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在歷史上各個時期的名稱分別是什麼

2021-03-05 16:14:33 字數 5434 閱讀 1768

1樓:viviy時代

南京的古稱有金陵、秣陵、建鄴、建康、集慶、江寧、應天等,具體情況如下。

春秋末年:治城——吳王夫差在今朝天宮一帶築冶城,開辦冶鑄銅器的手工業作坊。

公元前473年:越城——越國滅吳後,范蠡在今中華門外的長幹裡築越城,是在南京主城地區有確切年代可考的建造最早的一座城池,南京主城地區建城的開端。

公元前333年:金陵——楚威王熊商於石頭城築金陵邑,金陵之名源於此。

秦漢:秣陵——術士對秦始皇說:金陵有天子氣。秦始皇大為不悅,命人開鑿方山,使淮水流貫金陵,把王氣洩散,並將金陵改為秣陵。

三國至南北朝:建康——孫權在此建都,改秣陵為建鄴。後改稱建康。此後,東晉、南朝的宋、齊、樑、陳均相繼在此建都,故南京有“六朝古都”之稱,

隋朝:蔣州、丹陽——隋平毀建康,統於蔣州。至隋大業三年(607年),廢蔣州,置丹陽郡,江寧縣屬丹陽郡。

唐朝:金陵——唐朝初年置江寧郡,後置升州,再後改為金陵府。

南唐:江寧——升元元年(937年)建都金陵,改金陵府為江寧府。

北宋:建康——建炎三年(2023年)改江寧府為建康府,作為行都,為江南東路首府。

南宋:留都——2023年定建康為留都。南宋名將岳飛曾在南京牛首山一帶大敗金兵,並有抗金故壘遺存。

元:集慶路——至元十四年(2023年),升建康府為建康路。天曆二年(2023年),改建康路為集慶路。

明:應天府——至正十六年(2023年),朱元璋改集慶路為應天府。明洪武元年(2023年),明太祖建都應天府,以為南京。

清:江寧府——2023年,清軍兵臨江南,攻陷南京後遂即廢除國都地位,改應天府為江寧府,成為江南省省府。

2023年:天京——太平軍攻克南京,建立太平天國,改稱天京,建都11年。

1864:江寧府——同治三年複稱江寧府,轄江寧、上元等縣。

2023年至今:南京——中華**元年1月1日,中華**臨時**定都江寧府,改江寧府為南京府。

2樓:匿名使用者

南京在歷史上用過62個名稱。

主要有:

冶城越城

金陵(南唐)

秣陵(秦、漢)

石頭城建業(鄴)

建康 (南宋)

蔣州(隋)

白下上元(唐)

江寧集慶路

應天天京(太平天國)

現在“南京”的得名源於明朝 朱棣即位將應天府改為南京。

3樓:匿名使用者

今南京地區的行政設定應以戰國時期楚國所設的金陵邑為最早。從此“金陵”就成為古代南京地區的通用名稱。在這以前,春秋時吳國和越國先後在今南京市區所築的冶城和越城,還不能視作行政設定。

秦代在金陵故地設有秣陵、丹陽與江乘三縣,其縣治分別在今江寧縣秣陵關、江寧縣小丹陽與今棲霞山附近,均屬郡管轄,堂邑縣則屬東海郡管轄。兩漢時上述四縣仍然保留,另加設湖熟縣(縣治在今江寧縣湖熟鎮),其中秣陵、丹陽、江乘、湖熟四縣皆屬揚州刺史部丹陽郡(郡治在今安徽省宣城市)管轄,而堂邑則屬徐州刺史部臨淮郡管轄。

三國時期,孫吳改秣陵為“建業”,意謂將在此“建帝王之大業”,並定為首都,又將揚州刺史駐地與丹陽郡郡治遷來建業。西晉初,改建業為“建鄴”,西晉末又改建鄴為“建康”,故東晉與南朝(宋、齊、樑、陳)之首都均稱建康,同時也是揚州刺史駐地與丹陽郡治所在。故六朝之金陵既可用首都之名——建業與建康,亦可用州治之名——揚州,還可用郡治之名——丹陽,但“建鄴”僅是西晉一代三十餘年之名,西晉時的揚州刺史駐地與丹陽郡治亦在建鄴。

六朝時期金陵地區的郡縣級設定變動較大。孫吳時有建業縣、丹陽縣、湖熟典農都尉、江乘典農都尉;西晉時有建鄴縣(後改稱建康縣)、秣陵縣、江寧縣(先稱臨江縣)、丹陽縣、湖熟縣、江乘縣、堂邑縣;東晉時除保留西晉所設定的各縣外,又加設僑置郡縣,以安置中原地區南遷人士,諸如琅琊、東海、東平、蘭陵、魏、廣川、高陽、堂邑等郡,懷德(後改費縣)、臨沂、陽都、即丘、肥鄉、元城、廣川、北新城、博陸、堂邑等縣;南朝劉宋初,保留建康縣、秣陵縣、丹陽縣、江寧縣、湖熟縣歸丹陽郡管轄,陽都縣、費縣、即丘縣、臨沂縣、江乘縣歸南琅琊郡管轄,其後廢除魏、廣川、高陽、堂邑四僑郡,又廢即丘、費、陽都三僑縣;南齊時無改動;肖樑時設同夏縣,廢湖熟縣,又復置費縣,並改南琅琊郡為琅琊郡,分置丹陽、南丹陽二郡,琅琊郡治在江乘,轄江乘、臨沂、費三縣,丹陽郡治在建康,轄建康、秣陵、同夏三縣,南丹陽郡治在江寧,轄江寧、丹陽二縣;陳時廢南丹陽郡,又廢琅琊郡,新設建興郡,轄江乘、臨沂、同夏、湖熟、建安、烏山六縣,丹陽郡轄建康、秣陵、江寧、丹陽、費五縣。

