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神是什麼意思是屬於道教還是佛教的

2021-03-03 22:52:09 字數 6666 閱讀 7907

1樓:匿名使用者

法神? **是說他是魔法之神的,應該不屬於兩教

佛教中的法師是什麼意思

2樓:淨宇仁

梵文 dharma-bhanaka,又譯說

法師。凡能演講佛經的出家比丘,稱法師。所以,釋迦及其**也都是法師。

唐朝的玄奘因精通三藏,被稱為三藏法師。但在今天中國民間,大概為了尊敬出家人或根本不懂『法師』兩字的意義,凡見了出家人,甚至小沙彌,不管對方有講經資格與否,竟都稱他為法師了。法師本是一種學位的稱號,要通達佛法能為人講說的人才能稱法師,不是任何人都可以稱的。

還有較高的學位,精通經藏的稱為經師,精通律藏的稱為律師,精通論藏的稱為論師。更高的是三藏法師,是遍通經律論三藏者的學位,如唐代玄奘、義淨都受到這個稱號。

3樓:加內沙

《雜阿含二六經》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祗樹給孤獨園。

爾時,有異比丘來詣佛所,頭面禮足,卻住一面,白佛言:「如世尊所說法師,云何名為法師?」

佛告比丘:「善哉,善哉,汝今欲知如來所說法師義耶?」

比丘白佛:「唯然,世尊。」

佛告比丘:「諦聽,善思,當為汝說。」

佛告比丘:「若於色說是生厭、離欲、滅盡、寂靜法者,是名法師,若於受、想、行、識,說是生厭、離欲、滅盡、寂靜法者,是名法師,是名如來所說法師。」

時,彼比丘聞佛所說,踴躍歡喜,作禮而去。

《雜阿含二九經》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祗樹給孤獨園。

爾時,有異比丘名三蜜離提,來詣佛所,頭面禮足,卻住一面,白佛言:「如世尊說說法師,云何名為說法師?」

佛告比丘:「汝今欲知說法師義耶?」

比丘白佛:「唯然,世尊。」

佛告比丘:「諦聽,善思,當為汝說。若比丘於色說厭、離欲、滅盡,是名說法師,如是於受、想、行、識,於識說厭、離欲、滅盡,是名說法師。」

時,彼比丘聞佛所說,踴躍歡喜,作禮而去。

《雜阿含二八八經》「說老死厭患、離欲、滅盡,是名法師,說生、有、取、愛、受、觸、六入處、名色、識厭患、離欲、滅盡,是名法師。

若比丘於老死厭患、離欲、滅盡向,是名法師,乃至識厭患、離欲、滅盡向,是名法師。

若比丘於老死厭患、離欲、滅盡,不起諸漏,心善解脫,是名法師,乃至識厭患、離欲、滅盡,不起諸漏,心善解脫,是名法師。」

如今能說:於五蘊、六處、十八界「生厭、離欲、滅盡、寂靜法者,」的人真是太稀少了。

4樓:六球球

法師,是指善於學法並也善於說法的人,這在一般的觀念中,以為法師是指的比丘,其實不然,佛典中對於法師的運用,非常寬泛,並不限於僧人,比如法華經序品中說:『常修梵行,皆為法師』。三德指歸卷一說:

『精通經論曰法師』。因明大疏上說:『言法師者,行法之師也』。

又有說以佛法自師並以佛法師人者稱為法師。因此,在家的居士也有被稱為法師的資格,甚至善於說法的畜類如野幹(似狐而小),也對天帝自稱為法師。基於這一理由,道教受了佛教的影響,也稱善於符籙的道士為法師;於晚近成立的理教,也受佛教的影響,把他們的教士稱為法師,可見,法師一詞,並不是佛教比丘的專用稱謂了。

5樓:匿名使用者

尊稱!古代認為佛教佛主才有法術!

6樓:匿名使用者

德道高僧,一般是會做髮事的僧人

7樓:匿名使用者

須彌山佛國網

諦深大師開示:法師是什麼?

