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老韓
袁紹死後,他的三個兒子各擁山頭,自相殘殺,曹操趁機擊破袁氏兄弟,接著大破烏桓。
等到曹操大破烏桓回到易州的時候,他的重要謀士郭嘉已經死去多時了。
不過,郭嘉臨終前寫好一封信,讓人交給曹操侍螞。
郭嘉 雕像。
信的大意是要曹操別去追擊逃往遼東的袁尚、袁熙,因為袁氏兄弟和公孫康彼此猜忌,如果乘勝進攻遼東,會逼得他們放下私怨,合力迎敵;倘若緩一緩,公孫康和袁氏兄弟必然會自相殘殺。
曹操採皮攔納了郭嘉的遺計,公孫康果然把袁氏兄弟殺了,獻首級給曹操。
這是《三國演義》第三十三回「郭嘉遺計定遼東」的情節。
對敵情判斷如此之精準,對人性洞察如此之透徹,實在是高明。只不過,此計並非出自郭嘉。
曹操 雕像。
郭嘉對於前期的曹魏猶如諸葛亮之於蜀漢, 這一點,無論是當時的曹操本尊還是後來的歷史學者,都是十分認可的。
只不過,回到正題「平定遼東」,《三國志·郭嘉傳》中並沒有記載此事,可見,此事應該與郭嘉沒有關係。
那麼,如此之高招,究竟出自何人呢?
據《三國志·武帝紀》,做出暫緩進攻袁氏兄弟,坐等他們自相殘殺這一高明決策的,正是曹操本人。
史書記載:曹操擊敗烏丸,有人就勸說曹操隨即征討公孫康,袁氏兄弟就可以俘獲。曹操說,我要讓公孫康斬了袁尚、袁熙的首級並送過來,不必煩勞大家了。
九月,曹操率兵從柳城回來,公孫康隨即斬了袁尚、袁熙等人並送來了首級。
眾將中有人不解。
曹操說,公孫康向來害怕袁尚等人,我逼得緊他們就會聯合起來,我放鬆點他們就會互相謀害,形勢必然如此。
郭嘉與曹操 劇照。
那麼,歷史上曹操的高明謀略,羅貫中為什麼會移花接木到郭嘉身上呢?
這就要說到《三國演義》的創作主旨了。老握埋。
大家都清楚,《三國演義》是尊劉貶曹的,既然是貶曹的,不動一兵一卒而平定遼東,如此英明神武的事情,乙個亂世奸雄應該是不會想得到的。
其實,類似的事情在《三國演義》裡是俯拾皆是的:比如為了不損害劉備仁慈的形象,怒鞭督郵的事情只能張飛來背鍋了,比如為了突出諸葛亮的神機妙算,博望坡那場勝仗也只能委屈劉備了,再比如篡改誇大曹操殺死呂伯奢一家後說的那句話,更是將曹操的形象定格在了「奸賊」上等等,不一而足。
當然,畢竟《三國演義》是**家言,不能用歷史的眼光去苛求,兩者是各有各的好、各有各的妙。
2樓:健康快樂
三國演義曹操臨終前幫曹操評遼東的是哪一集?
我來這是三國演塵慎義第碧液23集。
軍師郭嘉病危,臨終派慧敬前獻遺計,幫曹操定遼東,滅二袁。
三國演義中曹操是怎樣的人三國演義中,曹操是乙個怎樣的人?
嫉賢妒能的曹操 曹操手下有乙個謀士叫楊修,特別聰明,又喜歡展露才學,多次引起曹操的不快,有一次,曹操讓工匠們蓋乙個花園,修好之後,曹操來視察,在大門上寫乙個 活 字,隨後揚長而去,工匠們不知道什麼意思。楊修告訴他們,丞相的意思是覺得們太 闊 了,於是工匠們又把門改小了,這次曹操比較滿意,但聽說是楊修...
請告訴我三國演義曹操的為人,三國演義中,曹操是乙個怎樣的人?
曹操 歷史上的曹操性格非常複雜,陳壽認為曹操在三國歷史上 明略最優 攬申 商之法術,該韓 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矯情任算,不念舊惡 曹操御軍三十餘年,但手不釋卷,登高必賦,長於詩文 草書 圍棋。生活節儉,不好華服。與人議論,談笑風生。勳勞宜賞,不吝千金 無功望施,分毫不與 他是中國歷史上第一...
關雲長義釋曹操,三國演義節選曹操對關雲長曾經有哪些恩義?
孔明知道關羽曹操會走華容道,而且關羽欠曹操的人情,重情義的關羽必然會放曹操。孔明送給關羽乙個賣人情的機會,反正曹操不會死於華容道的。三國演義 中的重點篇章。寫赤壁戰前,諸葛亮算定曹操必敗走華容,且夜觀天象,曹操不當身亡,考慮到曹操與關羽有恩,於是派關雲長把守華容道,留個人情與關羽做。又寫曹操果然由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