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徒生童話故事園丁和主人

2025-07-16 12:15:03 字數 1805 閱讀 6771

安徒生童話 故事 主人公

1樓:小溪趣談電子數碼

1、《海的女兒》:小人魚為了能和自己所愛的陸地上的王子在一起.用自己美妙的嗓音和三百年的生命換來了巫婆的藥酒,於是,她有了一雙美麗的腳,每走一步就像走在碎玻璃上一樣疼痛。眼看著王子和別人結婚,她寧可犧牲自己的生命,也要為王子祝福。

2、《醜小鴨》:醜小鴨歷經千辛萬苦、重重磨難之後變成了白天鵝,那是因為它心中有著夢想。

3、《屎殼郎》:皇宮馬廄的乙隻屎殼郎竟然要求和皇帝的戰馬享有一樣的待遇——釘上金掌。為此,他不惜遊歷一番,以證明自己和那匹馬一樣,是個不可小看的人物。

在他最為得意,認為夢想成真的那刻.卻被皇帝壓在馬鞍底下。

4、《野天鵝》:這是一場善與惡的鬥爭。艾麗莎是個柔弱的女子,但她卻戰勝了比她強大得多、有權有勢的王后和主教。

救出了被王后的魔法變成天鵝的十一位哥哥。她可以成功靠的是她的勇氣、決心和毅力。面對蕁麻的刺痛和一年不能說話的痛苦,這需要多大的勇氣去面對啊。

即使面對主教對她的誣陷和把她燒死的懲罰,她也沒有放棄,一直堅持到最後一分鐘,終於完成了她的工作。

5、《夜鶯》:夜鶯那曼妙的嗓音,贏得了全世界博學之士的推崇,也贏得了中國皇帝的眼淚。在皇帝彌留之際,夜鶯再次來到皇帝的身邊為他歌唱,閻王使者潸然淚下後飄然離去,皇帝的生命得到了延續。

2樓:匿名使用者

《園丁與主人》主人公叫拉森。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要尊重每乙個人的勞動,無論他出身低微還是高貴;同時,在生活中,有時候你的優點也許會被人忽視,但是隻要你有自信,堅持自己的做法,終究有一天你的優點會被人們承認的。

安徒生童話故事之園丁與主人,安徒生童話故事之園丁與主人

3樓:吃瓜小能手

拉森是乙個忠誠的、有天賦的園丁,他一生都在照顧主人的園子。但是,主人卻對他的天才園藝視而不見,只有不停的抱怨。在經歷一場暴風雨後,主人終於認識到了拉森的忠實老遊和聰明。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要尊重每乙個人的勞動,無論他出身低微還是鬥凱高貴;同時,在生活中,有時候你的優點也許會被人忽視,但是隻要你有自信,堅持自己的做法,終究有一天你的優侍銷銷點會被人們承認的。

安徒生童話園丁和主人好詞好句

4樓:承吉凌

安徒生童話園丁和主人好詞好句:

園丁和主人》好詞:

賞心悅目心地善良忠於職守讚不絕口大不相同不屑一顧。

舒適方便平坦勤勞聰穎肆虐喧鬧典雅善良光禿禿。

園丁和主人》好句:

莊園前是一大片草坪,像地毯那樣平坦,這兒有紅山楂,有白山楂,有珍稀的花種,就連花房外面也是如此。這家人僱了一位勤勞聰穎的園丁。看管花園、果園和菜園,真是令人賞心悅目。

在黃楊叢後面,生長著兩棵高大的樹。樹幾乎總是光禿禿的,使人容易想到可能是一陣狂風或者是龍捲風肆虐過它們,捲起大堆垃圾甩到它們的身上。

秋天,颳起了暴風。夜裡,風更猛烈了,樹乎襪林邊上的許多大樹都被連根拔起。

園丁沒有說什麼。但是他心裡盤算著他一直想做的事;很好地利用這塊他以前不能掌握的美麗的'、陽光充沛的土地,他要把它建成花園的驕傲和主人的歡樂。

日德蘭荒野上的刺柏叢的形狀、顏色和義大利柏樹的一樣,光亮多歲尺激刺、無論冬夏總是碧綠的冬青,長得很美觀。前面種的是各種蕨類,有的看去像棕櫚的孩子;有的像我們稱之為「維納斯女神的秀髮」的那種美麗纖秀的鐵線蕨的父母。

豎起一根高大的旗杆代替那兩棵光禿禿的老樹,上面飄著紅底白十字丹麥國旗。緊靠著旗杆還有另一根杆,夏天和收穫季節,葎草藤開著芬芳的花纏繞在上面。但是在冬天,卻按著古老的風俗習慣在上面繫上一束燕麥,好讓天空中的小鳥能在歡快的聖誕困廳節飽餐一頓。

《安徒生童話》裡有哪些故事安徒生童話故事其中那些最著名?

長篇 6 即興詩人 奧 特 不過是個提琴手 兩位回男爵夫人 生乎?死乎答 幸運兒 劇本 25 詩劇 阿夫索爾 聖尼古拉教堂鐘樓的愛情 歌劇 拉默穆爾的新娘 歌劇 烏鴉 詩劇 埃格納特的人魚 輕歌舞劇 離別與相逢 歌劇 司普洛峨的神 黑白混血兒 摩爾人的女兒 幸福之花 獨幕詩劇 國王的夢想 梨樹上的鳥...

安徒生童話故事裡的王子的故事,安徒生童話美人魚的故事簡述

公主故事串燒 求你了,美麗的公主,只有你的吻能夠破除 女巫施在我身上的詛咒。青蛙睜著圓溜溜的眼睛,可憐巴巴地說。琳娜公主被它迫切的眼神打動,蹲下身,輕輕吻了一下它。銀光閃爍中,青蛙竟真的變成了一位迷人而英俊的王子。從此,王子和公主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這是童話故事的結局。然而現實並非如此。結婚以後,油...

安徒生童話故事,急急急跪求安徒生童話全部故事簡介急急急

安徒生 hans christian andersen 丹 麥 1805 1875 安徒生是丹麥19世紀著名童話作家,世界文學童話創始人。他生於歐登塞城乙個貧苦鞋匠家庭,早年在慈善學校讀過書,當過學徒工。受父親和民間口頭文學影響,他自幼酷愛文學。11歲時父親病逝,母親改嫁。為追求藝術,他14歲時隻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