坐下**及聲聞眾:所謂法師,顧名思義,是教佛法的老師,簡稱法師。由於佛法極其難證,所以,只有證得佛法的人,以佛說傳承,依佛所囑,令**們聽佛所傳法要、經典,按佛說的去做,成就佛子佛孫,是稱為佛門法師之用。

不是什麼人都能稱為法師。法花經中的法師品不是任何人能看,看後可用。只有戒圓滿了的人能看,聽此號令能做法師。

若戒不圓滿,以為佛法,遭大墮落。譬如:高空跳傘,前提是身上揹著傘的人按指令跳,若人身上不背傘包,按指令跳,即為墮落。

所以,佛說:佛滅度後,現前無佛依戒為師,只因佛法難證故。所以,戒是佛法之表,得戒傳戒者,以佛所傳弘揚稱為法師。若有人證得佛法,諸佛來應,稱為導師。

若有人,戒有缺漏,以自己知見講經說法萬言,以為佛法,令大眾丟失戒律,大眾以其為師,這個人就是波旬住世。

若有人,崇拜法師,他就著魔了!

所以,大眾不要執著法師名相,應依戒選師。諦深2023年4月1日示。

佛教好,還是道教好嗎?

8樓:匿名使用者

佛教和道教的最主要的區別就是對待生和死的態度。可以說兩者是截然不同的。

佛教追求的目標是「涅磐」,脫離生死輪迴。

佛教認為,人生是苦。生是苦,死是苦。而且這種苦是沒有盡頭的,是在乙個迴圈往復、不到頭的生死輪迴中。只有實現涅磐,才能脫離生死輪迴。

那麼怎樣實現涅磐呢?就是人要「覺悟」。佛者,覺也。說到底,就是對人生是苦的覺悟。佛教認為,當你真正認識到人生是苦的時候,你就「覺悟」了。佛教的核心思想就是這個。

道教對人生總的來說持積極的、正面的態度。這是道教與佛教乃至其他宗教的最大不同之處。比如,**教認為人生來就帶有原罪,人生下來就要贖罪,佛教認為人生是苦。

那麼,道教是如何解決死的問題呢?答案很簡單,就是通過修煉達到不死,長生不老。

那得看你自己嚮往哪個了

9樓:匿名使用者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一句話就明了 人無知有了信仰 所以

遵從 因為遵從所以好管理 這也就是 自古 佛道 兩家 雖敗 的緣由 帝王 覺得那個好管理 就利用那個 千年文化 有些已經更深蒂固 佛是印度 傳來的 道是本土 說白了 先放好壞不說 能吃飽有很活好誰還去相信天 我家裡有房 有躺著地 不管冬天夏天 收成一樣好 誰去相信天 農業大國 一路都是信天的 來年好壞都看天了 所以天為最大 帝王也就成了天的代言 天子 道和佛 也慢慢 成了 帝王的工具 得意發揚光大 道和教 沒有教人 學壞的所以沒有好壞之分 共同點都是與世無爭 佛家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眾生皆平等 了 你還管人家信佛還是教? 都平等了何來好壞? 道家是 相反有些灑脫 記得有個故事 有人喜歡自由自在 所以 在家裡不喜穿衣裸奔朋友 前來拜訪恥笑 此人當下反駁 屋即為我衣 你此時正在我衣服中呢。

人與自然 和諧的理念 不爭為爭 既然不爭 有何來比較 不管哪個教都是人創立 嘴為不爭 心卻爭 雖說眾生平等從高處降到地處去與你等平等 乙個教派 子弟都是 人 為啥不能 教派合一呢 還是私心 要我說都不好 好的只是那些佛教道教的理念 釋迦牟尼 創始了沒有佛教創始了佛教 老子沒有道教創始了道教 現在有佛教道教這兩大理念 你該幸福 不是該選擇的時候 就像有人說葷不健康 有人說素不好吃 你不去試著理解閱讀反正乾站這

10樓:陸過人間

儒釋道本來就是一家!

三界都是一體!

法界是指大宇宙中的三千大千世界!

佛教是佛陀對九法界眾生至善圓滿的教育!

這裡的法界,沒有分別,沒有種族,沒有國界,沒有人和非人!

所有教導人為善從善的都是好的!

要看緣分!

三界本來是一家,

恆古訊息更無差。

打成一片誰人知,

悟者雲開就到家!

明白的不分別,分別的不明白!

一切隨緣!

