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千冥靚傲
正月初七為人節,源於古代中國神話。攤煎餅吃七寶羹,安頓身心,休養生息。
中國傳統節日。傳說女媧初創世,在造出了雞狗豬羊牛馬等動物後,於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這一天是人類的生日。漢朝開始有人日節俗,魏晉後開始重視。
古代人日有戴「人勝」的習俗,人勝是一種頭飾,又叫綵勝,華勝,從晉朝開始有剪綵為花、剪綵為人,或鏤金箔為人來貼屏風,也戴在頭髮上。此外還有登高賦詩的習俗。唐代之後,更重視這個節日。
很多地方大年初七這一天有吃餃子的風俗習慣,吃餃子有大吉大利的說法,另外餃子像元寶,能包住所有的好運,大年初七吃餃子象徵著富裕的生活。
2樓:民生
大年初七的講究有:
一、戴人勝。
人日節時,漢族女子用彩紙、絲帛、軟金銀等材料製成小人的形狀,戴於頭上,也貼於屏風等處。
二、出遊登高。
人日節也是仕女出遊與文人墨客登高賦詩的日子。唐高適《人日寄杜二拾遺》詩云:「人日題詩寄草堂,遙憐故人思故鄉。
柳條弄色不忍看,梅花滿枝空斷腸。身在南蕃無所遇,心懷百憂復千慮。今年人日空相憶,明年人日知何處」。
三、稱體重。
有的地方,人日時,男女老少都要用鎊稱稱量體重,人的生日嘛,自然要關心一下人的身體情況。
四、撈魚生。
南方一些地區,人們有在人日節「撈魚生」的習俗,撈魚生時,往往多人圍滿一座,把魚肉、配料與醬料倒在**裡,大家站起身,揮動筷子,將魚料撈動,口中還要不斷喊到:「撈啊!撈啊!
發啊!發啊!」,而且要越撈越高,以示步步高昇。
五、土地廟送燈。
人日還叫「人齊日」,民間有上土地廟送燈的習俗,人們將一盞油燈放在土地神像前,家裡有幾口人就點上幾個燈捻兒,此時無子的人家要去偷燈,認為這樣可以求到兒子。
六、家長不能訓孩子。
正月初七是「人日節」,人之後生,是人為尊。也就是說「人日節」這天要尊重每乙個人,在古時就連官府都不能在這一天處決犯人,同樣家長這天也不能打罵孩子。
大年初七的來歷
最早記載此習俗的文獻資料為漢代,漢武帝時期東方朔(約前161年~前93年)撰著的《東方朔佔書》曰:「歲後八日,一日雞,二日犬,三日豕,四日羊,五日牛,六日馬,七日人,八日谷。其日晴,所主之物育,陰則災。
宋代高乘編撰的《事物紀原》引用,原書佚失。一說偽作),以當日天氣陰晴來**一年人畜穀物的繁茂。
北史·列傳第四十四·魏收傳》引晉議郎董勳答《問禮俗》曰:「正月一日為雞,二日為狗,三日為豬,四日為羊,五日為牛,六日為馬,七日為人。」也說明該習俗在漢魏時期就比較流行。
大年初七適合幹什麼?
3樓:等待著夢想學長
初一:念此貼畫雞避邪祈福。
初二:出外拜年或祭祖。
初三:易生口角,不宜拜年。
初四:祭財神。
初五:俗稱「破褲旁五」、「送窮五」,可打破諸多禁忌,送窮出門。
初六:送神的日子,店開始復業。
初七:人的生日,聚餐吃仔純迅喝。
4樓:網友
大年初七的話,其實是比較適合。找新朋友。大年初七之後就可以約朋友,同學一起出來聚一聚。
5樓:未雨綢繆
一直以來,其實春節民謠有:「初一人拜神,初二人拜人,初三窮鬼日,初四人乞公尺橘扮李,初五初六正是年,初七尋春去,初八八不歸,初九九頭空缺和,初十打春去,十一打仔回,十二搭燈棚,十三人開燈,十四燈火明,十圓遲五祈完燈,採青走百病。」其中,「初七尋春去」就是踏青的意思。
6樓:匿名使用者
農曆初七是宜婚嫁、出遊。中國農曆正月初七,農曆節日。正月初七被稱為「人日」,亦稱「人勝節。
7樓:網友
大年初七適合幹什麼?都可以,只要是正當職業,初七都可以幹。
大年初七有什麼講究
8樓:小魚愛旅遊世界
正月初七的習俗有戴人勝(裝飾作用)、贈花勝御備慎(互相贈送)、做七寶羹(七種蔬菜混合公尺粉)、吃麵條(長壽之意)、撈魚生(越撈越高,步步高昇)鎮敬。
出遊,登高(仕女出遊,文人墨客登高賦詩)、送火神(驅除火災)、拆天地棚子(「人七日」)、土地廟送燈(生出兒子)、頂八卦(訓練耐心,期盼吉祥)、攤煎餅等。
吃七寶羹:用七種菜做成的羹,在人日的時候食用,以此來取吉兆,並說此物可以除去邪氣、醫治百病。各地物產不同,所用果菜不同,取意也有差別。
廣東潮汕用芥菜、芥蘭、韭菜、春菜、芹菜、蒜、厚瓣菜;客家人用芹菜、蒜、蔥、芫茜、韭菜加魚、肉等。
臺灣、福建用菠菜、芹菜、蔥蒜、韭菜、芥菜、薺菜、白菜等。其中芹菜和蔥兆聰明滾肆,蒜兆精於算計,芥菜令人長壽,客家人喜用魚一起煮,取食有餘之意。汕頭市區的菜攤,在這一天將7件菜搭配好,論把算錢,不計斤兩,人們樂意接受。
大年初一常做什麼?
