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是美國人是人名。
e·p·哈勃(edwin powell hubble,1889-1953),美伍中燃國天文學家培毀。
1923至1924年在威爾遜天文臺時,哈勃發現仙女座大星雲的12顆造父變星,根據周光關係,推算出它們位於銀河系以外,是與銀河系一樣的恆星系統,這一發現是哈勃成為星系天文學的奠基人。
1926年,哈勃提出河外星系形態分類法,稱為「哈勃分類」,一直沿用到今天腔虛。
1929年,在斯賴佛發現譜線紅移現象的基礎上,哈勃結合自己的觀測資料,提出星系距離越遠,紅移越大,也就是說,越遠的星系正以越快的速度飛馳而去,這被稱為「哈勃定律」。
哈勃的著作有《星雲世界》、《用觀測手段探索宇宙學問題》等。他曾經獲得太平洋天文學會獎章和英國皇家天文學會金質獎章。
參考資料。
哈勃望遠鏡是以誰的名字命名的?
2樓:空如此生丶
愛德溫·哈勃
哈勃望遠鏡是由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和歐洲航天局合作,於1990年發射入軌的。哈勃望遠鏡是以天文學家愛德溫·哈勃的名字命名的。
哪乙個天文望遠鏡被稱為哈勃望遠鏡的**人
3樓:芯累
韋伯太空望遠鏡——哈勃太空望遠鏡的繼任者。
哈伯望遠鏡能看多遠?
4樓:憑疏惠
幾光年外。數億美元。
哈伯望遠鏡是利用什麼原理拍攝影象的
5樓:索初昝宇寰
勃太空望遠鏡。
哈勃號太空望遠鏡是被送入軌道的口徑最大的望遠鏡。它全長公尺,鏡筒直徑公尺,重11噸,由三大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是光學部分,第二部分是科學儀器,第三部分是輔助系統,包括兩個長公尺,寬公尺,能提供千瓦功率的太陽電池帆板,兩個與地面通訊用的拋物面天線。鏡筒的前部是光學部分,後部是乙個環形艙,在這個艙裡面,望遠鏡主鏡的焦平面上安放著一組科學儀器;太陽電池帆板和天線從筒的中間部分伸出。
望遠鏡的光學部分是整個儀器的心臟。它採用卡塞格林式反射系統,由兩個雙曲面反射鏡組成,乙個是口徑。
公尺的主鏡、另乙個是裝在主鏡前約公尺處的副鏡,口徑公尺。投射到主鏡上的光線首先反射到仔陸森副鏡上,然後再由副鏡射向主鏡的中心孔,穿過中心孔到達主鏡的焦面上形成高質量的影象,供各種科學儀器進行精密處理,得出來的資料通過中繼衛星系統發回地面。
除了光學部分,望遠鏡的另外乙個主要部分就是裝在主鏡焦平面上的八臺科學儀器,分別是:寬視場和行星照相機、闇弱天體照相機、闇弱天體攝譜儀、高解像度攝譜儀、高速光度計和三臺精密制導遙感器。念畝。
這些科學儀器是為望遠鏡在最初幾年運轉期間所配備的。為了使太空望遠鏡能夠充分利用最新技術成果,焦平面上的這些儀器設計成可作各種不同組合和更換方式。在望遠鏡工作期間,可以通過穿梭機上的航天員進行維修更換,必要時,也可以用穿梭機將整個望遠鏡載回地面作大的修理,然後再送入軌道。
太空望遠鏡的壽命按設計要求至少15年,估計實際可達幾十年。
太空望遠鏡在距地面500公里的太空上進行觀測,不僅不受惡劣氣候的影響,每天都可以進行觀測,而且擺脫了地球大氣的干擾,能夠達到地面上任何望遠鏡也達不到的高靈敏度和高分辨能力。
但不幸的是,由於製造上的誤差,哈勃太空望遠鏡不能辨別140億光年以外的物體,而只能看清40億光年的物體。
另外,它的太陽能電池板因熱脹冷縮還存在顫抖。為此,美國的數名太空人於1993年進行了兩次檢修,經過艱苦的努力,終於修復了患了「近視」的哈勃太空望遠鏡,使其分辯率達到最初悉做要求。
赫歇爾都發明瞭哪些望遠鏡?
6樓:漫閱科技
1774年他們做出了世櫻世茄界上最好的望遠鏡。正是這架望遠返畢鏡,使赫歇爾取得了驚人的發現。1787年,他們又製成了口徑為45釐公尺的中型望遠鏡。
1789年,赫歇爾又製成了口徑是122釐公尺脊察的望遠鏡,
關於天文望遠鏡的選購,如何選購天文望遠鏡
一般的天文望遠鏡都能看到土星光環。不過土星光環的觀測要看年份。如果恰好是光環的側面朝向我們,那就看不到光環。我記得這幾年正好是光環極小年。一般怎麼也要1000 2000元才能買到一台說的過去的天文望遠鏡。觀測星雲,理論上一般的天文望遠鏡也可以做到。但天文望遠鏡對使用的環境要求很苛刻。需要在無燈光 無...
看月亮要用天文望遠鏡嗎,天文望遠鏡直接看月亮可以嗎
無解 要或者不要,取決於你到底要觀察月亮到多細緻 只要你有眼睛,不是農曆初一或者月食,月亮都會出現在天上。天文望遠鏡直接看月亮可以嗎 可以看,別擔心這不是太陽,我試過80和150口徑,低倍 30 40倍 觀測,並不算刺眼。如果你肉眼能看出月亮亮度較高,尤其滿月時,那麼加上月亮濾鏡 如果你要長時間目視...
怎樣用天文望遠鏡觀測行星,使用天文望遠鏡如何觀測行星?
先用尋星鏡,就是上面的小望遠鏡,將想要觀測的行星放在尋星鏡的中間,然後用低倍的目鏡尋找星體,對焦,直到看清為止,然後換高倍的目鏡可以清楚觀測行星細部,觀測月亮前一定要使用最低倍的配置尋找,看到的月亮應該是很清楚但是很小,這時再換目鏡就比較容易尋找焦距了。然後再換上1.5倍放大鏡筒觀測,理想的觀測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