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張三**
讀了陳嚮明教授的《教師如何做質的研究》這本書最大的感受就是接地氣。拿到這本書的時候看不知道這本書是寫什麼的,不明白什麼叫質的研究。看完第一章才明白什麼叫質的研究。
質的研究目前尚未有乙個確切的定義,但質的研究和量的研究不同,質的研究更強調在一種自然情景下對研究者的行為過程進行描述。很適合中小學教師在鬥租日常教學中使用,這本書不僅觀點接地氣,形式也很接地氣。雖然是一本講研究理論的書,但是每乙個理論都不是空洞的,而是以一種談話式的方式娓娓道來,用乙個個鮮活的例項來支撐理論,讓讀者很容易理解書中的觀點,所以說這本書是一本很接地氣的書。
我個人認為《教師如何做研究》的前三章,包括導論在內主要內容是解決為什麼做研究和研究什麼的問題是書中最精華部分,文章講到了學校科研存在的六中誤區:1、求新求異;2、貪大求全;3、跟風追潮;4、課題至上;5、**情節;6、穿鑿附會。講到了中小學教育科研的指向是為了1、解決學校實際問題;2、提公升教師的教育教學水握銷塌平;3、促進學校持續發展。
其中還講到教師教育研究的定位問題及確定研究問題的幾段圓個方面:1、從教育教學的疑難中尋找問題;2、從具體的教育教學場景中捕捉問題;3、從閱讀交流中發現問題;4、從學校或學科發展中確定問題。
這些內容即解決了教師從事教育科研的思想問題,又指明瞭實際工作的方向。教師的研究不需要形成或依附什麼高深的理論,只需從自己的工作、身邊的事著手即可。課堂教學無疑是首選。
從審視、反思自己的授課開始,在相互聽課、評課中交流,由感性到理性,從實踐到反思再到改進。
《教師如何作質的研究》讀書心得
2樓:愛創文化
經丁玉海名師工作室的推薦,有幸讀了陳嚮明博士所寫的《教師如何作質的研究》這本書,它有助於幫助從事一線教育教學工作的教師提高研究意識和能力,在日常工作中進行反思。本書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讀者具體介紹每一質的研究,讓讀者瞭解了一些行動研究的方法,採用了大量鮮活詳實的教育案例,讓讀者體會到真正的研究要從生活中入手,忠實真實教學情境,並積極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更切實的研究方法。
讀完這本書,我覺得受益匪淺並十分樂意與大家分享我的感受。
我們一線教師每天都在和學生相處,在觀察學生,所以作質的研究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實際上我們每天都在做研究,只是有可能自己都沒意識到。譬如,班主任在安排兩個學生是否適合做同桌時,就要考慮他們倆的性格、興趣愛好、學習上能否相互促進等諸多因素,此思考、調查過程就是在做研究。
再比如,英語老師在教學過程中,發現有些學生單詞老是記不住,聽力得分很低,閱讀理解總是出錯等,凡有責任心的老師發現這種現象都會找學生交流並加以分析,努力思考以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這個過程也是在做研究。所以,可以這麼說,研究其實離我們很近,只是需要們持之以恆。「教師從事研究的最終目的不僅僅只是改進教育實踐,還可以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
在這種生活方式中,教師能夠體會到自己存在的價值與意義,它揭示了乙個深刻的道理:教育科研是教師的幸福之源。有的老師伏伍凳教了一輩子的書也只能稱其缺旅為教書匠,只知道埋頭教書,從不靜下心去思考、反省在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改進的措施,也就是缺乏反思橘團,反思就是研究,在教育教學中研究和思考。
也只有研究,才有可能不斷地發展自己和提高學生,也才能在同行中脫穎而出。
總而言之,這本書不僅讓自己初步掌握瞭如何進行作質的研究,而且還讓自己明白,學生學習、生活中遇到的任何乙個問題,都值得自己去認真研究。同時,也讓自己覺得讀書的重要性。平時要多讀一些教育學、心理學以及教學論等方面的著作,養成翻閱各種教育雜誌的習慣,讀書與自己的教學實際相聯絡,把自己在讀書中所思所想所得運用到工作中去。
在日常教學中,還應多關心學生,主動和學生說說話,把握好每一次與學生交流的機會,與學生真正成為朋友。立足於實際,努力研究教學這門學問,將學生學習生活的方方面面作為自己質的研究。
《教師如何做質的研究》
3樓:溫嶼
看到這個標題就有點犯怵,原因是在幾年前曾在網路上學習過教師如何做研究的相關課程,當時只是從個人的業務發展上覺得有必要學會如何做研究,也曾跟著前輩一起做過一些課題,但總感覺不是自己感興趣的問題,也是一直摸逗橡不著頭腦。還好遇見了丁老師和工作室的小夥伴,一群人有著乙個共同的目標,相互交流學習,讓教師研究不再那麼晦澀難懂。
