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王昌齡隱居》體裁屬於什麼?

2025-07-04 11:35:02 字數 1878 閱讀 8060

1樓:網友

唐代詩人常建核答《宿王昌齡隱居》一詩的體裁,屬於古代近體詩(格律詩)中的五言律詩,在押韻、平仄、對仗上符合五言律詩的要求。

1、從押韻上看,全詩共八句,每句五個字,分為四聯。其中首句不押韻,屬於五言律詩用韻的常規,次句押平聲韻,帶起第四句的「君」,第六句的「紋」,第八句的「群」,一韻到底,琅琅上口。

2、從平仄上看,首聯「清溪深不測,隱處唯孤雲」改枯慧,平起平收;頷聯「松際露微月,清光猶為君」,上下兩句平仄相反;頸聯「茅亭宿花影,藥院滋苔紋」,平仄運用更加講究;尾聯「餘亦謝時去,西山鸞鶴群」,在平仄上雖然沒有嚴格要求,但也儘量交替使用平仄,讀起來抑揚頓挫。

3、從對仗上看。中間兩聯特別是頸聯對仗工整。「茅亭」對「藥院」,都是名詞短語,平仄上是平平對仄仄;「宿」和「滋」都是動詞,相對工穩;「花影」對「苔紋」,又是名詞短語敗尺相對。

2樓:煙雨飄香劍

這是一首山水隱逸詩,在基森盛唐已傳為名篇。到清代,搏世畝更受「神韻返迅派」的推崇,同《題破山寺後禪院》併為常建代表作品。

3樓:網友

宿王昌齡隱居。

清溪深不測,隱處唯孤雲。松閉手祥際露微月,清光猶為君薯鉛。茅亭宿花影,藥院滋苔紋。餘亦謝時去,西轎搏山鸞鶴群。

這是一首五言律詩。

宿王昌齡隱居翻譯

4樓:a多次拒絕薛之謙

宿王昌齡隱居 常建 〔唐代〕

清溪深不測,隱處唯孤雲。松際露微月,清光猶為君。茅亭宿花影,藥院滋苔紋。

譯文:清溪流向深不可測的石門山谷,隱居的地方只尺差有陵頃皮孤雲相伴。松林稍頭透出微微月光,這清幽的月光也好像專為您送來的。

茅亭夜靜花影好像已恬然入夢,種有藥草的院子到處都是斑斑苔痕。我也想要像他這般辭去世俗之累,與西山的鸞鶴為群去了。

註釋:測:一作「極」。

隱處:隱居的地方。唯:

只有。猶:還,仍然。

宿:比喻夜靜花影如眠乎世。藥院:

種芍藥的庭院。滋:生長著。

餘:我。謝時:

辭去世俗之累。鸞鶴:古常指仙人的禽鳥。

群:與……為伍。

宿王昌齡隱居翻譯

5樓:小葉教育問答

宿王昌齡隱居翻譯為清溪之水深不可測,隱居之處只有孤雲。松林中間明月微露,灑下清輝似為郎君。茅亭花影睡意正濃,芍藥園春旅圃滋生苔紋。

我也想要謝絕世俗,來與西山鸞鶴合群。

宿王昌齡隱居。

作者常建,唐代。

清溪深不測,隱處唯孤雲。

松際露微月,清光猶為君。

茅亭宿花影,藥院滋苔紋。

餘亦謝時去,西山鸞鶴群。

人物生平

常差橘建是唐代邢州籍的詩人,字少府,長期遊歷長安。開元十五年(727)進士。天寶中年為盱眙尉。

後隱居鄂渚的西山。一生沉淪失意,耿介自守,交遊無顯貴。與王昌齡有文字相酬。

其詩意境清迥,語言洗練自然,藝術上有獨特造詣。

殷璠《河嶽英靈集》首列常建詩,評論說:「建詩似初發通莊,卻尋野徑,百里之外,方歸大道。所以其旨遠,其興僻;佳句輒來,惟論意表。

並舉「松際露微月,清光猶為君」(《宿王昌齡隱處》)等句,稱其「警策」;尤推服《吊王將軍墓》,認為善敘悲怨,勝過潘岳。

他的詩以田園、山水為主要題材,風格接近王、孟 一派。他善於運用凝練簡潔的筆觸,表達出清寂幽邃的意境。這類詩中往往流露出淡泊襟懷。

其實他對現實並未完全忘情,他有所感慨,有所期望,也有所指責,這在佔相當扒慶凳比重的邊塞詩中尤為明顯。有《常建集》。詩以寫山水田園為主,選語精妙,境界超遠。

常建其詩似初發通莊,卻尋野徑,百里之外,方歸大道。其旨遠,其興僻。佳句輒來,唯論意表。淪於一尉,士論悲之。詩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