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強制企業給員工交納的社會保險有哪些

2021-03-05 09:22:09 字數 1958 閱讀 4351

1樓:匿名使用者

國家強制企業給員工交納的社會保險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

《社會保險費申報繳納管理規定》要求,用人單位應當自用工之日起30日內為其職工申請辦理社會保險登記並申報繳納社會保險費。未辦理社會保險登記的,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核定其應當繳納的社會保險費。

規定中所稱社會保險費,是指由用人單位及其職工依法參加社會保險並繳納的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費、職工基本醫療保險費、工傷保險費、失業保險費和生育保險費。

規定提出,用人單位應當按月將繳納社會保險費的明細情況告知職工本人,每年向本單位職工代表大會通報或者在本單位住所的顯著位置公布本單位全年社會保險費繳納情況,接受職工監督。用人單位代職工申報的繳費明細以及變動情況應當經職工本人簽字認可,由用人單位留存備查。

針對一些用人單位未按時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的情況,規定明確,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責令其限期繳納或者補足,並自欠繳之日起按日加收0.5‰的滯納金;逾期仍不繳納的,由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處欠繳數額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罰款。

「五險」指的是五種保險,包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其中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和失業保險,這三種險是由企業和個人共同繳納的保費,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完全是由企業承擔的。個人不需要繳納。

這裡要注意的是「五險」是法定的。

五險為社會保險中的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和生育保險。

「五險」方面,單位和個人的承擔比例一般是:養老保險單位承擔20%,個人承擔8%;醫療保險單位承擔6%,個人2%;失業保險單位承擔2%,個人1%;生育保險1%全由單位承擔;工傷保險0.8%也是全由單位承擔,職工個人不承擔生育和工傷保險。

2樓:匿名使用者

失業保陷

養老保險

醫療保險

住房公積金

關於五險一金:什麼是五險一金

「五險一金」講的是五種保險,包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

「一金」指的是住房公積金。

其中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和失業保險,這三種險是由企業和個人共同繳納的保費,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完全是由企業承擔的。個人不需要繳納。這裡要注意的是「五險」是法定的,而「一金」不是法定的。

3樓:匿名使用者

正規是5險一金

4樓:成長在冬季

謝謝你拉。。

我也有這個問題。。。

進來學習下

國家強制規定給員工繳納的社會保險有哪些

5樓:匿名使用者

社保由單位和員工個人共同繳納,五項社保的具體繳費比例各地有所區別,但大

回致分別為答:

養老保險:單位和個人分別繳納個人工資的20%和8%;

醫療保險:單位和個人分別繳納約10%和2%;

失業保險:單位和個人分別繳納約2%和1%;

生育保險:單位繳納約0.8%,個人不繳費;

工傷保險:單位繳納約2%,個人不繳費

6樓:匿名使用者

國家抄強制規定給員工繳納的社會保險有:養老,醫療,工傷,失業,生育五項社會保險。

勞動法的規定如下:

第七十二條 社會保險**按照保險型別確定資金**,逐步實行社會統籌。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必須依法參加社會保險,繳納社會保險費。

第七十三條 勞動者在下列情形下,依法享受社會保險待遇:

(一)退休;

(二)患病、負傷; 社會保險

(三)因工傷殘或者患職業病;

(四)失業;

(五)生育。

勞動者死亡後,其遺屬依法享受遺屬津貼。

勞動者享受社會保險待遇的條件和標準由法律、法規規定。

勞動者享受的社會保險金必須按時足額支付。

注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企業員工要參加社會保險的意義

只能說是對自己以後的保障,防範於未然 社會保險 social insurance 是一種為喪失勞動能力 暫時失去勞動崗位或因健康原因造成損失的人口提供收入或補償的一種社會和經濟制度。社會保險計畫由 舉辦,強制某一群體將其收入的一部分作為社會保險稅 費 形成社會保險 在滿足一定條件的情況下,被保險人可...

公司應該給員工交多少保險費,國家規定企業給員工必須要交哪些保險??

保險是分很多種的,每個檔次的扣法都不一樣,一般情況來說,公司給我們買的都是最低的那種保險,而保險公司是根據工資的比例來扣除的,一般來說,公司承擔保險的百分之70到80,也就是說,公司最少出了300到400,詳細的情況你可以諮詢一下保險公司,可以幫你查出你買的是那一種,相信他們會給你滿意的答覆!早日解...

可以要求企業將以前未交納的社會保險補交嗎

用人單位沒有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的,勞動者有權要求予以補繳,不能補繳的,可以要求相當數額的經濟賠償。可以要求的。你只不過要自己繳納這一時期的個人負擔的費用就可以了。如果單位不給你補,可以找當地勞動監察部門進行舉報。已經過了申請勞動仲裁的時效了,時效是1年,從你知道這個事情開始計算 去當地勞動局諮詢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