這本書給我山腔旁了以下幾點啟示:
一、人做研究有得天獨厚的條件,我們天天面對的學生,可能在我們的教育教學中會有很多現象和問題困擾著我們,而問題即課題,只要我們善於發現,對問題具有敏感性,願意花時間和精力進行思考,積極向理論學習,肯動手,發現內在規律檢驗某些理論的假設,就可以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
二、質性研究是以研究者本人作為研究圓判工具,在自然的情境下,採取多種資料收集的方法,對研究現象進行深入的整體性**,從原始資料中形成結論和理論,通過與研究物件互動,對其行為和意義建構獲得解釋性理解的一種活動。量的研究是將複雜的問題簡單化而致的研究是將簡單問題複雜化,科學化,所以我們不需要恐懼制的研究,只要從我們平時積累的豐富資料中提取資訊。
三、質研究跟量的研究在步驟上基本一致,質的寫作順序更加靈活。第一步:確定研究物件聚焦研究問題,明確研究的目的。
第二步:文獻綜述反思自我經驗。第三步:
選擇研究物件,**研究關係。第四步:選擇研究方法。
第五步:進入研究現場收集資料。第六步:
分析資料建構理論。第七步:寫研究報告。
第八步:質量檢測。
總而言之,質性研究應該是建立在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上,選擇自己真正感興趣的問題,研究的範圍不宜過大,但是要有足夠的**空間和**意義。希望在未來的教學中我能夠按照本書的介紹方法結合自己的教育教學解決我有價值的問題,從而提公升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
《教師如何做質的研究?》
4樓:慧圓教育
自己對「研究」似乎有一種複雜的、愛恨參半的矛盾心理:一方面對研究懷有一種「神秘感」,似乎研究是十分高深的事情,自己無法涉獵;另一方面,覺得教育研究脫離實際,這些研究對自己的工作沒有幫助。
丁老師推薦我們讀這本書,當時真不明白為何要讀這樣一本書。讀了這本書明白原因了。質的研究非常適合教育領域,是因為質的研究必須在自然情境下進行,揭示貌似自然的事實背後的利益關係、價值選擇和價值衝突。
而教育的目的就是按照一定的價值取向培養人,造就人,成全人。教育實踐反映了乙個民族的精神追求,是乙個國家的歷史、文化和群體心理的厚重積澱。教育研究不能只提留在追求「事實」本身的真實和「客觀」的層面,還需要關注教育活動中人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這本書著重於實踐,具有特強的實用性,像一本研究方面的操作說明書,一步一步詳細介紹「如何做」、「做什麼」、「為什麼」,即使章節跳躍閱讀,也能夠讀懂、讀通。我們組陳潔老師分享的是章,我專門跳讀了這幾章竟然能讀懂讀通。
讀完這本書,真的是受益匪淺。不僅讓自己初步掌握瞭如何進行作質的研究,而且還讓自己明白,學生學習、生活中遇到的任何乙個問題,都值得自己去認真研究。同時,也讓自己覺得讀書的重要性。
平時要多讀一些教育學、心理學以物鍵及教學論等方面的著作,養成翻閱各種教育雜誌的習慣,讀書與自己的教學譁敗實際亂螞顫相聯絡,把自己在讀書中所思所想所得運用到教學工作中去。
學習《青年教師如何做班主任工作》的心得體會
我認為要做好班主 任工作,首先要對班主任呢這個崗位有充分的理解。回班主任不僅要教書育人答,還要管理好班級,既是學校領導得力助手,又是班級教師團隊實質組織管理者,是學校最基層管理者。如何做班主任工作呢?我認為應先做好榜樣。班主任工作最體現教師職業道德本質的,大量思想工作,學校協調,質量監督,活動個性關...
如何做智慧型教師,如何做一個智慧型教師
儒途 您好,做一個智慧型教師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1 因材施教,因地制宜,針對不同的學生,運用不同的方法教學,針對學生不同階段不同情緒,採用不同的態度,方式。2 對學生要有耐心,要引導學生去學習。3 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積極上進。4 不僅要教導學生知識,還有有效地教導學生為人處事,人際交往。5 重視學...
如何做一名合格的瑜伽老師心得
首先要是真正非常熱愛這個運動,而不是說只是為了賺錢,要不然的話你不會非常的優秀。作為一名合格的瑜伽老師,就是上課的時候要認真教學,然後發現有學完動作不標準的時候,耐心的指導吧。想做一名瑜伽老師,我應該去 學習呢?如果沒有學過瑜伽,從零基礎的開始學起,那建議您找專業培訓學校學。如果之前學過基礎的,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