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氣圈對地球表部圈層的作用

2021-03-05 09:21:44 字數 5825 閱讀 4295

1樓:中地數媒

1.大氣圈對岩石圈的作用

大氣在地球上是密度最小、最易流動的,視若無形,比岩石軟弱得無法比擬。然而,正是它對堅固的岩石造成了強烈的破壞。古人以為岩石是不會爛的,所以秦始皇要在山東琅琊山上刻石記功,以求千秋萬代永存。

不過,琅琊刻石上的字跡早已模糊不清,主要就是大氣風化作用的結果。原來在固體地球內部很穩定的岩石,如果出露到大氣中,天長日久都會變得疏鬆,直至靜悄悄地自行崩解,由石頭變成砂礫、泥土。大氣的溫度變化,大氣中的某些成分(氧、二氧化碳、水等)與岩石裡的礦物相互作用,經常還有生物參與,導致岩石礦物發生成分的改變及結構的破壞,這種作用就叫風化作用(weathering)。

風化作用可分為物理風化、化學風化兩大型別。生物對岩石的風化作用,稱為生物風化作用,但其性質仍不外乎物理風化或化學風化。這些風化作用通常是同時發生,交叉進行,只是在不同的環境條件下,某一方面表現得比較明顯而已。

物理風化作用(physical weathering)是使岩石破碎,但化學成分並不改變的風化作用。晝夜氣溫的差異,是引起物理風化的主要原因之一。白天岩石表面受到陽光照射,溫度公升高,體積膨脹,但由於岩石的熱導率低,外面熱了,體積已膨脹起來,裡面變化較小;而在夜間,表面散熱快於內部,外部已在收縮,裡面還來不及適應。

如此內外脹縮不一,長期作用,自然要導致岩石內顆粒間結構變得鬆散,出現裂隙,以至岩石分崩離析。在乾旱地區,因空氣中缺少水分,吸熱保暖能力很差,晝夜溫差很大,這種溫差風化作用(thermal weathering)特別顯著,尤以沙漠、戈壁中為最甚(晝夜溫差可達50~70℃)。在高寒地區或寒溫帶交界處,存在於岩石裂隙中的水,因氣溫降低而結冰時,體積要膨脹1/11,產生的壓力可達96mpa,使裂隙變寬,岩石開裂;氣溫公升高後,冰又會融化成水而散失,如此反覆作用,對岩石的破壞自然相當強,這就叫冰劈作用(frost bursting),也是一種物理風化作用。

岩石的裂隙水中如溶有鹽類物質,它們的結晶和潮解,也能起使岩石的結構變得疏鬆,發生物理風化。

化學風化作用(chemical weathering),不僅可以使岩石結構鬆散,而且能使岩石的化學成分發生變化。來自大氣和地面附近的水,積極參與了這一過程;大氣中的氧(o2)、二氧化碳(co2)、二氧化硫(so2)、硫化氫(h2s)等元素和化合物,都起到了作用。岩石中有些成分是易溶的,如碳酸鈣(caco3)、氯化鈉(nacl)、氯化鉀(kcl)、硫酸鈣(caso4)等。

它們極易被水溶解帶走,可以使岩石內部變得疏鬆直至出現空隙。在大氣的作用下,有些礦物遇水,可以將水結合到內部,或被分解。如磁鐵礦(含二價鐵)經過氧化和水解作用變成含水的褐鐵礦(全為三價鐵),硬石膏變成含水的石膏。

大氣中的氧,還有二氧化碳溶解在水中產生出的co2-

3或hco-

3離子,使岩石礦物中的某些成分氧化或碳酸化,改變岩石礦物原有的成分與結構,產生出新礦物。地球表層最常見的化學風化作用是,長石經過長期的水解和碳酸化作用,變成高嶺石,其化學反應式如下所示:

地球科學概論(第二版)

黃鐵礦(fes2)氧化後產生出褐鐵礦(fe2o3.nh2o),其化學反應式如下所示:

地球科學概論(第二版)

碳酸鈣(石灰岩)與溶於水中的二氧化碳產生出易溶於水的碳酸氫鈣,也極易發生,是石灰岩地區最常見的化學風化作用。綜上所述,可見化學風化都是大氣與水共同參與作用的結果。