11樓:8萬4千法門

佛教,道教都好,你真正相信哪乙個,並且能依教奉行,老實修行,今生修行成就。你就專一正信那個教。

但是這裡推薦信佛教,因為佛教是究竟圓滿的大智慧型,修行成就是可以超越六道輪迴,乃至成佛的。而道教超越不了六道輪迴,但道教也可以教人向善,看你緣分了。

所以老子的境界也很高,他要是真正修成了,沒有出六道,應該是在無色界天,因為他不要身體,他知道身體不是好東西。這是錯認了。

「妄認實有」,這是假的,絕對不是真的,但是我們誤會了,以為它真有,真有什麼?真有自主,真有自在。其實,自主自在是乙個錯誤概念,如果真能夠自主,我們年年十八多好,為什麼要老?

為什麼要病?這就是你做不了主,沒有辦法,不能自在,受很多的拘束。從前老子說過,《道德經》上有,老子說「吾有大患,為吾有身」,我最大的憂患是什麼?

因為有個身體,有個身體就不自在。身體要吃、要穿、要工作、要休息,這就不自在。所以老子的境界也很高,他要是真正修成了,沒有出六道,應該是在無色界天,因為他不要身體,他知道身體不是好東西。

這是錯認了。

「能常主宰是名人我。若能了達但是五蘊假合,實無自體」,真正的講沒有自體,這叫「人無我」。「是為小乘人之修行,斷煩惱而得涅盤」,這個斷煩惱是斷見思煩惱,塵沙、無明他不知道。

見思煩惱是什麼?經上講的貪、瞋、痴、慢、疑、惡見,惡見是錯誤的見解。有這六種,這六種叫根本煩惱,所有煩惱都是從這六個煩惱生出來的,所以這叫根本煩惱。

小乘人能夠把這六種根本煩惱斷掉,證阿羅漢果,有這個功夫,他就脫離六道輪迴。離開六道輪迴就像一場夢醒過來,醒過來是什麼境界?是清淨世界。

六道是一場惡夢,惡夢總算醒過來了。在《華嚴經》這叫執著,見思煩惱叫執著。如果我們對於世出世間一切法不執著,就證阿羅漢果。

如果念佛往生淨土,他不是在凡聖同居土,他們往生在方便有餘土,地位就很高。

12樓:無量光無量壽

佛教道教都好。自己的緣分不同,能夠令自己悟道覺悟,無論道教佛教,都是好的。自己緣分,是自己根基福報不同,自然不能成為道教佛教是非論斷。

13樓:且看天地造化機

佛教是究竟圓滿,道教的神仙還在六道之中。阿彌陀佛!

14樓:匿名使用者

好比問,天空好還是海洋好。

會飛的,天空好。

會游的,海洋好。

鷹入大海溺為餌,魚懸高空晾成幹。

佛教、道教,一樣是正教,無所謂好壞。

只是對於你而言,適合你的才是好的。

15樓:莫文靈雲南

儒釋道三家之別

儒家講天理、道家講論道、佛家講如法

儒家講入世、道家講出世、佛家講救世。

儒家講天命、道家講自然、佛家講解脫。

儒家如小學、道家如中學、佛家如大學——宣化上人語。

儒家如糧店、道家如藥店、佛家如百貨商店——南懷瑾先生語。

儒家求君子、道家求逍遙、佛家求自在。

儒家棄小人、道家棄造作、佛家棄煩惱。

儒家表現於禮、道家表現於真、佛家表現於戒。

儒家執於境、道家執於心、佛家心境雙亡。

三家雖別,但共同構成我們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國學

出世與入世在佛家、道家、儒家和現代人的人生觀中均有相關相近的地方,但也有區別。

1。現代人如果常說:用出世的態度或精神,來做入世的事業。

這主要是態度方面的,或者說是世界觀與人生觀。就是人生在世,確實要很好地處理出世和入出的關係,要用辨證的觀點看待這一問題,才能有正確的答案。入世,就是把現實生活中的恩怨、**、得失、利害、關係、成敗、對錯等做為行事待人的基本準則。

乙個人入世太深,久而久之,當局者迷,陷入繁瑣的生活末節之中,把實際利益看得過重,注重現實,囿於成見,難以超脫出來冷靜全面的看問題,也就難有什麼大的作為。這時就需要有點出世的精神。出世,就是尊重生命、尊重客觀規律、既要全力以赴,又要順其自然,以平和的心態對人,以不苛求完美的心態對事。

