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君子為什麼要佩劍為什麼古代讀書人也常佩劍

2021-03-05 10:47:59 字數 5189 閱讀 9235

1樓:匿名使用者

20世紀的歐洲人平時會拄著一根手杖,但其實身體並無殘疾,只是將手杖當作紳士的裝

飾品,象徵著他們上等人的地位。後來歐風東漸,摩登的中國人也跟著學起來,比如當年的孫中山也是手杖不離身。其實,這都是一種風習和文化而已,古代的中國人也不例外,在穿衣打扮方面自有其特殊的習俗。

佩劍和佩玉作為君子的象徵在古代風靡一時,特別明顯的一項就是佩劍。

《禮記·少儀》中記載「觀君子之衣服、服劍、乘馬,弗賈」意思就是說「觀賞君子的服裝、佩劍和車馬,不要談論它們的**」。還有《禮記·玉藻》也記載「必佩劍」,就是必須佩帶寶劍的意思。作為古代中國人日常生活規範的儒家經典,《禮記》非常細緻地規定了人們生活各個方面的禮儀,對於佩劍的描寫恰好證明了那個時候人們普遍佩劍。

又《左傳·哀公十七年》記載「良夫乘衷甸兩牡,紫衣狐裘。至,袒裘,不釋劍而食。大子使牽以退,數之以三罪而殺之。

」意思就是良夫這個人拜見太子時,袒露衣服,而且沒有解掉佩劍就吃飯,因而違背了禮儀,最後因此而喪命。可見,一般人平常也都是佩劍的。

佩劍的習俗一直流傳下來,到了魏晉時期,寶劍已經變成了木劍,如《晉書·輿服志》記載「漢制,自天子至於百官,無不佩劍,其後惟朝帶劍,晉世始代以木劍」。之所以產生這樣的變化,可能一方面由於尚武風氣的衰退,一方面也是因為寶劍笨重吧。

隨著社會文明的不斷進步,這種特殊的禮儀習俗伴隨著社會前進的步伐不得不走向世俗化,乃至沒落。

有關佩劍的傳說及故事

1.履及劍及的故事

據《左傳*宣公十四年》記載,西元前595年,楚莊王因為宋國殺了自己的使臣,氣得鞋也忘了穿,劍也不帶了,一甩袖子飛跑出宮,準備親自遠征,他的隨從人員連忙捧著這些必需品追去,這說明劍在當時對於奴隸主貴族已是不可須臾離身的佩飾。

2樓:波羅密

在中國,劍不僅是一種殺人**、更是一種標榜風雅的飾物與門第身份的象徵,寶劍是古人體現威武向上精神的寄託,所以古代佩劍之風盛行,使得君子佩劍的習尚一直延續到清朝末年,文人書房裡也要懸劍以示讀書為國、除惡救世之情懷,《楚辭》「長鋏之陸離兮,冠切雲之崔嵬」就是描寫的高冠長劍的形象。

君子佩劍

3樓:匿名使用者

春秋戰國時期武風鼎盛,武術被稱為「技擊之道」。所謂「君子佩劍」,劍術是貴族的必修課,同時也被貴族所壟斷獨有。到了戰國後期,由於戰事頻繁,為了提高士卒的戰鬥力,有部分比較簡單的武學傳到了軍中,其後又輾轉落入民間。

另 因為劍是百兵之將,古人認為劍有君子德,所以佩劍者是君子。

劍鋒利筆直直來直去,是為正直。

劍平日收鞘中而不傷人,是為仁義。

劍是貼身利器保護主人,是為忠勇。

所以佩帶劍的人應該是正直、仁義、忠勇之人。

4樓:暗夜之使

地位象徵。

異化為一種裝飾品。

5樓:周俠明

地位象徵

同時也是一種裝飾品

為什麼古代讀書人也常佩劍

6樓:匿名使用者

古代讀bai書人佩劍,僅限於宋朝du以前,宋朝以

zhi後,讀書人才完dao全地文弱,只回讀書,不習武答佩劍了。在宋朝以前的古人,都比較尚武,讀書人要「習文尚武」,且在古代,寶劍包含有君子之德的意思,文人佩劍,意味著尊貴的身份和地位。古代的讀書人無論多窮,也要仗劍而行,這代表著身為士族的尊嚴,也包涵著札治和修身養德的含義。

7樓:忠實諾粉一枚

因為拳腳功夫不行,打不過就拔劍砍

古人佩劍是為了防身嗎﹖

8樓:血妖花

不是,自古有云,劍,為兵中之君子。更有君子劍之稱。

因此,佩劍,一為防身,一般是侍衛所配。二為體現其君子風範,比如,諸葛亮,李白都曾佩劍。

9樓:匿名使用者

不只是防身,在春秋戰國時代受尚武風氣的影響,佩劍成為貴族男子的乙個重要標誌.劍在中國文化中有著獨特的定位,劍,古之聖品也,至尊至貴,人神咸崇。劍從青銅時代到鐵器時代,它的實際應用逐漸減少,真正實戰中更多的是適於重型砍,劈,刺的刀矛,但它進而成為成年男子的標配,有"君子劍"之稱.

