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一般的硬碟分串列埠和並口兩種。
並口是早期的硬碟了,現在大迅巖部分都是串列埠的了。
串列埠的傳輸速度要比並口的塊!
硬碟是一種採用磁介質的資料儲存裝置,資料儲存在密封於潔淨的硬碟驅動器內腔的若干個磁碟片上。這些碟片一般是在以鋁為主要成分的片基表面塗上磁性介質所形成,在磁碟片的每一面上,以轉動軸為軸心、以一定的磁密度為間隔的若干個同心圓就被劃分成磁軌(track),每個磁軌又被劃分為若干個扇區(sector),資料就按扇區存放在硬碟上。在每一面上都相應地有乙個讀寫磁頭(畝神御head),所以不同磁頭的所有相同位置的磁軌就構成了所謂的柱面(cylinder)。
傳統的硬碟讀寫都是以柱面、磁頭、扇區為定址方式的(chs定址)。硬碟在上電後保持高速旋轉(5400轉/min以上),位於磁頭臂上的磁頭懸浮在磁碟表面,可以通過步進電機在不同柱面之間移動,對不同的柱面進行讀寫。所以在上電期間如果硬碟受到劇烈振盪瞎鍵,磁碟表面就容易被劃傷,磁頭也容易損壞,這都將給盤上儲存的資料帶來災難性的後果。
2樓:匿名使用者
你的寫入速度正常。
普通機械硬碟也就只能達到這樣子了。
機械硬碟寫入速度和讀寫速度一般是多少
3樓:惜說娛樂
機械硬碟的寫入速度和讀寫速度一般約為120mb/s,sata協議的固態硬碟速度約為500mb/s,nvme協議(pcie 的固態硬碟速度約為1800mb/s,nvme協議(pcie 的固態硬碟速度約為3500mb/s。
機械硬碟主要由碟片,磁頭,碟片轉軸及控制電機,磁頭控制器,資料轉換器,介面,快取等幾個部分組成。
4樓:匿名使用者
這圖就是1t 硬碟的讀寫資料!自己看,寫入和讀取是不是在160m左右?!
你們要是沒瞎的話,自己看!帶圖帶證據來的,誰它媽瞎點不給力!
這邊站在臺上回答問題,提供的是權威的硬體評測結果,有些甚至是自己身體力行測試過的結果。展現的是自己的熱情、知識和信心。你們像個懦夫一樣,不敢上臺說話也就罷了。
還在那兒不負責任地胡謅八扯,亂點不給力,不臉紅嗎!不羞愧嗎!或許不會,因為你們已經沒有臉。
5樓:網友
一、機械硬碟讀寫平均速度,約在60 ~ 170mb/s之間。速度相差近三倍的原因很多:
1、機械硬碟的轉速有多種規格,如碟片每分鐘4400轉、5400轉、7200轉、1000轉。碟片轉速越高,讀寫速度越快;
2、其不同廠商的主控晶元,也有一定差別影響。其硬碟的快取容量大小,也都會對效能有些許影響;
3、筆記本硬碟,與桌上型電腦硬碟效能的差別。
二、ssd固態盤,因沒有機械轉動部件,用快閃記憶體晶元做資料儲存單元,即使用電荷儲存方式記錄資料。其電子效率遠高於機械效率。其市面產品,隨機順序讀寫速度最高可達540mb/s左右。
其最低檔產品的讀寫速度,可與最高檔的機械硬碟好有一拼。
6樓:網友
沒有所謂的一般,不同時期的機械硬碟,效能差距很大。我舉例:
500g 16m 的讀寫速度是 100~110m/s1t 64m的讀寫速度是 150~160m/s你的速度過低,先重灌下系統看看。
7樓:網友
現在的機械硬碟讀速度在100到140左右。
寫的話應該在80-120左右。
肯定是不正常了,連以前的並口速度都達不到了建議將硬碟資料整理一下,重新分個區。
8樓:網友
這個速度會受很多因素形響,如檔案大小(小檔案多複製速度就慢),磁碟碎片等。
硬碟的寫入速度與讀取速度的區別是什麼?
9樓:一粥美食
1、寫入速度主要是將外部資料記錄到存伏漏儲裝置中去時的速度,可以理解成為是相當於貼上的速度。
2、讀取速度是指將儲存裝置中的資料提取出來的操作速度,可以理解成為是相當於複製的速度。
在電腦中比較重要的儲存裝置為記憶體,其儲存速度一般用存取時間衡量,即每次與cpu間資料處理耗費的時間,以納秒(ns)為單位。目前大多數sdram記憶體晶元的存取時間為或10ns。
開機速度與硬碟讀寫速度有關嗎,還與電腦硬體的什麼方面有關
10樓:大牙暫
在相同的系統下,相同的開機啟動項,硬碟速度越快,開機速度就越快。系統也很大程度的影響開機速度,目前的系統,win8的開機速度最快,純淨版的win8,用機械硬碟。
即可實現15秒開機,搭配固態硬碟。
7秒左右即可。而win7 64位的系統則要相對慢許多,純淨版win7搭配機械硬碟開機需要30秒左右,搭配固態硬碟在15秒左右。win7 32位的又比64位的快些,純淨版win7 32位系統機械硬碟開機20左右,使用固態硬碟開機在10秒左右。
一般來講,系統用久了之後,系統的環境越來混雜,開機速度會比新安裝的時候變慢許多,如果開機總是開機在1分鐘以上,可以考慮重新安裝系統了。還有硬碟用久了,效能會下降很多,也會出現開機慢,那樣的辦法只有換硬碟。
開機快並不意味著電腦效能就強,一臺強勁的電腦主要是要擁有一顆強勁的cpu和一塊強勁的顯示卡,記憶體,硬碟等硬體,起到的是輔助的作用。win7 64位系統現在是最適合玩遊戲和辦公的系統,而win8則太年輕了,對很多遊戲的支援不好,甚至無法支援。"
計算機組成原理裡的最大資料傳輸率和磁碟資料傳輸率的區別,還有有道直徑指的是哪?
