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猴年馬日
王姓發源地為今天的山西太原。作為中華前十的大姓氏,從史傳記搭旁載,王姓人大多是「王者之後」,東周時期,周靈王太子姬晉因直言進諫被貶為庶人,不久就鬱郁而知胡橡終,他的兒子宗敬看到王政墮落,便帶領家人遷往太原定居,當時的鄰做槐居都稱其為「王家」,久而久之,他就以王為姓,到秦漢以後,「王氏」逐漸轉化為「王姓」。
王姓起源和來歷
2樓:
王姓起源和來歷主要有四點:1.出自姬姓。
周靈王的太子姬晉,因直言進諫,使王上大怒,被廢為庶民,遷居到琅琊(今山東省膠南一帶),世代繁衍生息。因其本為王族,世人稱其為「王家」,延用成姓。還有周文王的第十五子畢公晌宴姿高,其後代子孫因故散居京兆、河間一帶,以本為王族之故,自稱為王姓。
後世沿襲未改,漸成大姓。2.出自媯姓,為古帝王虞舜之後,居於北海、陳留一帶,因源出古祥旦君王后裔,世為王姓。
3.出自子姓,是成湯的後人。殷末,王子比干,為紂王的宴絕兄長,因勸諫紂王被殺,葬於汲郡,其子孫居其地以守陵墓。
因源出王族之故,改姓王氏。4.出自田姓。
西元前368年,田和取代姜姓為齊國君主,史稱「田氏代齊」,傳八王,被秦所滅。其子孫被廢為庶民,其中一支自認為齊國王族,遂以王為姓。
王姓起源和來歷
3樓:
親親您好,很高興為您解答,<>
畢公高是周武王的弟弟,春秋時,其裔孫畢萬自畢國出奔晉,伍宴為司徒,並被分封於魏,傳至魏文侯斯,與趙、韓三國瓜分晉國。西元前225年為秦所滅,其子孫四散,因是王者之後,也都被稱為王家。源出春秋初周平王之後。
平王去逝後,赤繼承王位,但因勢力不如胞弟強大,不久便被推翻,他不得已出奔晉國。其子孫也因是王者之族,改姓王姓。源出週考王胞弟桓公揭之後:
桓公揭封於王城,國亡之後,子孫後代分別遷到河南伊川和昭汝,以居住在王城改姓王,後來稱兄橘粗為王城王氏。王姓的部分源流源出子姓:王亥七世孫成湯的後人。
商代末年,王子比干,為紂王的叔父,因勸諫紂王被殺,葬於汲郡,其子孫在此生息繁衍。因源出王族之故,改姓王氏。源出媯姓:
武王滅商後,虞舜的後代媯滿被封於陳,至陳完在齊國任官後,改為田氏。秦滅齊後,齊王田建之子田公升、田桓由田姓改為王姓。出自春秋時魏獻子之後。
韓、趙、魏三家分晉,各自為王。後業魏亡於秦,其王族避難於各地。因其中有不少支庶子孫為魏國王族,故改姓王。
如信陵君魏無忌,避難於泰山,至西漢入朝,被封為蘭陵君。其後自謂出自王公顯貴之家,易姓王氏。源出燕國太子丹之後:
西漢末年,王莽建立新朝稱帝。燕太子丹玄孫名嘉,上獻符命,為王莽所寵,賜姓王氏,與帝王同姓。這樣的情況還很多。
出自少數民族改姓:舉如南朝梁將王僧辯,本為鮮卑族,姓烏丸氏,後自改姓王;隋代有個王世充,本為西域胡支姓,入中原後,也自改姓王;五代時人劉羨鎮去非,自己改名換姓叫王保義,其子孫延襲姓王;滿族完顏氏,有的改為王姓;蒙古族耶律氏,也改為王姓。感謝您的諮詢,希望本次服務能夠幫助到您,您可以點選我的頭像關注我,後續有問題方便再次向我諮詢。
祝您生活愉快,闔家歡樂,身體健康,一切順利~<>
王姓起源和來歷
4樓:歷史小管家
王姓起源和來歷是太子晉後裔(姬姓王氏)。
