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道德經的讀後感,左右,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

2021-03-05 10:18:04 字數 5704 閱讀 2010

1樓:匿名使用者

道德經》,是先秦道家的基本典籍,相傳為戰國時期楚國的老聃所作。老子的言說代表了他對當時政治的反對,和傳統政治社會制度的反對。

《老子》的文體,不像是《論語》那樣的語錄集,也不像一般意義上的「文章」。全書約五千字,是由一些簡短精賅的哲理格言組成。各章節大致有一定的中心或連貫性,但結構並不嚴密,前後常見重複。

各章的先後順序也不能準確地確定。《老子》中的語言沒有太多的修飾,但所包涵的道理玄奧而深刻,需要反覆的體會。牽涉個人立身處世的準則。

《老子》又稱為《道德經》,是因為由「道」、「德」兩部分的論述組成的。道的部分是老子關於道的論述。德的部分是老子關於仁義、禮信的論述。

一、老子對道、德的理解。

1、老子把天地萬物之生的總原理稱為「道」,而且老子認為道的作用,是沒有意志的,是自然如此的。萬物之所以成為萬物的原因就在於道。《老子》第一章曰: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這是老子對「道」的乙個總的理解。

在老子看來,「道」是看不見、聽不到、摸不著、恍恍惚惚的東西。道,無形無狀,是宇宙唯一的存在,「先天地生」,為「萬物之始」,是乙個終極實在,是萬物的根源。並且在本質上道是不可界定和不可言說的,不能以任何物件來限定它,我們也很難將其特性用語言表達出來。

而老子對「道」的稱謂也有很多,包括「無」、「樸」、「一」等。道是一種無限的、無終止的狀態,是一切事物產生的源泉。「道」不是靜止不變的,而是處在永遠不停息的,流轉與變遷的過程中。

「道」還可以視作陰陽、剛柔等兩相對峙的力量、事物、原理之相互轉化。

在「有」、「無」這兩個概念上,老子認為無是對於具體事務的有而言的,所以無並不是零或什麼都沒有的意思。「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老子對於道「無」的外表的形容。

2、道為天地萬物所以生的總原理,不是指具體的事物而言的,而「德」為具體事物生的原理。

在老子看來,德是道寓於具體事物的表現,也就是說德是物體從道那裡得到,而可以成為事物的原理。「道生之,德畜之」,這句是老子對於道與德之間的關係的論述。在老子看來,物體的具體表現是「形」,而物體之所以可以成為物體本身,是道德兩者作用的結果,也是自然作用的結果。

二、老子宇宙事物的變化的看法。

老子認為,事物的變化規律可以用「常」。「常」具有普遍永久的意思,所以「道」也可以稱為「常道」。而從常道內除的「德」,可以稱為「常德」。

而稱道為「無」,就又可以稱「常無」;稱道為「有」,又可以稱為「常有」。老子認為「知常為明」,知道明白「常」的人,依常來規範日常的行為,不輕易為自己謀私利,就可以稱為公了。「知常」指的是依之而行,則又可以稱之為「襲明」,或「習常」。

而如果我們不知道宇宙間事物變化的規律,而違背規律,任意而為,是不利於事物的正常發展。

而事物的變化有乙個很大的特點,即當乙個事物的發展如果達到了極點,則必然會向事物的相反方向發展。老子稱為「反」或「復」。所以老子才有「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和「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這樣的論述。

三、老子在為人處事的做法上的觀點。

因為乙個事物的發展至極點,必然會向其反面發展變化。所以要能維持它的發展而不至於變為它的反面,就必然要先了解它的反面,在發展過程中不讓其到達極點。有人說老子的哲學是強人的哲學,他教導強者要收斂光芒,以弱居之。

這是老子正反兩面會互相轉換的理論的運用。如三十六章雲:「將欲翕之,必故張之;將欲弱之,必故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奪之,必固與之——是謂微明。

」自居於弱勢、靜態而保持一種彈性,促使敵對一方向膨脹、誇張發展以至成為脆弱,即產生盛衰的對轉,這確實是看得很深。

老子強調「不盈」、「不爭」、「致虛極,守靜篤」,「柔弱勝剛強」。老子的這一原則叫做「無為而無不為」,即不特意去作某些事情,依事物的自然性,順其自然地去做。老子主張「為學日益,為道日損」。

就是說,學習知識要積累,要用加法,步步肯定;而把握或悟「道」,則要用減法,步步否定。老子認為,真正的智慧型,必須從否定入手,層層除去表面的偏見、執著、錯誤,穿透到玄奧的深層去。也就是說,面對現象,要視之為表相;得到真理,要視之為相對真理;再進而層層追尋真理之內在本質。

四、老子對仁義、禮的見解。

不同於儒家學派的觀點。《老子》十八章說:「大道廢,有仁義。

慧智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意思是說:

大「道」被廢棄之後,才有所謂「仁義」。出現了聰明智慧型,才有嚴重的虛偽。家庭陷於糾紛,才有所謂孝慈。

國家陷於昏亂,才有所謂忠臣。《老子》三十八章說:「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

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但不是說老子視就反禮,因為禮有形式與內容兩個層次,老子所反對的是禮的形式,即反對形式複雜的禮儀條規。

在老子看來,我們所講的仁義和倫常,都是因為「道」喪失的結果。而且只有在大道荒廢、國家混亂和家庭不和的時代,仁義禮法才會成為社會的需要。所以老子認為應該廢止文明和仁義,從小康社會回到「大道之行也」的「公天下」時代,即沒有**,不需要道德規範制約人們行為的,真正充滿道德、仁義、孝慈、信義的小國寡民時代。

小國寡民的社會是老子的理想社會模式,在這個社會中人們「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

五、老子的政治及社會哲學

《老子》的中心,是闡述自然無為的政治哲學。在政治方面,《老子》主張「虛靜無為」,即反對以人為的手段,包括種種文化禮儀來干涉社會生活,尊重生活的「自然」狀態;關於人生態度,《老子》也主虛靜、退讓、柔弱,但這並不像後人所理解的那樣消極,因為《老子》所推重的「陰柔」,實是一種長久之道和致勝之道。

因為物極必反的規律,所以在社會政治制度上,如果太過於強調某一反面,會產生相反的效果。「天下多忌諱而民彌貧。民多利器,國家滋昏。

……法令滋彰,盜賊多有」。所以老子所主張的政治哲學和行事方式的核心是「無為」。即注重於取消一切導致混亂的源泉。

以無為為之,以不治治之。「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慾而民自朴。」

在老子看來,「無為」是聖人「治天下」、「取天下」的基本原則。老子提倡「無為」,其形上依據是「道常無為而無不為」,其現實政治理由是「我無為而民自化」、「為無為,則無不治」。無為是針對有為而發的。

老子認為,「民之難治,以其上之有為,是以難治。」 「無為」也指感物而動,遇事而為,事先沒有設想要做什麼事。

老子的「無為」,由於是針對「有為」而提出來的,因此容易被人理解成「無所作為」、「不為」,將無為視作政治上的無所作為、放任自流,這是從消極的方面去理解無為。「無為」,作為一種政治原則和行為方式,其基本特徵就是「因其自然」。而「因其自然」,指的就是順應事物的自然發展趨勢而採取相應的措施。

而自然就是事物不假外力而自己如此的狀態。「因其自然」的「因」,是因循、沿襲的意思。因循的前提是要承認和肯定事物的自然發展趨勢。

「因其自然」思想也反映了古代農民的普遍願望。在政治上,「因其自然」的主旨是希望帝王順應民心、不要剛愎自用。「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是老子對於人與自然的關係的論述。

當然「因其自然」的思想也有消極的一面,如果太過因順自發的行為沒有很好的規範管理,社會也會變得很混亂,缺乏秩序。

老子是道家學派的創始人,他的思想對後世的影響很大。他對「道」的論述體現了樸素的辯證法。在為人處世方面,「不盈」、「不爭」的思想,對激烈競爭的現代社會人們壓力緩解有一定的作用。

2樓:道德大於遊戲

老子把天地萬物之生的總原理稱為「道」,而且老子認為道的作用,是沒有意志的,是自然如此的。萬物之所以成為萬物的原因就在於道。《老子》第一章曰: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這是老子對「道」的乙個總的理解。

在老子看來,「道」是看不見、聽不到、摸不著、恍恍惚惚的東西。道,無形無狀,是宇宙唯一的存在,「先天地生」,為「萬物之始」,是乙個終極實在,是萬物的根源。並且在本質上道是不可界定和不可言說的,不能以任何物件來限定它,我們也很難將其特性用語言表達出來。

而老子對「道」的稱謂也有很多,包括「無」、「樸」、「一」等。道是一種無限的、無終止的狀態,是一切事物產生的源泉。「道」不是靜止不變的,而是處在永遠不停息的,流轉與變遷的過程中。

「道」還可以視作陰陽、剛柔等兩相對峙的力量、事物、原理之相互轉化。

在「有」、「無」這兩個概念上,老子認為無是對於具體事務的有而言的,所以無並不是零或什麼都沒有的意思。「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老子對於道「無」的外表的形容。

2、道為天地萬物所以生的總原理,不是指具體的事物而言的,而「德」為具體事物生的原理。

在老子看來,德是道寓於具體事物的表現,也就是說德是物體從道那裡得到,而可以成為事物的原理。「道生之,德畜之」,這句是老子對於道與德之間的關係的論述。在老子看來,物體的具體表現是「形」,而物體之所以可以成為物體本身,是道德兩者作用的結果,也是自然作用的結果。

急!!!求心理或哲學的讀後感1000字,求高手幫忙,摘錄的也沒關係

3樓:

