,而且還能培養刻苦學習、戰勝困難的奮鬥精神,所以應該鼓勵學生訂閱書刊雜誌,使學生擴大視野,提高思想覺悟。語文課是開放的學科,它**於生活,又服務於生活。

所以,在語文的教學過程中,開展具有教育性、開放性、實踐性的學生主體活動為主要形式,如春遊,熱愛家鄉活動,各種節日活動和演講,並把活動後的感想以日記的形式記下來。有教師說:「日記是『道德長跑』,每天堅持,使人心靈求真、向善愛美。

」絕大多數學生寫日記時都說真話,說心裡話,這便起到使人求真的作用。教師應充分利用日記這種寫作形式的德育功能。寫作活動也是進行語文德育的重要陣地,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寫作熱情,而且能培養學生的創作精神和能力。

如何在數學教學中滲透德育,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

摘 要 結合當前小學數學發展情況,從小學數學教學中德育教育的專應用現 還是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為好,數學課認真教好數學就好,道德教育交給語文和思想政治老師以及最重要的家長和社會,其它的老師行為言行符合道德標準就是最難得,最好的滲透了。資料趣味化 趣味德育化,寓教於樂好,大人小孩都喜歡 我就不妨說來說...

語文教學中如何體現愛國主義教育

教書育人是教育的主旋律。作為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統一的語文學科,有著非常豐富的人文教育因素。文質兼美的語文教材比其他教材有著得天獨厚的育人作用。可是近年來,許多家長和教師都把目光集中在了學生的學業成績上,忽視了學生良好個性和健全人格的形成。也有許多人錯誤的理解為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是思品教師的是,與自己所...

如何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

所謂數學素養,就是在人的先天生理的基礎上,受後天環境 數學教育的影響,通過個體自身的實踐和認識活動,所得到的數學知識 技能 能力 觀念和品質的素養。它是在長期的數學學習中逐步內化而成的。它包括數學知識技能 數學意識 解決問題能力 數學資訊交流 創新意識等。青少年們是全能型人才的後備軍,也是祖國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