《初學記·武部·劍》:《春秋繁露》:「禮之所興也,劍之在左,青龍象也;刀之在右,白虎象也。

」 自唐以後逐漸成為道家禮儀用具.我們可以看到現存的古畫中,很多文人,帝王都有隨身佩劍,這雖與儒家所倡的君子「六藝」之道的健身自強有關,但更多的是一種身份和地位的象徵,在相當長的時期裡,劍的形式,規格都有著嚴格的規範的,不同的等級不同的佩劍。

10樓:匿名使用者

佩劍防身只是一方面 古人崇尚君子之道 而劍表明了這份君子風範 有君子之劍之稱 是配飾的一種

11樓:冷夜幽竹

在古代是為了防身,不過後來變成一種風尚

12樓:匿名使用者

不是,王佩劍,君子佩劍,身份象徵.不是真正防身.

13樓:匿名使用者

要分情況看,一般軍人是為了隨時準備練兵戰鬥,護衛是為了保護主人,還有的是為了表明一種身份。

14樓:匿名使用者

防身只是乙個方面,大部分都是為了練劍

15樓:冰霞玉女

不是 貴族用它來裝飾 比如李白的劍

16樓:木若江心

若是只為了防身,古人為什麼不配刀,偏偏是劍吶

君子為什麼喜歡劍

17樓:匿名使用者

1。衣冠帶劍有相當的功用,即表身份、封爵及出使訪客時帶劍.此外古人帶劍還具有禮治和修身養德方面的意義,表現了劍除有與戈、矛等古代兵器共有的兵器屬性之外,還有其特有的非兵器屬性.

正是這一屬性,使得春秋戰國間帶劍之風十分盛行.

2。佩劍習俗在中國歷代流行。秦漢時文武百姓皆佩劍,此風一直延續到南北朝時期。到宋、明時,男子佩劍之習俗猶存。

3。另外,古人佩劍,表示要爭取功名。

18樓:傑克

君子和劍,相配的、所以叫佩劍

請問:古人為什麼喜歡佩劍?劍是否有其特殊含義?

19樓:指間溫暖

1。衣冠帶劍有相當的功用,即表身份、封爵及出使訪客時帶劍.此外古人帶劍還具回有禮治和修身養德方面的意答義,表現了劍除有與戈、矛等古代兵器共有的兵器屬性之外,還有其特有的非兵器屬性.

正是這一屬性,使得春秋戰國間帶劍之風十分盛行.

2。佩劍習俗在中國歷代流行。秦漢時文武百姓皆佩劍,此風一直延續到南北朝時期。到宋、明時,男子佩劍之習俗猶存。

3。另外,古人佩劍,表示要爭取功名。

20樓:

因為劍是百兵之將,古人認為劍有君子德,所以佩劍者是君子劍鋒利筆直直來直去,是為正直

劍平日收鞘中而不傷人,是為仁義

劍是貼身利器保護主人,是為忠勇

所以佩帶劍的人應該是正直、仁義、忠勇之人

21樓:望月明

我同意他的說法,不過他第二點打錯字了,應該是「文武百官」,不應該是「文武百姓」。

給他加分吧。

22樓:貓啊貓貓

恩,劍不是想配就可以配滴

23樓:匿名使用者

好像秦代不能人人佩劍

為什麼古人喜歡佩劍,而不是佩刀

24樓:匿名使用者

一是為了防身;二是為了顯示自己高貴的身份。【君子劍】

乙個手無縛雞之力抑或陳酸迂腐的小文人,是絕對不敢舞刀弄槍的。劍之於文人則不同。大凡文人,即便不懂武藝,即便不涉足江湖,也會喜歡劍。

文人,或豁達,或豪放,或迂腐,或抑鬱,一劍在手,揚眉吐氣,豪氣干雲。劍之於文人,是一種情結。《賈子》有載:

「古者天子二十而冠,帶劍;諸侯三十而冠,帶劍;大夫四十而冠,帶劍;隸人不得冠,庶人有事得帶劍,無事不得帶劍。」可見,在古代,劍是一種身份的象徵

25樓:雪夜菲花

一品帶刀侍衛讓你吃了???這個沒有定論,簡單理解可以認為劍是兩邊開刃,刀只有一邊,中國人比較貪

劍為什麼被稱為兵器中的君子?