化學風化作用經常使岩石中易溶的元素(k、na、ca、mg)隨流水而散失;難溶的元素(fe、mn、al、si)則易殘留在原地,相對富集。

圖7-1 球形風化

影響風化作用強弱,雖然岩石本身的物理化學性質是基本的因素,但外界的大氣環境對風化作用的程序更有決定性的意義。濕潤多雨,化學風化作用顯著。如果氣溫高、濕度又大,化學風化作用會更強。

乾旱氣候區則化學風化作用較弱,而以物理風化為主。

有裂縫的岩石塊體上的稜、角部位,幾個方向同時都受到風化,因而破壞最快,最後稜、角優先風化,稜角逐漸圓化,並層層剝落,形成渾圓的岩石表面,這種現象被稱為球形風化(spheroidal weathering)(圖7-1)。

岩石經風化作用後形成的物質,除了溶解在水中的,還有大量碎屑,按照它們的粒度,即其顆粒的大小,常分為以下四類:礫(>2mm),砂(2~0.05mm),粉砂(0.

05~0.005mm),粘土(<0.005mm)。

這些碎屑物,大部分被流水帶走,一部分被風颳起或被冰川帶走。殘留原地的,蓋在未風化的基岩之上的碎屑物和化學物質(fe、mn、al、si的氧化物為主)就叫殘積物(residue),若在地表面上形成不連續分布的薄殼,稱為風化殼(weathering crust)。風化殼的頂部一般還常見生物和腐殖質參與作用,即形成土壤。

風化殼中有許多孔隙和裂縫,大氣和水能方便地進入其中,各種生物也在此活動,成為各圈層相互作用的交匯場所。風化作用的最重要的貢獻,簡單地說,就在於能把堅硬的岩石變成碎屑和土壤。

土壤(soil)是各種風化作用的綜合產物,它分布在陸地基岩或鬆散沉積物的表層,厚度一般在1~10m,薄的只有幾厘公尺厚,因含有機質而具有肥力,為植物的生長發育提供營養物質。土壤一般顏色偏黑,由礦物質、水、空氣和有機質四部分組成,其中礦物質是土壤的主體,佔總質量的90%以上,構成了土壤的「骨骼」部分。礦物質包括石英、長石等礦物碎屑和風化過程中形成的粘土礦物,如高嶺石、伊利石、蒙脫石等,其中粘土礦物的多寡影響土壤性質,優質的土壤其粘土礦物含量高。

在不同氣候條件下形成的土壤裡,粘土礦物的種類和相對含量都不一樣(圖7-2)。在溫暖濕潤的氣候條件下形成的土壤,粘土礦物豐富,高嶺石含量比較高,土壤細膩而鬆軟,有機質含量高,肥力較好;而在乾冷或乾旱環境中形成的土壤,含較多的礦物碎屑,粘土礦物含量較低,土壤顆粒較粗,有機質含量低,其肥力也較差。決定土壤礦物質和微量元素含量的主要控制因素是當地的地質條件。

一般來說,花崗岩地區,尤其是那裡花崗岩經受過強烈風化作用後形成的土壤中,礦物質和微量元素含量極其豐富,易於被植物所吸收,如山東的膠東地區、遼東以及福建東部等地農作物的品質好、產量高,區域岩石的背景就是乙個重要因素。而石灰岩地區,礦物質成分比較單一,微量元素含量很少,農作物的品質就比較差、產量也低,所以在廣西的石灰岩地區,儘管風景秀麗,「山水甲天下」,然而那裡的農村至今仍相對貧困。

圖7-2 不同氣候條件下土壤的粘土礦物組成和厚度變化(據j.gerrard,2000;李天傑等,2004)

在形成土壤的過程中,風化作用自地表向下逐漸發展,強度逐漸減弱,生物量和生物活動也逐漸減少,因而土壤在成分和結構上由上至下也逐漸發生變化,形成具有不同特徵的土壤層(圖7-3),其中腐殖質層是土壤最重要的部分,厚度一般為十幾厘公尺到幾公尺,肥力主要儲存在該層中,它是生物參與作用的結果。在剖面上,土壤各層之間一般沒有截然的界線,而是逐漸過渡的。當然,也不是所有的土壤都具有這麼完整的剖面結構,不同的氣候、母岩、地形等條件下形成的土壤剖面結構均有所不同,有的土壤剖面很不完整。

