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核外的電子是如何分層排布的?
1樓:白雪忘冬
核外電子的分層排布規律:
1、第一層不超過2個,第二層不超過8個;
2、最外層不超過8個。每層最多容納電子數為2n2個(n代表電子層數),即第一層不超過2個,第二層不超過8個,第三層不超過18個;
3、最外層電子數不超過8個(只有1個電子層時,最多可容納2個電子)。
4、最低能量原理:電子儘可能地先佔有能量低的軌道,然後進入能量高的軌道,使整個原子的能量處於最低狀態。
5、泡利原理:每個原子軌道里最多隻能容納2個電子,且自旋狀態相反。
6、洪特規則:當電子排布在同一能級的不同軌道時,基態原子中的電子總是優先單獨佔據乙個軌道,且自旋狀態相同。
原子核外電子排布的能級順序圖
2樓:風入松是大俠
原子核外電子排布的能級順序圖如下:
在初中時賀滾派,我們都學習了核外電子排布規律,關於核外電子排布圖有以下規則:
1.電子先填充內層,再填充外層。為什麼呢?
因為各層電子是有區別的,它們的能量並不相同:外層電子能量高,內層電子能量低。而我們大家都知道,我們要追求這個體系能量更低(更穩定)的話備凱,就應該所有的電子都往能量更低的軌道上填充,這樣整個體系的能量才會更低(更穩定)。
2.最內層最多兩個電子,禪賀次外層最多八個電子,最外層最多八個電子。也就是說,如果最內層填充了三個電子,那麼是錯誤的,次外層、最外層填充九個電子,也是錯誤的。
元素所在的週期數等於原子的電子層數(注意不是離子),主族序數等於原子最外層電子數(後來我們也將其稱為價電子數),核電荷數等於質子數等於原子序數等於核外電子數。
二、高中所學的核外電子排布規律。
然而無論是科學理論,還是人的思想都是在不斷發展進步的。高中所學的核外電子分佈規律也更加複雜細緻。首先我們需要學習的就是能層和能級的概念。
核外電子按能量不同分成能層。表示符號為k,l,m,n……電子的能層由內向外排序,能層越高,電子的能量越高。
原子核外電子排布的問題,乙個原子核外電子排布的問題
樓主,你的問題可能已經超過你的知識範圍了。你的問題也不叫做核外電子排布。核外電子排布是很不同的東西,但是可以直接解釋你的問題,是更深層次的知識。你的問題只能用核外電子排布來解釋,換句話說就是需要涉及到量子力學。我現在只能跟你這樣解釋 電子佔據電子層的乙個基本規律就是 電子很懶,總是優先佔據能量小的電...
鐵原子的核外電子排列順序,鐵原子的核外電子排布規律
26 2 8 14 2 最外層2個電子,因此有 2價 又次外層失去1個電子後成電子層半飽和狀態,較穩定,因此有 3價 其他的只要掌握1 20號就足夠了吧,鐵屬於常接觸的所以要記下來 由於泡林能級交錯原理,4s軌道比3d能量小,所以先排4s2個電子,再排3d8個電子 是兩個,因為滿了是18個。鐵原子的...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原子由原子核與核外電子構成,原子
a 原子 由原子核與核外抄電子構成,原子核帶bai 正電荷,電子帶負電du荷,錯誤 b 地zhi殼中 dao 人體中以及海水中含量最多的元素都是氧元素,正確 c 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例如kclo3,錯誤 d 構成物質的微粒有分子 原子和離子,錯誤 故選b.下列有關原子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