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康D70配18 125的鏡頭

2025-07-06 20:25:08 字數 4071 閱讀 4600

1樓:雨落瓦簷

首先是燈光的佈置,衣服,一定要拍出細節的質感,燈光佈置一定要注意,兩種方案。

1.左右均勻布光,這樣衣服的每個地方都很清晰。

2,陰影布光,這樣衣物整體有強烈的立體感,方法,一側燈全開,一側開一盞或者加柔光箱(隔一層白布就行,目襪歷的是為了減輕一側光的亮度)

其次是鏡頭,焦段開到80-100,找個焦段拍物體不會有太大的畸變而且不會離被攝物太遠。

然後是相機設定,iso開到200,d70的最低端,這樣能捕捉到更多的細節,其實拍這種場景用p擋足矣,感覺光線不對,加減幾檔的**補大鄭償就行告仿搜了,直到滿意為止。

最後,建議再加乙個黑色背景,這樣拍白色衣物非常合適!

我的。乙個攝影外行的發燒友,用的是d70+50 ,呵呵!

2樓:網友

你出的分數對不起這問題的複雜程度,白色背景不是好主意。哪怕你深色服裝。

那個鏡頭應該是18-135吧…貌似沒有18-125的鏡頭?

打燈的方法講不清鍵好楚,建議你看書。基本是燈光入射方向不要垂直於服裝,要有一定角度,以使得材質紋理產生細微陰影,得以顯現。然後兩個燈要有一定夾角,亮度 主:

副=3:1或者其他,總之要有差。

光圈設定為或者f8,上圓悶角架。

快門沒法估計,你反正m檔,使用上述光圈,用不同快門速度嘗橘亮彎試(iso 100的時候,估計在1/50左右)到**正確。

還有你的質感到底是啥,是日系風格這種東西,還是說你只想表現材料(如上所述的方法)。如果帶模特一起拍攝…那就是更加遠的問題了……

佳能70d+18-135smt與尼康d710+18-140那個好?

3樓:神皮頑

兩款型號屬於同級別定位,檔次是差不多的。各自的特點如下:

**畫質高於70d,這是尼康傳統優勢專案,在寬容度和銳度上d7100都強於70d。

色彩比d7100更討喜,特別是人像,這是佳能傳統優勢專案,後期調色也是佳能更方便,直觀點說,相同條件下拍攝的同一張人像**,尼康更醜一些。

4。操控上兩家都有各自的操控邏輯,無所謂高低,尼康功能鍵分散到雙手,優點是更容易快速微操;佳能主要功能鍵集中於右手,方便單手操作,但容易誤操作。系統選單方面,佳能的是大類橫向翻頁,每頁小類縱向排,功能分類清晰,從選單可直接看出高低端差別;尼康選單是大類縱向翻頁,小類也縱向翻頁,查詢功能稍顯費時,高低端從選單上體現不明顯;c家轉到n家會非常不習慣,而n家轉到c家則很容易上手,所以佳能系統上手度相對較高。

5。功能特點,d7100支援點測連動,70d不支援;70d支援**模擬,d7100不支援;70d支援wifi傳手機,d7100不支援等等。

尼康d750鏡頭14-120操作性如何?

4樓:騰揚數碼

尼康d750鏡頭14-120操作性如何?

這提問本身就是有問題的,應該是筆誤,尼康沒有14-120鏡頭,應該是尼旅喚康_af-s 尼克爾 24-120mm f/4g ed vr鏡頭,這個鏡頭操作性如何,我是有體會的,因為我現在就是d750配的二手尼康_af-s 尼克爾 24-120mm f/4g ed vr鏡頭,從方便性角度來說,這款鏡頭非常方便,適合家庭和 旅遊 攝影使用,基本上可以達到一鏡走天下的要求,風景、人像都能應付,但從專業角度老說,這款鏡頭廣角不夠廣,拍風光還是缺一點視覺衝擊力,而且24端的暗角是一大硬傷:拍人像光圈不夠大,背景虛化的不好。這款鏡頭適合攝影姿鎮首愛好者練手、家庭 旅遊 等使用,不適宜用於專業攝影使用。

一下是我用這款鏡頭拍攝的**,供你參考。

提問者弄錯了,尼康沒有14-120,所以沒法這個問題。應該是尼康af-s 尼克爾 24-120mm f/4g ed vr的變焦鏡頭。色彩還原、畸變控制和邊緣畫質稍差一點,適宜人文、 旅遊 攝影的變焦頭,鏡頭的手感良好,vr效果很明顯,全開光圈時也沒有什麼明顯畫面缺陷。

120mm端成像效果一般,28-110mm焦段效果不錯。耐用性、防水、防塵性稍差一些。

尼康750是全畫幅機器,以目前的 科技 水平是不可能有14120這樣的從超廣14到長焦120都覆蓋的鏡頭,如果有,那麼絕對是尼康使用者必備的,如果尼康有,其他家沒有,那麼絕對有一群人換門,直奔尼康這款鏡頭。

如果你的意思是24120這個鏡頭,這個是常跡數用的 旅遊 鏡頭,整體效能還不錯,適合非創作性的拍攝,或者對畫質效果等要求不高的創作。如果要是創作,需要考慮銳度,色彩,背景虛化,廣角拉伸和長焦的壓縮等透視效果,這個時候24120這樣焦段覆蓋比較廣的鏡頭就不合適了。

因為沒使用過也沒聽說過這款頭。個人使用大三元24-70和70-200配合起來使用效果非常不錯。雖然貴一些,但是一分錢一分貨還是很值得的,尤其24-70幾乎可以兼顧風景與人像價效比非常高。

下面是我用尼克爾24-70,拍攝的畫面。供參考。

你的鏡頭應該是24-120,恆定光圈4,可以適用絕大部份拍攝環境需求。

24—70比較好。

尼康的18-105的頭遠嗎?

