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際航行 人類文明的未來?

2025-07-11 20:40:21 字數 1111 閱讀 5962

1樓:囧25937技都

現階段航天中使用的化學火箭發動機、核火箭發動機和電火箭發動機的噴氣速度只有光速的幾萬分之一。設想中的有可能用於未來恆星際航行的推進系統的有:①脈動式核聚變發動機:

把核燃料做成很多細小的顆粒──「微型氫彈彎檔」,用雷射或粒子束加熱到極高溫度,引起微型氫彈**,產生衝擊波和粒子流,使其向一定方向噴射,產生反作用推力。逐個點燃「微型氫彈」可獲得脈動式的持續推力。②星際衝壓式發動機:

在恆星際太空飛行器前面裝乙個巨大的收集器,在航行中不斷吸入星際空間的氫,利用氫的同位素氘為核聚變發動機提供燃料銀寬。但是這樣的收集器據計算直徑將達到數千公里。有人設想在太空飛行器前面造成乙個大範圍的人工磁場,形成無形的收集器,用磁力線捕獲星際空間的氫離子。

光子火箭發動機:根據著名的愛因斯坦質能公式:能量埋搏亂=質量×光速^2,利用物質和反物質相互作用,其質量全部湮滅而轉化為光能。

使質子與反質子在發動機中進行反應產生光子流,光子流以光的速度從火箭噴管噴出,產生反作用力,推動火箭前進,這就是光子火箭原理。光子火箭的設想早在1953年就提出來了,但是反物質的產生、貯存和使用,發動機的設計和控制,以及大面積反射鏡的製造都不是短時期內所能解決的問題。 根據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另一部著作為廣義相對論),在以接近光速飛行的太空飛行器上,時間的程序遠比地球上慢,這個效應稱為時間延緩效應。

設t是太空飛行器上的時間,te是地球上的時間,v是太空飛行器的速度,c是光速,則有關係式: 例如:當v=時,t=;當v=時,按照這個效應太空飛行器上的時間僅為地球上時間的千分之一。

這樣一來就有可能在人的壽命期限內完成一次往返遙遠恆星天體的恆星際航行。(但是,霍金認為物體速度越快,本身質量越大。當速度接近光速時,質量會大的驚人。

2樓:迪

這個問題就像當初的,人類能飛上天嗎?

答案是肯定的。

只是時間上不好說,幾百幾千甚至幾萬都都可能。

人類的探索離不開利益的糾纏,同樣少不了各種資源的支援。

如果改天在月亮上面發現一種稀有金屬,經濟價值極高,那麼所有發達和判襲發展中國家都會積極的發展航空事業,早鎮衝差日開發月球。

這個金屬御皮又正好解決現有航天材料的缺失,那麼能星際航行的飛船就能早日出現。。。

有運氣在裡面,同時,也考驗人類社會的穩定和可持續性發展的力量。。。

人類文明史分為哪幾個階段,人類文明的發展,先後經歷了哪幾個階段

人類文明史按人類的體質和其文化發展的順序,可分為 猿人 古人 和 新人 階段。按生產力分為原始文明,農業文明,工業文明,生態文明。人類社會從神權社會到資本社會,從官本位社會到以人為本的人本社會,經歷三次工業革命,將進入地球文明的後工業化時代。1 原始社會文明 人類生活完全依靠大自然賜予,獵狩採集是發...

人類文明開始演變的過程是怎樣的,又產生了什麼意義?

人類的文明史,開始於文字的發明,在時間上最早不過七八千年,這幾千年只佔人類史的百分之一而已。人類文化的發展,從人文地理學的研究方面講,可有以下三種共識。第一,人類文化的發展,不是突然的,而是人類在生存競爭中學到許多經驗,逐漸積累而流傳下來的。換句話說,有史時代的許多文化,都淵源於史前時代的人類活動,...

未來人類文明有一天終結了,會因為什麼而完結

集錦科學 當人類走進科技時代之後,通過對地球生命史的研究探索發現了一個現象 任何生命都沒有永恆的延續,也就是說沒有一種生命能夠永遠延續發展下去,6500萬年前的恐龍在地球生存了1.6億年的時間,最終還是滅絕了。那麼人類能夠延續發展下去嗎?對於這個問題,可能沒人可以給出答案,因為人類誕生到現在的時間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