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是如何描述宇宙的變化的呢?

2025-07-26 01:55:30 字數 1584 閱讀 1061

1樓:巴芷波

周易通過六十四卦象來描述宇宙的變化,這些卦象由兩個三爻組成,每個爻都有陰陽之分,從而形成了六十四種不同的卦象。

卦象代表了一種具有特定含義的狀態或情境,在周易中通常用於解釋天地萬物的變化。

根據周易理論,宇宙是乙個不斷變化的系統,其變化過程可以通過六十四卦象來描述困凳。這些卦象通常被用來**天氣、自然災害和人類行為等方面。例如,《易經》中就有「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汪頃」(《易·繫辭下》)這句話,意思是說人類社會的發展需要同時順應天時、地利和人和三個因素。

總而言之,周易通過六十四卦象描繪了宇宙的變化規律,並將其運用到實際生活中進行**和指導,影響了中國古代哲學、文化、困尺陸政治等各個領域。

2樓:網友

太陽在東方公升起,震為東,為春,一年之始,一日之始(帝出乎震)。

不久就表現了它影響萬物的能力,萬物滋長,糞為東南,春夏之間,上午(齊乎巽),至正中則光輝而治。

離為南,日正當中,為夏,萬物都在充分發育(相見乎離)。

日偏西時,或夏末秋初,自然界蓬賣拍勃之象已收,坤為地(致役乎坤)。

日落時,在一年之中是仲秋氣象,這時兌卦已是一陰來到,一切開始進入陰的境界(說言乎兌)。

入夜,也是深秋之時,陽能的乾卦進入陰境,陰陽就有交戰的現象(戰乎乾)。

子夜,孟冬之時,萬物所歸,在極陰的境界中,一陽在其中矣,這是新的轉機,坎中滿(勞乎坎)。

夜去冬盡,宇宙問一切開始暗中萌動了,新的陽能又起來了(成言棗稿乎艮)中巖羨。

宇宙是怎麼形成的周天易

3樓:網友

宇宙是由大約137億年前發生的一次大**形成的。

1、宇宙由乙個點開始膨脹,這個點在模型中對應為北極點。然後宇宙的尺寸迅速增大,在模型中對應為沿著經度下行,緯度的圓周逐漸增大。宇宙膨脹到一定程度又慢慢收縮,對應在模型中,表現為沿著經度而行,躍過赤道後,緯度圈周長開始收縮。

直到收縮成乙個點,然後,宇宙又開始膨脹。

2、人類是萬物之一,人的個體是有生也有死的;整個人類是有一定演化週期的,也是生也有滅的。那麼,人類的演化週期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人類從**來,人類的歷史是怎樣起源的呢?人類將又要向何處去呢?

我們知道,人類是數百萬種生命中的一種,因而,要搞清楚人類是從**來的及人類的歷史起源,應當追溯到生命的起源;而生命是繁衍生存在宇宙中,所以,生命的起源應當追溯到宇宙的起源。

3、宇宙誕生之前,沒有時間,沒有空間,也沒有物質和能量。在這四大皆空的「無」中,乙個體積無限小的點**了。時空從這一刻開始,物質和能量也由此產生,這就是宇宙創生的大**。

剛剛誕生的宇宙是熾熱、緻密的,隨著宇宙的迅速膨脹,其溫度迅速下降。最初的1秒鐘過後,宇宙的溫度降到約100億度,這時的宇宙是由質子、中子和電子形成的一鍋基本粒子湯。

4樓:帳號已登出

1、宇宙是由大約137億年前發生的一次大**形成的。

2、宇宙內的所存物質和能量都聚集到了一起,並濃縮成很小的體積,溫度極高,密度極大,瞬間產生巨大壓力,之後發生了大**,這次大**的反應原理被物理學家們稱為量子物理。

3、大**使物質四散出去,宇宙空間不斷膨脹,溫度也相應下降,後來相繼出宇宙中的所有星系、恆星、行星乃至生命。

整個宇宙到底有多大呢?是如何確認宇宙多大的

人類從未發現過遠在幾萬億光年之外的星球。畢竟,可觀測宇宙的直徑也就930億光年,這是我們所能觀測到的範圍,所以我們不可能會看到距離超過465億光年的天體。那麼,目前已知最遠的天體有多遠呢?整個宇宙又會有多大呢?之所以會有可觀測宇宙的概念,是因為宇宙空間的膨脹速度超過光速,導致遙遠天體發出的光還來不及...

描述宇宙的成語描寫太空的成語

包羅永珍 b o lu w n xi ng 生詞本基本釋義 詳細釋義 包羅 包括 永珍 宇宙間的一切景象,指各種事物。形容內容豐富,應有盡有。出 處明 許仲琳 封神演義 第十三回 你怎言包羅永珍 遲早飛公升。例 句1.這套百科全書的內容相當豐富,廣博巨集大,近反義詞 近義詞 一應俱全 應有盡有 無所...

誰給我個較完整的對宇宙的描述

宇宙就是當年宇宙中的物質以及原子之類的東西由於各種干擾,或者引力作用而相互碰撞產生了 而後經過n多年後由於微小慣性而推動了一切物質做軌道運動而形成了類似太陽系的n多天體,太陽系之外還有很多類似太陽系的系,所以人類需要不斷發展才能探索其他系。人類要發射人造地球衛星或發射完成星際航行的飛行器,就要擺脫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