圖7-3 土壤的剖面結構(據e.j.l.trabuck &f.k.lutgens,1997,修改補充)

圖7-4 不同氣候條件下形成的土壤型別

氣候對土壤形成的影響非常的明顯,不同氣候環境中的水溫條件和生物發育都不一樣,風化作用的型別和強度也有明顯的差異,因而在不同的氣候條件下形成不同型別(特徵)的土壤(圖7-4)。如在中國華南地區,強烈的化學風化作用使長石類等礦物被徹底地分解,富鋁化過程使易溶物質流失和鋁、鐵氧化物富集,形成了廣泛分布在華南地區的磚紅壤、赤紅壤、紅壤;在西北地區,在乾旱氣候條件下較弱的化學風化作用和碳酸鹽類的富集,形成了灰鈣土、慄鈣土、棕鈣土等;在寒冷的氣候區,以物理風化作用形成礦物、岩石碎屑為主,土壤不甚發育,主要為草甸土、寒漠土、寒凍土等。顯而易見,土壤與氣候之間存在因果關係,因而也可以利用土壤的特性來研究氣候變遷。

以上所講的是以相對靜止的大氣圈為主對岩石圈表層的風化作用。然而,空氣可以流動,即產生風(wind)。風也可以對岩石圈表層發生顯著的改造作用———風的地質作用(wind geological process),包括風蝕作用,風的搬運作用,以及風的沉積作用。

這些作用在乾旱地區表現得十分強烈。

風蝕作用(wind denudation) 的強弱主要取決於風速,也受地面性質的影響。若地面上存在細粒鬆散物質,當風達到一定的速度,就能移動或揚起地面的風化碎屑和塵土。風對地表的破壞,是一種純機械(或稱物理)的侵蝕作用,風可以把地表鬆散的沙粒或塵土吹揚起來,離開原地;同時,風還能在地表附近用夾帶的沙石磨蝕岩石,從而不斷地破壞岩石圈表層。

地面上就會出現許多特別的風蝕地貌,如蘑菇石(mushroom rock)(彩圖ⅰ-3)和風蝕城(wind-eroded castle)。

風的搬運作用(wind transportation) 的能力大小同樣也取決於風速。細微的塵土,可以比較容易地被風吹揚得很高,懸浮在大氣中,搬運到遠處;大塊的礫石,只能在風速很大(大於30m/s)時才能緩慢移動或滾動;較小的沙粒則隨著風力的強弱起落,跳躍式地前進,出現「飛沙走石」的現象。流沙可堆成順風向移動的沙丘。

沙漠主要就是靠這種會移動的沙丘發展起來的。在沙漠中,物理風化作用特別強烈,不斷生成大量碎屑物,使得經過這裡的風總可以帶走沙和土。顆粒愈細微就被風搬得愈遠,大塊的石塊搬不動,留在原地,就成了戈壁灘。

風在搬運過程中,夾帶的碎屑在自相碰撞,同時也在磨損、衝擊地面上阻滯它的物體。土壤可以被它吹揚席捲而去,岩石也會被它磨損。由於風中的沙是愈貼近地面愈多,而且風並非就是水平運動,有時還會如旋渦掃過地面,捲揚塵土直上高空,出現「黃沙遠上白雲間」的奇觀。

由於風的這些活動,它所搬運過的砂礫有了自己的特點,如在風向相對穩定、長期吹蝕作用下,沙漠中相對不動的礫石被磨出了稜角,形成風稜石;那些較粗砂粒則會因在風蝕作用中從各個方向進行撞擊和磨蝕,以致逐漸磨圓並形成像毛玻璃一樣的表面;較細的粉砂,則在風蝕作用下產生許多細小的尖角顆粒,成為構建黃土的基本材料。

風速降低時,風中所攜帶的沙土就會堆積下來,這就是風的沉積作用(wind deposi-tion)。我國北方一些地區的黃土,就是近幾十萬年來,風從沙漠、戈壁灘中搬來的以粉砂為主的碎屑物,它們堆積在沙漠外圍、從河谷低處到海拔幾千公尺的高處。

在我國,黃土層(loess)覆蓋面積約440000km2(約佔國土陸地面積的4.6%),厚度最大可達400m,為世界所絕無僅有,形成了獨特的黃土地貌(彩圖ⅳ-1)。

從上述大氣圈對岩石圈的作用過程中,我們看到了「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老子道德經·四十三章》),「氣無所不入,水無所不出」(三國時魏王弼對《老子道德經》的註解)。我們不能不為中國古代賢哲的智慧型而驚嘆!

