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氣層有多厚 離開地球多遠才會失去重心

2025-06-18 09:35:23 字數 4125 閱讀 8137

1樓:匿名使用者

大氣層(atmosphere)又叫大氣圈,地球就被這一層很厚的大氣層包圍著。大氣層的成分主要有氮氣,佔78.1%;氧氣佔20.9%;氬氣佔0.93%;還有少量的二氧化碳、稀有氣體(氦氣、氖氣、氬氣、氪氣、氙氣、氡氣)和水蒸氣。大氣層的空氣密度隨高度而減小,越高空氣越稀薄。

大氣層的厚度大約在1000千公尺以上,但沒有明顯的界限。整個大氣層隨高度不同表現出不同的特點,分為對流層、平流層、中間層、暖層和散逸層,再上面就是星際空間了。

對流層在大氣層的最低層,緊靠地球表面,其厚度大約為10至20千公尺。對流層的大氣受地球影響較大,雲、霧、雨等現象都發生在這一層內,水蒸氣也幾乎都在這一層記憶體在。這一層的氣溫隨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大約每公升高1000公尺,溫度下降5~6℃。

動、植物的生存,人類的絕大部分活動,也在這一層內。因為這一層的空氣對流很明顯,故稱對流層。對流層以上是平流層,大約距地球表面20至50千公尺。

平流層的空氣比較穩定,大氣是平穩流動的,故稱為平流層。在平流層內水蒸氣和塵埃很少,並且在30千公尺以下是同溫層,其溫度在-55℃左右,溫度基本不變,在30千公尺至50千公尺內溫度隨高度增加而略微公升高。平流層以上是中間層,大約距地球表面50至85千公尺,這裡的空氣已經很稀薄,突出的特徵是氣溫隨高度增加而迅速降低,空氣的垂直對流強烈。

中間層以上是暖層,大約距地球表面100至800千公尺。暖層最突出的特徵是當太陽光照射時,太陽光中的紫外線被該層中的氧原子大量吸收,因此溫度公升高,故稱暖層。散逸層在暖層之上,為帶電粒子所組成。

上部界限在地磁極附近較低,近磁赤道上空在向太陽一側,約有9~10個地球半徑高,換句話說,大約有65000千公尺高。在這裡空氣極其稀薄,物體才會失去重心。

這個區域,主要是隨著太陽的引力和斥力而運動。

2樓:網友

1.大氣層主體大概有100公里的厚度,其實它並沒有清楚的分界線,如果全部算進去,大概有1000公里的厚度。

2.第2個問題我沒有看懂,如果你的意思是擺脫地球引力,那麼只要達到第2宇宙速度(就可以從地球引力逃逸了,但請注意不是不受到地球引力,而是地球引力拉不住它了。

星球質量越大大氣層越厚嗎

3樓:惠河往事

只是理論上,但是實際上那未必,金星並不大,大氣層卻相當厚,比大一點的地球都厚的多。

1、行星質量,也就是萬有引力的大小,表面逃逸速度越大大氣層就越厚。

2、大氣層構成物的分子量及性質,例如:兩顆同樣質量的行星,如汪罩旦果一顆的大氣主要成分是氫氣,另乙個是水蒸氣,則肯定後者的大氣困擾厚度要大。

3、行星的大小。

4、與太陽距離。行星與離太陽越近,行星的表面的溫度越高,分子運動越劇烈,就越容易逃逸,大氣厚度就越小;反之,行星與離太陽越遠,行星的表面的溫度越低,分子運動越緩慢,大氣厚度就越大。

5、由於慣性地球的自轉帶動大氣隨地表選轉 ,大氣旋轉達到一定速度 ,悶瞎由於離心現象 ,會產生逃逸現象 ,就和旋轉雨傘甩水滴是乙個道理 ,而地球引力會提供乙個向心力 ,使大氣無法離開地球表面。

衝出大氣層多高距離才能脫離地球引力?

4樓:

摘要。親親,非常榮幸為您解答<>

衝出大氣層才能脫離地球引力需要的距離是哦。<>

宇宙飛船要飛到的高度才能完全脫離地球引力1、根據萬有引力公式f=gmm/r^2當物體運動速度達到第二宇宙速度(的時候就可以脫離地球引力了第一宇宙速度為,達到這個速度物體剛好可以繞著地球旋轉。速度達到哦。<>

衝出大氣層多高距離才能脫離地球引力?

親親,非常榮幸為您解答<>

衝出大氣層才能脫離地球引力需要的距離是哦。<>

宇宙飛船要飛到的高度才能完全脫離地球引力1、根據萬有引力公式f=gmm/r^2當物體運動速度達到第二宇宙速度(的時候就可以脫離地球引力了第一宇宙速度為,達到這個速度物體剛好可以繞著地球旋轉。速度達到哦。<>

親親,物質的質量產生了引力,我們一步一步的來對此進行解釋。質量是量度物體慣xing大小的物理量。而慣xing涉及到力,我們先了解力的本質是什麼。<>

在力的本質這個問題之前,先了解物質是什麼。下面我們通過一系列概念來逐漸瞭解物質是什麼。<>

不論是電荷還是磁極都是同xing相斥,異xing相吸。變動的電會產生磁,變動的磁會產生電。磁場的變化產生電場,電場的變化也要產生磁場,變化的電場和變化的磁場構成了乙個不可分離的統一的場,這就是電磁場哦。

什麼叫太空??地球的大氣層有多厚?