中國道德

《易經.繫詞》雲:「一陰一陽之謂道。

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陰陽之說」是中國哲學重要的宇宙起源說,也就是我們大家都了解的矛盾統一的辯證法。太極陰陽之理,就是物質矛盾統一率。

陰極之中有一陽生,陽極之中有一陰生,就是量變導致質變。也就是所謂的「物極必反、否極泰來」。

形而上就是有形物質的無形規律,這個規律就是「道」。形而下者謂之器,顧名思義,有形之物為器,就是我們通常說到的物質。而德是什麼意思呢?當然依照道理行為,既是「善行」,積善成德。

地球是自然界,依賴宇宙而存在,同時也受著天體執行的制約,這就是矛盾。而人類需要自然界而生存,同時也受自然界的制約。原始社會,人類生存必須依賴人群,人與人之間的矛盾形**群對個人的制約。

因此,上古時**解道理的人就是有德之人,因為,他可以做到無私把人們集中起來。

人類群居自然根據道理建立秩序,這個秩序為「道德」。只有少數的所謂有智慧型的人,才能建立秩序,並維持秩序,這就是古人所謂「得道」者。而那時人群大多是處在愚昧狀態,因此,這個秩序就是外力對人們的制約,用今天的話講叫做「倫理秩序」。

德是聚集的力量,因此為大。而有德之人就是首領,因為他明白道理,能給人們化解矛盾,共同創造利益,抵抗野獸和自然界的威脅。

因此,給人們帶來福利的智者就承擔起人們的分工協作以及利益分配。而那時人們都認為有德之人是神和天的派遣,他建立的秩序都是依照天的啟示或者神的啟示。而《易經》就是聖人觀察自然界摸索規律的一部集哲學、科學、數學於一體的中國的神奇文化瑰寶。

《易經.繫詞》有云:「易無思也,無為也,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

」這段對於「易」的描述,在今天看來是描述人處於異常安靜的狀態下,也就是苦思冥想中產生的靈感,既是「感而遂通」,進而發現內心世界的靈魂,也就理解天下萬物的道理。而原始古人把這種人類生命的一種奇妙狀態當成神的啟示,或者天的啟示都是很正常的。

而且,西方的古人先哲都有類似的經歷,也都認為是天啟或者神啟,後期笛卡兒在沉思中感受到上帝的存在——既是靈魂。無論東方與西方,人類在生命程序中的步伐都是一致的。西方的真理就是東方的道德,西方的上帝就是中國的天命。

尤其上古時期,人們都非常單純樸素,而這些得道的大德之人確實是找到了自己的靈魂,所謂靈感就是良知。這些偉大的靈魂都是無私地按照良知治理天下,因為,他們深刻地理解慾望對個人和子孫後代的危害。

後來,人們發現治理天下可以獲得分配權,可以享受榮華富貴。所以就出現了爭奪天下的中古時代,而中古時代的統治者無疑不是得道者,而是慾望驅使。因此,這個時期的道德就不是真理了,是偽道德。

德者是積蓄數量以大多數為準則,因為陰陽之道理是量變導致質變,多數永遠是真理,違背這個真理,人類的分配就會失去真理。

因此,中古時期是人類物質慾望的強烈膨脹而導致的災難時期。所謂「物極必反」,人類開始了鬥爭而不是和諧,矛盾發生對立,陰陽劇烈運動開始無休止地重複暴力,中古時期正是喪失道德的人類發展時期。

《家》讀後感急急急《家》讀後感800字急急急!!!

自己讀過,會深有感觸。家 讀後感 很小的時候就看過巴金老先生寫的激流三部曲之一 家 長大後閒來無事隨手還會翻翻這本書。家 以嫻熟的藝術手法,塑造了眾多富有典型的形象。每個形象都寫得血肉豐滿 個性鮮明 栩栩如生。中的人物有七十來個,其中既有專橫,衰老的高老太爺,荒淫殘忍的假道學馮樂山,腐化墮落的五老爺...

讀後感的寫法(少年閏土讀後感)急急急急急急jjjjjjjjj

怎樣寫讀後感 在讀過一篇文章或一本書之後,把獲得的感受 體會以及受到的教育 啟迪 等寫下來,寫成的文章就叫 讀後感 讀後感的基本思路如下 1 簡述原文有關內容。如所讀書 文的篇名 作者 寫作年代,以及原書 或原文的內容概要。寫這部分內容是為了交代感想從何而來,並為後文的議論作 好鋪墊。這部分一定要突...

語文主題學習愉快的棒球讀後感急急急急急急

語文主抄題學習 愉快的 襲棒球 讀後感 今天,我讀了 感動bai小學du生100個故事 裡的一篇zhi文章叫 愉快的棒球 dao。這篇故事寫了,文中的父子都喜歡棒球運動,但技術都很糟糕。父親 盡量避免親自去打 看到兒子打得糟糕時自己也覺的丟臉。甚至內心感到十分痛苦,而兒子則不同,雖然自己的成績不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