隋唐時期金陵地區的行政設定變動最大,主要是揚州大都督府自金陵移至江都,金陵被降為一般的州縣,並且屢改州縣的名稱與隸屬關係。當時的通稱以“金陵”最為常用,隋代常稱“蔣州”,唐代常稱“白下”、“上元”、“江寧”、“升州”等。具體說來,隋軍滅陳後,廢丹陽、建業二郡,又廢建康、丹陽、費、江乘、臨沂、同夏、湖熟等縣,僅保留江寧縣,與溧水縣同屬設在金陵石頭城的蔣州管轄,堂邑縣則改稱六合縣,歸江都郡管轄。

隋煬帝時又改稱蔣州為丹陽郡。唐代曾改江寧縣為歸化縣,又改歸化縣為金陵縣,再改金陵縣為白下縣,復改白下縣為江寧縣,最後改江寧縣為上元縣,並隸屬於州治先後設在延陵(今丹陽市延陵鎮)、丹徒(今鎮江市)的潤州,郡治先後設在丹徒、江寧的丹陽郡、江寧郡,以及州治先後設在江寧、上元的升州管轄。升州轄有上元(江寧)、溧水、溧陽、句容四縣。

六合縣則屬揚州管轄。

五代十國時期,楊吳在金陵設升州大都督府,又分設上元、江寧二縣,旋改界州大都督府為金陵府,並定為西都。南唐建國後定都金陵,改金陵府為江寧府,轄上元、江寧、溧水等縣,並曾在六合設定雄州。五代十國時期,割據一方的吳王楊隆演天佑十二年(公元915年)建升州城,十四年(公元917年)分上元另置江寧縣。

自此上元、江寧兩縣以秦淮河為界,同城而治。秦淮河以北為上元、秦淮河以南為江寧。

北宋初,改江寧府為升州,不久又複名江寧府,轄上元、江寧、溧水、溧陽、句容等縣。南宋改江寧府為建康府,並先後為江南東路及江南路(相當於元明清的省一級)的治所,建康府仍轄北宋江寧府屬的五縣。六合縣則屬真州。

元代初年仍名建康府,旋改稱建康路,後又名集慶路,先後隸屬於江淮行省和江浙行省,並一度成為管轄江浙、江西、湖廣三省的江南諸道行御史臺的治所。集慶路轄有上元、江寧、句容三縣及溧水州和溧陽州。六合縣則屬揚州路。

明代建國後,於1368年以應天府(朱元璋於1356年改集慶路為應天府)為南京,1378年定南京為京師,1421年明成祖以北京為京師,恢復南京之名,作為留都。應天府在明初時轄上元、江寧、溧水、江浦、句容、溧陽六縣,後加轄六合、高淳二縣。

清代初年,改應天府為江寧省後改江南省,改應天府為江寧府,所轄八縣如故。後江南省分為江蘇、安徽兩省,江寧府隸屬於治所設在蘇州的江蘇巡撫管轄,但管轄江蘇、安徽、江西三省的兩江總督衙門設在江寧。

太平天國時期,改江寧府為天京,並以天京為中心設天京省,以江浦為中心設天浦省。後清軍攻陷天京,又複名江寧府如故。

辛亥革命後,中華**定都於江寧府,並改江寧府為南京府,廢上元、江寧二縣。遷都北京後,江蘇省治自蘇州遷來南京,旋廢南京府,設江寧縣,並設立治所在江寧縣的金陵道,轄江寧、江浦、六合、高淳、溧水、溧陽、句容、丹徒、丹陽、金壇、揚中等縣。1927年國民**定南京為首都,廢金陵道,南京先後被稱為“南京市”、“南京特別市”、“南京直轄市”及“首都市”等名,轄境為明南京城外郭以內及江浦縣的浦口鎮;江寧縣則屬江蘇省**管轄。

公元2023年國民黨**在江寧縣建都,設立南京特別市,公元2023年**廢“南京府”及”上元縣“,改為江寧縣,以江寧縣為省會。公元2023年又移江寧縣於市郊東山鎮。1929年江蘇省**由南京遷至鎮江。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初期,南京仍為直轄市。1952年改為江蘇省轄市,為省人民**駐地。1957年起轄有江寧、江浦、六合三縣,1983年起增轄溧水、高淳二縣。

4樓:匿名使用者

有“金陵”、“秣陵”、“建業”、“建康”,"白下"等

5樓:匿名使用者

wo zhidao 個金陵.