11樓:藍玉公子
最大粗絕遲內部資料傳輸率(internal data transfer rate):也叫持續資料傳輸率(sustained transfer rate),單位mbits/s,這是兆位/秒的意思(注意與mb/s(兆位元組/秒)之間的差別:mb/s=mbits/s除以8)。
它指磁頭至硬碟快取間的最大資料傳輸率,一般取決於硬碟的碟片轉速和碟片資料線密度(指同一磁軌上的資料間隔度)。硬碟磁頭讀取儲存在碟片內的資料向硬碟高速資料快取傳送時的資料傳輸速率。
資料傳輸率(dtr ,data transfer rate):單位為mb/s(兆位元組每秒,又稱mbps)或mbits/s(兆位每秒,又稱mbps)。dtr分為最巨集碰大(maximum)與持續(sustained)兩個指標,根據資料交接方的不同又分外部與內部資料傳輸率。
內部dtr是指磁頭與緩衝區之間的資料傳輸率,外部dtr是指緩衝區與主機(即記憶體)之間的資料傳輸率。外部dtr上限取決於硬碟的介面,目前流行的ultra ata-100介面即代表外部dtr最高理論值可達100mb/s,持續dtr則要看內部持續dtr的水平。jbod磁碟簇內部dtr則是硬碟的真正資料傳輸能力,為充分發揮內部dtr,外部dtr理論值都會比內部dtr高,但內部dtr決定了外部dtr的實際表現。
由於磁碟中最外圈的磁軌最長,可以讓磁頭在單位時間內比內圈的磁軌劃過更多的扇區,所以磁頭在最外圈時內部dtr最大,在最內圈時內部dtr最巖李小。
硬碟讀寫速度和硬碟傳輸率是同乙個概念嗎
12樓:聶姬
硬碟的傳輸速率:作為電腦中則遊最重要的資料儲存裝置和資料交換媒介,硬碟傳輸速率的快慢直接影響了系統的執行速度。不同型別的硬碟,其傳輸速率往往差別很大。
現在主流硬碟主要有三種:按照不同的介面可以分為並口ata硬碟(即ide硬碟)、scsi硬碟和serial ata硬碟。
ide介面硬碟在當前電腦中應用最為廣泛,主流的規格包括ata/66、ata/100、ata/133,這種命名方式也表明了它們在理論上的外部最大傳輸速率分別達到了66mb/s、100mb/s和133mb/s。這裡需要說明:100mb/s、133mb/s是峰值速度,並不能表示硬碟能持續這個速度,也就是說這是理論上的最高峰值速度。
硬碟真正的傳輸速度由於受硬碟內部傳輸速率的影響,其穩定傳輸速率一般在虧雹30mb/s到45mb/s之間。這樣隨著cpu、記憶體等硬體執行速度的不斷提高,ata硬碟的低速率漸漸成為影響整機執行速度的瓶頸孫空銷。於是,一種新的硬碟介面方式,serial ata應運而生。
serial ata 硬碟就是我們常說的串列埠硬碟,它採用點對點的方式實現了資料的分組傳輸從而帶來更高的傳輸效率。serial ata 版本硬碟的起始傳輸速率就達到150mb/s,而serial ata 版本將實現硬碟峰值資料傳輸率為600mb/s,從而最終解決硬碟的系統瓶頸問題。
80m/s 讀寫再正常不過!
SATA硬碟和一般的硬碟有什麼區別啊
sata就是串列埠,傳輸速度比一般的並口高很多,訪問速度快,最新出了sata2,速度是sata1的1.5倍,不過支援的主機板不多 sata既串列埠,雖然較ata硬碟速度有較大提高 但同時雜訊也同時增加 速度快而且快取 8m 比pata硬碟 2m 大。最重要的是能組成磁碟陣列,提高磁碟執行速度和執行效...
電腦的硬碟為什麼會壞電腦硬碟壞了一般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硬碟使用復的時間太長了。制 格式化硬碟的次數太多了。在安裝時操作不當而損壞了硬碟。買的硬碟是次品或是假冒偽略產品。電腦曾經感染過病毒,導致你的硬碟會損壞。硬碟曾經被強烈 或者摔 過。突然斷電 對硬碟來說是致命的,經常性的非正常關機 斷電等情況都會導致硬碟出現壞塊,突然停電後又馬上恢復最容易引起系統故...
電腦硬碟有多少GB的,電腦硬碟一般多少G
知友好現在500g都是標配了。現在差不多論t了 1t 1024g 裝電腦時可以考慮了啊。但是固態硬碟就小了。大的也只有100多g 當然效能有所提公升。很多啊,各個廠商生產的各種容量的硬碟有很多種,現在比較常見的應該120g 128g 300g 500g 1t 也就是1000g的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