5樓:我愛學習

1、太空是指地球大氣層以外的宇宙空間,大氣層空間以外的整個空間。物理學家將大氣分為5層:對流層(海平面至9千公尺)、平流層(9~45千公尺)、中間層(45~80千公尺)、熱成層(電離層,80~400千公尺)和外大氣層(電離層,400千公尺以上)。

2、地球上空的大氣約有3/4在對流層內,97%在平流層以下,平流層的外緣是航空器依靠空氣支援而飛行的最高限度。

3、太空站又稱為「空間站」、「軌道站」或「航天站」,是可供多名太空人巡航、長期工作和居住的載人太空飛行器。在太空站執行期間,太空人的替換和物資裝置的補充可以由載人飛船或穿梭機運送,物資裝置也可由無人太空飛行器運送。

4、宇宙是有層次結構的、不斷膨脹、物質形態多樣的、不斷運動發展的天體系統。

5、行星、小行星、彗星和流星體都圍繞中心天體太陽運轉,構成太陽系。

6、太陽系外也存在其他行星系統。約2500億顆類似太陽的恆星和星際物質構成更巨大的天體系統——銀河系。銀河系的直徑約10萬光年,太陽位於銀河系的乙個旋臂中,距銀心約萬光年。

7、銀河系外還有許多類似的天體系統,稱為河外星系,常簡稱星系。目前觀測到1000億個星系,科學家估計宇宙中至少有2萬億個星系。

地球大氣層有多厚?

6樓:民生無小事

地球大氣層厚度1000千公尺以上,但沒有明顯的界限。

地球大氣層是在地球引力作用下,大量侍槐氣體聚集在地球周圍,形成數千公里的大氣層。通常分為5層:對流層、平流層、中間層、熱層和外逸層。

其中對流層是貼近地面的最低層,是大氣中最活躍、與人類關係最密切的一簡銷層。大氣層的厚度無法精準測量,大約有1000公里,我們生活在大氣層中,如果脫離了大氣層,就會處於失重狀態。大氣層就像是我們的保護層,例如,這裡有足夠我們呼吸的氧氣,也有給地球帶來溫室效應的二氧化碳,還有臭氧和一些稀有氣體。

地球大氣層分層特點

1、對流層。

對流層是地球大氣中最低的一層。雲、霧、雨雪等主要大氣現象都出現在此層。氣溫隨高度增加而降低:由於對流層主要是從地面得到熱量,因此氣溫隨高度增加而降低。

2、平流層。

在平流層內,隨著高度的增高,氣溫最初保持不變或微有上公升。平流層這種氣溫分佈特徵是和它受地面溫度影響很小,特別是存在著攔談遊大量臭氧能夠直接吸收太陽輻射有關。

3、中間層。

自平流層頂到80km左右為中間層。該層的特點是氣溫隨高度增加而迅速下降,並有相當強烈的垂直運動。

4、暖層。暖層它位於中間層頂以上。該層中,氣溫隨高度的增加而迅速增高。這是由於波長小於的太陽紫外輻射都被該層中的大氣物質所吸收的緣故。

5、散逸層。

這是大氣的最高層,又稱外層。這一層中氣溫隨高度增加很少變化。由於溫度高,空氣粒子運動速度很大,又因距地心較遠,地心引力較小,所以這一層的主要特點是大氣粒子經常散逸至星際空間,本層是大氣圈與星際空間的過渡地帶。

地球大氣層有多重要

7樓:天羅網

大氣層是眾多生命的保護層,能阻擋小行星的襲擊,還能阻擋宇宙中絕大多數的射線,大部分小行星撞擊地球時都會在地球的大氣層中分解並氣化,這大大減少了小行星撞擊地球的力量。若沒有大氣層,質量較大的小行星將直接撞碎地殼,導致地球發生大規模的**和火山噴發的現象。

大氣層中的臭氧層和電離層阻隔了很多宇宙射線和太陽紫外線 的輻射。不然,地球生物將難以抵抗這些宇宙射線的致命傷害。

地球大氣總質量高達6000萬億噸,約為地球總質量的百萬分之一。但實際上,大氣層時刻被太陽剝離,因為太陽耀斑爆發(噴發)出來的太陽風速度非常快; 可以以每秒鐘500 1000公里。雖然地球大氣層有磁場保護,但還會有部分太陽風會吹到地球的大氣上,導致地球高層大氣中氣體被吹走。

有科學家計算,每分鐘地球大氣層都會被剝離400多磅,差不多有180kg,這樣算下來,地球每年會少(失去)10萬噸左右的大氣。(未完待續!)

下一章繼續講。

科普•張x2021年10月23日。

地球自轉對大氣層的影響

當然是轉速越快,大氣層越厚了喲。因為地球對大氣有一定的萬有引力其方向 是指向球心的,同時又因為地球的自轉,會產生離心力。這兩個力的夾角大於等於90度,小於等於180度。因此其合力就會小於萬有引力,所以地球的轉速越快其合力就越小,大氣就會遠離地球,也就變得越厚。與其引力相平衡的力當然是地球對其的支援力...

地球周圍大氣層為什麼不會散開

因為萬有引力的作用!即便是空氣也是有質量的,它也受到地球對他的引力 大傻子 受到萬有引力,和它們自身的相互作用。使得它們不會散開來 因為氣體本身的質量就很小,所以他們相互間的引力就不小了,所以不會散開 大氣層 aerosphere 又叫大氣圈,地球就被這一層很厚的大氣層包圍著。大氣層的成分主要有氮氣...

大氣層到底有多高?大氣層從底到高分為幾層?

大氣層到底有多大?資料化演示全程,難怪常說天高地廣。大氣層的厚度大約在千公尺以上,但沒有明顯的界限。大氣層又叫。大氣圈。地球就被這一層很厚的大氣層包圍著。大氣層的成分主要有氮氣,佔 氧氣佔 氫氣佔 還有少量的二氧化碳 氦氣。氖氣。氪氣。氙氣和水蒸氣。大氣層的。空氣密度。隨高度而減小,越高空氣越稀薄。參...