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中提到的大戰300回合,到底是怎樣一種場面?

2025-07-27 08:46:34 字數 4427 閱讀 9133

1樓:秋天的菊花

馬對衝過去,兵器交鋒,一回合,衝過去後沒殺到,又返回來。一回合大概幾分鐘至十分鐘,三五分鐘算,是夠快的,兩分鐘一回合,三百回合也要十個小時。肯定殺到晚上去了。

通俗點的講,就是戰馬往返的乙個來回叫做乙個回合。倘若兩人纏鬥在一起,兩匹馬轉一圈也就是一回合,這種事件比較少見。 古代騎手的較量 中國象棋術語。

對局中,雙方各走一著,稱為乙個回合甚至上百個回合,這是**家演義出來的,是不可信的,在戰爭史上根本就沒有這回事,即使真的兩將相遇,動起手來,一兩下,多說三五下就能分出勝負。我是軍人出身,在部隊兩人對刺,大多乙個照應該是個形容,就是說打鬥得很激烈,棋逢對手,將遇良才,不分上下。

<>真正按錯馬交手為一冊蔽合,那打三百回合基本馬都累死了。按《司馬法》所說:車一乘有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

步卒就是前面所說到的「徒兵」。所謂的甲士三人,就是戰車上桌面的「射」,用弓箭,作遠端攻擊;中間的「御」,戰車是一車四馬各出一員騎馬戰將向對方衝去。當雙方戰將告粗對面時,便拼殺起來。

這時人雖然拼殺,但馬並未停留,很快戰馬就會相互分離。是乙個回合,過去馬上比武就跑趟子,二馬州友州一交錯就是一照面,回來在照面就是一回,在來一次就是一合。所以一回合我認為是4個照面。

兵陣推過去,雙方這才開始真正的交戰。而大將對戰時,一般都是騎馬或者乘戰車也有步行的,從各自兵陣出發向敵方衝去,兩將相交,各自施展本領攻擊對壘雙方為馬上攻殺, 兩騎對攻,乙個照面為乙個回合,三百回合常為虛指,意思是雙方將領拼殺激烈而已。

2樓:沁香如蘭情感

大戰三百回合的場面是,雙方的武將打得不分上下,攻守交換打得有來有回,沒有任何一方佔宴告據櫻祥睜優勢,非常的脊歲焦灼,雙方都非常的疲憊,又奈何不了對方。

3樓:行樂先生

這只是乙個比喻,相當於兩個人大戰一場,打架打得非常激烈,難捨難分的狀態。

4樓:可樂聊數碼

是一種特別激烈的場面,一直打架好幾個小時,揚起的塵土特別多。

《三國演義》中動不動就大戰三百回合,三百回合得打多久?

5樓:冷侃娛文

《三國演義》中,燕人張飛經常說的一句話就是:燕人張翼德在此,誰敢與吾大戰三百回合?你來!我和你鬥三百合!這個三百回合是怎麼算的,這得打多久?

三國時期,雙方將領在戰場上都特別愛說「某與你大戰三百回合」,這其實是一種吹牛的心態,正常來說,人和馬都不累的話,一分鐘可以打兩三個回合,但是古代將領們拿著的兵器和身穿的鎧甲,哪樣都是很重的存在,實戰中雙方乙個回合至少的幾分鐘以上,要是真打三百回合,沒12個小時,壓根就沒戲,對手聽完這人能大戰三百回合後,內心中自然也有點畏懼,這人得多厲害。

在三國演義裡,太史慈和孫策、關羽和黃忠、關羽和龐德單挑的時候,都有打過100回合且中途沒休息;許褚和馬超,張飛和馬超單挑的時候,打過兩百多回合,且雙方中途得休息和換馬,至於說超過300回合的單挑,壓根都沒有過任何記載。

現在看來,古代的大戰三百回合,無非是一種戰爭時較為誇張的說法罷了,是用來形容雙方交戰往來頻繁,用於形容戰鬥的激烈程度的,敵我雙方吹吹牛罷了,真打三百回合的話,估計打不完人也就累死了,古代的這些大將其實更傾向於一回合就斬殺敵方的招式,畢竟戰爭瞬息萬變,再厲害的武將也幹不過群毆,殺完人家的武將就趕緊回撤這才是上上策。

還有一種可能就是三百這是乙個虛指,不是真實的實數。例如李白的《望廬山瀑布》中就有這樣的名句: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三千尺,就是乙個虛指,不是實數!表示很多的意思。為何用三?