周靈王長子太子晉,稱王子晉,因直諫而被廢為平民。其子宗敬仍在朝中任司徒之職,時人因其是王族的後代便稱為「王家」,這支族人遂以王為氏。先秦時期,這支王姓一直活躍於河南洛陽一帶,秦末漢初,王離之子王元和王威,搜洞如為避戰亂分別遷徙至山東琅琊、山西太原,最終形成顫返琅琊王氏、太原王氏。
王姓,在先秦、漢晉時期,一直以華北地區為主要的活動地區,發展十分迅猛。隋朝時,王姓各支向各地遷播。最重要的事件是河南固始人王審知南遷福建,建立閩國,成為五代十國之一,是福建王姓的總開山祖,史稱開閩王氏(小宗)。
明朝永樂年間,這支王姓,開始進入臺灣地區,遂改稱閩臺王氏(大宗)。
王姓介紹
王姓,中華姓氏之一,主要源自姬姓,部分源自子姓、媯姓和少數民族改姓。「王」字,由三橫一豎構成,三橫代表天、地、人,一豎貫通天、地、人,這就是天、地、人都要歸「王」管的不二哲學。上古時期夏、商、週三代的最高統治者被稱為「王」,「王」作為姓氏即**於「王」這個至尊之位,東周時期的姬晉為王姓始祖。
王姓建立了新、趙漢、齊、燕、鄭、趙、前蜀、北平、閩、蜀、安陽、高麗等國家,歷史上王姓共出了151位宰相,世啟也是宋朝、元朝、明朝第1大姓。根據戶政管理研究中心2019年1月公佈的官方資料顯示,2018年中國大陸王姓人口達到億人,為全國第一大姓。
以上內容參考:百科—王姓。
王姓起源和來歷
5樓:雁城飛雪
東周時期的姬晉為「王姓始祖」,上古時期夏、商、週三代的最高統治者被稱為「王」。「王」作為姓氏即**於「王」這個至尊之位。
王姓源出姬姓,周靈王之子太子晉,稱王子晉,因值諫而被廢為平民。其子宗敬仍在朝中任司徒之職,時人因其是王族的後代便稱為「王家」,這支族人遂以王為氏。先秦時期,這支王姓一直活躍於河南洛陽一帶,秦末漢初,王離之子王元和王威,為避戰亂分別遷徙至山東琅琊、山西太原,最終發展成琅琊王氏和太原王氏的兩大王姓望族。
姬姓王有三個分支
源出東周畢公之後。
周武王之弟畢公高封於畢國,春秋時其裔孫畢萬任晉國司徒,受封於魏,戰國時魏、韓、趙三家瓜分晉國。秦滅魏後,後裔魏無忌之孫魏卑子逃入山東泰山,漢初,魏卑子奉詔做官,被封於蘭陵郡。因其是王家之後,故稱其族為「王家」,從此以王為姓。
源出春秋初周平王之後。
周平王在位51年,太子早夭,周平王死後,由其孫姬赤繼位,但姬赤的胞弟姬林奪了王位,史稱周桓王。姬赤出奔晉國,子孫以其曾為王者而改姓王。一直到唐朝,這支姬姓王一直生活在山西臨猗一帶,史稱河東猗氏王姓。
源出週考王胞弟桓公揭之後。
桓公揭封於王城,古城在今洛陽王城公園。其封地雖小但處於東周王城的西部,史稱其為西周桓公。國亡之後,子孫遷到河南伊川和昭汝,以居王城改姓王,後來稱為王城王氏。
王姓起源和來歷
6樓:阿強社會生活說
王姓主要源自姬姓,部分源自子姓、媯姓和少數民族改姓,王作為姓氏**於「王」這個至尊之位,歷史上東周時期的姬晉為王姓始祖。
王姓,中華姓氏之一,主要源自姬姓,部分源自子姓、媯姓和少數民消廳族改姓。「王」字,由三橫一豎構成,三橫代表天、地、人,一豎貫通天、地、人,這就是天、地、人都要歸「王」管的不二哲學。上古時期夏、商、週三代的最高統治者被稱為「王」。
王」作為姓氏即**於「王」這個至尊之位;東周時期的姬晉為王姓始祖。