風之所以能夠發揮如此顯著的作用,是因為沙漠地區缺乏水分,岩石裸露在地表,失去了植物的保護。只要沙土中有足夠的水分,由於水分子的粘結作用,風就無法把沙土揚起,如果再有植物生長在上面,風就更難有作為了。

2.大氣圈對生物圈、水圈的作用

地球上沙漠嚴格地分布在北緯及南緯15°~35°的範圍內,就是因為這兩個地帶是地球上的高氣壓帶(副熱帶高壓區),從高空下沉的空氣乾燥,雨量稀少,而且風吹過地面又把水分帶走,加之這一區域氣候比較炎熱,地面水分的蒸發量遠遠大於降水量,地面上只有間歇性的暫時流水,生物十分稀少。這是大氣環流控制地面水和生物分布的具體表現。當然,這裡也不是絕對沒有水。

沙漠底下物質疏鬆,空氣可以進進出出,其所形成的露水,就成為沙漠中的一種水源。沙漠中的低處,仍可生長少量植物,反過來,也能增加和保持沙漠中的水分,可成為沙漠綠洲。

不僅沙漠的分布受大氣圈的影響,而且地球上的植被生長也受到大氣圈的控制。在低緯度地區,由於氣候炎熱,降水充分,給植物的生長提供了充足的陽光和水分,那裡的植物生長茂盛,陸地上是綿延不斷的茂密的森林,一年四季是鬱鬱蔥蔥的;而在高緯度地區,尤其在極圈地區,氣候寒冷,降水少,那裡是大片的草甸或苔原景觀,植被低矮而稀少。因此,從低緯度到高緯度,就出現了一系列的不同型別的植被。

同樣,在一些高山地區,從低海拔的山腳到高海拔的山頂,也生長不同的與氣候相適應的植被型別,一座山可有一年四季之表徵。這就是大氣圈對生物圈的作用,直接影響著生命的活動,從長期來看,尤為明顯。大氣環境的改變,是物種興衰、生態環境變異的重要原因。

「無風不起浪」,風過之處,空氣分子與水面摩擦,可產生波浪。在海洋中,可以形成幾公尺到十幾公尺高的大風浪,定向風還是推動長驅萬里的洋流的動力之一。產生在西太平洋面上的熱帶氣旋,可以大規模地把水分快速送上東亞大陸,這種作用對於我國人民的生活與農業的發展影響極大。

反之,如前所述,乾燥的風則可帶走地面上的水分,直至草木乾枯,形成沙漠。上述這些表現都是大氣圈對水圈的作用與影響。

為什麼說地球的大氣圈,水圈和生物圈既是相互區別和相互獨立,又

生物圈作為地球上最大的生態系統,生物圈的結構和功能 作用 夠長期維持相對穩定狀態,這一現象稱為生物圈的穩態.首先,從能量角度來看,源源不斷的太陽能是生物圈維持正常運轉的動力.太陽能轉變為生物能夠利用的化學能是通過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實現的.這是生物圈賴以存在的能量基礎.第二,從物質方面來看,大氣圈 水...

地球的大氣圈(水圈 生物圈)究竟是如何形成的

我們美麗的地球存在著大氣圈,水圈以及生物圈。我們地球的大氣圈是怎麼形成的呢?查詢一些相關的資料,我們可以知道地球最原始大氣圈隨著地球的岩石圈的形成而形成的。準確來說是由於地球的內部發生了核聚變和一些衰變釋放出來的一些能量,從造成地球的火山爆發,最終使得整個地球的溫度慢慢公升高,一些比較重的元素慢慢沉...

什麼是大氣圈,水圈和岩石圈

大氣層 atmosphere 又叫大氣圈,地球就被這一層很厚的大氣層包圍著。大氣層的成分主要有氮氣,佔78 1 氧氣佔20 9 氬氣佔0 93 還有少量的二氧化碳 稀有氣體 氦氣 氖氣 氬氣 氪氣 氙氣 氡氣 和水蒸氣。大氣層的空氣密度隨高度而減小,越高空氣越稀薄。大氣層的厚度大約在1000千公尺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