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金秋送爽,丹桂飄虧手香銷檔嫌,農曆九月初九日的重陽佳節,活動豐富,情趣盎然,一般包括出遊賞景、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蠢亂、飲菊花酒等活動。
2樓:匿名使用者
可以去掃墓,去老人院,去祭拜自己的親人。
3樓:匿名使用者
一、前言:「家家有老人,人人都會老」。
關愛今天的老人,就是關心明天的自己。重陽節帶給我們的不是登高、賞菊、吃重陽糕,而是一種資訊:老年人更需要愛、需要快樂和健康。
他們需要的也許並不是陪襲肢你的錢物,不是禮物,而是你一聲深情的問候……建立乙個敬老、愛老、養老、助老的氛圍。
二、活動主題說明。
活動主題:九九重陽節,濃濃敬老情——重陽節主題聯誼會。
三、形式:中午團圓飯。
全院共90人,每10人一桌,每桌預計餐費在400元以內,共9桌。
下午圍繞重陽節為主題,以傳統節目(擊鼓傳花)為主,節目環節中穿插歌唱、舞蹈、場內互動,提高茶話會的互動性和參與性,達到老人聯歡的效果。茶花會現場****(歡愉的,輕鬆的)。
猜迷有獎活動。30個謎語,目的:重在參與。
節目最後,**唱《相親相愛》,**伴奏。活動在祥和的氣氛中進行,力求讓老人們有個開心樂融融的下午。
三、會場:金色陽光養生樂園多功能會議廳。
在原開會條幅的基礎上,會場懸掛重陽節條幅:
九九重陽享健康,人間百善孝為先」
父愛如山,母愛如水,一珍健康天下父母」
四、組織單位:
主辦單位:重陽節會議紀要。
主持人:參會人員:禪棗。
記錄人:何明月:今天學習會議的主要議題是重陽茶話會方案;
會議討論方案:
題目:九九重陽節,濃濃敬老情——重陽節主題聯誼會。
中午團圓飯全院共90人,每10人一桌,每桌預計餐費在400元以內,共9桌。
下午趣味活動,預計時間90——120分鐘。
地點:參與人員:
總策劃:主持:
事前準備工作:
攝影:音響師:頒獎禮儀 :
準備工作:物品:話筒、音箱、桌椅、水杯、保溫桶、茶蘆世葉、糕點、水果瓜子、毛筆。
謎語準備:預計經費:團圓飯400×9=3600元。
水果、花生瓜子及其他物品準備在400元以內。
共計費用控制在4000元以內。備註:
重陽節民俗活動
4樓:最美的炫富
有出遊賞景、登高遠眺、觀賞菊花、採中草藥、遍蔽旁插茱萸、擺敬老宴、吃重陽糕、製藥酒養生、飲菊花酒等活動。重陽節為每年農曆九月初九,「九九」兩陽數相重,故曰「重陽」。
重陽節源起始於上古,普及於西漢,鼎盛於唐代以後,重陽節與除夕、清明節、盂蘭盆節並稱為中國傳統四大祭祖節日。
重陽節別名:老年節、重九節、登高節、祭祖節、雙九節、曬秋節、敬老節、九九重陽等。
在遠古時期,重陽節是作為一早並敏種祭祀活動而存在的原始形式。重陽大型飲宴活動陸枝,是由先秦時慶豐收的宴會發展來的。
與重陽節有關的民俗活動
5樓:泰亨小腦斧
放紙鳶、登高、祭祖、插茱萸。
1、放紙鳶。
九月九,是重陽;放紙鳶,線愛長」。紙胡凳行鳶就是我們所說的風箏,廣東、福建等地一直保留著重陽放風箏的習俗。民間過重陽節是以放紙鳶為主粗皮要特徵的。光緒《惠州府志》亦有記述。
2、登高。重陽節登高的風俗歷史悠久。重陽最重要的節日活動之一,即是登高。故重陽節又叫「登高節」。登高所到之處,沒有劃一的規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3、祭祖。重陽節,與除夕、清明節、中元節統稱中國傳統四大祭祖的節日。這一天,廣東人稱「拜太公山」,所有家族成員都要褲譁回來「拜太公山」,特別是男丁。
古代民間素有祭祖祈福的傳統。隨著歷史的發展演變,不少地方家族觀念和祭祖觀念正日漸淡薄。
4、佩茱萸。
重陽節有佩茱萸的風俗,因此又被稱為「茱萸節」。茱萸是重陽節的重要標誌。重陽節時人們還喜歡佩戴菊花。茱萸雅號「辟邪翁」,菊花又名「延壽客」。
關於重陽節的,關於重陽節的資料
節日起源 其一 重陽節 重陽的源頭,可追溯到先秦之前。呂氏春秋 之中 季秋紀 載 九月 命家宰,農事備收,舉五種之要。藏帝籍之收於神倉,祗敬必飭。是日也,大饗帝,嘗犧牲,告備於天子。可見當時已有在秋九月農作物豐收之時祭饗天帝 祭祖,以謝天帝 祖先恩德的活動。1 漢代,西京雜記 中記西漢時的宮人賈佩蘭...
關於重陽節的詩,關於重陽節的古詩
重陽將來到,快樂步步高。人間重晚晴,殷殷寸草心。霜葉紅勝花,歲歲好年華。莫道桑榆晚,幸福金不換。願你重陽享安康,吉祥伴身旁。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 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
關於重陽節的詩句,關於重陽節的古詩大全
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今又重陽,戰地黃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風勁,不似春光,勝似春光,寥廓江天萬里霜.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 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九日齊山登高 唐 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但將酩酊酬佳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