9樓:匿名使用者
答:過了年三十就是初一了,初一是一年的開始,有辭舊迎新之意,這一天國人可是非常注重的,除了一些必須要做的事情之外,還有很多不能做的事情呢,對於這些,年輕人可能還不太懂,那麼大年初一常做什麼呢?現在我們就來簡單談談吧。
一。大年初一要拜年。1、走穗帶掘親戚。2、禮節性的拜訪。3、感謝性的拜訪。4、串門式的拜訪。
二。大年初一發紅包,一般是長輩給小輩發紅包,以前發紅包都是現金,現在有了網際網絡,很多長輩也學會了在網上發紅包了,而對於網上發紅包猜核的形式,孩子們自然也是非常贊同的。
三。古人有爆竹聲中一歲除的詩詞,現在在農村,大年初一也是要放爆竹的,不過在城裡,對放爆竹的範圍作了限制,另外放爆竹的時間也有規定,大家為了保護環境,也為了安全,將會越來越少的放爆竹了。
四。大年初一穿新衣。處處顯示出迎新的意思,而且出門遇到村裡的熟人,一定要問一聲過年好,在這一天,即便是再不修邊幅的人,也會穿上新衣服上街。
五。貼春聯迎新。大年初一早上,可以看到家家戶行改戶在貼春聯,一般都是將春聯貼在大門上,走在街上自然是一番喜慶吉祥的味道,再加上人們面帶微笑,相互祝福,構成了一副和諧美滿的年畫。
大年初一做什麼
10樓:乾萊資訊諮詢
在這一天,中國人會進行一些特殊的活動和習俗,以下是一些常見的活動:
1、除夕夜剩餘的煙火鞭炮可以在大年初一早上繼續燃放,以表達喜慶和祈求吉祥的意願。判乎。
2、家庭成員會在大年初一早上穿上新衣服,祭祖,拜年,向長輩拜年並送上紅包,稱為「拜年賀歲」。
3、人們會吃年糕、餃子等傳統的節日美食,以示「團圓」。
4、一些地方還有舞獅、舞龍等表演,以及舉行各掘銷悉種廟會、文藝演出和體育比賽等活動。
5、在一些地方,人們也會在大年初一早上貼春聯、掛燈籠等,裝飾家居,以祈求新的一年幸福、健康和平安。
總之,大年初一是中國春節的重要日子,人們通常會鬥滲舉行各種活動,表達對新年的美好祝願,共度乙個歡樂、祥和的節日。
大年初七的習俗有哪些,正月初七有哪些傳統習俗
大年初七有碧昌戴人勝 吃七寶羹 出遊登高 吃麵條等習俗。 古代人大年初七有戴 人勝 的習俗,人勝是一種頭飾,又叫綵勝,華勝,從晉朝開始有剪綵為花 剪綵為人,或鏤金散差箔為人來貼屏風,也戴在頭髮上。大年初七是 人日 人過生日,要以七種蔬菜,煮成七寶羹,在農業社會,大家都祈望衝慧皮吃了七寶羹,來年大豐收...
大年初七飲食風俗為什麼要吃七菜羹
在中復國傳統習俗中,大製年初七 人日 人bai人過生日,要以七種蔬菜,煮du成七菜羹,也就是zhi 將七種蔬菜,煮成雜dao菜湯,在農業社會,大家都祈望吃了七菜羹,來年大豐收。人日吃了 七菜羹 也代表新年已告一段落,明天初八應該重新打起精神,開始努力工作了。用七種菜做成的羹,在人日的時候食用,以此來...
大年初一到初七國定法定節假日,在休假期間有工資嗎
李秀娟萌萌噠 法定節假日休假是有工資的。咱們國內的 法定假日 天數最多時也就是3天,無例外情況下,分別是國慶法定假日3天,春節法定假日3天。而 元旦 清明節 端午節 勞動節 五.一 中秋節 都是1天法定假日。您問題中說的 初一到初七 的7天假期裡,按2015年的規定,只有初一 初二 初三這3天是法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