南京在歷史上有多少名稱,都叫什麼?是什麼時候被稱作金陵的?

6樓:

南京在歷史上的別稱有:金陵、建康、江寧、石頭城、應天、天京、博愛之都、虎踞龍蟠等。

南京是公元前333年被稱作金陵的。

南京介紹:

南京,簡稱“寧”,古稱金陵、建康,是江蘇省會、副省級市、南京都市圈核心城市,***批覆確定的中國東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全國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和綜合交通樞紐  。全市下轄11個區,總面積6587平方千米,2023年建成區面積1427.81平方千米,

常住人口843.62萬人,城鎮人口695.99萬人,城鎮化率82.

5%,是長三角及華東唯一的特大城市。 南京地處中國東部、長江下游、瀕江近海,是中國東部戰區司令部駐地,長江國際航運物流中心  ,長三角輻射帶動中西部地區發展的國家重要門戶城市,也是東部沿海經濟帶與長江經濟帶戰略交匯的重要節點城市。

南京是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長期是中國南方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歷史上曾數次庇佑華夏之正朔 ,在中國歷史上具有特殊地位和價值 。南京早在100-120萬年前就有古人類活動,35-60萬年前已有南京猿人在湯山生活,有著7000多年文明史、

近2023年建城史和近500年的建都史 ,有“六朝古都”、“十朝都會”之稱。南京是國家重要的科教中心,自古以來就是一座崇文重教的城市,有“天下文樞”、“東南第一學”的美譽,明清時期中國一半以上的狀元均出自南京江南貢院。

截至2023年,南京各類高等院校71所,其中111計劃高校9所及學科25個,僅次於北京;211高校8所、雙一流高校12所、兩院院士81人,均穩居中國第三;全球科研城市50強排名,南京位列全球第12、中國第3。

7樓:匿名使用者

別稱冶城、越城、石頭城、秣陵、金陵

、建業、揚州、建鄴、建康、秦淮、升州、蔣州、上元、白下、集慶、應天、江寧、天京、龍盤虎踞、六朝古都、十朝都會、博愛之都、開明之城、鐘山風雨帝王城

金陵,南京的別稱。歷史名城南京,在漫長的歲月中曾經有過很多名稱,其中最響亮的名字莫過於“金陵”了。時至今日,金陵仍是南京最雅緻的別稱。

金陵是南京最雅緻而古老的正式名稱,一直沿用至今。其來歷,一般認為因南京鐘山在春秋時稱金陵山而得名。公元前333年,楚威王滅越後,就在今清涼山上修築了一座城邑。

因為那時紫金山叫做金陵山,它的餘脈小山都還沒有自己的名字,楚邑建在清涼山上,而清涼山當時是金陵山的一部分,所以把此城命名為金陵邑。唐代的《建康實錄》明確記有楚威王是“因山立號,置金陵邑”,即用山名作為邑名。由於當年的長江還在清涼山的西麓下流過,金陵邑臨江控淮,形勢十分險要,所以楚威王選在這裡置金陵邑,欲借長江天塹為屏障以圖謀天下。

金陵邑是南京歷史上年代僅次於越城的第二座古城。從城區結構上看,它貌似小城堡;但從性質講,已和越城迥然不同,它是一座具有行政區治所性質的占城,標誌著南京設定行政區劃的開始,也是南京稱為金陵的發端。

南京在歷史上有哪些名字,南京在歷史上的稱謂有哪些?

南京的第一個地名 金陵,楚威王置金陵邑於石頭城 秦改金陵邑為秣陵縣 漢初南京為楚王韓信鄣郡秣陵縣侯國封地。漢武帝改鄣郡為丹陽郡。孫吳 三國時期 南京第一次成為都城。時稱建業 南京第一次建都。晉武帝改建業為建鄴。西晉為避愍帝司馬鄴諱,該建鄴為建康,晉元帝建康建立東晉王朝。南京第二次建都。南朝宋 齊 樑...

南京歷史上曾經叫過幾個名字,南京在歷史上各個時期的名稱分別是什麼?

南京自2470年前建城起,歷經朝代更替,曲折坎坷,有名的有 金陵 秦 南唐 五代十國中期 秣陵 秦代 建業 西晉 建鄴 三國 西晉 建康 東晉 南宋 江寧 隋唐 五代十國後期 北宋 清 升州 五代十國初 白下 上元 集慶 元 應天 元末明初 天京 太平天國 南京 明 等,建置演變極為頻繁,稱謂多達4...

中國歷史上新疆名稱的變化,新疆在歷史上都叫過什麼別的名字

醉墨馨鈺 最原始的稱呼是柱州 漢至唐宋為西域,意思是中國西部的疆域 元明為察哈臺汗國和窩闊臺汗國地 清統一其地,其北部稱回部 南部稱準部,合稱回疆,設伊犁將軍,又以其為新闢疆土而稱新疆 o小清 因 新開闢的疆域 而稱新疆。唐宋為西域 元明為察哈臺汗國和窩闊臺汗國地 清統一其地,其北部稱回部 南部稱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