站得高一點,看得遠一點,對有些東西看得淡一些。這樣才能排除私心雜念,以這種出世的精神去做入世的事業,就會事半功倍。

從另一方面看,乙個人生在世上,只是一味地出世,一味地冷眼旁觀,一味地看不慣,一味地高高在上,一味地不食人間煙火,而不想去做一點實際的,入世的事情,到頭來也是「閒白了少年頭」。這正像自己揪著自己的頭髮要脫離地球一樣。都說儒家主張入世,佛家,道家主張出世,其實也不盡然。

就拿道家的莊子的思想來說吧,又何嘗不是入世呢?唯有能否定,才有大肯定,只有丟掉那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才能集中精力於真正有價值的大事。他的心是冰冷的,因為他的心已是白熱化了。

他為了深入這個世界,必須先走出這個世界,這就是道家的本色。

2。佛家談出世入世:「出世」——遁入空門、清心寡欲、萬世皆空;「入世」——步入煩世、宣揚佛法、弘揚文化。

小乘佛法講求出世,出世追求的是脫離凡世間的困擾和**,尋找寂靜清幽之所,靜心修行而達到高超的境界,出世要求修行者去除一切雜念,捨棄身外之物,物我兩忘,身外無我,我亦非我,無我無常,出世的終極目標在於渡己,即追求自身的解脫。與小乘佛法相反,大乘佛法講求入世,通過入世修行,教化大眾以求正果。小乘佛法和大乘佛法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不同呢,這主要是由於二者在人性是善是惡這個問題上的分歧所導致的,小乘佛法認為,人性本惡,只有很少的人能夠「悟」,通過離開罪惡的塵世進行修行才可以祛除惡根,成就善果,這是一種悲觀消極的態度。

大乘佛法認為,人性本善,只是世間充滿苦難,迷失了眾生的本性,可以通過渡化,勸人行善,讓眾生擺脫苦難,苦海無邊,回頭是岸,隉磐成正果。所謂一切眾生皆具佛性,皆可成佛,代表了一種樂觀積極的態度。可以說,出世在渡己,入世在渡人。

3。其他如道家、儒家等等的出世入世也和上面兩項差不多。如儒家講氣節。不以財富、權力、聲望為追求目標,而講修身、養德、濟世。這是出世觀和入世觀的統一。由他人總結體會

儒家是一種入世的精神,而道家是一種出世的精神。

儒家入世之說,什麼事情你要干預,你要參與,要認真,要投入;倡導進取的人生, 奮鬥的人生,拼搏的,競爭的生活。

道家出世,其說,要超然通達,要放下、要淡然,追求的是脫離凡世間的困擾和**,尋找寂靜清幽之所,靜心修行而達到高超的境界。

看上去矛盾的理論其實是對立並統一的。我想人們應當有積極的生活,進取的態度,可是,也同樣要用乙個平常心,乙個坦誠的心境。這樣,人生才能過得快樂,灑脫。

瀟灑走一回。對待事業如此,對待感情也應如此,何必呢。以出世之心,為入世之事。

九華山是道教還是佛教九華山屬於道教還是佛教?

九華山是bai 佛教的,九華山du 是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zhi一。九華山,位於安徽dao省池州市境內,中專國佛教四大名山屬 之一,素有 東南第一山 之稱。九華山名剎古寺林立,佛像 藏經等文物古蹟眾多。夏日酷暑,天氣炎熱,心靜自然涼,去清爽的九華山小住幾日,聽聽寺廟的高僧念經,在晨霧中打打坐,感悟道法...

彎的佛是什麼意思佛系是什麼意思?

彎的佛其實就是wonderful的音譯。英 w nd r fl 美 w nd f l adj.極好的,精彩的,絕妙的 奇妙的 美妙 勝 神妙 有關wonderful的短語 1 wonderful love 主的妙愛 愛的精采 奇妙的愛 美好戀情 2 wonderful radio 完美廣播 英文片名...

笑面佛是什麼意思呀,笑面佛是什麼意思

島是海哭碎菂杺 笑面虎是比喻人外表善良,實際內心卻是心地 笑面佛則是指佛教中的彌勒菩薩,彌勒佛是中國民間普遍信奉 廣為流行的一尊佛。彌勒 是梵文maitreya的音譯簡稱,意思是 慈氏 據說此佛常懷慈悲之心。窺基在 阿彌陀經疏 中解釋說 或言彌勒,此言慈氏。由彼多修慈心,多入慈定,故言慈氏,修慈最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