三為滿!也就是最多的意思!所以才用了三百回合這樣的說法!

6樓:亦詩明明

三百回合怕是打個三年都不止喲,每一次大戰都很會勞民傷財的。

7樓:氣子孩

其實三百回合有點誇張的成分了,一般都是三場為滿。

8樓:時光火車不停留

大300個回合的話,基本上都要十來個小時才能夠完成300回合。

9樓:網友

300回合其實也應該沒有多久吧,也就是十幾分鐘的事情吧。

10樓:網友

這個回合是按古代戰場的車戰來算的,古人車戰要有車轍留下,為了安全就按車轍行駛,一來一回就有了"回合」一說。

11樓:柳陰往事

一回合就相當於兩匹馬對衝過來,兩兵器碰一下,然後馬上就錯開。如果快速的話,一回合不用多久。

12樓:網友

雙方**碰擊一下是一回合,加上雙方戰馬的交錯反衝的時間,大概五秒乙個回合。三百回合就是約1500秒。25分鐘差不多了。

13樓:秦守

三百回合是個虛數,其實就是指和對手痛痛快快打一場。

14樓:一口乙個檸檬

大戰三百回合只是乙個說法,沒人去數,比如 我和小姨妹大戰三百回合!也沒數過到底多少回合!

15樓:網友

兩匹馬馬尾相碰後各向前跑50步,然後調頭迎面對衝過來,相遇時雙方各自使用兵器擊殺對方一下為一回合。然後馬繼續向前跑50步,調轉馬頭進行第二回合…

互相攻擊或防守300下旗鼓相當的情況下或許可以做到,關鍵馬會不會累癱?!

16樓:擁書自雄

大約是十五到二八分鐘吧。不一定。反正我是這個時間範圍。

17樓:呆呆啦

其實這是一種誇張的說法,一般來說幾十個回合就可以了。

18樓:琦琛

應該是運用了誇張的手法,把三回合比作300回合。

19樓:假蘇更生

那估計要好幾天了,這裡應該是個虛詞不是實際的數量。

20樓:至今

其實並沒有真正的打過300回合,只是一種說法而已。

21樓:眼鏡蛇

最多打半天,不可能不吃飯唦。

22樓:典詩苼

乙個照面對攻一次就是一回合。

23樓:齊天大聖是誰

黑人的體力,寫進了演繹。

24樓:江左夜郎

請問:「白髮三千丈」有多長?

25樓:酆棨

兩個兵器碰一次是一回合,不懂別瞎說。

三國演義第一百回合是

26樓:帝都小女子

《三國演義》 第一百回 漢兵劫寨破曹真 武侯鬥陣辱仲達。

27樓:彗星無軌

漢兵劫寨破曹真 武侯鬥陣辱仲達。

28樓:本孩低調的很

三國演義 第一百回 第一百回 漢兵劫寨破曹真 武侯鬥陣辱仲達孔明四出祁山。

選取內容片斷:

第一百回 漢兵劫寨破曹真 武侯鬥陣辱仲達。

卻說眾將聞孔明不追魏兵,俱入帳告曰:「魏兵苦雨,不能屯紮,因此回去,正好乘勢。

追之。丞相如何不追?」孔明曰:「司馬懿善能用兵,今軍退必有埋伏。吾若追之,正中其。

計。不如縱他遠去,吾卻分兵徑出斜谷而取祁山,使魏人不提防也。」眾將曰:「取長安之。

地,別有路途;丞相只取祁山,何也?」孔明曰:「祁山乃長安之首也:隴西諸郡,倘有兵。

來,必經由此地;更兼前臨渭濱,後靠斜谷,左出右入。可以伏兵,乃用武之地。吾故欲先。

取此,得地利也。」眾將皆拜服。孔明令魏延、張嶷、杜瓊、陳式出箕谷;馬岱、王平、張。

翼、馬忠出斜谷:俱會於祁山。調撥已定,孔明自提大軍,令關興、廖化為先鋒,隨後進。

發。卻說曹真、司馬懿二人,在後監督人馬,令一軍入陳倉古道探視,回報說蜀兵不來。又。

行旬日,後面埋伏眾將皆回,說蜀兵全無音耗。真曰:「連綿秋雨,棧道斷絕,蜀人豈知吾。

等退軍耶?」懿曰:「蜀兵隨後出矣。」真曰:「何以知之?」懿曰:「連日晴明,蜀兵不。

趕,料吾有伏兵也,故縱我兵遠去;待我兵過盡,他卻 奪祁山矣。」曹真不信。懿曰:「子。

丹如何不信?吾料孔明必從兩谷而來。吾與子丹各守一谷口,十日為期。若無蜀兵來,我面。

塗紅粉,身穿女衣,來營中伏罪。」真曰:「若有蜀兵來,我願將天子所賜玉帶一條、御馬。

一匹與你。」即分兵兩路:真引兵屯於祁山之西斜谷口;懿引軍屯於祁山之東箕谷口。各下。

寨已畢。懿先引一枝兵伏于山谷中;其餘軍馬,各於要路安營。懿更換衣裝,雜在全軍之。

內,遍觀各營。忽到一營,有一偏將仰天而怨曰:「大雨淋了許多時,不肯回去;今又在這。

裡頓住,強要賭賽,卻不苦了官軍!」懿聞言,歸寨公升帳,聚眾將皆到帳下,挨出那將來。

懿叱之曰:「朝廷養軍千日,用在一時。汝安敢出怨言,以慢軍心!」其人不招。懿叫出同。

伴之人對證,那將不能抵賴。懿曰:「吾非賭賽;欲勝蜀兵,令汝各人有功回朝,汝乃妄出。

怨言,自取罪戾!」喝令武士推出斬之。須臾,獻首帳下。眾將悚然。懿曰:「汝等諸將皆。

要盡心以防蜀兵。聽吾中軍炮響,四面皆進。」眾將受令而退。

八陣圖在三國演義中有用嗎,三國演義中提到的八陣圖真實存在嗎?為何如此神乎其神?是什麼原理?

根據三國演義,陸遜等人進入被諸葛亮岳父黃承彥老先生從陣中救了了出來後並無再對此陣的描述.基本上可以認定是沒有使用過.三國演義 第一百十三回 丁奉定計斬孫 姜維鬥陣破鄧艾 卻說王含 蔣斌因立寨未定,恐魏兵來劫寨,不敢解甲而寢。忽聞中軍大亂,急綽兵器 上的馬時,寨外鄧忠引兵殺到。內外夾攻,王 蔣二將奮死...

三國演義119回簡介,三國演義119回簡介

1 簡介 第一百十九回 假投降巧計成虛話 再受禪依樣畫葫蘆 鍾會收鄧艾。與姜維謀反。會被射死,姜維自刎,鄧艾父子被田續所斬。司馬昭封劉禪為安樂公。魏主奐封昭為晉王,昭立司馬炎為世子。昭死後,炎以與漢家報仇為由。效曹丕廢帝之事,奐捧傳國玉璽登壇授炎。2 原著簡介 三國演義 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全名...

三國演義第53回三國演義第53回第56回簡介

第五十三回 關雲長義釋黃漢公升 孫仲謀大戰張文遠 第五十四回 吳國太佛寺看新郎 劉皇叔洞房續佳偶 第五十五回 玄德智激孫夫人 孔明二氣周公瑾 第五十六回 曹操大宴銅雀台 孔明三氣周公瑾 五十三回。劉備在赤壁大勝之後,在與周瑜爭奪荊州的過程中勝利。完全收復荊州幾大城市,但在荊州南部的幾個城市之中原來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