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的形勢和任務

2021-03-03 21:14:15 字數 3190 閱讀 5756

1樓:傅行雲時代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必須把創新貫穿於工作的全過程、各方面,不斷增強版創新意識,大力推進理權念創新、制度創新、體系創新、戰術創新、基礎工作創新,讓創新引領工作向更高水平、更高層次發展。要狠抓改革不放鬆,推動改革向體制改革不斷深化,進一步加快改革進度、加大攻堅力度,搞好試點、狠抓落實,確保如期高質量完成各項改革任務。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是什麼時期

2樓:彩霞滿天光

「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通過了《中共**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明確提出,到2023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我們黨確定的「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第乙個百年奮鬥目標。「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十三五」規劃必須緊緊圍繞實現這個奮鬥目標來制定。「十三五」時期,既是實現第乙個百年奮鬥目標的收官階段,也是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打好基礎的關鍵時期,「十三五」規劃,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最後乙個五年規劃,也是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背景下編制的第乙個五年規劃。

準確理解「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關鍵是要深刻認識制定《建議》的重大意義和歷史背景。

一、緊迫性。

***同志提出20世紀末人民生活達到小康水平,我們已經如期實現。黨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黨的十八大提出到2023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是我們黨作出的莊嚴承諾,是「十三五」時期必須完成的戰略任務。在全面小康社會建設歷史征程中,我們已經取得重大進展,我國的社會生產力、經濟實力、人民生活水平不斷邁上新台階,如期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我們是有基礎、有條件、有信心的。

同時也要看到,實現這一目標仍面臨不少困難和挑戰:目前我國經濟下行壓力較大,發展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仍然突出,體制性機制性問題仍然存在,實現到2023年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23年翻一番並不容易。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十三五」時期已經沒有退路,時間緊,任務重,我們已經進入最後衝刺階段。

《建議》站在歷史發展的時代高度,進一步明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的基本內涵,從思想上、戰略上、重點上、布局上、舉措上細化思路,為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巨集偉目標提供了完整的時間表和路線圖。

二、艱巨性。

當前,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發展速度在換擋,發展方式在轉變,經濟結構在調整,增長動力在轉換。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我們還有很多短板問題沒有解決,突出表現在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生態環境、脫貧攻堅、社會安全等諸多方面,任何乙個方面解決不好,都將可能「拖後腿」「留尾巴」。短板問題往往是最深層、最困難的問題,也是經濟發展新常態下必須重新認識和有效解決的重大課題,不解決這些短板問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就會成為一句空話。

適應新常態,把握新常態,引領新常態,是「十三五」時期我國經濟發展的大邏輯。《建議》從「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和五大建設總體布局出發,以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按照拓展優勢、補足短板要求,加快成為新增長點,推動傳統增長點煥發新動力、滿足新需求,實現新優勢、短板不短,為「十三五」時期攻堅克難、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提供了行動綱領。

三、複雜性。

「十三五」時期,既是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的收官時期,也是深入貫徹落實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戰略舉措的關鍵時期。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和四中全會先後對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作出了戰略部署,《建議》對全面發展作出戰略規劃。發展是目的,改革是動力,法治是保障,沒有動力和保障,目的也難以實現。

只有推進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才能保障發展質量和效益的提高,才能增強發展的可持續性。

「十三五」時期,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也要貫徹落實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戰略舉措,需要協同推進、相互促進。《建議》緊緊圍繞實現目標要求,推進改革程序、助力經濟社會發展,樹立法治觀念、依法調控和治理經濟,堅持全面從嚴治黨、為發展改革法治提供政治保證,「四個全面」相互配合、相得益彰。

3樓:兵語

是」十三五「時期。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簡稱「十三五」規劃(2016-2023年),規劃綱要依據《中共**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編制,主要闡明國家戰略意圖,明確**工作重點,引導市場主體行為,是2016-2023年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巨集偉藍圖,是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動綱領,是**履行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責的重要依據。

五年規劃,是中國國民經濟計畫的重要部分,屬長期計畫。主要是對國家重大建設專案、生產力分布和國民經濟重要比例關係等作出規劃,為國民經濟發展遠景規定目標和方向。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入決勝階段,脫貧攻堅面臨怎樣的形式與任務

4樓:種花家的小公尺兔

「十三五」時期將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要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必須徹底解決全國目前尚未脫貧的7000多萬農村貧困人口的貧困問題。

確保完成農村貧困人口到2023年如期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須使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中5000萬人左右通過產業扶持、轉移就業、易地搬遷、教育支援、醫療救助等措施實現脫貧,其餘完全或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實行社保政策完成脫貧。

當前,我國扶貧開發工作任務依然繁重,貧困人口規模仍然龐大,扶貧脫貧難度越來越大,我國扶貧工作也出現一些新轉變、新特點和新要求,同時也面臨新挑戰。

因此,「十三五」時期扶貧工作要適應新形勢、採取新思路、運用新機制、激發新動力,完成扶貧攻堅重大任務,補「三農」工作短板,促進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總目標。

形式主義、官僚主義還不同程度存在。全面從嚴治黨、加強作風建設促進了脫貧攻堅良好氛圍的形成,但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弄虛作假、急躁和厭戰情緒以及消極腐敗現象在一些地方仍然存在,有的還很嚴重,直接影響脫貧攻堅有效推進。

有的地方存在扶貧產業選擇上閉門造車、扶貧專案設計上好大喜功、工作開展上脫離實際脫離群眾的問題,如不及時解決,勢必影響脫貧攻堅目標的如期實現,甚至會損害黨和**形象。

脫貧內生動力有待增強。隨著脫貧攻堅的深入,脫貧內生動力的重要性愈發凸顯,而對於如何激發貧困群眾內生動力的探索與研究仍顯不足。有的地方對於缺乏內生動力的貧困群眾,簡單貼上「等靠要」、觀念落後保守的標籤。

這不但不能激發出他們脫貧的動力,反而可能強化其既有價值觀念和行為模式。如何打破束縛貧困群眾發展的觀念枷鎖、激發其脫貧的內生動力,亟須進行深入探索和實踐,需要更加廣泛深入的宣傳和引導。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意義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意義是什麼?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意義有四點 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階段二.為我國現代化建設提供新的起點 三.為中華民族展現了新的歷史機遇 四.有助於鼓舞人民的鬥志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有以下意義 1 體現了社會主義的優越性。2 表明了黨始終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3 有利於全面提高人民群眾的生...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含義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意義是什麼?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主要含義 國內生產總值到2020年力爭比2000年翻兩番,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明顯增強。社會主義民主更加完善,社會主義法制更加完備,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實,人民政治 經濟和文化權益得到切實尊重和保障。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 科學文化素質和健康素質明顯提高,形成比較完善的現代國民...

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什麼三大攻堅戰是哪三大

堅決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堅決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堅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突出抓重點 補短板 強弱項,特別是要堅決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 精準脫貧 汙染防治的攻堅戰,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得到人民認可 經得起歷史檢驗。這一重要論斷,體現了強烈的使命擔當 問題導向和底線思維。三大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