26樓:匿名使用者

劍是中華武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中國傳統武術中有著很高的地位,為兵器中之神,有君子之風。

自古,行俠者佩劍而行,文雅高尚者佩劍,將軍統帥佩劍,由此可見劍是武術文化的精髓,是衡量功夫境界高深的尺碼。

「劍」代表是降妖伏魔的神物。

「劍」代表著正氣,代表著決心。

中國的劍的歷史源遠流長,素有「兵器中的君子」之美稱。

劍的基本用法有:劈、刺、扎、點、擊、截、抹等。

劍不光是廝殺的**,還有多種其它用途。

其一被作為權力和地位的象徵。皇帝的尚方寶劍賦予持有者先斬後奏的生殺大權。宋江雖然不上陣,但是手裡肯定也拿了一把劍來裝裝樣子。

其二被作為一種風雅佩飾,文人學士如裴宣就最愛佩在身邊以示高雅不俗,在飲馬川上的雙劍舞就博得戴宗等人的一片喝彩。

其三被僧道之人作為法器,能降妖殺魔、呼風喚雨。公孫勝手拿松紋寶劍一聲「疾」,隨你千軍萬馬,頓時星落雲散,七斷八續。

27樓:匿名使用者

劍兵器中之神\有君子之風 2009-02-19 19:08

分類:預設分類 字型大小: 大大 中中 小小

劍是中華武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中國傳統武術中有著很高的地位,為兵器中之神,有君子之風。

自古,行俠者佩劍而行,文雅高尚者佩劍,將軍統帥佩劍,由此可見劍是武術文化的精髓,是衡量功夫境界高深的尺碼。

「劍」代表是降妖伏魔的神物。

「劍」代表著正氣,代表著決心。

中國的劍的歷史源遠流長,素有「兵器中的君子」之美稱。

劍的基本用法有:劈、刺、扎、點、擊、截、抹等。

劍不光是廝殺的**,還有多種其它用途。

其一被作為權力和地位的象徵。皇帝的尚方寶劍賦予持有者先斬後奏的生殺大權。宋江雖然不上陣,但是手裡肯定也拿了一把劍來裝裝樣子。

其二被作為一種風雅佩飾,文人學士如裴宣就最愛佩在身邊以示高雅不俗,在飲馬川上的雙劍舞就博得戴宗等人的一片喝彩。

其三被僧道之人作為法器,能降妖殺魔、呼風喚雨。公孫勝手拿松紋寶劍一聲「疾」,隨你千軍萬馬,頓時星落雲散,七斷八續。

28樓:貓咪的糖水罐頭

因為劍是筆直筆直的……

古代晚上為什麼要打更,古代晚上為什麼要打更呢?

說起古人的 夜生活 哪怕放在情節天馬行空的古裝劇裡,深夜打更 都是常見一景 常常都是古城裡街巷空蕩蕩的深夜整點,敲著梆子 打更用的響器 的更夫穿行而過,然後帶出多少 月黑風高 下的故事。而放在真實的歷史上,更夫深夜打更 這事兒,更是極有講究 要從 戍時 晚上八點 開始,每隔兩個小時敲梆子鑼鼓報時,整...

古代為什麼立長子,古代為什麼要「纏腳」?

在我國封建社會中,按照封建宗法制原則,通常實行公開的嫡長子繼承制。清代從康熙朝開始,沿用中原各王朝立嫡長子的做法確定皇位繼承人。康熙十四年 1675年 下詔冊立嫡長子胤礽為皇太子。康熙帝多子,在位時間又長,過早地公開冊立太子,造成了康熙帝和太子間 太子和諸皇子間的矛盾和紛爭。矛盾激化到不可調和的地步...

為什麼要學古代漢語,93為什麼要學習古代漢語

作為抄中國人,不了解自己國家的歷史文學,越來越多的外國人學習漢語的浪潮下,也許外國人學漢語會鬧幾句笑話我們會自豪中華文學博大精深,但是作為中國人不是懂了現代漢語就夠了,中華文化之所以博大精深,都是一點一滴地積累而成。不了解中國的過去,就不了解中國。學古漢語只是了解中國的一部分。93為什麼要學習古代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