王姓建立了:新、趙漢、齊、燕、鄭、趙、前蜀、北平、閩、蜀、安陽、高麗等政權。歷史上王姓共出了151位宰相。
根據公安部戶政管理研究中心2019年1月公佈的官方資料顯示,2018年中國大陸王姓人口達到億人,為全國第一大姓。王姓也是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江蘇、安徽、山東、河南、海南、陝西、甘肅、新疆16個省、直轄市第一大姓。
當代王姓的分佈
截至2018年底,王姓的人口已達到億人。在全國的分佈主要集中於山東、河南、河北三省,大約佔王姓總人口的28%;其次分佈於四川、安徽、江蘇、遼寧、黑龍江、山西、湖北、陝西、浙江、甘肅十省,王姓又集中了42%。山東居住了王姓總人口的,為王姓第一大省。
全國形成了以長江為界的高比率的北方王姓區和低比率的南方王姓區。而北方區又以太行山為分水嶺,東部為高密度的王姓地區。西部為低密度的王姓區。王姓分佈很廣,但很不均衡。
王姓在人群中分佈在東北、內蒙古大部、山東、河北、北京、天津、河南大部、寧夏、陝西北部、甘肅東部和西中部、新疆喀什地區、海南大部,王姓佔當地人口的比例在以上,有的達到16%,其覆蓋面積僅佔了總國土面積的29%,大約54%的王姓人口居住於此。
長江以北其他地區、青海東部、新疆北部、雲貴川、廣西西部,也是王姓常見的區域,王姓在人群中的分佈比例為,其覆蓋面積佔了國土面積的,大約36%的王姓人口居住於此。
在中國,拿隱隱截至2014年,東部地區佔了王姓總人口的,中部佔了王姓人口的,西部佔了王姓人口,東北佔了王姓人口的。
截至2019年,「王」姓是全國第一大姓氏,同時也是北京、天津、攜稿河北、山西、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江蘇、安徽、山東、河南、海南、陝西、甘肅、新疆16個省(區、市)第一大姓。
以上內容參考:百科-王姓。
王姓氏發源地在哪,王氏的發源地在哪裡
王氏 1 出自媯姓。相傳為古帝虞舜之後,子孫在陳國,齊王田和為其後人。齊國滅後,分三支先後改姓王,西漢末年,新朝皇帝王莽家族即為此支,王莽為改王姓的第六代。初次落居河北東南大名縣,王莽屬於濟南人。2 出自子姓。商紂時王子比干之後。3 出自子姓。周文王第十五子畢公高之後 又,周靈王 西元前571 54...
崑曲的發源地在哪裡?崑曲的發源地是什麼?
崑曲的發源地在江蘇蘇州崑山一帶。根植於陽澄湖畔的地方戲曲腔調。崑山素來人傑地靈 鍾靈毓秀,尤其在明清時期,湧現出了大批的文人墨客,比如顧炎武 歸有光 朱柏廬 夏昶 龔賢等人。崑曲的文化影響力不可低估,崑曲集文學 美術 園藝 舞蹈等之大成,成為有史以來最精緻 最完美的藝術樣式。她既是獨特的自然環境 文...
世界盃起源在哪裡?世界盃發源地
1930年,首屆世界盃足球錦標賽在烏拉圭舉行,以後每隔4年舉辦一次。世界盃發源地 世界盃發源地在烏拉圭。國際足聯世界盃,簡稱 世界盃 是由全世界國家級別球隊參與,象徵足球界最高榮譽,並具有最大知名度和影響力的足球賽事。世界盃每四年舉辦一次,任何國際足聯會員國 地區 都可以派出代表隊報名參加這項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