5樓:網友

dc和單反的感測器不一樣。

1.如果你對單反也稍有了解的話,應該知道單反裡分aps-c畫幅和fx畫幅 的區別,就是所謂的非全幅和全畫幅,這裡的畫幅指的就是感測器的大小。

機器的感測器比fx全畫幅的感測器要小,所以鏡頭上標註的焦段通常要乘以倍,才是實際應用的焦段。而鏡頭上標註的焦段是以fx全畫幅相機,即感測器為傳統35膠片大小的相機為基準值的,任何小感測器相機都要乘以相應的叢悉係數才能獲得實際焦距。

的感測器很小,軟體測**測出的是標註的焦段公升孝,但是因為感測器小所以乘以的係數很大,導致實際看到的是414mm端。這個焦段在長焦dc中常見。

顯示的75mm是實際焦距。414mm是等效135相機的焦距。

18-105是吵鄭稿實際焦距。用在全幅相機上就是等效135的18-105;用在半幅上要乘以,也就是等效135的27-157mm。

單反300mm頭用在全幅上就是300..用在半幅相機上就相當就比414拉的近一點。

之所以有這種情況是因為不同的相機的感光元件的大小不等。

6樓:夏洛克將軍

因為富士的感測悄銷器小,所以相當於是擷取了中心的影象,所以看起來就比105端還大,唯運歷75mm是鏡頭物理焦距,而414是等效焦距,18-105在尼康半幅單反上等效焦距也是28-160的樣指搜子,等效414對160,那肯定是414看起來更大。

7樓:匿名使用者

呵呵 您這個問題該怎麼呢? 要是從資料上分析 那肯定沒有 什麼好說的 您要是瞭解 焦距是怎麼來的 就則褲知道了怎麼回事孫液簡了 焦距是以135系統換算的而已 上面的哥們說的很好 是因為埋拿感光元件的尺寸不一樣大 所以 產生的效果就是不一樣的 尼康的換算的 要是我估計 按照s2000dc 1/這麼算 估計它都到了 6倍的換算了 要是s2000dc 能換鏡頭把18-105裝上去 估計能到 600多了 算是超遠焦鏡頭了 呵呵像一些中畫幅相機 比如 賓得645d 徠卡s2 祿來hy6 他們的換算倍率都是左右 都不是能的遠了 200只能算是140左右了 所以不能這麼去理解了 這個東西 得配合感光元件的大小來換算。

8樓:匿名使用者

你看到的富士s2000dc是等效數橋雀謹據。因為長焦卡片機的ccd比aps-c的實際大小還要小歲廳。所以等效焦距敏基就大了。相機不能光看焦距。

尼康nikon-d7100套機,鏡頭18-

9樓:笑家後

二手相機的**,高低差別非常大拿配歷。

總體來說,相機型號比較新、品質比較好、損耗比較低,**就能更高一些。反之,**就低。

另外,高階鏡頭更保值。但是,低端鏡頭掉價就非常快了。

至於機身,保值程度比鏡頭要差一些。但是機身越高階,保值程度相對越高一些。

尼康d7100屬於中端半幅機身,效能還是不錯的。如果損耗消搜不大,品質很好,可以賣到2000+的狀態。

至於18-140鏡頭,本身檔次比較低,全新狀態下也不貴,而且鏡頭都長黴點了,這支鏡頭基本上就廢了,賣不了多少錢了。做個添頭湊個整出手吧……

說實話,二手相機賣出去是很虧的……還不如留在手裡,閒來無事的時候拿出去拍一拍,學習一下攝影技術,還可以鍛鍊身體、修心養性……這比賣二手機得的那點錢更超值。

另外,你的d7100有沒有長黴菌呀?快門次數多少啊?如果快門次數非常少,而且機身沒有黴菌,狀態很好的話,倒是能更容易出手一些呢……賣簡。

尼康D7000使用求助M檔,關於尼康d7000 m檔使用

m檔就是手動檔,拍攝時相機以事先人為設定引數值進行拍照,比如光圈大小 快門速度 感光度 白平衡等等,都是以拍攝之前設定的為準,在拍攝時,無論拍攝物件光線有什麼變化,相機都不會調整拍攝引數,以你設定的進行拍攝。光圈大小 快門速度 感光度是拍照的最基本引數。如果拍出來的東西開始變黑 就把光圈調大 把快門...

尼康d5600配什麼鏡頭?

是最佳選擇。當你想配金圈頭了,也是你到了公升級為全畫幅機身之時。實惠點就 ,外加 vr,或者mm dx 這幾個頭都可以 畫質也不錯尤其但是這個頭畫質一流 要好點就 您好,我們這邊的資訊顯示為尼康d可以配尼康f卡口鏡頭。尼康d鏡頭資料如下 對焦方式 自動對焦 對焦區域 單點af,動態區域af ,或個對焦...

尼康D60能配什麼鏡頭和閃光燈,尼康d60配什麼鏡頭

你先確定你拍攝什麼再決定買什麼鏡頭,只要是尼康f卡口的鏡頭都能用,只是有些不能自動對焦,因為d60沒有機身馬達,如果在練習階段或者家用那套頭就可以了,長焦就選55 200,至於閃光燈買個低壓的就行,選個指數大點的。朋友要注意了,尼康d60套機只有兩種,一種是搭配18 55普通鏡頭的 4200元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