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第六十一回概括,《三國演義》六到十回概括內容?

2025-07-28 22:45:31 字數 1391 閱讀 6280

1樓:絕帶

趙雲渡江奪阿斗,孫權遺書退曹操。

話說劉備仁義道舉肢德,不忍殺劉璋。不過,謀士龐統極力諫言,殺劉璋奪西蜀。

孫權聽張昭之言,安排周善扮作商人,詐修國書,前往荊州去騙回妹妹與劉備之子阿斗。用劫持阿斗來逼迫劉備換回荊州。

孫夫人看畢國書,帶上阿斗跟隨周善船隊回東吳。趙雲得知,急忙追趕,追至江中把阿斗從孫夫人處救螞譁回。

操賜死老將荀彧。命曹洪領三萬鐵甲馬軍攻打東吳。兩軍悶答行交戰,未分勝負。

孫權修書一封與曹丞相。兩兵休戰。操引軍回許昌。孫權收兵回秣陵。

權與眾將商議,欲取荊州。

2樓:愛讀書的呂老師

回目:趙雲截江奪阿斗,孫權遺書退老瞞。

簡介:曹操慢待張松,張松被亂棒打出,劉備敬待張松,張松以西川圖相送,願為內應,共取西川。張松與友法正、孟達約備取川,劉備不忍取同宗基業。

經龐統說服,命孔明、雲長守荊帆敬州,自己與龐統領兵西行。

概括:孫權派周善前往荊州取孫夫人和阿斗往東吳,意源頌在令劉備拿荊州換阿斗,趙雲追趕周善的船隊雹轎鄭,奪回阿斗。曹操加封魏公,受九錫,率軍攻打東吳,被孫權擊敗。

孫權送給曹操一封書信,曹操收到信後退兵。

《三國演義》六到十回概括內容?

3樓:信必鑫服務平臺

第六回董卓用李儒之計,將漢獻帝劫往長安。長沙太守孫堅得到傳國玉璽後離開了洛陽,準備回江東發展大業。

第七回十八路諸侯聯軍開始瓦解,袁紹佔據冀州後與公孫瓚開戰,但公孫瓚得到了猛將趙雲,袁紹與戰不利。孫堅為報劉表攔路之仇,率部攻打江夏,卻被亂箭射殺。

第八回董卓暴虐無度,司徒王允利用美女貂蟬離間董卓、呂布,董卓在鳳儀亭用畫戟擲打呂布,自此二人結仇。

第九回呂布在王允的挑撥下親手殺了董卓,董卓餘黨李傕、郭汜起兵攻打長安,殺害了王允。

第十回李傕、郭汜掌握大權後,假借獻帝名義使曹操攻打青州黃巾軍。曹操皮宴父親被陶謙部將張闓殺害,曹操遷怒陶謙,率兵前往徐州,望風劫掠。

三國演義》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國第一部長篇章回體歷史演義**,全名為《三國志通俗演義》(又稱《三國志演義》),作者是元末明初的著名**家羅貫中。《三國志通俗演義》成書後有嘉靖壬午本等多個版本傳於世,到了明末清初,毛宗崗對《三國演義》整頓回目、修正文辭、改換詩文。[1]

三國演義》描寫了從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之間近百年的歷史風雲,以描寫戰爭為主,訴說了東漢末年的群雄割據混戰和魏、蜀、吳三國之間的政治和軍事鬥爭,最終司馬炎一統三國,建立晉朝的故事。反映了三國時代各類社會鬥爭與矛盾的轉化,並概括了這一時代的歷史鉅變,塑造了燃慎銀一群叱吒風雲的三國英雄人物。

全書可大致分為黃巾起義、董卓之亂、群雄逐鹿、三國鼎立、三國歸晉五大部分。在廣闊的歷史舞臺上,上演了一幕幕氣勢磅孝基礴的戰爭場面。作者羅貫中將兵法三十六計融於字裡行間,既有情節,也有兵法韜略。

三國演義概括,三國演義 概括200 字

360doc個人圖書館 你自己搜 貼上 就會封我的回答。以前吃過虧。東漢末年,天下大亂 群雄紛爭,魏 蜀 吳三國相繼崛起,成鼎足之勢,演出了一幕分久必合 合久必分的歷史長劇。本書就是以此為歷史背景演繹出的一部歷史 漢末混亂最終形成了三股強大的勢力 北方的曹操 挾天子以令諸侯 先後殲滅袁紹 袁術等勢力...

三國演義理由,三國演義推薦理由

個人看法,並非專業回答。首先,是一段極為精彩的歷史,讀過三國,基本上初中 高中學習的時候,三國會比較容易理解,記憶。對歷史更加清晰。其次,也是一部文學巨著,其中的很多典故,包含了深刻的道理。很多典故,深入人心,比如劉備借荊州,比如三顧茅廬,現在請一些高階的人才從海外歸來,就要有三顧茅廬的精神。最後,...

三國演義簡介,三國演義簡介20字

三國演義 是中國最有成就的歷史 始於黃巾起義,終於西晉統一,展現了公元184年到280年間的歷史風雲畫卷。作者通過集中描繪三國時代以曹魏 蜀漢 孫吳為代表的各統治集團之間的政治 軍事 外交鬥爭,揭示了東漢末年社會現實的動盪和黑暗,反映了人民的苦難,表達了人民呼喚明君 呼喚安定的強烈願望。另外,三國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