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時期已出現關於保密的法律

2025-07-26 04:30:38 字數 2946 閱讀 9142

1樓:駱科普法律

<>我國最早的保密立法始於西周,西周時期,將文書正本收藏於梁枯天府-我國歷史上最早的**檔案機構,並派守藏史專門負責與守護。西周時,還創制了用金屬封緘的匱子,用來收藏一些最重要、最機密的檔案。

中國由於特殊時代背景和文化傳統,在資訊立法方面的邏輯順序是:保密立法在先、公開立法在後。《保密法》早在1988年9月5日由七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次會議通過,並於1980年5月1日起施行至今。

我國在保密法制定實施不到20年即成功進行**資訊公開立法,較之澳大利亞、英國等老牌資本主義國家其間間隔。

六、七十年甚至上百年,是值得欣慰的歷史進步。

一千個人裡就有一千個哈默萊特,唯拿世界上無論如何都無法指渣搭找到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意見和看法,對同一件事情,大家也會有不同的評判標準。我的答案或許並不是最為標準,最為正確的,但也希望能給予您一定的幫助,希望得到您的認可,謝謝!

2樓:胡科普法律

<>請點選輸入**描述(最多18字)

法律分析:我國最早的保密立法應該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秘密法》。這一法律是在1988年的9月5號,由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常務委員會在第三次會議上進行通過的。

而這部保密法在2010年的4月輪陪29號,由第11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在第14次會議上進行了修訂。臘消蠢。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 第三條 國家秘密受法律保護。一切國家機關、武裝力量、政黨、社臘消蠢會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公民都有保守國家秘密的義務。

任何危害國家秘密安全的行為,都必須受到法律追橋巖究橋巖。

法律分析:我國最早的保密立法應該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保輪陪守秘密法》。這一法律是在1988年的9月5號,由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常務委員會在第三次會議上進行通過的。

而這部保密法在2010年的4月29號,由第11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在第14次會議上進行了修訂。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 第三條 國家秘密受法律保護。一切國家機關、武裝力量、政黨、社會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公民都有保守國家秘密的義務。

任何危害國家秘密安全的行為,都必須受到法律追究。

我國最早的保密法始於什麼朝代

3樓:我隨風動

先秦時期。—最早的「保密法。

早在夏商時期,我國就有了保密管理人員「秘祝」,「秘」即「秘」,《說文解字》

將其解釋為「神秘」,不可為外界探測之意。

隱伍。而《周禮·士師》中提及執法機關的「掌士之八成」,排第一的就是「邦汋」,又曰「邦諜」。經學家鄭眾解釋說:

汋讀如『酌酒尊中』之酌,國汋者,斟汋盜取國家密事,若今時刺探尚書事。」也就是說,這部分法律規定是有關防竊密與反洩密的,堪稱是有記載的最早的保密法律法規。

條文。秦始皇教你管檔案。

秦朝十分重視對涉密公文的控制與傳遞,出臺若干法律加以規定,如最基礎的公文收發,就有《行書律》規定:「行傳書,受書,必書其起及到日月夙暮。」比現在一般登記還細緻。

且以秦律之嚴苛,在秦國。

或秦朝管不好檔案很可能就一命嗚呼了。

漢:朝廷很生氣 後果清攜凱很嚴重。

漢律有漏洩罪(洩密罪),也有刺探尚書罪(竊密罪),處罰極其嚴厲。

漢代鐵製刑具。

答喚漢書》記載:「淮陽王舅張博、魏君太守京房坐窺道諸侯王以邪意,漏洩省中語,博要斬,房棄市。」(洩密的兩人均被酷刑處死。

楚相宋登,坐漏洩省中語下獄,自殺。」「陳鹹以坐漏洩省中語下獄,減死,髡為城旦。」(剃掉鬚髮,帶上刑具,服苦役。

失洩密後果之嚴重可見一斑。

唐:法網恢恢 無處可逃。

唐代是我國古代法制發展的乙個高峰。《唐律》橫空出世,而《唐律疏議·職制》規定了「事應密」的原則,確定了國家秘密。

的範圍和涵義。

涉密人員確定和管理:《舊唐書》

中,記載「中書舍人」「中書侍郎」負責機密事務,而對這些涉密人員的管理要求亦比較嚴格:「其禁有四:一曰漏洩,二曰稽緩,三曰違失,四曰忘誤。」

密級劃分:《唐律》的密級分為「大事應密」和「非大事應密」,也是按照資訊的重要性和洩露後果的嚴重程度劃分的,大事應密者處絞刑。

非大事應密者徒刑一年半,「漏洩於番國使者加一等」(向外國人洩密處罰更重)。

責任劃分:以「初傳者」(最先洩露的人)為主要責任人,「傳至者」為次要責任人,懲罰並不相同。在唐朝,就算你不知道自己傳播的是涉密資訊,也未必能逃脫處罰:

即轉傳大事者,杖八十;非大事者,勿論。」打得人半個月下不了床還是有可能的。

4樓:帳號已登出

西安博物館好,有從周至明清時期西安城的「城郭模型」,能夠看出歷代都城的規模、佈局和當時歲埋頃的生活狀況,2007年對外開放。以展示的珍貴文物,唐代千年古塔、悠揚的雁塔晨鐘、秀麗的園林景觀而聞名。

從小雁塔一直往前走的右手邊就是西安博物館,比起聲名顯赫遊人眾多的陝西歷史博物館,西安博物館更像是乙個被遊客拋棄的小眾景點,液判即便是在週末,這裡面的人也並不多,從小雁塔大門領票進來,到博物館甚至都無需領票無需安檢。

館內有以「古都西安」為主題,展示了這個千年古都在各個朝代的疆域變遷、城市建設以及古長安人的生活日常,的確是瞭解西安乙個非常好的地方。

地下一層正中,是整齊巨集大的古長安城模型。環繞周圍,足以感受到大唐盛乎陸世的繁榮與強盛,可以窺見當時作為世界中心的長安城,是何等氣派,大氣萬千。

和陝西歷史博物館相比規模小不少,但是突出長安古都的主題,兩個博物館各有千秋,博物館後就是小雁塔可一併參觀。

我國最早的保密立法始於哪個朝代

5樓:斜陽欲落處一望黯銷魂

早在夏商時期,我國就有了保密管理人員「秘祝」,「秘」即「秘」,《說文解字》將其解釋為「神秘」,不可為外界探測之意。

而《周禮·士師》中提及執法機關的「掌士之八成」,排第一派態的就是「邦汋」,又曰「邦諜」。經學家鄭眾解釋說:「汋讀如『酌酒尊中信羨帆』之酌,國汋者,滑雹斟汋盜取國家密事,若今時刺探尚書事。

也就是說,這部分法律規定是有關防竊密與反洩密的,堪稱是有記載的最早的保密法律法規條文。

西周時期的禮樂制度後來是如何衰落的

西周春秋時代所講究的 禮 是貴族根據原始社會末期父系氏族制階段的風俗習慣加以彎簡發展和改造,用作統治人民和鞏固貴族內部關係的一種手段。目的在於維護其宗法制度和君權 族權 夫權 神權,具有維護貴族的世襲制 等級制和加強統治的作用。當時許多經濟和政治上的典章制度,常常貫串在各種禮的舉行中,依靠各種禮的舉...

我國西周時期高等教育的內容,西周的學校主要有哪些教育內容

西周時分為小學與大學。大學屬於其高等教育的範疇。大學 進入大學接受教育有一定限制,只有少數符合資格的人才能享受大學教育。貴族子弟按身份入學 平民中的優秀分子經過推薦選拔,方能入學。入學資格的限制,體現西周教育的等級性。王大子入大學的年齡為15歲,因王大子十五而行冠禮,標誌著已達成年 其他人二十而冠,...

夏商西周時期青銅器的特點夏商周時期青銅器的特點有哪些

流行於新石器時代晚期至秦漢時代,以商周器物最為精美。最初出現的是小型工具或飾物。夏代始有青銅容器和兵器。商中期,青銅器品種已很豐富,並出現了銘文和精細的花紋。商晚期至西周早期,是青銅器發展的鼎盛時期,器型多種多樣,渾厚凝重,銘文逐漸加長,花紋繁縟富麗。隨後,青銅器胎體開始變薄,紋飾逐漸簡化。春秋晚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